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在面對觀眾與嘉賓時要明確角色定位,主持人的所言所思,對於提升節目的檔次、品味特別重要。主持人如何把自己融入到節目中;如何和嘉賓觀眾形成配合與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背詞”;如何緩解嘉賓的緊張心理,從而使嘉賓最大限度地充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都是談話類節目主持人要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一、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定位是節目成功的基礎。

1、談話節目主持人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節目中主持人的定位與節目的特色要聯絡在一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實話實說》中,崔永元給自己的定位是老百姓的“傳話者”,正像他自己所說:“老百姓中間站一個人給他們調和,把這方的意思傳達過去,再把那方的意思介紹過來,乾的是銜接。如果誰渴了,給他倒一杯茶,就這麼個角色”。其實要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角色定位很不容易,有許多失敗的談話節目很大程度上就是主持人沒有個性,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2、

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

對於一個主持人而言,要想主持好談話類的節目,很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 孟非主持的《新相親時代》,不單單是一對一的談話節目,他是一對眾的互動節目,作為一個主持人,不光是組織大家在遊戲規則內完成節目,更多的是一種思考,一種正能量的體現。那麼主持人的“說話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節目中有關職業、情感經歷的話題,再次引發觀眾的激烈討論。大學生村官陳娟畢業後毅然投身家鄉建設,但卻不得不面臨異地戀的境況;電競主播張娜娜,雖然已是新興行業中的佼佼者,但部分父母們對於這個行業仍存在較低的認同度;還有熱愛極限運動的馬一嘉,高危險性的愛好讓許多男生家庭都抱有顧慮……

然而在節目現場,這些問題都收穫了極大的包容與理解,父母們不僅對異地等問題表示支援,對大學生村官這一職業報以敬佩,還現場化身粉絲與電競主播女嘉賓熱情互動,開明程度讓孟非都不由得感慨:“今天中國年輕人的父母,他們在相親這個問題上表現出的開放、包容程度,是遠遠超出我的想象的。”除此之外,離異、單親等情感經歷對相親擇偶的影響,也在節目中屢屢被提及。在見證許多家庭對單親或離異女嘉賓的理解之後,孟非表示:“我在臺上看到了這麼多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另一半的婚史、職業、愛好等等問題表現出的極大的寬容度,很令我感動。”

透過節目現場的互動,有所感觸,有所總結,有所思考,這也是做出優秀電視節目的基礎,孟非這種在節目中總結式的談話能夠引起共鳴,這不僅僅映射出當下相親市場中父母心態、觀念的轉變,也為有著相親需要的人提供更多有益的社會參考。

3、主持人的肢體語言同樣重要。

首先主持人的目光要有交流感,不能讓人覺得眼神遊離不定。其次要有積極的表情,因為人們的思想情緒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人們的面部表情上,那麼好的表情就能夠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第三就是手勢語的表達,手勢語是吸引觀眾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偶爾變換手的位置,會顯得更加得體。

二、主持人是談話過程中的控制者和引導者

1、如何營造談話的氛圍

主持人善於傾聽,是創造談話氛圍的重要前提。電視學者苗棣在談到中國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時,指出不少談話節目主持人存在“聽不見、聽不進、聽不懂”的問題。年輕的主持人在面對嘉賓和觀眾時往往會感到緊張,他們的注意力過多集中在事先準備好的節目方案上,常常是剛對嘉賓提出第一個問題,腦子裡想的就是怎樣提出下一個問題,結果自然忽略了嘉賓的回答,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主持人則容易出現“聽不進”的問題,他們認為自己是節目的中心,嘉賓和觀眾只是自己的陪襯,因此對嘉賓和觀眾的觀點不屑一顧,這樣的主持人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現欲,他們頻繁的搶過嘉賓的話頭,不讓別人有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而“準備工作做的不充分,知識面窄的主持人則有可能‘聽不懂’嘉賓和觀眾的發言”“‘聽不懂’的另一方面是指有的主持人社會經驗不夠豐富,不善於察言觀色,結果雖然聽懂了嘉賓、觀眾發言的表面意思,卻沒有理解其中蘊藏的話外之意、弦外之音。”

2、如何推動談話的發展

主持人的控制能力還要表現在對談話的走向,趙丹軍作為談話類節目《美好時代》的控場者,在《油田“小諸葛”勇闖科研路》這期節目中,主持人準備了幾個問題點,比如有一期採訪一位石油工人譚文波,同時他也是一位發明家,那麼主持人用圖片的形式把問題一層層深入,第一個點就是一張圖片,圖片內容是一輛卡丁車,那是他為兒子做的,這也是他挖掘自己潛力的第一步。第二張圖是一塊匾額,上面寫著父子實驗室。這也是開啟他發明之路的起點。結尾點題,我們這個時代給你帶來了什麼。節目形式十分新穎,主持人抓住整場節目的走向,主持人開場後介紹嘉賓,請來了資深媒體人等,引出主人翁,邀請青年發現者,講述主人翁的精神 ,從不同角度來訪談主人翁,主持人是作為主持人的角度去提問,讓人物更加生動,青年發現者作為親歷者講述自己在跟蹤採訪時的一些想法。嘉賓則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解讀社會的正能量,解讀十九大精神,使節目更有深度。趙丹軍的親和成熟的主持風格和機智敏銳的現場洞察力和應變能力無疑為節目增色不少。

三、主持人在談話節目中的取捨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見在眾多成功訪談案例中,在節目前期的案頭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著名主持人楊瀾在她的自傳《楊瀾訪談錄》中也明確的提到:“如果沒有充足的案頭準備工作,提問往往是膚淺的。來賓往往會認為再同一個小學生談話,甚至是對牛彈琴,談話的興趣肯定不高;沒有準備的提問也往往是發散型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重點……”由此可見,前期案頭準備是很重要的,有備而來,才可心想事成,隨機應變。

2、在訪談過程中,記者在用心聽的同時,除了對被採訪物件的面部迴應,微笑和點頭等肢體語言互動外,同時擁有自己不同觀點並適時提出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整個節目也更加精彩。

3、主持人或者記者擁有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觀點,能有效激發被採訪者的思維,從而更真實的展現自我,也會獲得對方積極的迴應,取得現場良好的互動性。

四、結束語

主持人不僅是談話類節目的核心、現場的操控者,還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只有談論雙方均有訴聽機會,節目才能夠生動,才能夠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