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瞭解婚姻中的受害者思維,和悲傷說再見

一、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怎麼對的起我”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家境貧寒的許伯常,答應一輩子對劉淑芬好,劉淑芬就滿懷期待的守著這個承諾,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光和金錢,供許伯常上了大學。劉淑芬毫無保留的付出,希望能堅固這段感情,在她看來,自己付出得越多,將來就會得到越多,她希望得到許伯常的愛和報答,隨著日復一日的付出,劉淑芬的感情需求越多,而許伯常受教育後眼界更廣,對劉淑芬的愛與日減少。

許伯常想要分手,劉淑芬以死相逼,最後許伯常迫於壓力娶了她,可婚後許伯常的冷漠寒了劉淑芬的心,讓劉淑芬因愛生恨。

在這個故事中,劉淑芬是典型的由付出者心態轉化為受害者心態的一個過程:

我在自己的角度出發去付出;

我在我自己角度出發然後對關係和對對方有期待,甚至我感動了我自己;

對方在他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給出來一個結果;

我對這個結果不滿意,我在本能的索取一些我想要的東西,這時候的索取就是攻擊和控制。

劉淑芬與許伯常在最開始時是因為相愛而走到一起的,交往過程中,劉淑芬從自己的角度不斷的向許伯常表達愛、輸出愛,而她表達的方式就是付出:滿足許伯常的需求、給他送錢、給他母親般的愛。她這樣做感動著自己,並期待許伯常能同樣感動以更加愛她來回報她,可當許伯常想要反抗,不願意再接受這種付出、想分手破壞這段關係時,劉淑芬對這個結果不滿意,她覺得她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她不甘心,於是進而攻擊甚至試圖控制許伯常。而當許伯常不願意受她控制時,她的受害者心態就出來了,佔據了她的大腦,讓她失去理智。

這就是付出者到受害者的發展過程,簡化一下:

不恰當的付出-過高的期待-受挫-索取(言語攻擊或控制)。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感情中的付出者會有一種偉大感,他們會覺得更有權利向別人索取點什麼。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為了討要公平,會慢慢變成索取者。”

這樣下去的結果是,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還會讓自己的心陷入深淵、活在怨恨和懊惱中,進而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作為觀眾,我們以上帝視角看待劉淑芬,會覺得她這樣的結局是必然。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也不少見,一味的犧牲式的付出只會讓自己委屈痛苦,對方又不領情,就像這句話說的“我想要一個蘋果,但是你卻給我一車梨,你老說對我好,其實只是感動了你自己”,所以在關係的開始就註定這樣的付出沒法得到對等回報。

受害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報,內心的獨白是“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怎麼對的起我”,悲傷、氣憤等感受如影隨形,想從受害者思維中走出來,我們可以運用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治療法。

“A”代表日常遇見的人或事(誘發事件),這些人或事能刺激到我們,“B”代表對“A”的感知、看法、評價、決定等,“C”代表感受和行為後果,也就是對誘發事件的反應所造成的後果。“A”本身並不導致“C”的產生,而是在“B”處的所思所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在“C”處的感覺和行動,也就是在“B”處怎麼想著眼,然後再引發怎麼做。現在我們來來看一看具體的操作步驟:

1、對於還沒有形成受害者心態的人,在付出這塊即行動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求回報,如果抱有高度期待,那就先停止行動。

2、對於已經犧牲式的付出,有了受害者心態的人,他們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是這樣的:

人或事件(A):我為對方付出很多,對方拒絕了我或是很冷漠或是回報很小,不是我想要的承諾、婚姻、愛、物質等。

鑑別你不恰當的感受或行為(過激反應C):看不起自己、受挫、自己很委屈、憤怒、攻擊控制對方。

描述你的非理性思考(非理性信條B):我完了,沒有他我怎麼活,他這麼做對得起我嗎?我白付出那麼多!我真的很差勁,他必須回報我的、他應該對我好的。

反制和回擊你的非理性思考(B):沒有他我就真的完了嗎?還有別的我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嗎?他一定得回報我嗎?是不是太絕對論了。

你可以拿來代替非理性信條的更佳之選(B):我更喜歡對方欣賞我,但我不是非要不可,我能忍受知音難覓,我會因此而悲傷,但仍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快樂,也能找到喜歡我的人,如果他真的不愛我了,我就改變自己,明天的太陽也照樣升起!

行動(C):真誠的找對方談談,要冷靜不要強制對方,問問對方的需求,如果不愛了,就放手。

執迷於對方回報,不如在自己身上去做調整,我們在正確方向上努力,減少了痛苦和一錯再錯的行動,看我們的成長和變化,能否帶動關係的變化,如果做了之後關係沒變化,再去做選擇那我們也不會迷茫。

二、“都是你害的,都是你讓我變成這樣的!”

“要不是因為你,我怎麼可能過上這種日子?把最好的年華都給了你,你就不能學學別人,真是瞎了眼,才選了你。”麗麗對他老公吼道。生孩子後,她想報個瑜伽班,可是老公每個月工資,都是計劃著開銷,著實拿不出多餘的錢來。孩子吃的用的,都要貨比三家才敢下手,生怕多花了錢。老公換專案後回家的時間很晚,她一人帶著孩子還要做家務,累的不想動彈,更別說捯飭自己了。每次看到別人打扮得光鮮亮麗,她又非常羨慕,總覺得是婚姻拖累了自己,所以就越來越挑剔自己的老公。她總覺得如果不是嫁給老公,自己就一定能過得更好,而老公也在她時常的抱怨下,越來越不想和她溝通,兩個人的關係每況愈下。

這個小笑話更能形象的體現受害者心態:一個女人揪了一把腰間的贅肉,說:“我最近胖了。”丈夫說:“好像是有點。”女人大哭:“都怪你!”丈夫懵圈:“我又沒把肉都推你身上去。”“要不是你,我不會生這麼多氣,不生這麼多氣,就不會暴飲暴食,不暴飲暴食就不會發胖。”

這種受害者思維的人認為:發生不好的狀況不是我的責任,我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自己也沒辦法更好的改變,合理化自己的錯誤思維。把一切不幸福歸咎於別人,讓別人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使自己一時獲得安慰,但是實際上這是內在自我匱乏與人生掌控力的喪失。

案例中的麗麗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把自己未來全託付給老公,責怪老公能力不行,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老公就是害她的人,後悔嫁給老公並且同情可憐自己,自怨自艾的消極逃避,不消除自己的受害者思維,和誰生活都是一樣的。

對於這種現象,日本最受歡迎的僧人小池龍之介在《別生氣啦》一書中寫道:“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如果一旦入戲太深,假裝得久了,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只要稍微遇到些許的不如意,登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傷,緊接著去責備自己的另一半。”

這樣的日子只會越過越糟糕,有受害者思維的人不想為自己的現狀負責,問題的根本就不會得到實質性的改變,抱怨和指責成為生活的主題,和另一半的關係只會越來越差。

美國亞賓澤協會所著的《別找替罪羊》這本書中,把具有指責、推卸責任這些行為的人,看作是在盒子裡,他們會不自覺的放大自己的優點,並且會放大他人的不足和缺點,甚至把對方想的比實際更糟糕,對方意識到這些時會產生防衛心理,然後開始進入自己的盒子,他也開始指責,書中把這叫作

“共謀”,

所以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糟。

如何擺脫受害者思維,跳出盒子呢?就像書中講述的維也納塞梅爾維斯醫生的故事,他一直想找到孕婦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直向外界查詢原因,卻萬萬沒想到罪魁禍首是醫生自己攜帶的病菌所致。那原因就在自己這,要把別人當作有同樣需求的盟友,希望事情往好的方面發展,你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當思考這些時已經跳出了盒子,那如何一直保持在盒子外呢?當想幫助別人時就去做,不用完美,自己能做的那部分就可以。

“替罪羊”沒有了,受害者思維也隨之消除,也就不會再悲傷難過,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你們的關係也將改善。

三、“只需別人百般好,不許別人一次差”

弱者思維更容易獲得同情和幫助

女生:你在做什麼?你怎麼還不回我?都五分鐘了!你說啊你在做什麼?!你不愛我了嗚嗚嗚我就知道你一點都不愛我關心我 !

男生:寶貝剛玩遊戲沒看到,我今天去見個朋友。

女生:遊戲和我那個重要?你兄弟和我哪個重要?你先救你媽還是我?

女生:你昨天不是答應我了嗎?八點就來接我陪我過一 整天?你現在什麼意思?怎麼你朋友每次叫你你每次都去?我找你你就那麼多借口?

男生:不是你想的那樣,回頭再說我陪你一整天好嗎寶貝?

女生:我想什麼樣了?你說啊我怎麼了?好你不來是吧? !那你以後也不要再來了!

男生:寶貝你生氣了嗎?

女生:我生氣了嗎?我生什麼氣?

男生:我錯了!

女生:你做錯了嗎?你哪裡有錯?錯的是我吧?你到底愛不愛我!

這種情況想必久了誰都會有脾氣,我有個朋友有次生病正趕上她老公出差,她一個人去的醫院,每每說起就感覺自己好可憐,朋友的老公平時對她很好的,一開始也感到內疚,後來說多了也煩了。

這是受害者思維的又一種表現形式弱者思維,過度依賴將自己依託於其他個體或組織,並要求其為自己的大多數生活領域負責,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害怕或不願意獨處等,一旦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和願望或者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期許,便無休止的埋怨、憤憤不平。

案例中的對話,受害者心態的一方,把自己的一切喜怒哀樂的緣由都依附在他人身上,“你要愛我、聽我指揮、要保護我……”而另一方長久下去會很累,不能保證一輩子都會堅持下去。

弱者思維其實源於人們小時候的

“嬰兒模式

”。

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透過哭泣生氣引起母親關注,來表達餓了或者不舒服。因為你還小,沒有自理能力,需要母親來照顧你。嬰兒思維裡,受傷是獲得關愛的機會,如果自己得到滿足,那麼父母就是好的,反之,父母就是壞的。長大後,很多人還是帶著這樣的思維方式,進入婚姻以後,不自覺的在伴侶面前顯現嬰兒思維,“你要負責我的幸福,你要給我帶來快樂,若是沒有做到,你就不是一個好的伴侶,你就指責對方是個不負責任的人,把自己放在受害的位置。這樣區分好壞的方式,就是嬰兒的思維方式。

這種受害者思維模式長久下去對雙方都不好,對方需要獲得尊重和自己的獨立空間,過度依賴的人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自我調整:

1、嘗試專注於自己的事。在向伴侶求助之前,確保你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

2、注意你的語言。不要像幼兒那樣說話。

3、審視你的動機。弄明白你是想解決問題、掌握技能,還是隻是想要伴侶來拯救你。

4、你需要知道孤獨不是一件恐怖的事。

5、學會自我確認。多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告訴自己:“我也可以!”

男女兩個不同的生命個體,具有不同的思維觀念,弱者思維的人不要挑戰別人的底線,學會尊重別人,把弱者思維這個盾牌扔掉你也可以更強大。

美國亞賓澤協會所著的《別找替罪羊》一書中,替罪羊是一種隱匿自我責任的行為,而別找替罪羊,是一種責任的轉換。可以理解為,當我們成長到能夠為自己負責的狀態,離走出受害者心態也就不遠了,從我做起,才是婚姻中每個人應該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