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見現象。

幾個小孩在一起玩小汽車玩具,一個差不多3歲的小男孩定定地站在一旁。媽媽鼓勵小男孩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小男孩卻是一邊緊盯著看,一邊搖頭。

孩子“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怎麼回事?一份幼兒人際發展清單

“怎麼我的孩子不願意跟人玩?是不是太內向了?”“看得出孩子很想玩,但就是不敢,為什麼?”經常有爸媽問類似的問題。孩子不願跟人玩,是太內向嗎?其實不一定。

▶看看不同年齡的孩子人際相處的發展

孩子“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怎麼回事?一份幼兒人際發展清單

去年,有位媽媽跟我說:“女兒2歲,家裡來客人了,女兒抱著玩具進房間玩,怎麼也不願跟客廳裡客人的孩子玩……我和他爸爸都是外向的人呀。”我說孩子才2歲,喜歡自己玩很正常,那是這年齡段的普遍遊戲特徵。如今她的女兒5歲了,媽媽說“女兒已經有好幾個小閨蜜,小女娃們經常躲在房間裡看繪本、玩芭比玩具”。

在獨自遊戲階段,大部分寶寶趨向於自己玩自己的,而不是一定要找人玩,當然,也有部分寶寶天生就喜歡跟人玩;

在平行遊戲階段,孩子們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他們也想玩,但他們可能會把人家的玩具搶過來玩,或在一旁玩其他的,而不是參與到別人的玩耍中;

而在協同遊戲和合作遊戲階段,即孩子們大約5歲後,會更願意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所以過家家遊戲在這年齡段的孩子中很受歡迎。

當孩子到了6,7歲的年齡,如果還喜歡遠離其他小朋友獨自一個人玩,那麼就可以

大機率地判斷

,孩子是不是愛與他人玩耍的。

▶有媽媽問:我家孩子不愛跟人玩,我要帶他多跟別人玩嗎?

可以的,無論是旁觀、獨自遊戲、平行遊戲或是合作遊戲階段的孩子,父母都需要經常帶孩子外出跟其他小朋友接觸,

因為即使是“旁觀”和獨自遊戲,也有價值意義。

另外,有些合作遊戲階段的孩子,可能一開始不會參與到玩耍中的孩子群,但他們會觀察,當他們靜靜地觀察了幾分鐘,甚至幾天……當他們感覺對別人有些熟悉了,便會參與到孩子群的遊戲中。

孩子“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怎麼回事?一份幼兒人際發展清單

除此之外,非常擅長科研整理的美國《時代雜誌》專欄作家艾瑞克.巴克(Eric Barker)曾經總結了近年心理學家們對

性格分類的統計:

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是強烈的內向者或強烈的外向者,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不同的情境下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比如在親密的朋友面前很外向,而在陌生人面前卻喜歡沉默。

很多小朋友也是一樣,有些孩子與人熟悉了,便會表現得活潑外向。就像我們很多爸媽經常說,他們的孩子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

,所以讓孩子儘量多地跟小朋友玩耍不是壞事,認識的小朋友多了,孩子會更放鬆,也會獲得更多人際交往的機會。

年初的時候,也有一位爸爸跟我說,他家的小女孩在幼兒園不願跟班裡的任何小朋友玩。我建議孩子放學後或在週末,大人多帶孩子跟家裡附近的小同學玩,熟悉了自然就會玩一起了。這位爸爸嘗試了一週便看到了效果,老師說“孩子已經願意跟人玩耍了”。

▶孩子真的內向,怎麼辦?

如果孩子真的屬於強烈內向的那三分之一的孩子,只要孩子性格健康不焦慮,即使獨自玩耍時也能悠然自得,那父母也不用過度擔心的了。不少人說,

“內向孩子不是差勁的孩子,他們只是需要多一點的獨處時光來獲取能量

”,幼兒說很認同,因為氣質沒有所謂的好或壞,那些內向氣質的孩子,無論環境和年齡如何變化,他們會大機率地保持相同的氣質,不容易激動也不容易慌亂,專注內心,反而會比同齡孩子更堅定。正如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說的那樣,

“內向的孩子,常常不需過多努力,就能讓大腦處於專注狀態”,這難道不是一種優勢嗎?

孩子“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怎麼回事?一份幼兒人際發展清單

在15世紀的義大利一個小鎮上,一個卷頭髮的小男孩趴在一塊石壁上,彎腰皺眉地窺進石壁裡面黑漆漆的洞穴……一趴就是半天。這個古怪的孩子,就是當時人們眼裡內向的達芬奇。

所以內向沒什麼不好的,如果說不好,那大概也是不少父母焦慮地想把內向孩子變成外向孩子……

關鍵字:遊戲方式、幼兒人際、性格氣質、親子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新書《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