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呢?

有人說,紅海行動場面更大,節奏更快,裝備更好。

有人說,戰狼2故事更完整,人物更鮮明。

但這些都是零分答案。

因為問題是,“兩部電影區別在哪裡”,而不是“兩部電影誰更好”。

看完《戰狼2》,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驕傲,自豪,以及那麼一點點,尷尬。

而看完《紅海行動》,最多的評價則是,過癮,專業,牛逼。

答案不言自明。

《戰狼2》,真誠,《紅海行動》,真實。

以往的主旋律,之所以無人問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些大聲呼喊的口號,讓人覺得假。

導演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拍的東西,又怎麼能讓別人相信呢?

可《戰狼2》,同樣大聲呼喊著口號,甚至把中國護照貼在了銀屏上,卻贏得滿堂喝彩。

為什麼?

講一個故事。一個常年乾旱的小鎮,舉行祈雨禱告會,全鎮幾千名居民都來了,卻只有一位小女孩帶了雨傘。牧師說,這位小女孩最讓他感動。

為什麼小女孩讓牧師感動?因為她真誠,只有她相信自己的禱告真的能夠帶來雨水。

如果打傘的是個成年人,大家只會覺得尷尬,噁心。

主旋律題材就是那把傘。

很多主旋律片導演,就像是打著傘的成年人。他們在電影裡迫不及待的向觀眾說明,自己打傘的行為是正確的。可越是這樣,越難掩蓋住內心的心虛,越讓人尷尬。

而吳京不同,他是那個打傘的小孩。

他壓根沒想要解釋自己為什麼打傘,反而自信地把傘張開給大家看。

因為在他看來,打傘本就是正確的,為什麼還要證明呢?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正是這樣如小孩子的天真,讓吳京把自己的內心所想簡單粗暴地搬上了銀屏。可是大家還是原諒了他的直接與不含蓄,因為《戰狼2》裡的那種自信實在太有感染力了。

吳京相信自己所拍的東西,沒有一點掩飾和討好。我們也被他感染,不自覺地沉浸其中,以至於接受了將護照印在幕布上的尷尬,甚至忍不住打開了自己的傘。

這就是真誠的力量。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而林超賢的野心,顯然不在展示自己的傘上

,他的野心,是想拍出更震撼,更刺激的戰爭型別片。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只有向主旋律妥協,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軍方支援,擁有更大的拍攝自由。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看到華語片歷史上最震撼的場面、尺度最大的鏡頭。

但林超賢顯然不願意像傳統主旋律片導演那樣,不厭其煩的向觀眾說教,他不擅長。所以他儘可能地弱化主題,也因此選擇了另一條路:

寫實。

首先,是極度真實的戰爭狀態和裝備細節。

即使是偶爾玩兩把CS的陸青,也可以叫出片中很多槍械的名字來。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我的窮人塗裝

電影裡的軍艦、坦克、裝甲車,都是真實存在的,由中國海軍和摩洛哥軍方提供。

演員們的動作,專業、整齊。

真槍實彈,誠意十足。

為了拍一場政府軍、恐怖分子、中國軍人的街頭混戰,林超賢封鎖了摩洛哥城市達爾貝達最繁華的街區,一度導致交通癱瘓。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從《激戰》,到《湄公河行動》,再到《紅海行動》,他越玩越大,對大場面的要求也越發嚴苛。

然後,是前所未有的尺度。

記者夏楠的助手,在眾目睽睽下被斬首。

通訊兵莊羽在地上撿起手指,發現居然是自己的。

中彈的石頭滿臉是血,脖子上的彈孔還在往外噴血……

這樣的場景,在電影裡比比皆是。

這些血腥的鏡頭,真實地還原了戰爭的慘烈。但最重要的是,推高了觀眾的情緒,讓觀眾產生強烈的代入感,以至於對戰爭心生仇恨。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林超賢硬生生的把一部主旋律電影,拍出了反對戰爭、反對恐怖主義的普世價值觀。

而純粹的主旋律畫面,只在片頭和片尾驚鴻一瞥,讓人記起這還是一部宣傳國家實力主旋律電影。

就好像祈雨禱告會上把傘藏在大衣裡的成年人,只有當人問起時,才會把傘尖露出來,證明自己真的帶了傘。

只是這僅有的一點尷尬,也被全片緊鑼密鼓的節奏衝散了。

所以我們看完紅海行動,也會心生波瀾,但不是驕傲,而是後怕、思考與珍惜,這其實已經跳脫了傳統主旋律電影想要表達的範疇。

這是真實的力量。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

審查就像是手銬,主旋律就像是腳鐐。

拍主旋律片,就像是帶著鐐銬跳舞。

但《紅海行動》和《戰狼2》,在這樣的諸多限制下,依然奉獻了不同風格的精彩表現。

帶著鐐銬跳舞,他們照樣跳出了花樣。

如果你喜歡,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哦~

「紅海行動」和「戰狼2」,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