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與接觸器分別什麼作用,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9級 2011-03-20 回答

電器

定義

繼電器:是一種根據電量(電流,電壓)或非電量(時間,速度,溫度,壓力等)的變化自動接通和斷開控制電路,以完成控制或保護任務的電器。

與接觸器的區別

繼電器可以對各種電量或非電量的變化作出反應,而接觸器只有在一定 的電壓訊號下動作。

繼電器用於切換小電流的控制電路,而接觸器則用來控制大電流電路,因此,繼電器觸頭容量較小(不大於5A),且無滅弧裝置。

分類

按反應的引數可分為:電壓繼電器,電流繼電器,中間繼電器,熱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和速度繼電器等。

按動作原理可分為:電磁式,電動式,電子式和機械式等。

常用的繼電器

返回

常用的繼電器

電磁式繼電器

電流繼電器

電壓繼電器

中間繼電器

時間繼電器

熱繼電器

速度繼電器

返回

時間繼電器

用途

時間繼電器是利用電磁原理或機械原理實現觸點延時閉合或延時斷開的自動控制電器。

分類

常用的種類有電磁式,空氣阻尼式,電動式和電晶體式。

結構及工作原理

延時方式

通電延時和斷電延時

符號

返回

空氣式時間繼電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結構

工作原理

是利用空氣阻尼的原理獲得延時的。

a)外形圖 b)結構圖

1—線圈 2—反力彈簧 3—銜鐵 4—靜鐵心 5—彈簧片 6,8—微動開關

7—槓桿 9—調節螺釘 10—推杆 11—活塞桿 12—寶塔彈簧

返回

時間繼電器的符號

文字元號

KT

圖形符號

a)斷電延時線圈

b)通電延時線圈

d)斷電延時斷開觸頭

c)通電延時閉合觸頭

e)通電延時斷開觸頭

f)斷電延時閉合觸頭

返回

熱繼電器

用途

熱繼電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原理工作的保護電器,在電路中用作電動機的過載保護。

結構

工作原理

主雙金屬片與加熱元件串接在接觸器負載端,(電動機電源端)的主迴路中。當電動機正常執行時,熱元件產生的熱量雖能使雙金屬片彎曲,但還不足以使繼電器動作。當電動機過載時,流過熱元件的電流增大,熱元件產生的熱量增加,使雙金屬片產生的彎曲位移增大,主雙金屬片推動導板,並透過補償雙金屬片與推杆將觸點(即串接在接觸器線圈迴路的熱繼電器常閉觸點)分開,以切斷電路保護電動機。

符號

b)常閉觸點

a)熱元件

FR

返回

熱繼電器的結構

熱繼電器種類很多,應用最廣泛的是基於雙金屬片的熱繼電器,其外形及結構如圖所示,主要由熱元件,雙金屬片和觸頭三部分組成。熱繼電器的常閉觸點串聯在被保護的二次迴路中,它的熱元件由電阻值不高的電熱絲或電阻片繞成,串聯在電動機或其他用電裝置的主電路中。靠近熱元件的雙金屬片,是用兩種不同膨脹係數的金屬用機械輾壓而成,為熱繼電器的感測元件。

a) 外形 b)結構圖

電流整定裝置 2—主電路接線柱 3—復位按鈕

4—常閉觸頭 5—動作機構 6—熱元件 31—常閉觸頭接線柱

32—公共動觸頭接線柱 33—常開觸頭接線柱

1—主觸頭 2—主雙金屬片 3—熱元件 4—推動導板 5—補償雙金屬片 6—常閉觸頭 7—常開觸頭 8—復位調節螺釘 9—動觸頭 10—復位按鈕 11—偏心輪 12—支撐件 13—彈簧

返回

速度繼電器

用途

速度繼電器主要用於籠型非同步電動機的反接制動控制。

結構及工作原理

符號

a)外形 b)結構圖

KS

KS

b)常開觸點

c)常閉觸點

a)轉子

KS

n

n

返回

熔斷器

用途

主要用作短路保護。

結構

熔斷器主要由熔體(俗稱保險絲)和安裝熔體的熔管兩部分組成。熔體由易熔金屬材料鉛,錫,鋅,銀,銅及其合金製成,通常做成絲狀或片狀。熔管是裝熔體的外殼,由陶瓷,絕緣鋼紙或玻璃纖維製成,在熔體熔斷時兼有滅弧作用。

工作原理

熔斷器的熔體與被保護的電路串聯,當電路正常工作時,熔體允許透過一定大小的電流而不熔斷。當電路發生短路或嚴重過載時,熔體中流過很大的故障電流,當電流產生的熱量達到熔體的熔點時,熔體熔斷切斷電路,從而實現保護目的。

分類

插入式,螺旋式,封閉管式 ,快速熔斷式

符號

FU

返回

電器控制圖的基本知識

電氣圖的符號

為了表達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意圖,便於分析系統工作原理,安裝,除錯和檢修控制系統,必須採用統一的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來表達。

電氣控制圖的分類

電氣系統圖和框圖

電氣原理圖

電器佈置圖

電器安裝接線圖

功能圖

電器元件明細表

電氣控制圖的繪製規則

電氣圖的讀圖方法

返回

電氣控制圖的繪製規則

原理圖一般分主電路和輔助電路兩部分:主電路就是從電源到電動機大電流透過的路徑。輔助電路包括控制電路,照明電路,訊號電路及保護電路等,由繼電器和接觸器的線圈,繼電器的觸點,接觸器的輔助觸點,按鈕,照明燈,訊號燈,控制變壓器等電器元件組成。

控制系統內的全部電機,電器和其它器械的帶電部件,都應在原理圖中表示出來。

原理圖中各電器元件不畫實際的外形圖,而採用國家規定的統一標準圖形符號,文字元號也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原理圖中,各個電氣元件和部件在控制線路中的位置,應根據便於閱讀的原則安排。同一元器件的各個部件可以不畫在一起。例如,接觸器,繼電器的線圈和觸點可以不畫在一起。

圖中元件,器件和裝置的可動部分,都按沒有通電和沒有外力作用時的開閉狀態畫出。例如,繼電器,接觸器的觸點,按吸引線圈不通電狀態畫;主令控制器,萬能轉換開關按手柄處於零位時的狀態畫;按鈕,行程開關的觸點按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畫等。

電氣元件應按功能佈置,並儘可能按水平順序排列,其佈局順序應該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電路垂直佈置時,類似專案宜橫向對齊;水平佈置時,類似專案應縱向對齊。

電氣原理圖中,有直接聯絡的交叉導線連線點,要用黑圓點表示;無直接聯絡的交叉導線連線點不畫黑圓點。

返回

電氣圖的讀圖方法

主電路分析

控制電路分析

輔助電路分析

聯鎖和保護環節分析

總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