好象分外城內城 在古代分別叫什麼呢

城牆一般都是多高呢

有沒有模型什麼的圖片啊

謝謝了

還有 有的電視劇裡 城門邊就有做買賣的 可城門邊應該剛是外城除了兵和進出城外沒人吧 那要那麼多做買賣的幹嗎 這是個錯誤嗎

古代城池問題1ysf92013-04-08

古代城池構築

城池是由兩個實體組合而成主要起防禦作用的體系。分而言之,城(城牆)是主體,池(城壕)則起著拱衛城的作用,只能視作屬體。古文中提到的城池,往往指城(或整個城市)的本身,取義即在此。

城是用土或磚砌成四面有門的高牆,牆的外圍還挖了塹壕,即池,或名護城河。也有少數的城是用石塊築成的,以取其堅固,古人所謂「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十萬」,是指這座城有堅固的工事,強盛的兵力。當然,一般地說,用土或磚(或土磚結合)修築的城牆比較多見。不過,城(城牆)和城市並不屬同一個概念,城市是居民聚落,往往又是一個地方的行政中心地。同時具有政治、經濟、交通、軍事諸方面的職能,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築有城牆。城牆及城池,主要是出於防衛目的而構築的,在於借其發揮軍事上的職能。

我國的築城歷史極其悠久,根據古籍記載,遠在原始社會末期,居住在中原嵩山地區的部落領袖鯀(禹的父親)已築起過城郭。近年來在考古獲掘中也接現了許多聚落遺址的周圍有有土修起的圍牆,外面還有溝塹,這不妨可視作原始的城池。在那個時候,人類構築牆的目的,不僅為了抵抗敵人的進犯,還為了防範自然界猛獸的襲擊。至於具有概念特徵的「城」,則是隨著階級社會的出現而詨展起來的。

城有大有小,小者周長僅數里(如孟子所謂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大者方圓可數十里,乃至百里以上。一座城市的建立,既出於政治、經濟、交通、軍事諸方面的因素,同時又受該區域內地表形態、地理位置的制約。因此,有平陸築城,依山築城,沿海或臨江築城,至於城的構築材料和規制也互有不同。

高城深池雖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但它對保守一個地方乃至捍衛整個戰略地域無疑能起至關緊要的作用。戰國時代的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曾以它的險要形勢和堅固城牆,屢次挫敗了東方各國的聯合進攻,保障了關中的秦國。這裡最明顯地體現了築城所起的作用。又加南北朝時的盱眙之戰,北魏在兵力上佔有優勢,劉宋兵員雖少,在守將臧質的指揮下,憑藉盱眙城(今江蘇盱眙東北)頑強抗擊。魏兵死者數以萬計,屍體積到與城牆差不多高,還是無法攻下盱胎城。這裡排除戰爭雙方的性質不論,城池對戰爭的勝負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我國古代城池的構築,在長期的歷史程序中,形成了一個以城市為中心,以城牆為主體,突出兵器裝付和軍卞投訖重點,點線結合,綜合配置的堅固防禦體系。它的構造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城門,平時是城內通向城外的要道,戰時是城防部隊堅守的重點,因此要求建築必須堅固,設防必須厚足。一般的方形城池,每面城牆至少要開設一門,中型以上的城池,每面城牆要開設二三處城門。門用堅厚大木製作,蒙以金屬外皮使之堅固難破,有的城門甚至有道門或加設暗道機關。

城樓,建於城門之上,有單重和多重簷,以便守城將領登城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

甕城,是增建於城內外的半圓形城,因其形似瓷甕,故稱甕城,又因其形似馬面,所以又稱馬面城。甕城與正城等高同厚,其作用在於遮蔽城門,以增強城門的防禦能力。戰時可利用甕城增設的防禦設施,消耗攻城之敵的兵力兵器,遲滯敵軍的進攻。甕城開有一道或左右對稱兩道側門,側門與正城門不在一直線上,可防止敵軍透過側門直窺城內,也有避免攻城之敵透過側門直接擁入城內的作用。

羊馬牆,是築在甕城外十餘步的城壕內岸之擋牆,高八至十尺。羊馬牆也開有一道門,門外正對壕橋,通向城外。城門、甕城門和羊馬牆的門不能開在同一直線上,其原因已如上述。

女牆,是城牆、馬面牆和羊馬牆頂部外沿建築的薄型擋牆,高約五尺,大致與士兵身高相等,中有射孔。女牆的作用在於掩護士兵作戰,士兵在女牆遮蔽下,既可避免城外矢石的射擊,又可透過射孔向外發射箭鏃,射殺攻城之敵。還可透過女牆上的堞口,向外拋擲石塊,擊砸攻城之敵。又可甩各種刺殺和砍殺兵器,殺傷敵人。女牆上端的城堞與兩堞之間的塛口,形同方形鋸齒,兵家稱其為雖堞。

敵樓(團樓)、戰棚、弩臺,這些都是在環城全線防禦的基礎上,構築的重點防禦設施,一般從城門開始,向左右兩側延伸,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個(在城牆拐角處的敵樓稱為團樓),每處可容士兵一二十人,並設定床子弩、抱石磯、滾木擂石等重型摧毀兵器和器械,形成重點防禦,並與佈列於女牆後面計程車兵一起,形成點線結合、互相策應的防禦體系。這一體系又與護城河、羊馬牆、各城門和甕城一起,形成完整的城池防禦體系。

城壕,羊馬城外,挖有一道護城壕,通常稱護城河。護城河面闊底窄,面闊在二丈以上,深約一丈左右。護城河的作用在於阻擋敵軍的進攻,使敵軍人馬及大型攻城器械隔河而阻,不得接近城牆,難以進行攻城作戰。因此,護城河是一種隔阻式城防工事。

壕橋,平時作為城內域外透過城壕的通道。戰時撤去壕橋,便敵軍阻於城壕對岸,不得直接攻。因此,護城河實際上是城外的一道防禦工事,而壕橋則是透過這道防禦工事的通道。

城池有很多種,很多城市的外圍都有城牆,而大城市又是古代的經濟中心,所以有人做買賣是正常的。即使在邊關要塞,為了軍隊的補給,也是允許商人去的。

我國築城的歷史始於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之世,延續了數千年之久,城牆的修築有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病進,科學技術尤其是進攻性武器的發展,城牆及城壕逐漸以至最終失去了它在軍事防禦上的功能。

(找不到中國古代城池的,只好用西歐古城堡代替了,城池不等於城堡。。)

參考文獻:【大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