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囯士瀟湘館 2020-12-11

關於該不該禁止吃狗肉的訊息,在網上可以說傳播的是沸沸揚揚,事實上狗肉文化在古代的中國有著很大的市場,越王勾踐、劉邦,還有近代的“狗肉將軍”張宗昌,都是忠實的愛好者,不過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另外一種常見的寵物:貓,卻根本沒有掀起這樣的波瀾,道理也很簡單,無論古人還是現代,基本從來不吃貓肉。也就沒有關於是否吃貓的爭議了。

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

難道是貓肉有什麼隱秘嗎?就讓我們來分析分析,其實看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啥,你就明白了。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可以說是不亞於神農氏的存在,李時珍為了研究醫方,曾經品嚐過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物質,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貓肉。

根據李時珍記載,貓肉“主勞疰,鼠瘻,蠱毒。”而《本草求真》也提到,貓肉“補血。治瘰癧。”

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

由此可見,李時珍認為,貓肉沒有什麼毒性,這種食材還有解毒的功效,那麼貓肉為何鮮有人問津呢?李時珍在後面說得很明白:“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說白了,就是貓肉味道並不好,因此吃它的人很少,而中醫對於貓肉也是略有提及,很少用其作為藥材,可見貓肉的作用不過也只有那麼大。

也曾有吃過貓肉的人評價,表示貓肉當中帶有淡淡的酸味,實際上這是因為貓頭兩邊的酸腺分泌出的激素所導致的,這無疑破壞了口感。

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

此外,在中國古代,還有幾個原因註定了貓肉上不了尋常的市場,首先第一點,就是產量的問題,貓的身體比較瘦弱,幾乎沒有什麼肉,而且貓很難成規模的飼養,如果過去真想有人考賣貓肉為生,很有可能賣出去的錢還換不回來幾斤飼料、

第二點,貓和狗不同,並非社會性群居動物,很難服從人的管轄,活動範圍過大。成為不容易圈養的另外一個原因。

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

在中國民間的傳說當中,貓也是妖神最理想的附身場所,因此很多老百姓也認為,如果吃貓,是很容易受到報復的,這種傳聞使得不少人逐漸遠離貓肉。

當然,人要是餓起來,是什麼都吃的,在中國廣東廣西地區,過去艱苦的條件,也逼迫著人們不斷開發桌上的選單,粵菜當中,就有一道堪稱是經典的“龍虎鬥”,“龍”指的是蛇羹,而“虎”就是所謂的貓肉,吃起來鮮香可口。

古代人為什麼基本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有什麼記載?

我們的國家越南,同樣也是一個吃貓大國,在越南,很難看見街頭的流浪貓,很多餐館,都開設有貓肉的餐館,在當地,貓又被稱之為“小老虎”。越南民間的這種風俗,很多人看來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