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鋼琴詩人”肖邦 視覺盲區‖▎ 16級 2009-06-08 回答

偉大的波蘭音樂家 作曲家

代表作:《馬祖卡舞曲》、《圓舞曲》、《葬禮進行曲》、《革命練習曲》

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從六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在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十六歲時加入了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絡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敘事曲》、《bA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性作品,如《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 b小調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與幻想曲;有《離別》等感情的鋼琴曲。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Fryderyk Chopin (1810一1849)生於華沙的近郊熱里亞佐瓦·沃利亞。他的父親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國人,後遷波蘭,曾參加過1794年波蘭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領導的反抗侵略者的起義。起義失敗後流落華沙,靠教學等工作度日。後來,他又在家中開設了一所寄宿學校。從此,他就不再參與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華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較密切的來往,這對小肖邦的思想成長是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