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影產地指的是這部電影是哪個國家生產的,專業術語叫“製片地區”。

中國觀眾對世界電影地圖普遍的印象是好萊塢出大片、歐洲文藝片居多、印度電影一定有歌舞、韓國電影很扎心而日本電影又很小清新。普通觀眾不需要看電影製片地區,事實上,絕大多數中國觀眾還是以觀看國產電影為主。

那麼,編劇看電影要看“產地”嗎?

事實上編劇學習沒有絕對必要去注意電影的製片地區,通常也不會注意電影產地。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鼓勵大家注意電影產地,而是透過電影產地來簡單介紹一下全球影視產品背後的核心文化特徵。

瞭解這些特徵有兩點作用:一、提高閱片視野;二、有助於樹立自己的發展方向。

比如說歐洲擁有精英主義文化傳統,通俗點講就是“貴族文化”或者說是“有思想有精神有追求”,因而歐洲電影(作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講究獨立審美,忽略通俗審美。

什麼叫獨立?即電影只表達導演的獨特思想。故事的三幕結構或者任何規則約束,在歐洲人看來等同於“非獨立”,更別提出品公司提出的要求。

當年呂克·貝松拍完《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美國大片回法國時,被法國影評家痛罵他向商業妥協。約束等於不夠藝術,歐洲電影講究“藝術純粹性”。歐洲電影的純粹性還在於故事內容更傾向於“人文氣息”,一件看似簡單的“小事”都得上升到“哲學”高度。兩人站在路邊等二個小時公交車可以成為一部電影的主要情節。因而普通觀眾對歐洲電影的普遍印象是“藝術片”。

想做藝術片並不容易,因為電影導演需要有獨特思考,其思考經得住討論,並透過電影這種形式表達和傳遞。中國做藝術片比較知名的是賈樟柯和婁燁,有興趣可以看看他們電影來感受藝術片的魅力。

與歐洲電影截然相反的是美國大片,美國強調“娛樂至死”和“盈利至上”。因而在電影創作中非常講究敘事技巧和敘事手段,並且對大眾觀賞心理有著極其深厚的研究。所以,我們會看到美國在“大眾文化”和“傳播學”這兩類社會科學上著作頗豐。

舉個簡單例子,西方新聞寫作最簡單的技巧是“把雙方觀點都寫上”,假設一篇講女德的文章,文章大部分內容是在藉助某人之口批判女德,但一定會有一兩段內容是支援女德。至少會產生的感覺是“這報紙很中立”,繼而產生信任感。

事實上,鑑於對大眾觀賞心理的研究,幫助好萊塢奠定了其電影市場統治級別的基礎。比如說,電影滿足觀眾的情緒宣洩和心理平衡,因而“美國大片”抓住觀眾每一秒的注意力,致力於最終完成觀眾的情緒體驗。

劇作理論中會講到人物的慾望越原始,人物動機越強,因而性、暴力、窺私、口欲等等都會體現在美國大片中。美國電影型別片的誕生和劃分也基於觀賞心理的研究。諸多電影開場爆炸、格鬥和追逐場面、故事懸念的設計和裸露鏡頭,這些技巧無不基於觀賞心理的研究。中國數字電影所謂“電影前六分鐘”也是基於觀賞心理。

對觀賞心理的研究也是編劇的必修課。不過“娛樂至死”和“盈利至上”並不會完全成為中國電影主流,這並不是因為獨立電影有一席之地,而是因為宣傳需要。

無論是歐洲的“精英主義文化傳統”還是美國的“盈利至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今天的文章有助於大家建立對世界電影版圖的一個基本框架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