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建州女真能崛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努爾哈赤1583年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算起,他足足征戰了36年,才得以統一女真各部。在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葉赫部的被征服,這也宣告了海西女真被徹底征服,努爾哈赤打開了遏制他大展拳腳的一個關鍵閥門。

葉赫部的由來

葉赫部是女真人的一支。明朝女真共有三大部,按照生活地域分為三個部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

《東夷考略》:(女真)略有三種,自湯站東,抵開原,居海西者為海西女直,居建州、毛憐者為建州女直,極東為野人女直。

三大女真部落裡,又各自分為若干個小部落。在海西女真裡逐漸形成了四個較大的部落:葉赫、哈達、烏拉、輝發。他們被稱為“扈倫四部”,葉赫部正是海西女真的一部。

它因為生活在葉赫河一帶而得名。根據記載,葉赫部的活動範圍

“南境多在奉天界與哈達為鄰,西境到威遠堡邊門,北境與科爾沁、郭爾羅斯為鄰,東到伊通河”

,從開原到赫爾蘇,都有葉赫部屯兵的城堡。

努爾哈赤的心腹大患——葉赫部,是如何從強盛走向毀滅的

葉赫部的強盛

在當時,各個部落都比較弱小,要想生存得仰仗統治自己的巨人——大明帝國的鼻息。

一開始,扈倫四部的強者並不是葉赫部,而是哈達部。由於哈達部的貝勒王忠對明朝俯首帖耳,得到了明朝的支援,軍事實力逐漸壯大,得以控制了其餘三部,

“東夷自海西、建州一百八十二衛、二十所、五十六站,皆聽其約束。”

葉赫部由於自身所處的位置比較重要,逐漸得以發展。萬曆元年,葉赫部的兩個貝勒清加努和楊吉勢在葉赫河岸邊修築了兩座城池,這就是葉赫雙城,憑藉堅固的城池,葉赫部把活動範圍擴大,開始與哈達部爭奪扈倫四部老大的位置。

萬曆十年,哈達貝勒王臺去世,他的子孫為了爭奪貝勒之位而互相殘殺,被葉赫部找到了機會,出兵與哈達部爭奪。

隨著兩部落戰爭的逐漸升級,引來了明朝的干涉。因為哈達部的控制範圍在明朝的廣順關一帶,廣順關也叫南關,它是明朝與女真部落馬市的所在,非常繁榮,是海西女真與明朝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軍事上,南關也是抵禦蒙古和建州女真的屏障。

但是葉赫部沒有接受明朝的調停,繼續出兵侵擾哈達部,終於引來了明朝的重拳打擊。

萬曆十一年(1583年),遼東總兵李成梁先是在開原用計誘殺了葉赫部清加努、楊吉勢兩個貝勒,隨後揮兵大進,直抵葉赫城下,葉赫部不支,出城乞降,清加努、楊吉勢之子布寨和那林布祿繼為貝勒。

五年後,葉赫部又出兵攻佔了哈達所屬的威遠堡。李成梁毫不留情,再次發兵攻打葉赫,葉赫無法抵擋,對天盟誓,請求寬恕,李成梁才收兵返回開原。

雖然有明朝的支援,哈達部還是沒能重新振作,內部爭鬥不已。明朝轉而扶持葉赫部,從此,葉赫部開始強盛,取代了哈達成為扈倫四部的盟主。

這時候的葉赫部,在女真各部中是最強大的存在。

《葉赫那拉氏家乘》:“(各部)望風歸附,(葉赫)拓地益廣,軍事所至,四境益加畏服”。

我們可以看到,哈達部和葉赫部的強盛,都是基於明朝的扶持,這也是明朝羈縻政策的體現,在這一時期,羈縻政策總體來說還算得力。

葉赫部的衰落

葉赫部的衰亡,有一個關鍵的時間段和重大事件。

萬曆十九年(1591年),努爾哈赤已起兵8年,在這8年裡,他已征服了建州女真的大部分,勢力急劇壯大,往東擴充套件到了長白山鴨綠江一帶,威脅到了海西諸部女真。

葉赫貝勒代表海西女真與努爾哈赤談判,要求他退出佔領的部分地區,被努爾哈赤拒絕,海西四部女真與建州女真的關係開始惡化。

談判不成,刀兵相見。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葉赫部集結了哈達、烏拉、輝發、科爾沁、錫伯、瓜爾佳、朱舍裡、吶殷等滿蒙九部兵馬,三萬多人,號稱“九姓之師”,征討努爾哈赤,著名的“古勒山之戰”爆發。

如果說薩爾滸之戰是對努爾哈赤的一次期末考,古勒山之戰相當於對他的一次期中考。這時候建州女真羽翼未豐,葉赫部勢力龐大,還有眾多其他各部的支援,是個強大的對手。

如果此戰失敗,建州女真顯而易見將再次分崩離析,努爾哈赤十年努力將化為烏有,自己家族也將不保。

古勒山之戰裡,建州女真處於兵力劣勢,但依靠堅固城池和詭異用兵,努爾哈赤以少勝多,擊潰了九部聯軍,葉赫貝勒布寨被殺,烏拉貝勒滿泰之弟布佔泰被俘,“九姓之師”損失慘重。

古勒山之戰失敗後,形勢開始逆轉,原本實力佔優的葉赫部實力大損,扈倫四部的聯盟變得不再牢靠。

值得注意的是,在萬曆十九年談判破裂到萬曆二十一年古勒山之戰這段時間裡,明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動作,任各部落之間自相廝殺。如果要遏制努爾哈赤,這是個最好的時間節點,明朝顯然錯過了。

努爾哈赤的手段

古勒山之戰後,雖然建州女真取得了勝利,但海西女真實力尚存,建州還沒有實力吞併扈倫四部,努爾哈赤非常聰明地使用了遠交近攻的手段,對四部進行分化瓦解。

烏拉貝勒滿奉之弟布佔泰被俘後,努爾哈赤好吃好喝招待了他三年,直到萬曆二十四年返回烏拉部繼承貝勒之位,布佔泰自然要感恩戴德,他把妹妹許配給了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為妻,烏拉和建州開始聯姻。

烏拉部向建州靠攏,其他各部也攝於努爾哈赤的實力,相繼和他結親。

葉赫部為了避免被孤立,同時也為了爭取時間恢復,繼任的貝勒金臺石也將女兒許配給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為妻,兩誓盟交好,發誓

“始終不渝,福祿永昌”

再加上之前努爾哈赤早已聚了金臺石的妹妹孟古格格並生下了兒子皇太極,金臺石實際上就是皇太極的舅舅,葉赫和建州算是親上加親。

但這只是努爾哈赤各個擊破的手段。幾年後,他就率兵攻克了哈達城,殺死了哈達貝勒孟格布祿,哈達部被滅亡,明朝失去了南關要地,海西四部只剩下了三部。

萬曆三十五年到萬曆四十年,努爾哈赤又兩次出兵,滅掉了輝發部和烏拉部,扈倫四部已去其三,只剩葉赫一部。即使這樣,努爾哈赤還是不敢輕易對葉赫部動手,因為他背後還有明朝。

萬曆四十六年,羽翼已豐的努爾哈赤終於以“七大恨”為理由宣佈伐明,第二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取勝後,他再也沒有了顧忌,同年八月就興兵討伐葉赫部,九月二十一日,建州軍隊包圍了葉赫部的東西二城,二十二日城破,東城貝勒金臺石自焚未能成功,被努爾哈赤下令縊死,西城貝勒布揚古以及弟布林杭古出降,布揚古被殺,葉赫部的臣民都被編入遷到建州,編入八旗,從此成為滿洲的組成部分。

明朝羈縻政策的失敗

葉赫部的滅亡,有其自身高傲自大,內部爭鬥的原因。就明朝來說,從葉赫部的衰亡中所表現出的,正是明朝在邊境一直所採取的羈縻政策的失敗。

所謂羈縻政策,說通俗一點就是“以夷治夷”和“以夷制夷”。

從明初以來,對蒙古,對女真,明朝一直採用的是羈縻政策,扶持這個部落對抗那個部落,如果哪個部落勢力膨脹,則進行打壓,再扶持他的對手。

羈縻政策早在秦漢就已開始,到唐宋達到興盛,明朝繼續沿用,它在大部分時間裡是行之有效的策略。朝廷利用各種手段培植代理人,對邊遠地區實行控制,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並能相對保持穩定。

如果羈縻政策能繼續發揮作用,明朝至少在三個節點能遏制住建州女真的擴張,達到用較低的成本就能恢復穩定的效果。

一是在古勒山之戰時。

如果明朝派兵協助,不需要多少兵馬,就能穩住局勢,重新恢復女真各部均衡的局面,建州女真將很長時間無法威脅到海西各部。

二是在古勒山之後到努爾哈赤滅亡海西三部這段時間。

這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明朝坐視建州逐一吞併哈達、輝發、烏拉等海西三部而沒有興兵討伐,又沒有給葉赫部足夠的支援,致使建州日益坐大。

三是在建州對葉赫採取軍事行動時。

在萬曆四十七年最後攻滅葉赫之前,建州已經試探性地對葉赫部採取了三次軍事行動,並全部獲勝。

一次是在萬曆三十一年,努爾哈赤舉兵攻打葉赫,破兩城,奪七寨,俘二千人。

第二次是萬曆四十一年,建州奪葉赫三城、破十九寨,編三百戶兵帶回。

第三次是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三打葉赫。這次明朝有了反應,葉赫部嚮明朝求救,萬曆下詔書對努爾哈赤說:

“為不聽我的話征討葉赫,那麼不知何時就將要征伐我”(《滿文老檔》)。

”明朝派出開原總兵馬林援助葉赫,兩軍合兵與建州對峙,數日後努爾哈赤退兵。同時,明朝派五百名精兵進駐葉赫兩城,協助防守城郭。

這時明朝已看到建州的威脅,但為時已晚,建州在長達數十年內缺少制約,已經尾大不掉。兩個月後,薩爾滸之戰爆發,明軍失敗後,短時間內再也無力援助葉赫抵禦建州的最後一次進攻。

明朝的羈縻政策宣告失敗,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客觀來看,有萬曆三大徵後的國力下降、有萬曆皇帝晚期的怠政、還有繼李成梁之後,遼東缺乏強有力的邊帥,任期統統只有短短的一到兩年。

另外,朝堂之上,對建州的一再犯界採取了和稀泥的態度,以聲討和調停為主。沒有軍事力量輔助的聲討毫無作用可言,即使朝中有識之士看到問題,提出

“問罪之師不興,備禦之策不講”

,卻又被政敵攻擊為其

“貪功妄殺,失朝廷懷柔之意”

這種情況下,機會一次次被錯過,相當於變相縱容建州女真的擴張,終至無可挽回。

努爾哈赤征服葉赫部的意義

努爾哈赤征服葉赫部,對建州女真意義無比重大。這是由葉赫部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它所處的位置在哈達部和輝發部北面,烏拉部西面,是遼東重鎮開原的屏障,再往西就是蒙古部落的勢力地盤,葉赫部相當於起到了隔絕建州女真和蒙古聯絡的作用。

努爾哈赤的心腹大患——葉赫部,是如何從強盛走向毀滅的

在葉赫部存在的時候,以林丹汗為主的蒙古各部落更願意支援葉赫和明朝,他們也能憑藉葉赫牽制建州的擴張,這也是明朝羈縻政策的一部分。

葉赫部滅亡後,建州與蒙古的通路被打通,從此以各種手段不斷分化拉攏和打擊蒙古部落,軍隊中蒙古騎兵的比例也不斷增加,為後金增添了一支優秀的騎射部隊。

如果拿不下葉赫,建州女真不但無法得到蒙古騎兵的助力,甚至反而可能被他們聯合葉赫部發起進攻,也更加難以集中精力東征朝鮮和伐明。

葉赫部的存在相當於在建州身後舉著把刀子,如果把後背讓給葉赫,刀就隨時可能落下。

葉赫部如此重要,努爾哈赤志在必得,他在伐明提出的“七大恨”檄文中,竟然有四大恨與葉赫部有關,伐明檄文某個角度看上去更像是伐葉赫檄文。

征服葉赫,是後金要真正崛起的必然條件,哪怕贏得了薩爾滸,建州仍然被葉赫牽制而無法大展手腳,所以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結束後半年不到,就迫不及待再次出征,滅亡了葉赫部,也是怕給明軍以喘息之機,調動兵力支援葉赫。

征服了葉赫,相當於打開了後金爆發的閥門。繼蒙元之後,遼東地區才真正崛起了一個可以跟中原王朝對抗的強勢政權。

多說一句,所謂的“葉赫那拉的詛咒”——清朝最後毀於葉赫那拉,真的是個無聊的段子,聽聽就好,不必當真。沒有慈禧,清朝只會崩潰地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