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店鎮歷史一隻大朋鳥2014-05-20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池店鎮位於福建省晉江市北部、泉州市泉州大橋南郊,地處晉江下游南岸,屬晉東平原,南為潘湖洋,北為水田洋,轄區內錯落著若干低丘,有獅山、螺山、雁山、溜石山、歐祠山和太和山等。宋屬晉江縣溪南社登瀛裡三十五都、三二都和二九都。總面積29。13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人口54761人,有外來員工3萬多人,旅居海外華僑、臺港澳同胞5萬多人,是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泉州刺桐大橋西南福廈公路308省道複線經池店鎮政府、晉江二中和中國歷史文化古村——潘湖及泉州市區附近“五大名山”(即清源山、葵山、靈源山、羅裳山和紫帽山)之一紫帽山下的紫帽鎮相連線。

【村鎮簡介】

池店鎮位於晉江下游南岸,晉江市北部。至2003年末總人口有103959人。轄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浯潭。324國道、306省道、福廈高速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溜石塔、御賜橋。由於臨近“海上絲綢之路”池店鎮早期就又相當多人口居住,並曾在該地區發現南朝隋唐青瓷,對於晉江地區來說是比較獨特的。目前池店的主要支柱產業以製鞋業、傢俱製造業、陶瓷建材業為;有知名品牌寰球,寶峰等。

2006年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域性,以“建設和諧池店創新池讓”為工作主線,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全年實現家業總產值53。4億元,同比增長24。47%,稅收總額24311萬元,同比增長36。67%,農民人均收入8188元,同比增長6。47%。在全省百強鎮評比中由2005年底的15名躍至第4位。

【地名由來】

池店,唐宋時稱“今石”,因村子附近山上有巨石,故稱。元稱“鳳池”,因村附近有一大湖泊,相傳曾有鳳來戲水,故稱。明宣德年間眾民在湖邊設店經貿,便取名池店。

【歷史名人】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自唐迄清有著豐厚人文歷史文化積澱,是泉州(古稱溫陵)海濱鄒魯中一處藏龍臥虎的歷史文化悠久的人傑地靈的聖地。共出5名狀元、2名榜眼;3名宰相、3名尚書。

1、其5位狀元即其狀元有唐代仕村(古稱徐公店)的福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徐晦;五代瀆頭村的(世科陳氏始祖)狀元陳逖、五代潘湖村的狀元黃仁穎;宋代清蒙村的(古稱旌賢)的狀元王曾;清代的錢頭村吳魯。

2、其2位榜眼即唐代潘湖的開閩甲第榜眼歐陽詹、明代榜眼潘湖歐祠山的榜眼黃鳳翔。

3、其3位宰相即宋代清蒙的宰相王曾、宋代潘湖的丞相歐陽珣;清代潘湖湖口的大學士黃錫袞。

4、其3位尚書即唐代仕村的禮部尚書徐晦、明代潘湖臨漳的刑部尚書黃光升、明代潘湖歐祠山的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

吳魯簡介

吳魯(1845—1912),字肅堂,號且園,晚號老遲,又號白華庵主。清泉州晉江池店錢頭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登拔萃科,入國子監。第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滿升刑部主事,充秋審處總辦。光緒十二年(1886年)考軍機章京;光緒十四年順天鄉試中舉;光緒十六年殿試狀元及第,授翰林編修,為福建科舉時代最後一個狀元。歷任陝西典試(主考),安徽、雲南督學,雲南主考,吉林提學使。吳魯以振興文教為已任,把興學育才當作施政的第一要義。督學安徽太平府時修復翠螺書院,他捐俸5千金倡導,併為書院作記,勉勵後學力求上進,任吉林提學使時,又捐俸5千金措辦提督學政公署(時吉林初設提學,吳魯為第一任提學使),繼又捐資1。6千金改建文廟。督學雲南時,他從雲南實際情況出發,主張功課不能強求與其他地區一致,提出此地之要,務精其化學,冀開農礦之利源。他督學吉林時,倡辦《吉林教育官報》,大力提倡教學研究與學術討論,以促進教育改革。同時身體力行,積極推行。吳魯因興學育才卓著成效,而誥封為資政大夫。吳魯關心國家命運。當甲午(1894年)中日戰爭時,吳魯在《請迅調戰將以臨前敵書》《請飭沿海水師互相聯絡以振全域性疏》《請飭統兵王大臣部勒義和團勇與官兵長短時間》《代軍務處大臣復馬玉昆書》等書中均有重大提議。吳魯困居孤城,滿懷悲愁憂憤,作《百哀詩》。《百哀詩》分上下兩卷,集中反映八國聯軍攻掠津京,慈禧太后挾帝出奔,人民備受凌虐的悲慘情況;同時有力鞭撻那些喪師失地、媚外辱國的奸佞之徒。吳魯對於腐敗的清廷在民窮財盡、國家將亡之際,猶不思悔改振作,深感悲憤。於宣統三年(1911年)閏六月,辭職返鄉。民國元年(1912年)10月8日病逝。吳魯著有《蒙學初編》、《兵學經學史學講義》、《教育宗旨》、《雜著》、《國恤恭紀》、《文集》、《讀王文成經濟集書後》、《使雍皖學滇學西征東遊諸日記》、《正氣研齋類稿》、《正氣研齋遺詩》、《百哀詩》、《紙談》等,其中後四部著作曾刊印行世。

【名勝古蹟】

1、寺院廟宮、橋塔: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潘湖村南加沙“吟嘯橋”(古稱歌嘯橋)始為唐日輝禪師所建(歐陽詹少年讀書處)、村潘湖宗祠(後殿為歐陽詹故宅即四門府第)規模宏大、蔚然壯觀。村東庫“潘湖塔”又名“嘉惠塔”始建於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秋,為宋崇寧五年進士觀文殿大學士詹十世孫歐陽珣所建、村湖口田洋“資福院”始建於唐為儒士歐陽韶所建,也是歐陽詹讀書處;“仁穎書院”(宋初為紀念後唐丁亥科狀元端明殿掌院學士黃仁穎所建)、“湖口黃相府”(又名餬口黃卿相第為紀念清聖祖東閣大學士黃錫袞所建)、“田洋開陽公黃氏家廟”、“歇馬廟”為紀念明南京右都御史海瑞騎馬拜見恩師刑部尚書黃光升題墨寶“歇馬廟”而建,逸樂宮(又名道儒釋三教宮)為紀念明友竹黃繼宗逸樂會所建,獅山岩歐陽詹讀書處、獅山頭黃仁穎狀元墓。

2、紀念館:池店村明代慈善家李五紀念館、潘湖村唐代國子監助教歐陽詹紀念館、錢頭村清代的吳魯狀元紀念館。

3、古代名人史蹟石雕:池店村公路口李五石雕與印度教浮雕,潘湖村文化中心廣場(晉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金湖小學校園中央國旗臺左右側)唐歐陽詹(左側)、後唐黃仁穎(右側)、宋歐陽珣(左側)、明黃光升(右側)、明黃鳳翔(左側)、和清黃錫袞(右側)石雕群。

4、海瑞歇馬廟

海瑞明代著名海青天對黃光升有恩情。黃光升(1506-1586年),字明舉,號葵峰,明·泉州晉江潘湖垵邊臨漳人。 累官戶刑二尚書,是明代一位倡導教育興國尊師重教的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水利學家和歷史學家,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戶部主事海瑞買棺材,別妻子,散童僕,以死上疏,勸說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這班方士的騙術,應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詔命下獄論死。 遭迫害入獄。宰相徐階力救海瑞,黃光升則把海瑞上疏比擬兒子罵父,以減輕罪責,並乘機把海瑞留在獄中,營護海瑞甚力(詳見《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駕崩,穆宗即位,才奏請釋放海瑞出獄。世宗死後獲釋。海瑞隆慶四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尚書府拜謁黃光升,以表營護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馬廟可證及《中國歷史大辭典》第3681頁有載。其主張和倡導“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學為先”及“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的樸素唯物主義進步思想被刻入泉州府學碑。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特欽賜御匾《尚書允敬承》贈予潘湖臨漳黃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