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怎麼死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16 回答

同治死因疑案

同治6歲到14歲期間,每天應景做皇帝,到養心殿擺樣子,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他還要抽出半天時間,到弘德殿讀書。同治從小沒有得到嚴父的教育,母后皇太后與聖母皇太后都沒有文化,不得教育皇子讀書的要領。她們常在重華宮潄芳齋辦事、傳膳、聽戲,沒有給同治以文化的薰陶。同治貪玩,不愛讀書,“見書即怕”,不好學習,沒有長進。他的師傅教他學習看奏摺,但他“精神極散”;聽講奏摺,也極不用心。他的伴讀奕詳、奕詢,本意在陪同讀書、互相激勵、彼此切磋,實際上往往代其受過,起到“殺雞嚇猴”的作用。在課堂上,“無精神則倦,有精神則嬉笑”,實在是一個頑皮的學生。同治到十七八歲的時候,“摺奏未能讀”,連“在內背《大學》皆不能熟”。

同治皇帝就其個人來說,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獨尊榮光,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沒有兄弟競爭便順利地登上皇帝寶座,這是他人生的喜劇。但是,同治也有人生的悲劇——他短暫的19年就有六大不幸:幼年喪父是為第一大不幸!童年擔當社稷重任而不能享受正常童真快樂是為第二大不幸!同聖母皇太后關係不好是為第三大不幸!婚姻不如意是為第四大不幸!無子無女是為第五大不幸!19歲便早亡是為第六大不幸!下面簡單說一下他的后妃。

同治有一後三妃,其中皇后的人選:慈安皇太后喜歡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慈禧皇太后則喜歡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兩宮太后,意見不一,要同治自選。同治選定蒙古正藍旗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於是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冊立阿魯特氏為皇后,同治17歲,皇后19歲。又冊富察氏為慧妃。

皇后的祖父為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外祖父是鄭親王端華。皇后的父親崇綺,是有 清一代惟一的“蒙古狀元”,是有清一代滿洲、蒙古以漢文獲翰林院編修的第一人。滿蒙士林,以其為榮。同治九年(1870年),選侍講,後充日講起居注官,再調盛京將軍。義和團事起,崇綺同朝廷勳貴多人信仰,事敗之後,隨榮祿走保定,住居蓮池書院,自縊而死。崇綺妻,瓜爾佳氏,在京師陷落時,闔門死難。《清史稿·崇綺傳附崇綺妻傳》記載:“崇綺妻,瓜爾佳氏,先於京師陷時,預掘深坑,率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孫員外郎廉定,筆帖式廉容、廉密,監生廉宏,分別男女,入坑坐瘞(yì),闔門死難。”

皇后出身於官宦名門、詩書大家,自幼習書達禮,性格耿爽,不善阿諛。據記載,皇后阿魯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皇后幼年在家,崇綺親自授課,讀書聰穎,十行俱下,“後幼讀書,知大義,端靜婉肅,內外稱賢。及正位六宮,每聞諫阻,自奉儉約,時手一編”。她被冊為皇后,同治帝很喜愛她,也很敬重她,據說不久懷有身孕。慈禧皇太后不喜歡這個皇后兒媳婦,常找碴兒難為這位小皇后。慈禧不許她與同治皇帝同房,而要同治對慧妃好。同治帝不敢違抗,但他不喜歡慧妃,只好賭氣獨宿養心殿,生活寂寞寡歡。因為慈禧處處刁難,皇后日子過得很不舒心。同治病重,皇后護侍,也遭到慈禧的訶責。《我的前半生》記載:同治病重,皇后前去養心殿探視,二人說了些私房話,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怒不可遏,闖入暖閣,“牽後發以出,且痛抶(chì)之”,並叫來太監備大杖伺候。據說皇后情急之下說了句:“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請太后留媳婦的體面!”慈禧一直以側居西宮為遺憾,也為咸豐臨終前沒有冊封自己為皇后而不滿。慈禧動怒,同治被嚇暈,病情加重。慈禧見狀,才未對皇后動刑。

同治之死,慈禧將責任栽到皇后頭上。皇后阿魯特氏見同治皇帝死,大慟大悲,不思飲食,吞金自殺,獲救得生。皇后之父崇綺,奏告慈禧皇太后。皇太后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稱大行皇帝,就是說可以隨夫殉死。崇綺將此話告訴女兒。而且慈禧不為同治立嗣,卻讓同治堂弟兼姨表弟載湉(tián)繼承皇位,實際上是不為皇后留餘地。皇后只有自盡一條路可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後75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年二十二。野史或謂:皇后阿魯特氏懷孕,慈禧恐其生男孩,將來纘(zuǎn)承大統,自己不能垂簾聽政,故逼其死。

同治生活放縱,同家庭關係不和諧有關。據說:同治既近女色,或著微服冶遊。有人給他進“小說淫詞,秘戲圖冊,帝益沉迷”。他常到崇文門外的酒肆、戲館、花巷。野史記載:“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鳳輩,皆邀幸。”又記載同治寵幸太監杜之錫及其姐:“有奄杜之錫者,狀若少女,帝幸之。之錫有姊,固金魚池娼也。更引帝與之狎。由是溺於色,漸致忘返。”據記載:醇親王奕曾經泣諫其微服出行,同治質問從哪裡聽來的?醇親王怫然語塞。又召恭親王奕,問微行一事是聽何人所言?答:“臣子載澄。”同治微行,沸沸揚揚,既不能輕信說其有,也不能斷然說其無!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於皇宮養心殿。同治之死,傳說頗多,主要有死於天花、死於梅毒、死於天花和梅毒三說。

主同治死於天花說。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翁的日記記載:同治於十月“二十一日,西苑著涼,今日(三十日)發疹”。十一月初二日,“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又記載:“昨日治疹,申刻,始定天花也。”初九日,召見御前大臣時,“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上諭雲:“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經敦親王等合詞籲請靜心調攝”云云。經學者研究清宮歷史醫案《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後認為:同治帝系患天花而死。在同治得了天花以後,太醫公佈病情與藥方,宣佈同治之病為“天花之喜”。慈禧太后暨文武大臣對同治之病,不是積極地尋求新醫藥和新療法,而是依照祖上傳下的規矩,在宮內外進行“供送痘神”的活動,敬請“痘神娘娘”入皇宮養心殿供奉。宮內張掛驅邪紅聯,王公大臣們身穿花衣,按照“前三後四”的說法,要穿7天花衣。同治的“花衣期”延長為“前五後七”,就是可望12天度過危險期。慈禧、慈安兩宮太后,還親自到景山壽皇殿行禮,祈求祖先神靈賜福。內務府行文禮部,諸天眾聖,皆加封賞。一身瘡痍的同治,在皇宮求神祭祖的喧囂中離開了人世。他死在養心殿,這裡恰是他的祖先順治被天花奪去性命的寢殿。《崇陵傳信錄》記載:“惠陵上仙,實系患痘,外傳花柳毒者非也!”近年專家們發現了御醫給同治看病的《脈案》。醫學史專家對相關檔案進行了認真分析,結論是:同治皇帝死於天花。

同治皇帝的惠陵主同治死於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野史中也有載述,《清宮遺聞》記載,同治到私娼處,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記雲: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二十八日又記:太醫雲:“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醜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記:見“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 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銘日記也記載:“上旋患癰,項腹皆一,皆膿潰。”但他又說:“宮廷隔絕,其事莫能詳也。”

但清宮史專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皇帝私自從紫禁城裡出去尋花問柳,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另一種意見卻認為,同治重修圓明園計劃遭百官反對而失敗後,百般無聊,便在太監引導下,微服出宮,尋歡取樂。時外國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國公使給本國政府的報告說,“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決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國之君,太醫開方要經過嚴審,出於為君者諱,是不能公佈病症實情,也不能按病開方,下藥不對症,醫治無療效。

主同治死於天花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與文獻資料推斷。御醫診斷同治的症狀是:溼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盤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這種看法是:同治或先患天花未愈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兩種疾病併發,醫治無效而死。

同治皇帝怎麼死的? ゐ噯諪留 1級 2013-10-16 回答

正史寫的同治是得的天花惡疾而亡,但據野史講同治是在宮外嫖娼被傳染上了梅毒而死的。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界和一般老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同治帝年僅19歲就去世,根據正史記載是死於天花。但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於梅毒的說法透過野史、小說、電影等通俗載體流傳於世,似乎是家喻戶曉,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歷史研究者當中,也有人持同治死於梅毒說法的,但更多的研究者認為應根據可靠的檔案史料來解開這個疑案。他們透過對清宮檔案史料的分析,認定同治確係死於天花而不是梅毒。雙方各執一詞,同治的死因也就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解不開的謎。

老百姓之所以懷疑同治帝死於梅毒,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從常識上說,在當時的情況下,雖然尚未找到醫治天花的有效良藥,但即使是一般的百姓,患天花還不至於死亡,所以民間把天花稱作“天花之喜”,何況是堂堂天朝皇帝,身邊有的是高明的御醫,怎麼就那麼容易死的呢?另外,在沒有醫學專業知識的老百姓眼裡,天花和梅毒的病症有點類似,因此懷疑同治得的是梅毒而不是天花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就是在清朝的宮廷裡曾經貼身服侍過慈禧太后的女官德齡,也對同治死於天花的說法有所懷疑:

“因為同治的身體一向十分健壯的,論到天花這一種病症也決非就是絕症,只要醫治得合法,調護得適宜,要治好也是很有可能的,至多不過使同治那樣一個美少年變為麻臉而已。”

其二,從同治帝平常的行為習慣上懷疑他有可能染上梅毒。

據《清代外史》記載,同治帝選皇后的時候,同生母西太后發生了意見分歧。西太后喜歡美貌豔麗但舉止輕佻的侍郎鳳秀的女兒,但同治帝和東太后慈安卻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狀元”崇綺之女阿魯特氏,該女雖然相貌平常,但舉止端莊,一見就知道是有德量者。同治帝不顧母后的反對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鳳秀女只被封了個慧妃。對此慈禧太后一直耿耿於懷,甚至沒有給予崇綺家“皇親國戚”的特殊待遇。婚後,同治與皇后“伉儷綦篤”,這就更加激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快。慈禧千方百計地離間帝后二人的關係,派太監阻止皇帝和皇后相見,又強迫同治親近慧妃。同治帝是時雖有一妻四妾(慧妃之外還有瑜妃、瑨妃和珣妃),卻左右不是,不能自主,因此索性誰也不親近,終年獨宿乾清宮。在乾清宮的同治帝獨眠難熬,就經常化裝成老百姓微行出宮。據傳,有好幾個人在肆井中親眼看見過同治帝的行蹤。後來,就從宮中傳出同治帝出痘病重之事。據此,人們有理由懷疑,皇帝微行時也許到過前門外的八大胡同逛妓院,因而染上了梅毒。現在涉及這段歷史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採用了類似的說法。

在近人對同治死因的研究中,有兩篇結論相反的文章最值得注意。一篇是當時同治帝的御醫李德立的後人李鎮寫的文章《同治究竟死於何病》(以下稱李文),他根據父輩傳下來的口碑等材料認定同治帝確係死於梅毒。另一篇是人民大學檔案學院的研究者劉耿生和中醫醫生張大君合撰的《從公佈檔案史料談同治帝的死因》(以下稱劉文),對傳世的同治帝的病症檔案進行分析,肯定所記載的症狀是天花而不是梅毒。

李文稱自己曾祖父就是為同治看病的主治御醫李德立。李德立生前曾把同治死於梅毒的秘密告訴了作者的祖父。祖父又把這個秘密傳給了作者。他的祖父稱:

曾祖父奉詔入養心殿請脈之初,已看出是梅毒之症,為了慎重起見,曾約一位有名外科御醫張本仁會診,一致肯定是楊梅大瘡。自忖若奏明載淳生母慈禧,她通曉醫道,喜怒無常,如若一時火起,指責有辱九五之尊,必遭殺身之禍。倘若知情不報隱瞞病情,又怕責任重大,最終難免治罪,真是左右為難,經與右院判莊守和商議,認為反正是治不好的病,何況這是自古以來少見的帝王之絕症,難告於天下,不如裝糊塗吧。既然宮中都說天子出水痘,就照天花來治。好在皇室近臣對天子微服尋花問柳,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諱而不言,自己又何必戳穿,自討苦吃呢?不過請脈處方還須格外小心謹慎,因為每張脈案都要呈東西兩太后過目,有時六爺恭王奕忻和帝師翁同龢還要拿來斟酌一番,最後登記入檔,責任重大,如用治梅毒的藥,豈不自相矛盾,所以只能用蘆根、元參、金銀花、桔梗之類配製的“益陰清解飲”、“益腎清毒飲”、“益腎清解飲”等滋陰化毒的補劑。

當然,即使不用治梅毒的“猛藥”而只用以上所列滋陰化毒的“溫藥”進行調理,同治帝也不致於死亡。據作者的祖父說,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同治的病有所好轉。但是後來發生了一個變故,直接造成了同治帝的猝死:

“十二月初四日午後,阿魯特氏來東暖閣視疾,當時載淳神志清醒,看見皇后愁眉鎖目,淚痕滿面,乃細問緣由。這時早有監視太監走報西太后,說皇帝和皇后閣內私語。慈禧急來東暖閣,脫去花盆底高跟鞋,悄悄立在帷幔之後竊聽,並示意左右禁聲,切勿聲張。此時皇后毫無察覺,哭訴備受母后刁難之苦。皇帝亦親有感受,勸她暫且忍耐,待病好之後,總會有出頭的日子。……不料慈禧聽到此處正刺所忌,竟勃然大怒,立刻推幔闖入幃內,一把揪住皇后的頭髮用力猛拖,一大撮頭髮連同頭皮都被拉了下來,又劈面猛擊一掌,頓時皇后血流滿面,慘不忍睹。慈禧又叫太監傳杖,棒打皇后。同治大驚,頓時昏厥,從床上跌落在地,病勢加劇,從此昏迷不醒。急傳先曾祖入閣請脈,但已牙關緊閉,滴藥不進,於次日夜晚死去。”

李文的這個說法是和某些清代野史相一致的。但劉文認為,此說未見檔案史料參證,難成定論。設在故宮內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研究人員曾經根據從堆積如山的清宮檔案中找出的《萬歲爺天花喜進藥用藥底簿》(以下簡稱藥底簿)進行分析,認為同治帝所患之病是天花而決非梅毒。劉文正是依據這個藥底簿,並邀同中醫學方面的專家來共同澄清這個疑案的。

劉文認為,天花和梅毒的病狀是有顯著的區別的,而藥底簿所描寫的病狀是天花而不是梅毒。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患病之初,患天花者發病很急,一般都要伴隨著發燒、脈搏跳動加快的反映,而患梅毒者則起病不急,無發燒症狀。而藥底簿則記載同治發病之初連續發了7天的高燒,“脈息浮數而細,系風瘟閉束,陰氣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致發熱頭眩,胸滿煩悶,身酸腿軟,皮膚髮出疹形未透,有時氣堵作厥”、以及“咽喉幹痛,胸滿作嘔,頭眩身熱”等,這些都是出天花的症狀。

第二,從藥底簿的記載裡可以看出,同治患病時出現頭痛、背痛、發冷、寒戰等全身性的天花症狀,而梅毒患者是不會有這些全身性的明顯症狀的,表面上看也許像個健康人。

第三,從天花皮疹的分佈部位和轉化規律上可以看出同治帝患的是天花之症。

從分佈部位上看,天花皮疹一般發於額部、髮際、面頰、腕,逐漸延及臂、軀幹、而至下肢,多見於身體暴露部位,呈離心狀分佈,這與藥底簿所記的症狀是相吻合的;

從皮疹形態的轉化規律上看,一般天花患者在患病的頭兩天就會出現斑疹,數小時後斑疹迅速變為圓形的丘疹。病人出疹後,全身中毒症狀反而明顯減輕,胸堵煩嘔現象減退,大便通暢,胃口漸開。又過了二、三日,丘疹開始灌漿,成為疤疹,這種疹的中間凹陷成臍形,周圍有紅暈。到了天花起病的第八、九日,皰疹轉為膿疽。又過兩三天,膿皰逐漸幹縮成痂。大約在發病後的二至四周,痂開始脫落,天花發病的過程基本結束。藥底簿的記載正好與上述的症狀以及皮疹的轉化過程相一致。而梅毒則不同,發病的週期要比天花長,而且梅毒的斑疹大小如蠶豆,形狀為圓形或略帶不規則形,不是天花皰疹的那種臍形。

那麼,為什麼患天花會導致同治帝的死亡呢?那是因為同治在天花的後期不幸面板感染,“發熱頭眩俱退,惟溼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浸流膿水,腿痛筋攣,頭項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這種併發性的面板感染愈來愈重,使病人逐漸喪失了抵抗力。最後,面板感染髮展到發生“壞疽性口炎”(俗稱“走馬牙疳”)的地步,此病一般發生在全身性疾病的末期,很可能導致全身衰竭而突然死亡。

以上的論證可以說是史學和醫學的完美結合。不過,略顯遺憾的是,劉文並沒有提出有力的證據,以排除藥底簿是御醫等人為了掩飾同治帝的真實病狀而故意偽造的可能性,所以也就影響了“同治帝死於天花”這一結論的權威性。看來,同治帝死因之謎尚有待於後人的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