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怎樣打倒北洋軍閥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07-24

1913年10月,蔡鍔辭掉雲南都督職務,來到北京。他有才幹,也很有聲望,是北洋系以外頗有影響的人物。到京後,袁世凱先後任命他為陸軍部編譯總裁,全國經界局督辦,統率辦事處辦事員、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等職,並加昭威將軍稱號。如此眾多的頭銜都是隻賞高官,不給實權。這反映出袁世凱對他既懷疑又懼怕而又不得不裝出重用的態度。

蔡鍔本人,曾對袁世凱存有一些幻想,到京後,發覺了袁氏父子的陰謀與野心,目睹袁氏小朝廷的倒行逆施,逐漸對袁不滿。

1915年5月,袁氏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8月,楊度為首的籌安會成立,袁世凱稱帝的野心暴露於天下。第2天,蔡鍔即到天津樑啟超家中秘商對策。不久,梁啟超的著名文章《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發表,這使袁世凱增加了對蔡鍔的注意,並於10月暗中派人搜查了他的住宅。在這種情況下,蔡鍔假裝意志消沉,經常出入於京城八大胡同館,甚至裝作贊成帝制,暗中卻把家眷遣送回籍,以防不測。11月11日,已染喉疾的蔡鍔假裝治病,到天津與梁啟超再商反袁計劃,並與雲南故舊聯絡。11月19日更名易裝取道日本經香港,於12月21日抵昆明。

當時,雲南軍界早已開過秘會,並有少量部隊北上入川,李烈鈞、方聲濤等人也先後到達。但云南都督唐繼蕘態度曖昧,因而云南遲遲未動。蔡鍔抵滇後,先後與唐繼蕘商討九次,並做了下屬人員的大量思想工作,最後決定起義。1915年12月25日,由蔡鍔、唐繼蕘、任可澄、劉顯世、戴戡聯名通電,聲討袁世凱,宣告雲南獨立。26日,雲南正式成立護國軍,蔡鍔任第1軍總司令,北上入川;李烈鈞為第2軍總司令,出兵湘粵;唐繼蕘以雲南都督兼任第3軍司令,坐鎮大本營。其中,蔡鍔所率的第1軍是主力,其處境也是最困難的。他們以幾千人抵擋萬餘裝備精良的北洋軍,力量對比懸殊。但他們依地形氣候等有利條件,又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支援,因此能不斷取勝。這時,蔡鍔已喉疾嚴重,聲音嘶啞,面容憔悴,但他身先士卒,英勇奮戰。在他統率下,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終於摧垮了四川的北洋軍隊。這樣,袁世凱迫於全國的壓力,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但仍想保住總統的地位。蔡鍔等人堅決要求袁世凱下臺,1916年5月8日,滇、黔、桂、粵、浙五省在廣東肇慶成立軍務院,蔡鍔等15人被推為撫軍。6月6日,袁世凱在舉國聲討聲中死去。6月7日,黎元洪依法繼任,命蔡鍔為四川督軍兼署省長。

蔡鍔此時病情已十分嚴重,他保薦羅佩金、戴戡代理職務,向北京政府辭職出外就醫,8月9日離成都,22日到上海,為梁啟超《盾鼻集》寫序。9月20日,蔡鍔抵達東京,入福岡大學醫院治療,終因病情過重醫治無效,於1916年11月8日逝世,終年才34歲。北京政府迫於輿論壓力,撥款2萬元,為其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蔡鍔的遺體安葬於長江邊嶽麓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