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的部下基本都被黃四郎策反,他們為什麼不殺了張麻子?劉亦菲的小迷弟2019-08-06 22:19:03

我的天哪,怎麼還有這種問題!部下沒有被策反,是黃四郎在的時候,大家的目標都是黃四郎,所以很團結,黃四郎死了,集體的目標沒了,內部就分化了。毛想革自己的命,其他人想當黃老爺,所以內部開始鬥爭了!有的想回山上,有的想去上海,懂了吧

————————————————————————

關於評論區同志的不同看法,我補充一下我的看法。

花姐的路線是:被賣給黃四郎——當妓女——接觸張麻子隊伍——成為革命者——黃四郎倒臺後,成為墮落的革命者。

證據就是花姐從來沒有把張麻子他們的身份告訴黃四郎,而且,在老二出城後的對峙裡,花姐就表達出了“我想跟你們一起去發錢,把錢扔進窗戶裡,聽他們笑”,說明花姐其實是同情勞苦大眾和底層人民的。所以,花姐是黃四郎準備安插在張麻子身邊的內奸,但是她被張麻子等人所感化,成為了一個革命者,又在黃四郎倒臺後,跟老三一起成了墮落的革命者。

鑽石的線就更好理解了:黃四郎——張麻子——山西妻子——假麻子

就是表面上傳遞的路線。其實按照大多數陰謀論根本行不通。

其實鑽石這條線根本就不重要。前期強調一次,是因為黃四郎以為張麻子只是個普通的縣長,還沒有鑽石重要,隨著局勢的演化,自己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脅,相比起來兩顆鑽石就算不上事了,畢竟連珍藏的地雷都拿出來了。而且,假麻子說“這麼快又要剿匪呀,這次我能多分點吧”和“老爺給多少都是對我的恩賜”,說明在黃四郎眼裡,假麻子的地位並不高,比不上兩顆鑽石的。

五張委任狀都是老湯的,被黃四郎查出來的,既是暗示老湯也是為了拉攏他。

腳踏車代表的是一種道路,是上海的道路,也就是走姿,為後文埋伏筆而已

《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的部下基本都被黃四郎策反,他們為什麼不殺了張麻子?業務員申正煥2019-08-12 10:10:02

大哥,是瞭解他們的。

《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的部下基本都被黃四郎策反,他們為什麼不殺了張麻子?38毫克2019-08-17 11:50:28

被策反不一定是背叛某個人啊。

黃四郎想的是:我策反了你們,大家一起幹掉張麻子。

其他人想的是:沒錯,你策反了我們,但是我們反的不是張麻子這個人,而是反的當土匪的生活方式,反的是張麻子所執的理念。

所以與其說是策反,也許說是腐化可能更合適。

《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的部下基本都被黃四郎策反,他們為什麼不殺了張麻子?風大 可稍息否2019-08-26 15:53:25

救駕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的精髓,就在於救駕的時機。

如果對於你來說那是至關重要的一切,那麼不論什麼情況,你都會盡可能早地去救,越早越好,誰不救,你能撕了他。如果你的地位還不夠高,你需要大駕支援,那麼自然要在最危機的時刻讓他看到你的救駕之功。如果你的地位已經足夠高,那麼救駕來遲,未必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後晉初期,石敬瑭為了打敗李從珂,允諾向契丹出賣幽雲十六州。下了重注的石敬瑭得到了契丹的支援,勝利的天平倒向了石敬瑭。後唐滅亡,後晉建立。石敬瑭死後,石重貴決心改變這一局勢,與契丹決裂。契丹兩次入侵中原,第一次被石重貴擊退,第二次因為大將叛變,石重貴陷入重圍。這時,石重貴唯一的救星就只有手握重兵、身在河東/山西的劉知遠。

劉知遠,後漢高祖。

劉知遠安安穩穩地等待契丹人圍攻石重貴,直到石重貴戰敗被俘、契丹人在中原稱帝、建立遼朝。

然後,各地民眾拼命反抗,遼太宗耶律德光無力鎮壓,說:“我不知中國之人難治如此。”灰溜溜逃走了。

劉知遠聲稱要截斷契丹後路,加劇了契丹軍的窘迫。

最終,在盛夏季節後撤的耶律德光身亡。遠在契丹的遼太后充滿憤怒,下令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擔心屍體徹底腐爛的契丹軍別無選擇,就將耶律德光的屍體做成了醃肉幹,稱為“帝羓”,帶了回去。

劉知遠救駕來遲,建立了後漢。

救早了,石重貴就是英雄。劉知遠要麼就放棄野心變成忠臣,要麼就堅持野心變成叛賊。

救晚了,劉知遠就可以看著石重貴去死了——不過石重貴活得還挺長,他活到了北宋建立後14年。當然了,這個時候的北宋還沒有“迎還二聖”的擔憂,北宋北伐失敗跟石重貴沒有什麼關係,這鍋甩不過去。

對於張麻子的部下來說,即便他們要反了,他們也沒有必要讓黃四郎勝利。

救駕來遲,不更好麼?

畢竟,張麻子是張牧之,他們不是。

張牧之還是張麻子的時候,他們是他的兄弟。張麻子變成了張牧之,他們就不一定是他們的兄弟了。

打倒封建主義是件好事。

但是娜拉走後會怎麼樣呢?

娜拉走後怎樣?——別人可是也發表過意見的。一個英國人曾作一篇戲劇,說一個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沒有路走,終於墮落,進了妓院了。還有一箇中國人,——我稱他什麼呢?上海的文學家罷,——說他所見的《娜拉》是和現譯本不同,娜拉終於回來了。這樣的本子可惜沒有第二人看見,除非是 易卜生自己寄給他的。但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裡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麼東西之類;倘使已經關得麻痺了翅子,忘卻了飛翔,也誠然是無路可以走。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但餓死已經離開了生活,更無所謂問題,所以也不是什麼路。

——《娜拉走後怎樣》,魯迅,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大浪淘沙,最初跟著時代的浪花衝過來的不見得都是金子。要等一次又一次的浪花沖刷洗滌,金子才會和沙子區分開來。

《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的部下基本都被黃四郎策反,他們為什麼不殺了張麻子?我唱這麼走心2019-09-18 14:26:28

關於《讓子彈飛》的解讀有很多,說的人多了,就會出現一些諸如”黃四郎沒死“、”兄弟們都被花姐策反“之類的奇葩言論,無非是博人眼球。我推薦題主可以看一下爆博士爆神片對這部影片的解讀,他的其他影片爭議比較大,但是對《讓子彈飛》的解讀應該是我見過深淺最適合的。

影片有隱喻,有象徵。但說白了就是張麻子一夥人作為一個革命群體推翻黃四郎鵝城暴政的故事。花姐、張麻子的部下、張麻子其實是象徵革命部隊中的三種人,影片呈現的就是一場革命的縮影。

花姐——並不是題主想的黃四郎用來“策反”他們兄弟的間諜,而是一個受黃四郎壓迫、被張麻子拯救而參加革命,革命初見成果(黃四郎被推翻)就離開革命享受成果的人。這種人愚昧、缺乏革命覺悟與革命理想,不理解革命的真正意義(只是單純認為發錢給窮人很帥,認為推翻黃四郎的碉樓就是最終勝利)。他們參與革命只為享受短期革命的甜,卻承受不來長期革命的苦,與其說是虛假的革命者,更像是在革命中起了一場哄再離開。

張麻子的部下——起初跟著張麻子認真幹革命,但是在革命的過程中嚐到利益的甜頭(花姐和金錢),與張麻子思想逐漸產生分歧,開始覺得革命的道路“不輕鬆”,也想要像花姐一樣享受革命成果(不排除花姐對他們思想的影響與引誘)。他們曾是革命隊伍裡的貢獻者,但是在革命過程中受到利益的燻誘,革命鬥志逐漸頹殆,革命思想漸漸腐化,最終享受著革命成果離開革命隊伍。

最後說一下張麻子,他代表的正是純粹的革命者,自始至終懷揣著革命理想,面對利益的誘惑也不曾動搖,始終堅持革命的道路,革命取得了一時的成功也不曾鬆懈,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革命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徹底的革命者。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革命者領導,革命隊伍才能成功推翻黃四郎。

但張麻子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則是花姐和張麻子部下代表的那群人。影片最後張麻子孤身一人的結局也說明了:革命的道路是艱難的,能堅持走到最後的人太少。但鵝城不止有一個,黃四郎也不止一個,能夠推翻所有黃四郎,解放所有鵝城的人,必定是張麻子這樣徹底純粹不願妥協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