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郎》,少年初識愁滋味

三四郎

》這部小說,算得上

夏目漱石所有作品中最有青春氣的一本

,它

以大學生三四郎為主人公,敘述了一場惆悵的大學生活

。得益於在東京大學求學和教書的經歷,在書中,夏目漱石對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稱)校園的描寫非常細緻入微,甚至於校園內的三四郎池,就是因這本書而得名。

合適的環境烘托和主題內容,使這本書成為一本上乘的青春小說

但凡青春小說,一不注意就會出現無病呻吟的狀態。很明顯,你想寫出個“少年初識愁滋味”的水平,自己的境界至少得是“卻道天涼好個秋”,否則,只會寫出“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水準。

《三四郎》中沒有無病呻吟的狀況,相反,三四郎、野野宮君、美禰子、廣田先生等人物的成功刻畫,使人們可以從人生觀、求知、愛情等幾個角度進行探討

。我對作品中三四郎認知的轉變比較有感觸。

《三四郎》,少年初識愁滋味

少年不識愁滋味

將要進東京大學讀書的三四郎,擁有一樣可以使他藐視一切的、美好的事物——未來,

未來給予他無限的憧憬,這些憧憬對不識愁滋味的少年三四郎來說,彷彿已經唾手可得,所以他瞧不起一切

在駛向東京的列車上,他第一次見到往後令他佩服的廣田先生時,覺得“

他已經有四十歲的光景了吧,像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了

”;和廣田先生有稍許談論後,雖然認為廣田先生是個有意思的人,但還是感到“

乘三等車廂的人不會是什麼要人,這是不言而喻的

”,年輕的三四郎心裡,大概認定自己以後不會坐三等車廂,所以忽略了自己現在也是個三等車廂人。

三四郎是個內斂的人,然而年少輕狂用在這時的他身上也不為過

。其實年少輕狂是個中性詞,用在少時有才的人身上,更多是種褒揚,00年退學的韓寒肯定是個年少輕狂的人,當他01年寫出《三重門》之後,別人再說他年少輕狂,又是什麼樣的表情呢?

不識愁滋味的三四郎,還是個純真的人。

當三四郎到達東京,初步見識到專一的學術生涯,大世界的繁花錦簇,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面對了三個世界:

一個是明治十五年以前風味的鄉村故土;一個是書卷筆墨的學術世界;還有一個是光燦盪漾的浮華世界

。三四郎對三者都產生難以名狀的感情,於是,單純的他用三者拼湊出自己的夢想:

把母親從鄉下接出來;娶一位美貌的妻子;然後投身到學習中去。

這樣的夢想,在今日中國熙熙攘攘的年輕人中,也是很多人懷著的,依託於時代的契機和個人的努力,不少人甚至實現了夢想。然而,

這個夢想放到三四郎身上,必然使他遭受到打擊——不識愁滋味的他,遠沒見識到社會生活的困難

《三四郎》,少年初識愁滋味

少年初識愁滋味

夏目漱石適時的將社會的一角顯露在三四郎眼前。作家用一場豔遇來開啟《三四郎》的故事:

三四郎在列車上對一個女子多看了幾眼,女子後來和三四郎同一站下車,並央求三四郎合住一夜旅館,理由是女子獨身在外不安全。懵逼的三四郎強裝正定,甚至女子主動和他共浴、同睡,他也坐懷不亂。

第二天,女子和三四郎在月臺分別,女子平靜地對他說:

你是一個很沒膽量的人吶

。”

然後嫣然一笑離去。

一個男人被女人這樣揶揄,可不得五味陳雜好久——三四郎最初在東京面對種種新事物時,腦中突然湧起的,都是“你是個沒膽量的人”這句話。

這段豔遇的開場非常有意思,

它既將三四郎的人物形象定了形,又預示著如同潘多拉魔盒的社會將逐漸在三四郎面前開啟

那麼,在大學的淺社會世界裡,三四郎是怎樣的呢?

用“迷途的羊”來描述這時的三四郎再合適不過了

。三四郎在心裡將三個世界的夢想拼湊在一起,但實際上他卻在分開同時奔走於三個世界,這終於給他帶來麻煩:

他從家鄉的世界要錢來滿足浮華世界朋友的借錢,引來母親的責備;他想追求浮華世界裡的愛情,又放棄了學術世界的深造。這個初識愁滋味的少年,最終敗退於愛情之前,口中唸叨著“迷途的羊”,他終於明白美禰子對他說這四個字的意思。

說起來,夏目漱石已經在書中給三四郎指了一條出路,只是三四郎沒有意識到(或者說為了情節發展,作家不讓他意識到):

野野宮君就是三四郎未來可以成為的人物

野野宮君和三四郎近屬同鄉,他也來自鄉村,不同的是,野野宮君大三四郎七歲,當三四郎第一次到達東京時,野野宮君已經是東京大學的一位研究學者。三四郎眼中這位稍微觸及學術世界的研究狂人,不僅俘獲了美禰子真實的心,在物理學領域有自己的成績,還時常顧及著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野野宮君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呢?

他只做了一件事,在物理學領域深造,終日在地窖裡觀察天文

。他在學術世界做出了成績,讓另外兩個世界的事情水到渠成——成績讓他有能力照顧家庭,而美禰子鍾情的正是知識性男性。

從這個角度來講,作家想表達的寓意或許正是:

抓住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到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