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九宣閘在農業、水利和軍事地位上的價值,自此,大運河之北運河(四女寺至三岔口)行駛完了在河北的價值,過了九宣閘可就就是天津地界了,按下不說。本回,主要說下大運河在天津的流經途徑和發揮作用以及作為多種文化交融的天津獨特文化氣質。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來到天津,我們首先交代下大運河天津段概況。京杭大運河在天津境內全長約190公里,流經武清、北辰區、市區、西青區、靜海區,列入申遺河段的運河長度71公里。其中南運河與北運河的交匯處——三岔河口是元代海漕轉運的重要節點。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歷經千年,大運河在天津留下了眾多實物遺產,包括河道、船閘、橋樑、堤壩等水工設施兩側相關的地下遺存與歷代沉船。沿岸的衙署官倉、會館商鋪、城鎮鄉村、古街古寺、驛館酒肆等。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運河自隋唐以來。就是南北連通的重要交通要道。天津是這條要道上北方片區重要的港口和漕運基地,與江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甚廣。此外,天津東臨渤海,西依燕山,是北京的門戶和屏障,是聯絡東北、西北、華北和中南的交通要道。是華北五河——-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和永定河的匯合處,是天津境內海河水系與薊運河水系入海通道。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隋唐時代,利用大運河在天津設立南糧北運的轉運站,供應北方軍用糧食,宋朝為了抵禦北方遼國侵犯,在這一帶設有軍事據點。金代建都北京,天津成為京都的門戶,並在南北運河匯流之處設立直沽寨,建有水陸碼頭和軍事據點。元朝建都北京(大都)改直沽寨為海津鎮,從此經濟文化開始繁榮起來。明永樂二年括(1404年)在天津築城為“衛”,並命名為“天津”。永樂13年(1415年)大運河疏通,每年有大量船舶經過天津,清代鹽業更加發展,天津成為長蘆鹽的集散中心。清雍正時期始置使至天津府,隸屬直隸省(今河北省)。辛亥革命後設天津市。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舊時的天津鉅商大賈,多數靠販糧和販鹽致富。富裕的這些商人家裡蓄養著私人戲班或是包養梨園名伶,商業的發展為天津戲曲、曲藝、民間舞蹈演出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天津的戲曲活動進一步發展起來。儘管天津進入城市化的歷史只有610餘年,但由於其移民特性,從而使天津文化更具有相容性和包容性,尤其對戲曲、曲藝、民間舞蹈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吸收了兄弟地區的營養元素,而且還形成了獨具津味具風情的本地區藝術特色。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天津戲曲、曲藝、民間舞蹈的形成、發展與運河通航有很大關聯。天津運河源於京杭大運河,在天津境內又劃分為南運河和北運河。北起武清區木場閘,南至靜海區九宣閘,近200公里河道流經河北、紅橋、南開、武清等七個區。南北運河在紅橋區三岔口交匯後。流入海河。天津南運河古道歷史最為悠久,是經濟、文化、藝術的聚集高地,同時借鑑和吸收著大運河漂來的異域文化,最終形成津味特色文化。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簡要介紹天津與大運河的關係,還是跟著峰哥實際到和大運河關聯的景區邊走邊看吧,畢竟百聞不如一見,身歷其境,或許才能體察天津這個各種文化交織的城市特色如何呈現的。過了楊柳青標誌的大牌坊,沿著古運河不要百米便來到了一所體量宏大的建築群,這便是聲名遠播的石家大院。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石家大院,有華北第一宅之稱。始建於1875年,佔地六萬平,規模宏大、構造精巧,一條60多米長甬道,將大院分為東西兩部分,共12個院落,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從起居室,到花廳,戲樓,佛堂等共計278間,是中國迄今為止保持最完好,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築群,整體佈局和風格都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民俗民風和文化氛圍。也是石家最風光無限的一個很好的見證。石家自清乾隆年間落戶到楊柳青以撐船起家,到光緒年間,石元士掌管大院,他不但擅長積累家產,更注重擴大政治權利,結交權貴,還得到了朝廷給的四品官員,所以一時名滿京門,財勢無雙,集地主,官僚於一體。石元士去世之後,石家日趨沒落,後來石家的人就離開楊柳青去天津室內定居,後來更慘的就是流落到負債度日。這個石家大院,可以說是見證者石家起家,繁榮鼎盛,沒落,到最後分解變賣的一個過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已經變成了旅遊景點。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石家大院現已闢為楊柳青博物館,故除了品味建築,參觀石家大院的另一個重點便是看展覽。這裡陳列著很多著名的楊柳青年畫和磚雕,此外還有民間婚俗、泥人張彩塑、民間剪紙、楊柳青風箏、民間花會道具等民俗陳列,都可以逐個觀看。另外,在這裡還出售特色的楊柳青年畫紀念品,遇到心儀的可以購買回去。

《兼收幷蓄、津式文化》

自此京杭大運河已經走完了五省市,預知大運河如何進了京城,且聽下回分解。

《京杭大運河全景圖》浮光掠影之二十二《兼收幷蓄、津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