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氣的來歷是什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08-01

我國長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帶,在春夏之交,常常出現溼熱陰雨天氣,這時正值江南地區梅樹的果實――梅子黃熟季節,故叫做梅雨或黃梅雨,又因為該時期家中器物容易發黴,也稱為黴雨,其英文名稱為“Plumrain”。其實,梅雨一詞在古代就有了,公元6世紀中期,我國樑代《篡要》中稱“梅熟而雨曰梅雨”。唐代柳宗元在《梅雨》中寫道:“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有“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的詩句,把梅雨季節的時間和東南季風的關係描寫得惟妙惟肖。梅雨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開始的日期叫做入梅或主梅;7月下旬結束,結束的日子叫出梅或斷梅,歷時一個月左右。這段時期稱作“梅雨期”。受氣候影響,每年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一般不相同。據統計,在長江中下游,20世紀50年代,平均在6月10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雨期33天;20世紀60年代,平均入梅日期為6月17日,出梅日期為7月6日,梅雨期為20天;少數年份可能不會出現梅雨,此時叫做空梅。

為什麼在梅子黃熟季節陰雨綿綿呢?每年六七月間,南方天氣變暖,溼暖的空氣向北移動,遇上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冷空氣和暖空氣相互碰撞,勢均力敵,互為中和,便在長江中下游至日本一帶形成一條準靜止鋒或緩慢移動的冷鋒,造成江淮地區連續不斷的低溫、潮溼和陰雨天氣。大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南方的暖空氣逐漸強大,就把來自北方的越來越弱的冷空氣遠遠推向北方,這時梅雨季節就過去了,天氣也就放晴了。梅雨天氣時,經常出現多雲、多雨、多霧、多雷暴等現象,在我國東海、黃海至日本南部海域的梅雨鋒帶上,能見度很低,還經常出現鋒面氣旋,使海面颳起大風,影響到艦船航行的安全。

梅雨天氣的來歷是什麼?大宇宙地球生活 2021-03-15

梅雨是怎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