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小組看帖最困惑的是:在一些交往很短,關係不深,甚至沒有實質交往,只是對對方產生興趣/困惑,就來提問求診斷是不是NPD的現象。比如:

1。過去戀愛失敗過,現在相親遇到的人感覺有點怪,求鑑定;

2。戀愛中吵架,感覺自己被欺負了,求鑑定;

3。戀愛被甩,心裡氣不過,對方必須是人格障礙;

4。職場、朋友間,看不慣某人,覺得對方是NPD……

這些討論通常都很熱鬧,但貼主的敘述,帶著明顯的情緒投射,先入為主,非黑即白思維,不能接受批評。所以,他們陳述的事實,其實很多來自於他們內心的疑慮、恐懼、投射,很難作為“診斷”的依據。然而,

真正的診斷,必須是本人到場,藉助專業的診斷工具,由專業人士做出。

尤其是,一些真正的受害者,很認真地參與討論,他們真實的體會被貼主認同,會呈現現“越看越像,越說越真”的趨勢。但是這樣的討論,無論是對於解決貼主的問題,還是普及NPD知識,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說有,那也多半是提供更多的樣板,讓大家理解“什麼不是NPD”。

所以,

與其努力在一些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事實”當中找到一個清晰的診斷,還不如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受害者的感覺上

:我是不是被虐待了?我受的是不是自戀型虐待?與前者相比,後者可能還更可靠一些。

本人作為一名有專業經驗(五年以上連續心理諮詢從業經驗,諮詢時長5000+)的倖存者(18年),研究者(3年)和療愈群體的創辦者,我對自戀型虐待受害者的感覺十分熟悉。如果你有下面這些感覺,你大概可以判斷自己受到了自戀型虐待:

1。

委屈感

:對方的指責、貶低並不符合事實,你一次又一次地替自己的辯解,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以及維護關係的誠意。但是你的言語卻總是被對方利用,用來加強他自己的觀點。你總有一種“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能解釋清楚”的感覺,但你就是做不到。

2。

焦慮、抑鬱、失眠

:你會憂心忡忡,誠惶誠恐,覺得維護關係的責任都在自己身上,而維護的結果卻並不是你想要的。

3

無價值感

:一次又一次的貶低、攻擊被內化為自我攻擊,你會深深地自我懷疑,自尊被瓦解。覺得對方光芒萬丈,而我一無是處。

4。

自我懷疑:

你無法相信自己的判斷,總是去徵求對方的意見。而對方的意見看似非常有道理,但是你照做之後發現並不符合你的利益。慢慢你會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幼稚、依賴,無法自己做選擇。

5。

情緒不穩定

:防禦行為被對方指責為攻擊、背叛,左右為難,雙重束縛,情緒崩潰。結果被指責神經過敏,情緒不穩定,無法自控。

6。

耗竭感

:你的成果變成他的成果,你的優勢變成他的榮耀,你的優點變成他的特長,你的創意變成他的靈感,你的積累變成他的資源,你的財富變成他的金庫,你的功能變成他的工具。無論你如何努力恢復自己的活力,都被他不斷吸食、榨乾。剩下你茫然無助,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7.健康狀況變差,

消化系統紊亂(消化道潰瘍、過度節食/暴飲暴食),物質依賴(抵消空虛感),免疫系統疾病(壓力性蕁麻疹、帶狀皰疹、脫髮、各種面板疾病),運動不協調(容易摔跤,弄傷自己)。

8.被吞噬感/融解感:

這是深度受虐的典型感受。存在感越來越低,說不出來自己需要什麼,自己真實的界限在哪裡。他的生活覆蓋了你的生活,他的缺點變成你的缺點。你變成他的工具、服務員、垃圾桶,他的一部分,就是沒有自己的感覺、立場。你會覺得自己有義務滿足對方,考慮自己會覺得可恥。你說著跟他一樣的話,在外人眼中,你和他已成為一體。

無論何時何地,覺察“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比考慮“對方到底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對我做這些”都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