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ww3721王建文2018-12-20 01:42:14

三國歸晉,統一事業,在夏華大地再次人心所向,作為中華大地以農業為基礎,人心思想都太平祥和天下平安。

三國是封建社會,司馬家族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會大的清理,可司馬炎為了收買人心,大封功臣,有許多立功家族都封成公候和王。而本家人在司馬昭時代,司馬家族就己經非常強大,各地都有王公貴族獨斷專封局面。

蜀國滅亡後,更是以確保社會穩定,並沒有動彈原來各級官吏,使巴蜀人心穩定,,有利從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時,魏晉平安過渡,晉朝力量更加強大。隨時有準備出兵滅吳統一全國的可能。

而吳主能荒淫殘暴,便吳國經濟走下坡路,國力衰敗,獨裁橫行,連大臣女兒家娶嫁,都要他挑選後,才能出嫁。有點漂亮女人就供他一人享受。對臣下也是微有差錯,就殘暴地殘酷挖眼,剝皮,砍掉雙腳。上行下效,恐懼局面全國流行,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甚失去信心。軍隊將領也紛紛投降晉朝。

晉朝的大臣,看到吳國混亂,政局不穩,獻計獻策。要司馬炎趁機滅掉吳國。

司馬炎在賈充為首一批人認為,吳有長江天險,善水戰,北方還有西鮮卑叛亂,還在舉兵反晉,還沒有到能滅吳時。而羊祜,張華,杜預卻認為吳帝孫皓反動腐化透頂,殘酷剝削,排除異己,鎮壓反抗手段殘酷,已到國家內部上下離心,出兵可不戰而勝,錯過機會,吳主更立。人家勵精圖治再去討伐不易滅國。

司馬炎確認要滅吳。為了戰略上做充分準備讓羊祜坐守軍事重鎮荊州,著有手滅吳。羊祜減輕賦稅,安定民心,採取以善的政策,向吳軍大施恩惠,時節向吳軍送酒送肉,瓦解吳軍。羊祜下令說,吳軍降者歡迎。走要歡送。吳將鄧香被抓,羊祜不殺,還送鄧回去。

在蜀地益州,晉國更是全力訓練水軍,建造戰船。經過十年充分準備。

在二七九年向吳大舉進攻。五路沿長江北岸向吳軍齊頭並進。

再一路是水軍。從水路沿江東下,直指吳軍都城建業。二十萬晉軍六路直撲東吳,吳軍在長江釘鋒利無比長十餘丈鐵錐,在江面狹小地方用粗大鐵鏈封鎖江面。晉軍先放竹排到江中,又用火油澆灌無數粗大棵火炬把鐵鏈燒斷,吳軍江中阻礙就排除了水軍直取建業前又為分散,吸引守衛建業吳軍兵力。以王渾由北向南,直取建業。孫皚忙命丞相張悌率主力軍隊渡江北上,迎擊王渾。結果沿江東下晉軍很快攻佔據建業。準備十年,用四個月使滅吳國戰爭全部勝利結束。以此全國又成為統一大國,結束近百年分裂局面。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毀建策2019-06-09 10:59:24

,司馬家為何能在漢末笑到最後,一統三國,成為最大贏家?

我想最根本原因是司馬家祖先為秦末反王司馬卬,不過後來因為自保才自削王位,成為一世家,地方土皇帝。

如此稱做過王,割據一方,享受過無上榮光,擁有一切,予取予奪最終又被迫落下凡塵,又豈能無恨。

擁有那麼大實力,最後又因自我放棄無損的儲存下來,縱被分離,自我拆散,為使人放心分散四方,經四百年歲月消磨經再好關係,感情也會被磨滅的不剩下什麼。

但只要其有心,努力經營,扶植,還有曾經做為王,擁有那麼多財富,還有其這麼做放棄,犧牲這麼大,漢室無論如何縱為面子,天下人不輕看其也要補償。其最終還是能維持很多的。

雖為不使人懷疑,對其不利,多放在暗處,因漢武帝歷代強勢皇帝對豪強,一切威脅因素的嚴厲打擊,終西漢一朝其也沒有恢復過來,擁有多大勢力,能參與新莽亂世,只能在這農民起義軍的浪潮中隨波逐流。

(不過也正因此讓他們更抱團,恨意更盛。為了自保,不是你死,就是他活。只要其不死,你就等著滅亡。)

但到東漢這世家盛世其肯定能發展起來,擁有這強大實力其已立於不敗之地。

而曹操為名聲,自己一己之私,不在生前篡漢,而交給兒子,弄得無論威望,能力教不如其的兒子,為贏得天下世家支援,順利奪漢自立不得不推行九品中正制,更為其奪天下打好基礎。

畢竟你可因其支援得天下,我亦可,尤其得到你之認證,承認,其變得更強大,實力更鞏固,擁更有更大決定影響天下程序,王朝更替實力後更是如此。不過出價高低而已,只要你之價碼能打動人,什麼都能買到。

如此袁氏,楊氏四世,五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又算什麼?對人家來說不過一笑話。

四百年前人家為王崛起之時,其還不知在哪個山旮旯裡玩泥巴呢?

連其都能傳能傳檄而定整個天下,更不要說人家與國同休,擁有司馬八達,不知比袁氏兄弟與楊修超出一條街了。

或真如《司馬懿吃三國》上所說三國不過一個局,魏蜀吳不過一個笑話,僅為司馬氏佈局天下,圖謀四方,消耗漢室,贏得人心,笑到最後的棋子。

諸葛亮,徐庶等人莫不為其培養攪亂天下,獲得最後的暗手。

否則真難相信司馬懿為何能那麼厲害,無論幹什麼事,不管失敗,成功都對其有利,最終終是其笑到最後,獲得最大好處。先是曹魏所有忠心力量,精英有人幫其一一剷除,讓其無敵,坐擁曹操手下最精銳兵馬,關鍵地盤。後來更是暢通無阻,一步步有驚無險的登上天子寶座,代魏而立,擁有三國最大地盤,為後來一統打下良好基礎棘√。

否則曹氏父子也不會對司馬懿,司馬氏那麼忌憚,一直用其人而不讓其掌軍權,要不是實在沒辦法,無人可用,一直按傳統壓制其不讓其掌軍的曹睿也五十餘歲才讓其獨領一軍,而是一輩子徹底壓制了。

否則報對楊修,曹操更顧忌其,卻偏偏不殺其,而除楊修殺雞儆猴。

或三馬食槽並非虛言,而是曹操因對司馬氏瞭解,深為忌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故如此。

畢竟司馬氏實力更大,對其深為滲透,就連其之成功,也多虧司馬之力,手下司馬之人不知凡幾,能不能徹底剷除司馬勢,不被其反滅,還不好說。就算剷除也元氣大傷,分崩離析,會被人滅,也不是其想看到,故如此苟延殘喘,盡力維持平衡,想盡辦法讓己長壽。

否則諸葛亮長子諸葛瞻也不會那麼廢物明明有堅持可守,輕鬆敗敵,卻主動出擊,以致兵敗蜀亡。

以諸葛亮之聰明,黃月英之智慧,縱早死又豈會教出生了,這樣無能,不理智之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是空話白說,尤其那個講究孝,孝在忠上的時代。

否則南方東吳又豈會內亂不斷,傳檄而定。

否則……

此雖為臆想,但並非不可能。

至於司馬家為何不親自下場,而採取這種令後人詬病,看不起的方式。

或因當時司馬防太老,司馬懿兄弟紜聰慧,但太小,生不逢時。

或因楚漢爭霸,光武中興的教訓太深了,四百年風雨讓其能做的住,再忍也能等得住,即然已等四百年,不怕再等一段時間。

畢竟其可不想為王先驅,先冒頭的鳥先死。起初風光的,未必最後也風光,能笑到最後。

起初弱的,未必最後也弱。

畢竟劉漢的底蘊太強了,豈經三百年都如此,更不要說劉漢。有一個劉秀光武中興,未必沒第二個。而劉備就是如此,要不是其差點成第二個劉秀,建立季漢……

故其小心也不是沒道理。

或正如此其才能笑最後,得天下,使三家歸晉吧。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磨史作鏡2019-05-31 23:21:39

魏蜀吳三國,肇始於東漢末年的亂世,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後形成了雛形。221年曹操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建立了魏國。三國時代正式開始。次年,聽說曹丕篡漢,而且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漢中王劉備在文臣武將的推戴下,在成都即皇帝位,重建大漢,史稱季漢、蜀漢,劉備就是昭烈帝。229年,實際上已經建立吳國多年的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至此,三國最終形成,而此時曹操和劉備都已經去世了。

三國之中,由於魏國底盤最大,且佔據當時經濟上最為發達的北方地區,因此國力最強。吳蜀聯盟靠著聯盟抗魏維持著短暫的平衡。

然而,魏國內部出了問題:司馬懿這個曹魏四朝老臣(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和宗室曹爽成為託孤大臣,爭權奪利。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司馬懿誅殺了曹爽一黨,從此,曹魏政歸司馬氏。後來經過他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先後掌權經營,曹魏早已經是司馬家的了,可以說曹魏在249年就“滅亡了”,名存實亡。當然它正式滅亡是16年之後的265年司馬炎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建立了西晉。在此兩年前,263年,司馬昭派遣鄧艾和鍾會兩路大軍入蜀,蜀漢滅亡。

280年,晉滅吳之戰,三國歸一統,司馬家一統天下。不過好景不長,西晉是一個短命王朝,這是後話了。

劉禹錫有《西塞山懷古》講的是晉滅吳之戰: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使用者49528926392762019-06-09 11:30:35

最後為什麼都歸司馬家。這還用問嗎?就是人家司馬家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看看劉備的兒子傻子一個。國能不敗嗎?在講諸葛亮和姜維都不聽劉禪的。這樣的皇帝能不失敗嗎?在看看司馬家大權在握,誰不聽。有諸葛亮和姜維這樣不聽話的嗎?有就殺死一點都不猶豫。種會和鄧艾,看司馬昭殺死這些人跟玩的一樣。要是劉禪能行嗎?就是諸葛亮和姜維這樣的人,在司馬昭手下,要是不聽話照殺死。就這一點,就比劉禪強萬倍。在看東吳,只要當上皇帝的人。專殺死自己人。其實東吳是自己人殺死自己人。自己把自己殺滅亡的。一句話,要是司馬家的人,是和劉禪一樣的傻子,也不可能三國歸司馬家。還是司馬家的人有能力,而且歷害,這才三國歸司馬家。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和合羊HHY2018-12-20 23:43:42

因為司馬家深得民心。古人吟:得民心者得天下。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摩崖說電影2018-12-20 00:40:02

真正的歷史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只發表自己對三國的理解,三足鼎立時代已過,蜀國諸葛亮歸天,標誌著再也沒有北上的可能,司馬懿盤踞魏國韜光養晦,建立勢力,滅屬是第一步,滅吳是第二部,魏國把老本打完了,司馬懿的勢力內外聯合,兵權政權都在握,那麼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Homier2018-12-20 00:11:51

漢末群雄逐鹿,各英雄豪傑,名臣幹吏粉墨登場。魏蜀吳都具有開國之勢。可是客觀上卻達不到開國的條件。只有等各方勢力歸於平靜,司馬家族手握兵權,極具智謀,武能安邦定國,文能治世撫民,同時人民厭倦戰爭,社會對於國家統一的呼聲不斷增加。從而司馬家族得以統一。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晚上幾點回來2018-12-20 00:22:33

司馬懿比較長壽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滄海史話2018-12-20 00:47:31

首先,統一是必然趨勢。

其次,魏國綜合實力最強,吳蜀兩國實力較弱,並且聯盟破裂。

最後,司馬懿實在能熬,為子孫奪權奠定良好基礎。

雖然是司馬家統一天下,但靠的是魏國的家底。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仗劍走天涯87032018-12-20 00:12:21

很簡單嗎!因為司馬懿是將軍,論政治才能司馬懿不如魏蜀吳三國軍主但是要論年齡司馬懿完殺魏蜀吳三國君主。

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位君主說白了歲數時間長在軍隊有很高的威望!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紛紜華徽2018-12-20 00:53:21

這都歸功於諸葛亮,諸葛亮把衣缽傳於姜維,其實真正得到諸葛亮精髓的是司馬懿,可以說司馬懿在未與諸葛亮交戰的時候還信心滿滿的話,那麼在和諸葛亮交戰之後他才認識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在與諸葛亮交戰的幾年裡司馬懿敗多勝少,可謂慘不忍睹,但是神奇的是司馬懿每回都能全身而退,這難免讓人唏噓,所以這種亦敵亦友的關係,也讓司馬懿明白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自己的命才是真的,所以司馬懿的堅守為的是更好的在這幾年裡更好的積蓄自己的勢力,因為他明白諸葛亮年紀大了,難免焦躁,一心想成就大業的諸葛亮怎麼能讓這樣的事情抱憾終身呢,所以司馬懿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我不殺你,要熬死你的戰法,終於在五丈原熬死了諸葛亮,而司馬懿老奸巨滑的這幾年裡也對政治掌握的遊刃有餘,也就不怕你皇帝殺我了。可以說這場軍事較量都在暗中較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後發現,任何人都已經無法阻礙司馬家族的勢力,皇權已經衰落。

吳蜀魏三國三分天下,為何終歸司馬家?穿山之虎2019-06-09 11:21:02

曹操如果信郭嘉,

何必權歸司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