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新舊版修訂對比(一)

上一篇地址:《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二)

“多虧了你們三個。”海格說著,用餐巾擦了擦油亮的面頰,抬起頭看著他們,“真不敢相信……真是了不起的人,鄧布利多……凱特爾伯恩教授說他受夠了,鄧布利多就直接

來找我

了……這正是我一直想得到的啊……”

他激動得難以自已,把臉埋在了餐巾裡,麥格教授把他們

走了。

評論:第一處,原文為“Can‘ believe it 。。。 great man, Dumbledore 。。。 came straight down to me

hut

after Professor Kettleburn said he’d had enough 。。。”

漏譯了一條資訊。

海格有一口英格蘭西部方言,筆者在一篇文章中瞭解到,海格的方言來自格洛斯特郡的迪安森林(參考資料:《哈利波特:譯者的夢魘》、你不知道的海格的15件事)。

西部方言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代詞的更換,海格說的是me,但含義卻是my;同樣地,myself也會被說成meself(詳見:《分析海格使用的西部方言(英文論文)》)。

所以come to me(來

找我

)就不對了,應該是come to

my hut

(來

我那小屋

)。“我

小屋”取自《魔法石》第11章,應該是譯者有意突出海格的口音。

此處可以補譯為“鄧布利多就直接

到我那小屋來

了……”

West Country English(西部英語)是一種方言和口音,West Country(英格蘭西南部諸郡)包括康沃爾郡、德文郡、多塞特郡、薩默塞特郡、威爾特郡、布里斯托爾市和格洛斯特郡。

參考資料:西部英語-維基百科

第二處,原文為“and Professor McGonagall

shooed

them away。”

shoo指的是“(發出噓聲、揮手或以其他令人沮喪的方式將某人)趕走、轟走”,所以臺版的譯文是“

連忙噓聲

把他們給

趕走

”,而鄭版的譯文是“

示意

他們

走開

”。

該詞接賓語的頻率很低,多是作擬聲動詞。根據《密室》第二章譯文,譯作“

走”或“

走”可能更加形象。“哄走”較為柔和,但在這裡卻像是哄孩子;而“轟走”言辭則更加激烈,“

走”二字似乎有些粗暴了。(文字與場景是需要讀者細細品味的~)

首版:

快過來

快過來

!新的口令是吉星高照!

新版:

快過去

快過去

!新的口令是吉星高照!

評論:原文為“

Coming through

, coming through! The new password‘s

Fortuna Major

!”

第一處,首版和新版都錯譯了。

因為“Coming through”的主語是“我”(即珀西自己),所以這兩個版本的理解都不對。

這裡指的是“(用電話、無線電或由官方機構)傳來(資訊)”,臺版譯為“

借過,借過

”,米赫普譯為“

來了,來了

”。

第二處,原文是拉丁語,英語為“Greater Fortune/Better Luck”。

臺版譯為“新的

通關密語

是‘

最年長的命運女神

’”,因為Fortuna(福爾圖娜)是羅馬神話中的命運、幸福、機運女神。

第五章對比完了,總體說來,這一章還是蠻有趣的,譯者當年挖的坑,現在想填還是有點麻煩啊。這一章透露出了人文版幾個譯詞的選擇問題:有的對原著的理解有點影響;有的沒有,但是譯詞與原詞有點差異。

先說羅琳的bug,在這一章集中出現了兩處“韋斯萊先生/羅恩;第一個/最後一個”。哈迷普遍認同的都是美版譯文,更符合邏輯一些。

“迷情劑/愛情魔藥”的譯詞未能區分,對原著有比較深入的影響,畢竟真正的“迷情劑”是會散發出香味的。

jinx/hex/curse這三個黑魔法咒語的分類被模糊了,統稱為“魔咒”或“惡咒”,對讀者的理解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若是隻看故事,可能不會在乎這些分類的重要性。但老哈迷都是經歷過首版嚴謹的咒語分類的,再看新版會比較痛苦吧。

還有“長耳貓頭鷹”這一歷史問題,畢竟“鳴角鴞”俗名是“尖叫貓頭鷹”,但是很多老哈迷對這一譯詞已經習慣了,想動這個詞不太容易啊。

這一章還有一處譯詞有點混亂,有些地方的“包廂”不知為何改譯成了“車廂”。

在對比的時候還發現了一處,上文沒提。包括前兩部在內,“year”時常會被譯成“學期”,按照常理,應該譯成“學年”才更加嚴謹。不過這應該都是出版社的妥協,糾結這些地方倒顯得有點無聊了,提一嘴也就罷了。

那句“have a fit”能譯好實在是一種本事,鄭老師譯得不賴,只是不太容易看懂。還是那句話,

米赫普的文章以及筆者的這個系列,別全信,一個理解不到位就栽溝裡了。

不得不說,馬版的《囚徒》讀起來真是痛快,所有鄭版略微生硬的譯法都被一一化解掉了。很多讀者拿起書本,常常是快速掠過一行行文字,關注的首先是情節,只會在一些比較經典的詞句上暫頓一下,在腦海裡留下文字印記。而馬版在細節上下了很多功夫,對比得越細,收穫就越多。筆者寫下的只是動過的譯文,那些沒動過的,只能請各位自己去找了。

只是這畢竟是二版,鄭版的很多閃光點都被改譯掉了,少掉的就會是老讀者的情懷。老讀者再讀之後,感受到的往往是新奇,而不是舊情。並且這是首次修訂的一版,只有這一本單行本,與之搭配的應該是2008年上市的一週年珍藏版,並不是首版,有點可惜了。

首版其實很糙,不止這一冊,七冊書都很糙,充滿了未經雕琢的口語文字。這些直譯的痕跡正是首版的風味,就像家裡的飯菜,不夠精緻,但是可口;文法不夠嚴謹,卻有著原文的滋味;這不是什麼翻譯腔,而是魔法。按照有些哈迷的說法,這叫緣分。

糾結一詞半句的譯法是一種少有的樂趣。比如“嚇著了/發病了/羊癲風發作”,再比如筆者最後談到的“shoo”。“

走”是沒有問題的,但想明白麥格教授會怎麼趕,“

走”和“

走”哪個更準確,才是值得讀者細細品味的。

第六章 鷹爪和茶葉

評論:原章節名為“

Talons

and Tea Leaves”,鄭版譯為“

獵鷹

和茶葉”,臺版譯為“

獸爪

與茶葉”。

talon意為“(某些鳥類,尤指猛禽、肉食鳥類的)爪、利爪”。據米赫普分析,鄭老師應該是看成falcon(獵鷹、獵隼)了,所以章節名又一次動了。

既然是“猛禽類”的爪子,譯作“鷹爪”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首版:別理他,別理他就是了,

不值得

……

新版:別理他,別理他就是了,

犯不著

……

評論:原文為“Ignore him, Just ignore him,

it's not worth it

。。。”

厲害了。

“喂,波特!”斯萊特林的女生潘西·帕金森尖叫起來,她的臉長得像

獅子狗

一樣,“波特!攝魂怪來了,波特!嗚嗚嗚!”

評論:原文為“……Pansy Parkinson, a Slytherin girl with a face like a

pug

。”

pug應該是“

哈巴狗

”,又叫巴哥犬,面黑,有很多褶皺,FCI(世界畜犬聯盟)分類標準是第9組第11項253號。

獅子狗(Pekingese),又叫北京犬,京巴犬,有長長的飾毛,形象酷似獅子,FCI分類標準是第9組第8項207號。

潘西的臉長得就像左圖那樣。(呵呵~)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哈巴狗與獅子狗的區別(圖片取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簡直把你的五臟六腑都凍住了,是不是?”

【漏譯】

評論:原文為“’Sort of freeze your insides, don‘t they?’

said Fred.

這句話是“弗雷德”說的。

“可是你們並沒有

暈過去

,不是嗎?”哈利

低聲

說。

評論:原文為“‘You didn’t

pass out

, though, did you?‘ said Harry in a

low

voice。”

先說第二處,臺版的譯法是“哈利用一種

消沉的

語氣說”。兩種譯文都挺有意思的。

第一處,這兩章的“暈倒”原文使用了不同的詞彙。筆者簡單梳理一下,後文不再解釋了。(我自己都快暈過去了~)

pass out是“暈倒、昏過去”,指的是大腦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覺,等同於collapse或faint。

go to pieces (like that)意為“崩潰、身心崩潰、垮掉;極度緊張、沮喪至極”指的是

由於緊張、焦慮、心煩意亂、難過而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

馬版、鄭版、臺版分別譯為“這樣

失態

嚇成

這樣;這樣

完全崩潰

”。

faint意為“昏厥、暈倒;暈厥、暈倒;暈眩;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指的是由於飢餓、疼痛、炎熱或休克而短時間內失去知覺。

collapse意為“倒下、病倒、昏倒、暈倒;(身體或精神上)崩潰、垮掉”,指的是因病重或受傷而失去知覺,

更強調身體受不住而倒下去了

這些詞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筆者也不太好講清(湊合著看吧,錯了別怨我)。本章第一段,fit也被譯成了“暈倒”,不過這是第二次出現,再次譯成“發病”什麼的就很不合適了。

鄭版和臺版使用“崩潰”和“昏倒”的次數較多,馬版使用的多是“暈”這樣的詞彙。畢竟是人體短期失去意識,似乎“暈過去”比“昏過去”還是要準一點。(請允許我昏迷三分鐘~)

首版:別想它了,哈利。爸爸有一次

必須

去阿茲卡班,你還記得嗎,弗雷德?

新版:別想它了,哈利。爸爸有一次

不得不

去阿茲卡班,你還記得嗎,弗雷德?

評論:原文為“Dad

had to

go out to Azkaban one time, remember, Fred?”

他說他從來沒見過那麼可怕的地方。他回來時渾身癱軟,抖個不停……攝魂怪把

【漏譯】

歡樂都吸走了。那裡的大多數犯人最後都瘋了。

評論:原文為“They suck the happiness out

of a place

, Dementors。 Most of the prisoners go mad in there。”

a place是泛指攝魂怪所在的任何地方,不適合省略,補譯為“攝魂怪把

一個地方的

歡樂都吸走了”。

首版:好吧,等我們

第一場魁地奇比賽之後,看馬爾福還會有多開心

新版:好吧,等我們

打完

第一場魁地奇比賽,看馬爾福還會有多開心

評論:原文為“Anyway, we’ll see how happy Malfoy looks

after

our first Quidditch match,”

首版:哈利和馬爾福

過去只有一次

在魁地奇比賽中

交過手

,那次馬爾福無疑打得很糟糕。哈利

這才

覺得心情好了

些,給自己拿了一些香腸和

番茄。

對照:哈利和馬爾福在魁地奇比賽中

只交過一次手

,那次馬爾福無疑打得很糟糕。

想到這點,

哈利

覺得心情好了些,給自己拿了一些香腸和

番茄。

評論:原文為“Feeling slightly more cheerful, Harry helped himself to sausages and

fried

tomatoes。”

前一句的原文就不放了,只有“煎”字是對照版改的。

首版:看——

他們要

你一天差不多上十門課呢。哪有那麼多

時間

啊。

新版:看——你一天差不多

上十門課呢。哪有那麼多

時間

啊。

評論:原文為“Look -

they've got

you down for about ten subjects a day。 There isn‘t enough

time

。”

“別說傻話了,”赫敏

簡短地

說,“我當然不會同時在三個教室裡。”

評論:原文為“’Don‘t be silly,’ said Hermione

shortly

。”

臺版的譯法是“妙麗

不耐煩地

說”,兩種譯文都挺有道理的。不過筆者個人認為,人文版更準確一點,赫敏這時候還沒有“不耐煩”呢。

就在這時,海格走進了禮堂。他穿著那件長長的

鼴鼠皮

大衣,心不在焉地用一隻大手甩著一隻死雞貂。

評論:原文為“He was wearing his long

moleskin

overcoat and was absent-mindedly swinging a dead polecat from one enormous hand。”

moleskin一般指的是“厚毛頭斜紋棉布、斜紋厚絨布”,這是一種表面柔軟,結實耐用的棉織物,通常一面是光滑的斜紋,另一面有短而厚的天鵝絨般柔軟的細毛。

它並不是由真正的鼴鼠皮製成,而是因織物柔軟、類似鼴鼠的面板而得名。

所以譯名沒錯,只是不能從字面上直接理解,在《火焰杯》中,該詞還曾被譯作“厚絨布”。

在《魔法石》新版的封面圖中,海格身上穿的就是鼴鼠皮大衣。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美國2013版和英國2014兒童版封面(分別對應人文2014版和2018版)

鄭版:希望

太太平平的

……我……

教師了……

說實在的

……

馬版:希望

課上得順利

……我,

終於當上

老師了……

真是

……

臺版:希望

還可以啦

……我

居然是

老師……

說真的

……

評論:原文為“hope

it's OK

。。。 me,

a teacher

。。。

hones'ly

。。。”

這句話,筆者贊同魯皓的意見,鄭版譯文對情緒的把控更加準確。這並不是海格在慶祝,而是海格表達一中不敢置信的情緒。前半句,馬版有點太正式了;而臺版一股子濃厚的臺灣腔,情緒也不對,應該是帶著一點擔憂的感覺。

首版:他們雖說在霍格沃茨待了兩年,卻並沒有對城堡瞭如指掌,更是從來沒有去過

北塔樓

新版:他們雖說在霍格沃茨待了兩年,卻並沒有對城堡瞭如指掌,

北塔樓

更是從來沒有去過。

哈利注視著那幅畫。一匹胖胖的

小灰斑馬

慢慢地走到草地上,正在漫不經心地吃草。……片刻之後,一位穿盔甲的矮胖騎士追著他的

小馬

,哐啷哐啷地走進了畫面。

評論:原文為“A fat, dapple-grey

pony

had just ambled onto the grass and was grazing nonchalantly。”

在對比時,筆者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對比鄭版之後才恍然發現,原來pony的譯詞換了。

pony指的是“矮種馬、小型馬”,尤指身高不足15手或14手2英寸的馬。1手等於4英寸,即10。16釐米。鄭版譯作“

矮種馬

”,馬版和臺版都譯作“

小馬

”。

筆者更喜歡鄭版的譯法,更有畫面感,而“小馬”的譯名太寬泛了。

順便提一句,你很可能熟悉這個詞,因為這是騰訊創辦者馬化騰的英文名。

鄭版:啊哈!

膽敢

闖到我的私人

領地

上來的

惡棍是誰

?竟然

譏笑

我的偶然摔跤嗎?

拔劍,

你們這些

無賴

狗東西

馬版:啊哈!

什麼壞蛋,

竟敢

擅自闖入

我的私人

領地

?或許是來

笑話

我摔倒的吧?

拔劍吧,

你們這些

無賴

你們這些狗

臺版:啊哈!

何方狂徒,

竟敢

闖入

我的私人

領土

抑或

是見我跌落,前來

譏嘲

於我?

迎戰吧,大膽豎子

無恥畜生

評論:原文為“Aha! What

villains

are these that

trespass

upon my private lands? Come to scorn at my fall,

perchance

? Draw, you

knaves

, you dogs!”

臺版絕對領悟到了這幾句話的精髓,這句半白話譯文絕對是有意的,我給跪了。

這是卡多根爵士的開場白,他是亞瑟王時期的一位圓桌騎士,所以他的用詞,全都帶有中世紀的時代風格。

villain意為“歹徒、惡棍、壞蛋、流氓;(戲劇或小說中的)反面人物;(口、謔,引起事端的)元兇、禍首;(古villein,指中世紀英國的)農奴、佃農、隸農”。

根據卡多根的地位和用詞,這裡使用的似乎是“農奴”的古稱。

trespass意為“擅闖(某人)領地、侵犯(某人)財產;(古,詩文)冒犯(某人)、觸犯(規定)”。

perchance意為“(古,詩文)偶然、意外;可能、或許”。

knave意為“(古,指不誠實的男人)騙子、無賴、惡棍;(古,身分低的男人)男童、僮僕、男僕;(紙牌中的)Jack”。

碰上一個張口就是粗話的角色,想是出版社斟酌用詞也是夠頭疼的了。

Cadogan是一個威爾士姓氏,Cadwgan的變體,意思是“戰鬥的榮耀”,源於威爾士語cad(戰鬥)和gwogawn(榮耀)。在威爾士神話集《馬比諾吉昂》(Mabinogion)中簡單地提到,卡多根是伊登(Iddon)的兒子。

在羅琳的家鄉,愛丁堡的郊區利伯頓(Liberton)有一條叫“Cadogan Road”的街道。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卡多根爵士的畫像

鄭版:

回去

,你這

下流的吹牛者

,你這

流氓

馬版:

滾開

,你這

討厭的愛吹牛的傢伙

滾開

,你這

惡棍

臺版:

退下

卑鄙惡徒

快退

下賤雜種

評論:原文為“Get back, you

scurvy braggart

! Back, you

rogue

!”

scurvy意為“(古)不中用的、卑鄙的;(口)下流的、卑劣的”。braggart意為“自誇者、吹牛者;吹牛大王、自吹自擂者”,在第七部第31章中,人文版和臺版均譯作“吹牛大王”。

rogue在《密室》中提到過,是“撒野的”的意思(後改為“失控的”)。它還指不誠實的、沒有原則的或犯罪的人,意為“無賴、騙子、流氓、惡棍”,它也可用於半真半假的責備,意為“淘氣鬼、調皮鬼、搗蛋鬼”。

臺版如此翻譯是因為rogue還指“(苗木或植物的)劣種、雜種”。

這一句,臺版仍是一口古風式的半白話文,但用詞卻不如人文版準確,只有“退下”兩個字體現出了卡多根的貴族氣質。浮萍和雪月花將前半句改譯為“

汝等

卑鄙

浮誇之徒

”,這就準確多了。

馬版通篇用詞很準,但有點過於現代化,過於兒童向了。碰上這麼一個角色,用詞風格就顯得不夠搭調了,沒有點出卡多根作為一箇中世紀騎士的狂傲之氣,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只會罵人的傢伙。事實上,他的粗鄙之語中隱藏了一種封建貴族式的傲慢,這正是羅琳賦予他的主要性格特色。

讀者不必計較是什麼年代的古文,只要譯出四大名著那樣半白話文的腔調,角色氣質立刻大為改觀。他不再是一個只會說髒話的騎士了,他首先是一個封建地主老爺,言語中透出的是類似《水滸傳》的那種粗野的威風。兩種版本結合之後,筆者終於讀出了卡多根爵士的本來面貌。

馬版:一次遠征!跟我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一定要找到目標,不然就在衝鋒中英勇地死去!

臺版:原來是有任務在身!隨我來吧,吾等必能達成任務,否則就捐軀沙場,誓死方休!

評論:原文為“A

quest

! Come follow me,

dear friends,

and we shall find our goal, or else shall perish bravely in the charge!”

quest意為“n。(長久或辛勤的)尋求、探求;(中世紀傳奇故事中騎士的)探險”,翻譯成“遠征”也是很傳神了。

筆者很喜歡臺版此處的風格,但是“A quest”譯法實在不如馬班準確,“dear friends”也沒有譯出。

馬版:

那就步行吧

尊貴的

先生和

文雅的女士

前進!

前進!

臺版:

也罷,步行亦可

善良的

先生與

溫柔的姑娘

衝啊!

衝啊!

評論:原文為“

On foot then, good

sirs and

gentle lady

On!

On!”

lady譯作“姑娘”有些浮躁,譯成“女士”卻有點太正式了。筆者私以為譯成“小姐”最好,可惜這個詞被某些行業給毀了。

lady在英國用作對女貴族、女爵士、貴族成員的妻女或爵士妻子的稱謂,譯作“夫人、女士、小姐”,lady在詞典中另有一個用法,指的是“(史)男人(尤指騎士)鍾情,願為之獻身的女人”。

“要有一顆頑強的心,

最艱難的還在後頭呢!

”騎士嚷道,他們看見他出現在一群穿著

圈環裙

的驚慌失措的婦女們前面,她們的那幅畫掛在一道狹窄的旋轉樓梯的牆上。

評論:第一處,原文為“Be of stout heart,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鄭版譯為“勇敢起來吧,前面還有更糟的事呢!”臺版譯為“鼓起勇氣,

前方有奇險逼近!

按照馬版的理解,這一句是卡多根爵士在為三人鼓勁兒,很像一句口號或者格言。

若是按照臺版理解,就必須把這句話和本段的情景結合起來看。所謂“奇險”,不過是一群驚慌失措的婦女,這也會讓我們第一時間想起一個類似的角色,來自拉曼查的吉訶德大人。

我很欣賞對卡多根爵士語言的幽默處理,整個場景都是很好地嘲諷式模仿了騎士史詩。在尋找教室的探險過程中,最危險的部分似乎是路過一幅穿著圈環裙的婦女們的畫像,這似乎和“與風車的搏鬥”一樣危險。

——《Repotting Harry Potter》一書對本段的評論

第二處,“圈環裙”的英文是“Crinoline”,又叫“Hoop Skirt”,鄭版譯作“有襯架的裙子”,臺版譯作“襯架裙”。嚴格地說,它應該叫“克里諾林式裙撐/裙襯”。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圈環裙

克里諾林裙撐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象徵,大約在1839年,有人開始在襯裙中縫入線繩製成的圈子使裙子蓬起,發展到五十年代初成熟定型,後來又叫“鳥籠裙撐”。

之後這種裙子的發展從成熟走向變態,從線圈到鋼圈,尺碼也越來越大。到後來,男士根本無法近身,得伸直胳膊讓女士挽他們的手,還不得不用長杆來為她們端茶倒酒。

關於這種裙子的更多詳情,請參考以下幾篇文章:《維多利亞時代殺人裙撐事件簿》、《裙撐發展史》、《十九世紀鳥籠裙狂熱簡考》、《話說裙撐》、《從裙撐的演變看服裝的裝飾性與功能性之間的關係》。

各位現在可以理解羅琳讓這群婦女穿“圈環裙”的原因了吧。羅琳借鑑了《堂吉訶德》中的誇張手法,再次諷刺地描繪了一個探險的危險程度遠低於他自己的想象的騎士,卡多根爵士想象中的“奇險”,不過是一群穿著大號裙子的婦女。將臺版譯文與上圖相結合,筆者似乎看到了堂吉訶德的影子。

首版:哈利、羅恩和赫敏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爬上一道道急速旋轉的樓梯,越來越

感到

頭暈眼花。

新版:哈利、羅恩和赫敏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爬上一道道急速旋轉的樓梯,

感到

越來越頭暈眼花。

評論:原文為“Puffing loudly, Harry, Ron and Hermione climbed

the tightly

spiralling

steps

, getting dizzier and dizzier,……”

這一句,應該是馬版誤譯了,或者說譯文使部分讀者產生歧義了。

其一、上文剛剛提到,穿圈環裙的婦女畫像掛在“一道狹窄的旋轉樓梯的牆上”,這應該是最後一道樓梯。step指的不是一段樓梯,而是“一級臺階”,“一道道樓梯”的表述讓筆者感覺有些不夠妥帖。

其二、該旋轉樓梯並不會“時時旋轉”,樓梯並沒有運動。“spiralling”指的還是“使……螺旋形運動”的意思。真正使譯者會錯意的是tightly,tight是“(空間)過於狹小的、無迴旋餘地的;(

拐彎或轉角

)陡的、急(轉)的”的意思。

此處可以參考第22章改譯為“哈利、羅恩和赫敏……爬上

一級級狹窄的螺旋形臺階

”。

鄭版:

再見!

再見,我的戰友們!如果你們需要高尚的心靈和鋼鐵般的肌肉,別忘了叫我卡多根爵士!

馬版:

別了!

別了,我的戰友!如果你們需要高貴的心靈和強健的體魄,就召喚卡多根爵士吧!

臺版:

告辭!

告辭了,戰友們!日後汝等若是需要高貴心靈與強壯體魄,請勿客氣,

再次

呼喚卡多甘爵士!

評論:原文為“

Farewell

! Farewell, my comrades-in-arms! If ever you have need of noble heart and steely sinew, call upon Sir

Cadogan

!”

第一處,據《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所述,farewell比good-bye文言,且為舊式說法。farewell由fare(同go)及well(安好)二字合併而成,意為“一切順利地去旅行”。從前對去旅行的人道別一概說“farewell”,對方則以“good-bye”回答。

第二處,Cadogan這個名字同時還是個巧妙地雙關,這句話可以讀成“Call upon Sir

Cad again

!”

cad是“(舊或幽默,尤指虐待婦女的)行為不端的男人;無賴”的意思,但它同時還是個過時的英語方言,在19世紀時指“技藝不純熟的助手”。

西比爾·特里勞尼

,占卜課教師,”哈利讀道,“可是怎麼上去呢?”

評論:原文為“

Sybill Trelawney

, Divination teacher,”

西比爾·特里勞尼,臺版譯為“西碧·崔老妮”,美版第三到五冊的拼寫是“S

i

b

y

ll”,第六冊以後與英版相同。另外,也別把臺版譯名想得太糟,畢竟tre的發音就是“/tri/,拼音chui”。

她的中間名是“Patricia”(帕特里夏),源於拉丁語,意為“出身高貴的女性”。

我喜歡康沃爾姓氏,但在第三冊書之前從來沒有使用過,特里勞尼教授就是這樣得到這一姓氏的。我不想給她任何滑稽的名字,或暗示著“欺詐”的,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吸引力的名字。Trelawney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字,暗示她在想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時,過於依賴自己的祖先。有一首好聽的康沃爾老歌就叫“Trelawney”(這首歌又叫The Song of the Western Men)。

Sybill這一名字是“Sibyl”的諧音①,她是古代的一位女通靈大師(clairvoyant)。我的美國編輯想讓我用“Sibyl”,但我更喜歡自己的版本,因為這個詞雖然參考了過去令人敬畏的通靈大師,但它其實只是一個變體,一個過時的女性名字。我覺得,特里勞尼教授並沒有資格當一個“Sibyl”。

筆者注:①

S

ibyl是古羅馬神話中的女祭司。sibyl源於拉丁語的sibylla(英seer),指可以洞察未來的女人,也可以指任何一個女先知。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占卜課教室(圖片取自Pottermore)

圓形牆壁上一溜兒擺著許多架子,上面擠滿了髒兮兮的

羽毛筆

、蠟燭頭、許多破破爛爛的撲克牌、數不清的銀光閃閃的水晶球和一大堆茶杯。

評論:原文為“The shelves running around the circular walls were crammed with dusty-looking

feathers

, ……”

這裡似乎是誤譯了,或者是後期文字處理時理解錯了。

feather是“羽毛”的意思。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上圖區域性(已經過加亮、銳化處理)

首版:羅恩來到哈利身邊,班上其他同學也都

圍在

他們

身邊

竊竊私語。

新版:羅恩來到哈利身邊,班上其他同學也都

聚在

他們

周圍

竊竊私語。

評論:常規修訂了。

首版:他們發現她

體型

很瘦,一副大眼鏡把她的眼睛放大成

原來的好幾倍,她

身上

披著一條輕薄透明、綴著許多閃光金屬片的披肩。

新版:他們發現她

體形

很瘦,一副大眼鏡把她的眼睛放大成原來的好幾倍,她披著一條輕薄透明、綴著許多閃光金屬片的披肩。

“歡迎來上占卜課,”特里勞尼教授坐在爐火前的一把

安樂椅

上,對大家說,“我是特里勞尼教授。你們以前大概沒有見過我。我發現,經常下到紛亂和嘈雜的校區生活中,會使我的

天目

變得模糊。”

評論:原文為“……Professor Trelawney, who had seated herself in a

winged armchair

in front of the fire。”

winged armchair

,鄭版譯為“

有翼的

扶手椅”,臺版譯為“

翼背

扶手椅”。在《火焰杯》第13章和第29章,該詞被分別譯為“

帶翅靠背

扶手椅/

高背

扶手椅;

有翼的

扶手椅/

帶翅的

扶手椅”;在《混血王子》第17章和第23章,該詞被譯為“帶翼的扶手椅/帶翼扶手椅”。

這一處譯文筆者在《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中的同義詞wing chair下找到了,為“(椅背成翼狀的)安樂椅”,其餘詞典大多譯為“翼狀靠背扶手椅”。

筆者認為“

翼狀

扶手椅”這一稱呼更準確一點,“帶翅的”這種形容太奇怪了。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Winged Armchair

Wing Chair(羽翼形扶手椅)起源於英國,以靠背上延伸出的兩隻羽翼而得名。英國人也逗趣的把它們稱為“小耳朵”。第一張羽翼形扶手椅出現在十七世紀,沒有任何軟墊,人們通常會自行加上軟墊搭配使用。在維多利亞時期,它又被親切地稱為“祖父椅”或“爐邊椅”。一方面為平時禦寒所用,另一方面,羽翼的設計也用來抵擋火爐內過高的溫度,尤其是為了防止過高的溫度對女士產生的不適感。背部和兩側的設計可以讓你安心的享受火爐帶來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對英國人來說,能夠擁有一張溫暖的羽翼扶手椅是對於理想生活的最高願望。

筆者引用自《歐洲羽翼形扶手椅的起源》,有刪減(原文有很多羽翼扶手椅的美圖)。

第二處,Inner Eye,臺版譯為“心靈之眼”並在文中加了單引號。

這麼說,你們選修了占卜課,這是所有魔法藝術中最高深的一門學問。我必須把話說在前頭,如果你們沒有

洞察力

,我是無能為力的。在這個領域,書本

能教給你們的也就這麼一點點

……

評論:原文為“I must warn you at the outset that if you do not have

the Sight

, there is very little I will be able to teach you。 Books can take you

only so far

in this field 。。。”

此洞察力(the Sight)非彼洞察力(insight),指的是“看見未來的能力”,即“天目”。鄭版譯作“視域”,臺版譯為“靈性”,兩個版本都加了單引號。

可以看出,馬版改成“洞察力”是經過考慮的,“視域”這個詞很準確,但讀者並不能輕易理解,而“洞察力/靈性”這樣的詞彙就好理解多了,也直接道出了天目的內涵。

最後一句,鄭版譯為“書本

只能帶你們走這麼遠

”,臺版譯為“書本

只會帶你越行越遠

”。

首版:許多巫師儘管

在乒乒乓乓的聲響

各種各樣的

氣味

突然消失

等領域很有才能

,但

他們

卻不能看透未來的神秘面紗。

新版:許多

男女

巫師儘管

很有才能,弄出砰砰巨響

變出

氣味、

讓自己

突然消失

等等

,但卻不能看透未來的神秘面紗。

評論:原文為“Many

witches and wizards

, talented though they are

in the area

of

loud bangs

and

smells

and

sudden disappearings

, are yet unable to penetrate the veiled mysteries of the future,”

這裡指的應該是黑魔法防禦術、魔咒課、變形術等使用魔杖的學科、魔藥學和幻影移形。

“在

夏季

學期,”特里勞尼教授接著往下說,“我們開始學習水晶球——我的意思是,如果學完了火焰預兆的話。不幸的是,二月份會因一場嚴重

流感

而停課。我自己會失音。復活節前後,我們中間的一位將會永遠離開我們。”

評論:第一處,英版為“the

summer

term”,美版為“the

second

term”。

霍格沃茨很像英國大學的學制,秋季(9月初)入學,每學年分成三個學期(秋季學期,春季學期和夏季學期)。

秋季學期

是9月到12月,之後過聖誕節假期;

春季學期

在1月到3月的中下旬,之後過復活節假期;復活節之後則是

夏季學期

,在4月到6月,通常時間稍短,主要是複習並迎接考試,之後放暑假,該學年結束。

而美國以兩學期製為主,這應該是改動的重要理由吧。

第二處,flu被譯成“流感”也是比較少見了。

“親愛的,”她對離她最近、嚇得蜷縮在椅子上的拉文德·布朗說,“你能不能把那隻最大的銀色

茶杯

遞給我?”

評論:原文為“I wonder, dear, if you could pass me the largest silver

teapot

?”

teapot是“茶壺”的意思,下一段不再列舉了。

“謝謝你,親愛的。順便說一句,你最害怕的那件事——會在十月十六日

星期五

發生。”

評論:原文為“Incidentally, that thing you are dreading - it will happen on Friday the sixteenth of October。”

1993年10月16日是星期六,

但是1992年10月16日是星期五。

那天是羅琳和第一任丈夫喬治·阿朗特斯結婚的日子。在一年多極不幸福的婚姻之後,羅琳被丈夫趕出家門,兩人於次年夏天離婚。

首版:哈利和羅恩的茶杯灌滿了,他們回到桌旁,三口兩口

滾燙的茶水

趕緊喝掉

新版:哈利和羅恩的茶杯灌滿了,他們回到桌旁,三口兩口

喝掉

滾燙的茶水。

評論:原文為“When Harry and Ron had had their teacups filled, they went back to their table and

tried to

drink the scalding tea

quickly

。”

筆者只有一個問題:

How?

不得不說,“三口兩口”這一句譯文太誇張了。

鄭版譯為“

設法

把滾燙的茶

迅速

喝完”,臺版譯為“

努力

把熱得燙嘴的茶

儘快

喝光”。

首版:房間裡散發著的

濃香菸味

使他感到頭腦發木,昏昏欲睡。

新版:房間裡散發著的

濃郁香味

使他感到頭腦發木,昏昏欲睡。

評論:原文為“

The heavily perfumed smoke

in the room was making him feel sleepy and stupid。”

鄭版譯為“濃重的帶香味的

煙霧

”,臺版譯為“濃郁的香味”,這裡馬版和臺版都對smoke進行了妥協,進行了選擇“氣味”還是“煙霧”的妥協。

若是再苛刻一點,這裡可以參考第16章改譯為“房間裡

繚繞

著的

濃香菸霧

”。(浮萍使用“繚繞”這個詞,可以說是很準確了。)

馬版:

開拓你們的思路,

親愛的,讓你們的目光

超越世俗的界限

臺版:

敞開你們的心胸,

我親愛的孩子們,讓你們的目光

穿透俗世的迷障

評論:原文為“

Broaden your minds,

my dears, and allow your eyes to

see past the mundane

!”

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神棍~

“要我說,你需要

測試一下

你的天目。”羅恩說,特里勞尼教授的目光朝這邊瞪了過來,他們只好拼命忍住笑。

評論:原文為“You need your Inner Eye

testing(tested)

, if you ask me,”

臺版譯為“我看你最好把你的‘心靈之眼’

送去檢查一下

。”

根據原文的理解,“天目”是一種能力,即所謂的“洞察力/靈性”。所以若把天目當成“能力”理解,“測試”一詞更加準確;而要是把天目當成“器官”去理解,則應該是“檢查”。

按照臺版的理解,這裡是羅恩在調侃天目是一種器官或者工具。兩種理解都挺有道理的。

“可是這樣一看,又更像是一顆橡實……那是什麼呢?”他看了看他那本《撥開迷霧看未來》,“‘一筆意外收入,一筆橫財。’太棒了,你可以借給我一些。這裡還有個東西,”他又把杯子轉了轉,“看上去像一隻動物。沒錯,如果那是它的腦袋……就像一頭河馬……不,一隻綿羊……”

哈利

譏諷地笑了一聲

,特里勞尼教授忽地轉過身來。

評論:原文為“Professor Trelawney whirled around as Harry let out

a snort of laughter

。”

snort指的是因

氣憤

嘲笑

懷疑

蔑視

被逗樂

而“噴鼻息”(即“哼”或“撲哧”)。浮萍認為,“譏諷地”語氣不夠妥帖,“在羅恩解讀茶葉時,哈利被逗樂的可能性比較高”。

筆者同樣認為這是一個超級搞笑的場景,一幫人在課上毫無頭緒地瞎猜,哈利和羅恩一個捧一個逗,剛剛已經笑過一次了。這裡應該是哈利實在忍不住,又被逗樂了。

若是改譯作“哈利

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應該更加符合場景。

老鷹

……親愛的,你有一個死對頭。”

評論:原文為“The

falcon

。。。 my dear, you have a deadly enemy。”

真沒想到,在同一章又看到了這個詞。

falcon意為“隼”,指代鴞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鷹是隼形目鷹科動物。falcon是“隼;隼科(隼屬);獵鷹、獵隼”的意思。

這個詞,譯成“

獵鷹

”會更加嚴謹。

鄭版:“

但是誰都知道這件事啊

。”赫敏

大聲嘀咕道

馬版:“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赫敏

故意說得讓大家都聽見

臺版:“

這大家不是早就知道了嗎

?”妙麗

用一種清晰的耳語說

評論:原文為“‘

But everyone knows that

,’ said Hermione

in a loud whisper

。”

後一句,臺版是完全直譯的;馬版意譯了,譯地很漂亮。

前一句,馬版若是加個嘆詞會更好。

骷髏

……你的路上有危險,我親愛的……”

評論:原文為“The

skull

。。。 danger in your path, my dear 。。。”

skull是“顱骨、頭骨”的意思,鄭版譯為“頭蓋骨”,臺版譯為“骷髏頭”。

就是這東西——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skull(圖片取自LDOCE5)

“我親愛的,”特里勞尼教授

猛地

睜開一雙巨大的眼睛,“你有‘

不祥

’。”

評論:原文為“‘My dear,’ Professor Trelawney‘s huge eyes opened

dramatically

, ’you have

the Grim

。‘”

第一處,dramatic是“(人或其行為)戲劇化的、戲劇般的、誇張的;(事件或環境的變化)突然的、顯著的、驚人的;激動人心的、引人注目的、給人印象深刻的”的意思。

鄭版和臺版分別譯為“

戲劇性地

;戲劇化地”。

第二處,臺版譯為“

狗靈

”。

Grim是不列顛群島的民間傳說,是一個幽靈般的、惡魔般的存在。黑狗本質上是一種夜間妖怪,在某些情況下是一種變形人,通常被認為與魔鬼有關,經常被描述為幽靈或地獄獵犬。人們認為它的出現是死亡的預兆。一般認為它比普通的狗大,而且經常有很大的發光的眼睛。有時,它與暴風雨有關,也與十字路口、刑場和古道有關。

在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民間傳說中,Church Grim是教堂的守護神,英國教堂通常是一條大黑狗。它監管一個特定的基督教教堂的安全健康,保護教堂墓地不受那些褻瀆神靈的東西的傷害,包括小偷,野蠻人,女巫,男巫和魔鬼。十九世紀時,民俗學家認為曾有一種習俗,人們把一條狗活埋在教堂的基石下用於祭祀,這樣它的靈魂就可以充當教堂護衛。

根據約克郡的傳統,Grim也是一種凶兆。人們都知道,它會在死亡降臨前的午夜敲響教堂的鐘聲。在葬禮上,負責主持的神職人員可能會看到grim從教堂塔上投下的目光,並從它目光的角度判斷死者的靈魂將會升上天堂還是會下地獄。

筆者選譯自維基百科。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Church Grim

首版:那條在墓地出沒的陰森森的大狗!親愛的孩子,它是一個凶兆——最

厲害的

凶兆——死亡的凶兆!

新版:那條在墓地出沒的陰森森的大狗!親愛的孩子,它是一個凶兆——最

險惡的

凶兆——死亡的凶兆!

評論:原文為“The giant,

spectral

dog that

haunts

churchyards

! My dear boy, it is an

omen

- the

worst

omen - of death!”

第一處,spectral是“幽靈般的”的意思,specter/spectre指的是“鬼魂、幽靈、亡靈;縈繞心頭的恐懼”。這個詞下一次出現是在《混血王子》第23章。但是放在這裡,意譯成“陰森森的”還是很合適的。

第二處,haunt意為“(鬼魂)出沒、作祟”,早就已經提到了。

嚴謹一點說,churchyard是“

教堂

墓地”的意思,指的就是筆者上文提到的傳說,這個詞被翻譯在了《火焰杯》第一章。

第三處,omen本身是“預兆”的意思,沒有吉凶的分別。這裡是馬版意譯了。

“我認為這不像是不祥。”她

冷靜地

說。

評論:原文為“’I don‘t think it looks like a Grim,’ she said

flatly

。”

這個詞又被意譯了,鄭版譯為“

直截了當地

”,臺版譯為“

斷然表示

”。該詞在其餘各部中曾被譯為“乾巴巴地;乾脆地;斷然地;毫不遲疑地;直截了當地;面無表情地;堅決地;淡淡地”等等。

flatly意為“(幾乎不顯示興趣或表情)平板地、冷淡地;枯燥地、無趣地、缺乏熱情地;(以絕對堅定而明確的方式)斷然地、毫不遲疑地”。

這裡似乎後一種理解更嚴謹,不過這裡應該是馬老師為赫敏加強了另一種特質,遇到事情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做出準確判斷的能力,這是“斷然地說”背後的根源。

不過按照浮萍的理解,赫敏此時已處在暴走的邊緣,沒法“冷靜”了。她受夠了這一套神神鬼鬼,就是衝著和特里勞妮嗆火去的。

麥格教授在跟他們講

阿尼馬格斯

變成動物的

巫師

)的知識,哈利幾乎沒有聽。

評論:原文為“He hardly heard what Professor McGonagall was telling them about

Animagi

wizards

who could transform

at will

into animals),……”

第一處,Animagi是Animagus的複數,鄭版譯為“阿尼馬吉”。該複數譯名已不再使用了。

第二處,漏譯了一個短語,參考第18章補譯為“

能隨意

變成動物的巫師”,而鄭版和臺版都選擇了“隨心所欲”這個成語。

阿尼馬格斯(Animagus)不是一類魔法,而是會變形成動物的“巫師”,臺版意譯為“化獸師”。Animagus是animal(動物)和拉丁單詞magus的合成詞,意為“動物巫師”。

magus最早指的是“古波斯負責祭祀的氏族”,後來該詞指代“巫師;占星術士;魔法”。the three Magi指的是《聖經·新約》中的“東方三博士”。

阿尼馬格斯是能夠隨意變形成某種動物的巫師。當他們變身成動物時,保有人類的大部分的思考能力、自我身份認同及回憶。即便他們維持在動物形態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擁有一般人類的壽命。然而,他們的感覺與情緒會簡化,並且會多出動物的野性慾望,愛吃任何他們動物形體渴望的東西,而非人類的食物。

要成為阿尼馬格斯非常困難,過程既複雜又耗時,也可能會發生嚴重錯誤。因此,據信每一千名男女巫師中,頂多只會出一名阿尼馬格斯。

阿尼馬格斯在間諜任務和犯罪上有很大的潛在優勢。基於這個理由,阿尼馬格斯登記處得以成立,並要求所有阿尼馬格斯記錄他們的個人詳細資料及變形後的外觀精確描述。通常人體上明顯的標記或是缺陷會轉移到自己的動物形態上。沒有加入登記的人可能會被判入阿茲卡班服刑。

阿尼馬格斯變形過程的任何意外,往往都會演變成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對這一長串複雜的變形過程沒有耐性,通常都會導向災難,有時會出現半人半獸這類駭人的突變。尚沒有已知的解藥可以挽回這種錯誤,發生此情形的人們時常被迫以這種既非人類又非動物的可憐狀態終老一生。

要成為一名阿尼馬格斯,必須同時擁有變形學及魔藥學上的天分。如下列步驟導致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沒有人能夠承擔。

1。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必須在嘴裡持續含著一片曼德拉草的單片葉子。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吞下葉子或是從嘴裡拿出來,如果葉子離開口中,整個過程就必須重新開始。

2。在滿月時將葉子取出,用一個水晶小藥瓶裝滿唾液,將葉子浸泡在其中,讓它接收純淨的月光(如果那晚烏雲密佈,你將必須找片新的曼德拉草葉,重頭來過)。對著月光照耀的水晶小藥瓶加入一根你的頭髮與一銀茶匙的露水,露水必須蒐集自整整七天沒有陽光或人類接觸過的地方。最後加入一個鬼臉天蛾的蛹。將此混合液放在安靜、黑暗的地方,直到下一個雷電交加的暴風雨來臨前都不要再看它或驚擾它。

3。等待暴風雨來臨的期間,每次日出日落時應該進行以下動作:將魔杖尖端指向心臟,並且口唸咒語:“Amato Animo Animato Animagus。(阿馬多,阿尼莫,阿尼馬多,阿尼馬格斯)”

4。等待暴風雨來臨的時間可能長達數週、數月甚至數年。在這段期間,水晶小藥瓶必須保持完全不被打擾、不與太陽接觸的狀態。陽光汙染將會導致最慘重的突變。如果你持續在日出日落時反覆唸咒,將會遇到某個時刻,當魔杖尖端碰觸到胸口時,你會感受到第二個心跳,有時比原本的心跳來得強烈,有時較微弱。一切都必須照常不作改變。咒語必須念出正確的次數,不可遺漏任何一次。

5。在閃電劃破天空的剎那,立刻前往你埋藏水晶小藥瓶的地方。如果你正確地完成上述全部步驟,你將會在裡面發現一口含量的血紅色魔藥。

6。你必須立刻動身前往一個廣闊且安全的地方,確保變形過程不會引人注意或置自己的身體於危險之中。將你的魔杖尖端指向心臟,念出咒語“阿馬多,阿尼莫,阿尼馬多,阿尼馬格斯”然後喝下魔藥。

7。如果一切順利,你將會感受到強烈痛楚和兩種激烈的心跳。你的腦中將會浮現你即將變身的生物。你必須表現無懼,現在要逃脫你應許的改變已經為時已晚。

8。第一次變形通常相當不適且令人驚恐。衣服與眼鏡或珠寶等物品會融於面板中,變成毛髮、鱗片或利爪。不要抗拒且不要慌張,否則動物的腦袋可能會取得主宰並趨使你做出愚蠢的事,比如奪窗而出或衝去撞牆。

9。變形完成後,你應該會發現自己已經適應新身體。強烈建議你立刻撿起魔杖,並將它藏至安全的地方保管好,讓你在恢復人形時可以重新取得它。

10。如要回到人類形態,必須儘可能清晰地想象自己的人形。通常這樣就夠了,但如果變形沒有立刻發生,切莫慌張。經過練習,你將能只憑想象生物的樣子,便能隨意地切換動物與人類形態。高階的阿尼馬格斯不需要魔杖就可以變形。

通常巫師比較喜歡穿著衣服變形,這樣可以避免變回人形時暴露裸體而造成尷尬。然而如果有人希望給人留下去洗澡或類似情況的印象,是有可能不穿衣服變形的。巫師成為阿尼馬格斯的時間越久,就越能夠選擇要變形的精準方式。

筆者引用自《霍格沃茨:勇氣·磨難與危險嗜好》(有修改)

首版:麥格教授在全班同學面前變成了一隻花斑貓,眼睛周圍還有

眼鏡的痕跡

,哈利也沒有心思去看。

對照:麥格教授在全班同學面前變成了一隻花斑貓,眼睛周圍還有

眼鏡狀的紋路

,哈利也沒有心思去看。

評論:原文為“……and wasn‘t even watching when she transformed herself in front of their eyes into a tabby cat with

spectacle markings

around her eyes。”

首版:

倒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我的變形第一次沒有贏得同學們的掌聲。

新版:

說來也沒什麼,

只是我的變形第一次沒有贏得同學們的掌聲。

評論:原文為“

Not that it matters,

but that’s the first time my transformation‘s not got applause from a class。”

鄭版譯為“這倒不要緊”,臺版譯為“我並不是很在意啦”。(哈哈哈哈~無論怎麼譯都很逗啊~)

首版:她最喜歡用看

死亡預兆

的方式來迎接一個新的班級。

新版:她最喜歡用看

凶兆

的方式來迎接一個新的班級。

評論:原文為“Seeing

death omens

is her favourite way of greeting a new class。”

這裡被修訂了,雖然筆者還是喜歡原文,更準確。在下一次出現時,該短語仍譯作“死亡預兆”。

她又停住了,接著用一種實事求是的語氣說:“在我看來,你的身體非常健康,

【漏譯】

所以,如果我沒有免去你今天的家庭作業,請你原諒。我向你保證,萬一你真的死了,就用不著交作業了。”

評論:原文為“You look in excellent health to me,

Potter,

so you will excuse me if I don’t let you off homework today。”

這裡也可能是故意省略了。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

放下心來

。羅恩看上去仍然憂心忡忡,拉文德·布朗小聲說:“可納威的杯子又是怎麼回事呢?”

評論:原文為“Not everyone was

convinced

, however。”

convince意為“使確信、使相信、使信服;說服、勸服”。這裡似乎又意譯了,理解深了一層,鄭版譯為“

信服這番話

”,臺版譯為“

相信麥教授說的話

”。

“赫敏,如果哈利看見過不祥,那就——那就糟糕了。”他說,“我的——我的叔叔

比利爾斯

看見過一條,結果——結果他二十四小時之後就死了!”

評論:原文為“My - my Uncle

Bilius

saw one and - and he died twenty-four hours later!”

“比利爾斯”是羅恩的中間名,羅恩全名是“

羅納德

·

比利爾斯

·韋斯萊”,“羅恩”是“羅納德”的暱稱。

Bilius源於單詞“bile”[膽汁]。在古希臘醫學理論的體液學說中,黃膽和黑膽是人體四種體液組成中的兩種。黃膽象徵火元素,也是格蘭芬多學院的象徵元素。同時,“火”大的人一般被認為脾氣不好,就像羅恩那樣。在英語中,bilious就有“壞脾氣的”的意思。

“就是這麼回事,”赫敏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說,“他們看見不祥,就被嚇死了。不祥不是凶兆,而是死亡的原因!哈利現在還和我們在一起,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傻到那個份兒上,看見一個不祥就想,得,完了,

這下子我小命完蛋了!

評論:原文為“And Harry‘s still with us because he’s not stupid enough to see one and think, right, well, I‘d better

pop my clogs(kick the bucket)

then!”

最後一句話意譯了,但是譯文出現了偏差。

pop one’s clogs是英式英語中“die/to die”的非正式用法,美版改成了kick the bucket,意思都是“蹬腿兒、翹辮子、上西天、一命嗚呼”。

had better do sth意為“最好做某事、應該做某事”,鄭版譯為“我

不如突然死去吧

”,臺版譯為“我

乾脆自我了斷算了

”。

赫敏的意思並不是哈利在看到不祥之後會有“自己死定了”,“我就要原地爆炸了”之類的想法,而是“我不如去自盡算了”。區別就在於,一個是悲觀的心理暗示,一個是實際行動。

馬版照應的是前文的“因心理壓力過大而驚嚇致死”,而臺版照應的是“不祥是死亡原因”,即被預言者主動促成了預言。

羅恩朝赫敏不出聲地說了句什麼,赫敏開啟書包,取出嶄新的算術占卜課本,開啟來支在果汁

上。

評論:原文為“Ron mouthed wordlessly at Hermione, who opened her bag, took out her new Arithmancy book and propped it open against the juice

jug

。”

jug在英國指的是“有手柄和壺嘴的小型或中型的圓桶狀容器,用於盛裝或傾倒液體”,通常譯作“罐、壺”。就是下圖這個東西——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jug(圖片取自LDOCE5)

米赫普曾在《密室怪譯淺談》一文中提過兩次,認為這是錯譯,堅持要把該詞翻譯成“罐”。其實兩種譯法都可以接受。

壺的本義是“陶瓷或金屬製成的一種

有把有嘴

的器具,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根據器物性質看,jug翻譯成“壺”是嚴謹的,沒毛病。在《密室》中,裝南瓜汁、牛奶的時候都譯成了“壺”,只有裝水的時候譯成了“水罐”。(叫“水壺”也對,但是讀者會理解成常見的帶蓋子的水壺。)

順便說一句,tin指的是“有蓋子的金屬容器,裡面可以放餅乾、蛋糕或菸草等東西”,因罐子有“密封效果”,所以這個詞一般翻譯成“罐”。罐的本義是“陶瓷或金屬製成

可供盛物、汲水或烹煮

用的容器,原指瓦器”,現泛指各種圓筒形的盛物器皿,

具有密封效果,用於儲藏食物

首版:我覺得占卜課簡直是一團糨糊,要我說,是在

胡亂猜測

新版:我覺得占卜課簡直是一團糨糊,要我說,是在

憑空亂猜

評論:原文為“I think Divination seems very

woolly

, A lot of

guesswork

, if you ask me。”

鄭版譯為“好像

糊里糊塗的

”,臺版譯為“好像很

不清不楚

”,這兩版都沒有馬版譯文精彩。

“那隻杯子裡的不祥可不是一團糨糊!”羅恩激動地說。

  “你告訴哈利那是一隻綿羊時,口氣好像沒有這麼肯定。”赫敏冷淡地說。

評論:第二段,鄭版漏譯了,第一段與第三段(下文對比)合併成了一個自然段。馬版已補足,不再列舉原文。

首版:特里勞尼教授說

你沒有合適的光環

!你只是逞強慣了,不願意在什麼事情上不行!

新版:特里勞尼教授說

你的光環不夠

!你只是逞強慣了,不願意在什麼事情上不行!

臺版:崔老妮教授說你的

氣場

不好!你只是不高興有人說你差勁罷了!

評論:原文為“Professor Trelawney said you didn‘t have the right

aura

! You just don’t like

being rubbish

at something for a change!”

第二句話被意譯了。有趣的是,在赫敏隨後的回擊中,她同樣把占卜課形容成“rubbish”,馬版譯作“垃圾”(臺版譯作“胡說八道”)。

第一處,Aura是通靈術語,指的是人身上散發出的一種微妙的東西,據稱有人看得到,被許多巫師、玄學家和偏方醫生看做是個體的精華。有詞典譯作“光影、靈氣、氣場”。

下文是給讀者看著玩兒的——

在超心理學、靈性思想等領域中,氣場(或“人體能量場”)常被描繪成一個發光的彩色光環,圍繞著人類或是其他生物個體,可能呈現繭狀。十九世紀末之前,這個詞在一些靈媒圈子裡被用來描述身體周圍一種推測存在的不明顯的放射物。靈媒和全科醫生通常聲稱自己有能力看到光環的大小、顏色和振動型別。

筆者選摘自維基百科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光環”和“氣場”兩個譯詞都很準確,但是必須說明的是,這個所謂“光環”是“真實”存在的。

當他看見前面那三個再熟悉不過的

後腦勺

時,才意識到他們必須跟斯萊特林的學生一起上這門課。馬爾福正在興致勃勃地對克拉布和高爾說話,逗得那兩個人粗聲傻笑。哈利

基本上

可以肯定他們在談論什麼。

評論:原文為“It was only when he spotted three only-too-familiar

backs

ahead of them …… Harry was

quite sure

he knew what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原文太長,就不放了。

第一處,馬版又意譯了,臺版譯為“化成灰他也不會認錯的

背影

”。(看來臺版才是意譯的~呵呵~)

第二處,這一句的語氣其實更強一點,臺版譯為“

相當確定

”。不過筆者發現,前兩部類似的譯文並沒有刻意增強語氣。

“我……我認為它們挺好玩的。”海格

不安地

對赫敏說。

評論:原文為“‘I 。。。 I thought they were funny,’ Hagrid said

uncertainly

to Hermione。”

這裡又是馬老師意譯了。鄭版譯為“猶猶疑疑地”,臺版譯為“不太有把握地”。

uncertainly指的是“(人)不自信地、信心不足地、無把握地、遲疑地、拿不準地”。

首版:沒錯,好玩極了!真是有趣,給我們的課本想要扯斷我們的手!

新版:沒錯,好玩極了!真是有趣,給我們的課本

竟然

想要扯斷我們的手!

評論:原文為“Oh, tremendously funny! Really witty, giving us books that try and rip our hands off!”

“天哪,這學校算是完蛋了,”馬爾福大聲說,“那個

笨蛋

也來教課,我爸爸聽說了準會

發心髒病

——”

評論:原文為“God, this place is

going to the dogs

, That

oaf

teaching classes, my father‘ll

have a fit

when I tell him -”

第一處,go to the dogs是俚語,指的是“情況變得非常糟糕”,臺版譯為“這地方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第二處,oaf指的是“蠢人、蠢材、精神發育不全者、粗胚、白痴;沒有修養的人、笨手笨腳的人”。鄭版譯作“蠢人”,臺版的翻譯是“白痴”。

筆者更喜歡“白痴、蠢材”這樣的譯詞,“笨蛋”太柔弱了。(呵呵~我太壞了~)

第三處,have a fit是“發病”的意思,在這裡可以指“氣過去了”,臺版譯為“我父親要是聽到一定會

昏倒

”。

“氣出心臟病”和“氣昏了”都是意譯,並非指代巫師會得心臟病。

have a fit針對生氣另有一個解釋,“如果你說某人因聽到某事而have a fit,你的意思是某人會非常震驚、心煩、擔心或生氣,通常會高聲喊叫”,詞典譯為“大為震驚;非常心煩意亂;大發脾氣、大發雷霆、大光其火”。鄭版依此解釋譯為“他不

大發睥氣

才怪”。

十幾只動物朝他們

小跑

過來,哈利從來沒見過這麼古怪的動物。它們有著馬的身體、後腿和尾巴,但前腿、翅膀和腦袋卻像是

老鷹

的。冷酷的利喙是鋼鐵般的顏色,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是橘黃色的。它們前腿上的

鷹爪

有半英尺長,看上去令人生畏。每隻怪獸的脖子上都圍著一個粗粗的皮項圈,由一根長鏈子拴著。所有的鏈子都抓在海格那雙大手裡,他跟著這些怪獸

慢慢走

進圍場。

評論:原文為“

Trotting

towards them were a dozen of the most bizarre creatures …… but the front legs, wings and heads of what seemed to be

giant eagles

, …… The

talons

on their front legs were half a foot long and deadly-looking。 …… Hagrid, who came

jogging

into the paddock behind the creatures。”

原文過長,所以刪了不少。

第二處,

giant

eagle指代的是“

巨大的

老鷹”,米赫普認為應譯成“

鷹”。

第三處,talon譯作“鷹爪”非常準確,且照應了章節名,詳見下圖。

第一處和第四處,trot指的是“(馬等四足動物)快步、疾走、小跑”,速度比步行快,比慢跑(canter)要慢一點;jog也是“慢跑”的意思,所以可參考鄭版改譯為“他跟著這些怪獸

慢步跑

進圍場”。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第一堂保護神奇動物課(圖片取自Pottermore)

哈利有點兒明白海格的意思了。一旦

克服了

第一次見到半馬半鳥怪物時的

恐懼

,便會開始讚歎

鷹頭馬身有翼獸

那一身光亮閃爍的皮毛,從羽毛逐漸過渡到毛髮。每頭怪獸的顏色都不一樣:

暴風雨一般的灰色

青銅色

粉紅的花斑色

晶瑩閃爍的紅棕色

墨一般的黑色

評論:原文為“Once you had

got over

the first

shock

of seeing something that was half-horse, halfbird, …… each of them a different colour:

stormy grey

bronze

a pinkish roan

gleaming chestnut

and

inky black

。”

第一處,get over指的是“從(不快或疾病中)恢復過來;克服、戰勝(問題、困難)”;shock的意思是“

震驚

”。

馬版意譯了,也不得不意譯,一旦選擇了“克服”這個動詞,使用“震驚”就不夠合適了。臺版是直譯的,為“在你

第一眼看到半馬半鳥怪物的

震驚中恢復過來

之後”,可譯文就弱了一層,很難給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第三處,鄭版譯為“深灰色、青銅色、帶粉紅的

沙毛(紅白相間的)色

、發亮的

栗色

,最後是墨黑色”;臺版譯為“暴風雨般濃灰,青銅,帶有淡紅色的

雜褐

,閃亮的

栗色

和如墨的漆黑”。

roan的意思是“沙毛的、毛色紅白間色(或黑白間色)的;沙毛牲畜、毛色斑雜的動物(尤指馬)、雜色馬、花毛馬”。

roan源於中古法語reddish brown(紅棕色),詞源同red,用來形容馬、牛等牲畜有一層主要顏色的面板,卻覆蓋著另一種顏色的厚毛,通常是bay(棗紅色)、chestnut(栗色)或黑白相間的顏色。

馬版譯作“花斑”,鄭版譯作“沙毛(紅白相間的)色”,臺版譯作“雜褐”。就是上圖右上角那個偏粉色的動物。

人文社似乎很少使用“褐色”“栗色”這樣的顏色詞,而是更喜歡譯成“紅棕色”,但是前一種的顏色更深、更暗一點。

第二處,Hippogriff,人文版均譯作“鷹頭馬身有翼獸”,臺版譯作“鷹馬”。

Hippogriff/hippogryph,又譯“駿鷹”,是西方的神話生物,由雄性獅身鷹首獸(獅鷲)和母馬交配所生。該詞是希臘文hippos(馬)和griffin(獅身鷹首獸)的合成詞(不再多解釋了,因為還牽扯到法文和拉丁文)。

在一些傳統中,駿鷹據說是愛情的象徵,因為它的父母(獅鷲和母馬)是天敵。在另一些傳統中,駿鷹代表了基督作為人和神的兩面性。

鄭版:很容易就

得罪

了它們。永遠不要得罪鷹頭馬身有翼獸,

因為這可能是你最不願意做的事情。

臺版:鷹馬是很愛生氣的。千萬不能對它們沒禮貌,

因為這樣倒楣的可是你們自己

馬版:鷹頭馬身有翼獸很容易

發脾氣

。千萬不要去羞辱

不然可能會送命的。

對照:鷹頭馬身有翼獸很容易

被冒犯

。千萬不要去羞辱

它們

,不然可能會送命的。

評論:原文為“Easily

offended

, Hippogriffs are。 Don’t never insult one,

'cause it might be the last thing yeh do.

第一處,筆者私認為鄭版和對照版用詞最準確。

第二處,不止鄭版,大家都意譯了。馬版譯得很到位啊。看來羅琳很喜歡用“the last people/thing”這樣的句型。

原文隔了一層,米赫普直譯為“

因為這可能是你(一生)做的最後一件事

”,因為“如果你侮辱了鷹頭馬身有翼獸就會遭到報復,可能就此死了,因此這次侮辱就是你一生中做的最後一件事”。

“一定要等鷹頭馬身有翼獸先行動,”海格繼續說道,“這是禮貌,明白嗎?你朝

走過去,鞠一個躬,

【漏譯】

如果它也朝你鞠躬,你就可以摸它。如果它沒有鞠躬,你就趕緊離開它,那些爪子會傷人的。”

評論:原文為“Yeh walk towards

him

, and yeh bow

, an' yeh wait

。 If he bows back, yeh‘re allowed ter touch him。”

第二處,補譯為“你朝它走過去,鞠一個躬,

然後等一會兒。

第一處,米赫普認為“海格熱愛大型魔法生物。稱鷹頭馬身有翼獸為‘他’是體現海格這一性格的一部分。很遺憾,這一點人文社到《混血王子》才意識到,但即使在第六部他們也時時忘記。”

其實閱讀原文之後,我們可以發現,不止海格在原文中稱諾伯為“he”,就連查理在給羅恩的信裡使用的也是“he”。而且不只有海格,所有人都會用he/she來形容自己的寵物,這是因為西方人把寵物當作朋友,這是他們的習慣,哈利會稱海德薇“she”,洛麗絲夫人也會被稱為“she”。

而在《混血王子》中刻意用腳註的形式點出來,是因為哈利等人當著海格的面稱“he”,背後仍用“it”。出版社為的是做出明確的對比,以體現出哈利等人複雜的情感,順帶解釋西方的這一習慣。

這樣的習慣提一處也就夠了。若是全部直譯,所有的動物都譯成“他/她”,讀者一定會懵。亂扣“災難性錯譯”這樣的大帽子是一種很沒有公德心的行為。

首版:好樣的,哈利!好吧——讓我們看看你

怎麼對付

巴克比克。

對照:好樣的,哈利!好吧——讓我們看看你

巴克比克

相處得怎麼樣

評論:原文為“Good man, Harry! Right then - let’s see how yeh

get on with Buckbeak

。”

第一處,get on with sb意為“(與某人)和睦相處、關係良好”,首版有點過了。

第二處,Buckbeak,臺版譯作“巴嘴”,因為beak有“(鳥)喙”的意思,buck意為“n。雄性有角動物(尤指扁角鹿、狍、馴鹿和羚羊);鹿(不論雌雄);v。(馬)突然彎背躍起”。

首版:

現在容易了

,哈利,你已經跟它對上了目光,別眨眼睛——

對照:

放鬆點兒

,哈利,你已經跟它對上了目光,別眨眼睛——

評論:原文為“

Easy, now,

Harry, Yeh‘ve got eye contact, now

try not

ter blink -”

後一處,馬版有點簡化了。鄭版譯為“

想辦法

不要眨眼”,臺版譯為“

現在得忍著

別眨眼”。

首版:

全部

同學歡呼起來,只有馬爾福、克拉布和高爾除外,他們似乎失望極了。

新版:

全班

同學歡呼起來,只有馬爾福、克拉布和高爾除外,他們似乎失望極了。

評論 :原文為“

The class

broke into

applause

, all except for Malfoy, Crabbe and Goyle, who were looking deeply disappointed。”

第一處,很多地方譯成“

全班

同學”,筆者不是很贊同,但完全接受這種譯法。畢竟霍格沃茨並不是班級授課,而是一個或多個學院一起上課。這種譯法有時候還是感覺怪怪的。

像這裡鄭版使用“

全體

同學”的譯法可能會更好,不過譯成“

全班

同學”已經是一種習慣了,指的就是正在上課的學生。

第二處,applause指的是“許多人一起拍動雙手並尖叫,有時也會跺腳,以展示他們讚揚或享受某事”,意為“鼓掌、喝彩”。

在第七章,這裡譯作“

熱烈鼓掌

”,鄭版和臺版也都譯成了“鼓掌”。不過該詞的本義是“喝彩”,這裡是否鼓掌了,筆者也不知道。

首版:哈利把腳踏在巴克比克的翅膀上,

引體向上,

爬到了它的背上。

對照:哈利把腳踏在巴克比克的翅膀上,

向上

爬到了它的背上。

評論:原文為“Harry put his foot on the top of Buckbeak’s wing and

hoisted

himself

onto

his back。”

這裡似乎是為排版而刪減的,不過“引體向上”還是太逗了。其他兩版都沒有譯出“向上”這一動作。

  突然

,十二英尺長的翅膀在哈利兩邊展開,他剛來得及一把抱住鷹頭馬身有翼獸的脖子,它就向空中飛去了。

評論:原文為“

Without warning,

twelve-foot wings flapped open on either side of Harry;”

鄭版譯為“

事先沒有警告

”,臺版譯為“

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

”。

馬版一如既往地極致簡潔,有時候該短語也會譯成“冷不防”或“沒來由地”。

首版:鷹頭馬身有翼獸的翅膀在他兩側扇動,他感到很不舒服,時時絆住他的小腿,

使

他覺得自己要被甩下來。

新版:鷹頭馬身有翼獸的翅膀在他兩側扇動,

使

他感到很不舒服,

並且

時時絆住他的小腿,他覺得自己要被甩下來

首版:接著,他聽到砰的一聲重響,巴克比克四隻

搭配不勻稱

的腳落了地,

勉強穩住身子,讓自己重新坐好。

新版:接著,他聽到砰的一聲重響,巴克比克四隻

動作不協調

的腳落了地,

哈利

勉強穩住身子,讓自己重新坐好。

評論:原文為“then he

felt a heavy thud

as the four

ill-assorted

feet hit the ground, and just managed to hold on and push himself straight again。”

第一處,thud意為“砰的一聲;砰地落下”,馬版是按照聲音直譯的,臺版意譯為“他感到腿下猛然一震”。

第二處,ill-assorted是指“(人或事物)似乎不屬於同一組群體、相互不適合,不協調或不相容”,即“不搭配的、不相配的、不相稱的”,臺版譯為“不搭調的”。

這裡是馬版意譯了一點,估計是感覺直譯不好懂。加張圖就好懂了,看下圖的腳——

協調才叫見鬼~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巴可比克(區域性圖)

順便提一句,

如果你對照電影的英文字幕和英文原著,會發現人物臺詞很多都是羅琳原筆,改動並不是很大,只是字幕組或電影製片廠往往獨立翻譯,看不出來罷了。

筆者在查詢電影相應片段時,臺詞經常與原著一樣,很多筆者提到的在電影中都能找到。

馬爾福、克拉布和高爾選中了巴克比克。它已經向馬爾福鞠了躬,馬爾福正在拍它的嘴,擺出一副

傲慢

的派頭。

評論:原文為“He had bowed to Malfoy, who was now patting his beak, looking

disdainful

。”

disdainful並不只有“傲慢”的意思,而是“輕蔑的、鄙視的、倨傲的”的意思。在全系列其他各處,該詞都被譯為“輕蔑的、蔑視的”。

它不不同於proud(驕傲)還有haughty(傲慢),而是表現出“

不尊重

”的神情,它比“傲慢”更加負面一點。鄭版譯為“一副

嫌惡

的樣子”,臺版譯為“帶著一臉

鄙夷

的神情”。

這裡應該是譯者為與前文統一而做出的調整,不過筆者私認為,這裡鄭版和臺版的選詞更準一點。馬爾福並不是在表現自大和盛氣凌人的一面,而是嫌棄、瞧不起、蔑視巴克比克。

“這很容易嘛,”馬爾福拖著長腔說,聲音大得讓哈利能夠聽見,“我早就知道肯定是這樣,既然波特都能做到……我敢說你一點兒也不危險,是不是?”他對鷹頭馬身有翼獸說,“是不是,你這隻醜陋的大

野獸

?”

評論:原文為“Are you, you ugly great

brute

?”

這個詞只出現了三次,在這裡被和諧了,但是在另一處被保留下來了。

這是一個很難聽的詞,譯詞“野獸”強調的是“野”字,是與人類(人性)的敵對,指的是不理智的、粗暴野蠻的,生性殘忍的人或動物,鄭版和臺版均譯作“

畜生

”。

所以理所當然地,巴可比克聽懂了,也火了~

“我去看看他怎麼樣了!”潘西說,大家看著她跑上大理石樓梯。斯萊特林們一邊仍然嘀嘀咕咕說著海格的壞話,一邊朝他們在

地下室

的公共休息室走去。哈利、羅恩和赫敏上樓來到格蘭芬多塔樓。

評論:原文為“The Slytherins, still muttering about Hagrid, headed awa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ir

dungeon

common room;”

該詞應為“地牢”,而鄭版則將該詞全部誤譯成了“城堡主樓”,畢竟這個詞的確有“城堡安全的主塔樓”的意思。

另外,“dungeon”在充當魔藥課教室的時候譯成“地下教室”沒有問題,可是一旦場景不是魔藥課教室,而是其他場所,選譯作“教室”,譯文必然出現或大或小的紕漏。

其一、這是最大的一處紕漏,也是一處很容易修訂的誤譯,在《死亡聖器》中,當搜捕隊問哈利斯萊特林公共休息室的位置時,哈利回答說“在

地牢

裡”,但前文並無一字提到“地牢”。

其二、斯內普的辦公室無法準確定位,因為斯內普的辦公室也是在dungeon裡,且《密室》原文寫的是“下到了dungeon裡,開啟走廊上的一扇房門”。這裡的dungeon指的不是特定的房間,而是整個“地牢區”。

其三、這是一處更大的問題,赫奇帕奇公共休息室在basement裡,而這個詞指的是“建築物的地下部分”,即真正的“地下室”,這是霍格沃茨地下另一片區域。好巧不巧的是,在《混血王子》第21章,羅琳列舉了全部四個學院公共休息室的位置,這兩個詞同時出現,然而由於basement(地下室)的緣故,dungeon只能被迫譯作“地下教室”了。

其四、除霍格沃茨外,冥想盆裡的審判室,馬爾福莊園關押哈利等人的場所都是dungeon,且都譯作“地牢”。

這也是人文版最大的問題,有些時候把整個體系譯混了,這樣在遇上極少量相悖的譯文時,便不得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類似的,筆者記得本部就已經指出咒語型別、愛情魔藥和地牢這三個了。

午飯

的時候,他們是第一批趕到禮堂的,希望能夠見到海格,但是海格不在。

評論:原文為“They were among the first to reach the Great Hall at

dinner

-time, hoping to see Hagrid, but he wasn‘t there。”

這裡錯譯了,dinner應為“

晚飯

”。

哈利注視著斯萊特林餐桌,包括克拉布和高爾在內的一大群人聚在那裡

竊竊私語

。哈利知道他們肯定在編造馬爾福受傷的經過。

評論:原文為“A large group including Crabbe and Goyle were huddled together,

deep in

conversation。”

deep in意為“專心於、全神貫注於、埋頭於”,該短語在其他各處被譯作“親密交談、密切交談、談興正濃、談得投機”。

筆者無法確定這是否算是意譯還是一處誤譯,因為兩方面都說得通。

首版:我可以穿過場地,小天狼星布萊克沒法透過這裡的攝魂怪,是不是?

新版:我

可以穿過場地

,小天狼星布萊克沒法透過這裡的攝魂怪,是不是?

評論:原文為“I

'm allowed to

walk across the grounds,”

新版的意譯更準確了。這裡的“被允許”指的是哈利“有資格”在場地裡行走。

臺版則將walk“升級”了,譯為“我總可以在校園裡面

散散步

吧”,因為walk有“散步”的意思。

於是他們收拾好東西,出了肖像洞口,一直來到大門口,還好,一路上沒有碰到什麼人,

【漏譯】

他們拿不準自己是不是可以出去。

評論:原文為“glad not to meet anybody on their way to the front doors,

as

they weren’t entirely sure they were supposed to be out。”

在這裡,as是“

因為

”的意思,用作對前一句的解釋說明。缺少了這個詞,這句話的前後銜接就不夠完整了。

海格

穿著襯衫

坐在擦洗得很乾淨的木頭桌子旁,他的獵狗牙牙把腦袋擱在他腿上。

評論:原文為“Hagrid was sitting

in his shirt-sleeves

at his scrubbed wooden table;”

這裡是譯者簡化了,鄭版譯為“

穿著襯衣”。in (one‘s) shirtsleeves的意思是“

穿著襯衫(沒穿外衣、外套)”。

臺版最逗,為“海格坐在他的粗木桌上,上衣已經脫掉,身上只剩下一件襯衫”。

“只”字加與不加會帶給讀者些許的不同,詳見詞典例句。

這人很年輕,賊眉鼠眼,滿臉喪氣,

身上只穿一件襯衫

,趿拉著一雙氈子拖鞋。

富蘭克林

穿著襯衫

去上班了。

按理說,這裡也是不應該加“只”字的,畢竟這句話的中心動詞是“坐”。不過這一處恰好再次體現了原著和三個譯本的風格。原著透過一個短語就顯現出海格不拘形式、率真的一面,也順便指出這是一個非正式場合;雖然不加“只”字也同樣能表現出同樣的特點,但馬版譯本在看到這句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跳過去。

鄭版在很多地方都是以直譯為主,有很硬核的直譯風格;馬版更加柔和,直譯摻雜意譯,會撫平原著中太硬的稜角,但不會過度;臺版則生怕讀者不理解,會翻譯得很細緻,增加一些書中不存在的細節和場景描寫,筆者時常會感覺臺版很囉嗦。

“這大概是破記錄了,”他認出是他們後,甕聲甕氣地說,“以前大概從來沒有哪個教師只教了一天的課。”

“你沒有被開除

,海格

”赫敏

吃驚地

喘著氣說。

暫時還沒有,

”海格可憐巴巴地說,又喝了一大口大酒杯裡的東西,“但這只是時間問題,不是嗎,馬爾福……”

評論:第一處,原文為“’You haven‘t been sacked, Hagrid

!

gasped

Hermione。”

gasp意為“(因疼痛、驚訝、震驚或情緒激動而)喘氣、喘著氣說;氣喘吁吁地說”。

鄭版譯為“‘

沒有解僱你吧

,海格!’赫敏喘著氣說。”

臺版譯為“‘你

又還沒有

被解僱,海格

’妙麗屏息說。”

第二處,原文為“

Not yet,

But ‘s only a matter o’ time, i‘n’t it,……”

鄭版譯為“

還沒有呢

,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罷了,是不是,在馬爾福……”

臺版譯為“

是還沒有

,但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是吧,在馬份……”

三個版本的語氣都不相同。在人文版中,赫敏並不確定海格的現狀,尤其是在海格那番話之後,所以使用的是帶著不敢相信的反問語氣,

“吃驚地”是馬版為了補充gasp的語氣而加上去的,原文並沒有這個詞。

而海格則是

可憐巴巴地

回答道“現在沒有,但前途未卜”。

在最早的鄭版中,赫敏表達出了對海格的關心,文字間透漏出了一種擔憂的情緒。海格則安慰地說了一句“還沒有

”,隨即再次對自己的未來

表示悲哀

而在臺版中,妙麗(赫敏)小心翼翼地反駁了海格的說法,探聽海格的答話,投石問路,而海格在承認之後,再次

難過地

反駁了赫敏的樂觀情緒。

米赫普認為,第一處應該改譯成“

你沒有被解僱

,海格!”原文(即赫敏的語氣,筆者注)帶有“

鼓勵與激勵

”的口氣,而這一層意思被人文社譯丟了。

筆者在翻查前文時發現,赫敏並不知道海格的現狀,所以才會在晚飯時說出“他們不會開除海格吧?”這樣的話。所以“鼓勵與激勵”這一層有沒有,又有多少,與表示疑問的語氣相差多大,筆者心存疑慮。

可以看出,對這處譯文的爭論涉及對原著人物情緒的理解。原文只是一個加感嘆號的陳述句,但不同的虛詞譯出了赫敏不同的情緒(包括吃驚,不敢相信,小心試探,擔憂,安慰,鼓勵,反駁等等)。所有讀者(包括譯者,米赫普和筆者在內)都在盡全力理解原著,所以粗暴地指出某個官方版本理解出了偏差似乎有失公平,而且比較可笑。

筆者就不下結論了。

【偷懶休息了兩天~】

“不用說,校董們

肯定也

知道了,”海格難過地說,“他們認為我一開始架勢擺得太大。應該把鷹頭馬身有翼獸留到以後再說……先弄點弗洛伯毛蟲什麼的……我只想把第一節課上得精彩……這事兒都怪我……”

評論:原文為“School gov‘nors

have bin told

, o’ course, They reckon I started too big。 Shoulda left Hippogriffs fer later 。。。”

這裡有點產生歧義了。“肯定”這個詞有些猜測的成分,但根據原文以及後文描述,這並非猜測,而是確實都知道了。

改寫作“校董們

也都

知道了”會更加嚴謹。

淚水從海格那雙

烏黑

小眼睛的魚尾紋裡流了出來。他一把抓住哈利和羅恩,緊緊地摟在懷裡,差點把他們的骨頭都擠斷了。

評論:原文為“Tears leaked out of the crinkled corners of Hagrid‘s

beetle-black

eyes。”

這裡是譯者意譯了。

該短語在《火焰杯》第18章中曾譯作“

甲殼蟲一般黑亮的

眼睛”,在新版已改作“

一雙黑亮的

眼睛”。

beetle-black指的是黑色的一種,即“甲蟲黑”或“甲蟲般黑亮的”;jet-black也常譯作“烏黑”,這兩個指的都是“又黑又亮”。

就是這種黑——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甲蟲黑

“海格,我看你已經喝得夠多了。”赫敏認真地說。她把大酒杯從桌上拿起來,端到外面倒空了。

“啊,也許她是對的。”海格說著,放開了哈利和羅恩,兩人揉著肋骨,踉踉蹌蹌地後退。海格費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步履蹣跚地跟著赫敏走到屋外。他們聽見了

很響的潑水聲。

“他在幹什麼?”哈利不安地問,

這時

赫敏拿著空酒杯進來了。

“把腦袋扎進了水桶裡。”赫敏說著,把酒杯收了起來。

海格回來了,長長的頭髮和鬍子都溼透了,他擦乾眼睛裡的水。

評論:第一處,原文為“They heard a loud

splash

。”

splash意為“n。物體擊打(或落入)液體時發出的聲音;啪啪聲、落水聲、潑濺聲;v。使(液體)濺落、潑灑”。

這裡三個版本都譯作“潑水聲”,魯皓認為,這裡應改譯作“他們聽見

撲通一聲

”。

筆者列舉了相關的上下文。可以看出,這並不是赫敏倒酒的“嘩的一聲”,而是海格把頭砸進水桶裡的“撲通一聲”。這既是因為赫敏在海格出門之前就已經把酒倒了;還因為哈利的問題直接說明,這一響聲是海格的行為;另外,若是赫敏倒酒,哈利也不必“不安”了。

第二處,原文為“’What‘s he done?’ said Harry nervously,

as

Hermione came back in with the empty tankard。”

臺版譯為“‘他在幹嘛?’哈利

一看到

帶著空杯回到屋裡的妙麗,

就立刻

緊張地問道。”

羅琳很喜歡用“‘……’ said someone, as ……”這樣的結構,兩個版本各有特點。as引導時間狀語從句,表示“當……時”,但在兩個動作之間並非絕對的“同時”,而是有先後順序和因果關係時,也可以譯作“一……就……”。

對於這類結構,人文版更習慣於中規中矩地直譯成“這時”,有時米赫普的挑剔就體現在兩個動作之間的先後順序上,筆者也會經常糾結as帶來的邏輯關係。而臺版更放得開一點,他們竟然根據場景即興加了幾個詞,不過卻把邏輯理得更順了。可以看出,“看到”和“立刻”在原文中並不存在,但又合情合理,因為這是as從句的附屬理解。(估計人文社看到臺版的譯法一定會很迷~)

人文版的個性偏於保守,嚴格翻譯原文,嚴格到絕對適合作英文例句,只是as這一結構往往是太保守了,邏輯時常不是很順。而臺版雖然優秀在開放的譯法,不過彭老師更喜歡“講故事的翻譯手法”,常常會譯得很high,就這一句已經是偏保守的了。

若是兩個版本的中間狀態,這句話就應該是這樣的:“‘他在幹什麼?’赫敏

拿著空酒杯進來,哈利

不安地問。”這一版本最大的問題就是,狀語前置,使得“哈利”離引號裡的句子太遠了。(似乎人文社很少這麼寫,筆者對這種結構沒什麼印象。)

第六章對比完了,第七章隨後開始。

(估計會等兩天~)

這一章太有意思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卡多根爵士的語言風格。若非浮萍提及臺版有意譯成這種口吻,筆者還真不一定注意到原文的特點,我們可能就要損失很多樂趣了。

其次就是占卜課的術語。“天目/心靈之眼”“洞察力/靈性”“不祥/狗靈”什麼的,真不知道譯者到底承受了多少心靈的暴擊,這些詞兒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些東西若不讀原文,或者讀了原文沒有細心體會,是很難發現的。比如,一個單詞若是在詞典裡標註了“古/詩文”,該如何表達?直譯和意譯,異化與歸化的分界線又在何處?羅琳時不時地玩兒梗,雙關,押韻,引用某種傳統文化,又該怎麼搞平衡?

孩子才只區分好壞對錯,我全都要!

筆者因對比鄭版和馬版(同時參考臺版),也添加了很多對各個譯本的思考。很多詞句的差異並非可以透過對錯這一簡單的標準來衡量的。當然,有趣的或值得思考的句子會提一些,很多重複的也就懶得提了。

近期在某平臺重看了《囚徒》的電影,彈幕討論的竟然都是“催狂魔”和“馬份”有多搞笑,excuse me?(無奈而不失高雅的微笑~)

順便安利一波呃……沒人給我錢的廣告,

B站買了《哈利·波特》電影的版權……

剩下的不必多說了。(B站老闆何在?……)

第七章 衣櫃裡的博格特

評論:原章節名為“The

Boggart

in the Wardrobe”,臺版譯作“衣櫥裡的

幻形怪

”。

Boggart也不是羅琳杜撰的,它是蘇格蘭和北英格蘭的調皮的家庭精靈或惡毒的地方守護神,它其他的名字還有bug、bugbear、bogey、bogun、bogeyman、bogle等等。

羅琳筆下的博格特與大多數英國民間傳說中的並不相同,後者的形象是固定的。與羅琳的描繪最相近的可能是在1867年出版的《Lancashire Folklore》(蘭開夏郡的民間傳說)中提到的一隻“蘭開夏博格特”,它可以變成各種動物的形象,或是更可怕的生物。

在英格蘭西北部的民間傳說中,博格特可能會在家裡製造惡作劇,但它們往往住在戶外的沼澤地裡、庭院的洞中、橋下或危險的道路急轉彎處。

《蘭開夏郡的民間傳說》一書將家庭博格特與其他型別區分開來。據說,蘭開夏郡的一匹馬脫韁逃跑,其原因是受到了一隻隱形的博格特的驚嚇。每當有人在沼澤地裡迷路,再也沒人看見過他時,人們就確信是一隻博格特把這個不幸的人抓住吃掉了。

在《囚徒》中出現的神奇生物(包括沒有實體的生物)大都選擇了音譯,筆者很是心塞。與之類似的還有卡巴(河童)、格林迪洛(滾帶落)和欣克龐克(哼即砰),加上唯一意譯的“紅帽子”,這些都是英國民間神話中的神怪。

看到後兩種生物的臺版譯名,筆者更心塞了~

直到星期四上午

【漏譯】

,馬爾福才在課堂上露面,當時斯萊特林和格蘭芬多的兩節魔藥課正上到一半。

評論:原文為“Malfoy didn‘t reappear in classes until

late

on Thursday morning,……”

漏譯了一個詞,一個很小的細節,補譯為“直到星期四上午

很晚的時候

”,臺版譯為“週四

接近中午時

”。

“怎麼樣,德拉科?”潘西·帕金森傻笑著問,“還疼得厲害嗎?”

“是啊。”馬爾福說著,

假裝

勇敢地

做了個鬼臉

。可是哈利看見,就在潘西看著別處時,他朝克拉布和高爾眨了眨眼睛。

評論:原文為“’Yeah,‘ said Malfoy,

putting on

a brave sort of

grimace

。”

put on有“(行為舉止)做作、矯飾、刻意表現”的意思;grimace指的是“(因顯示自己的痛苦、厭惡或使他人發笑而扭曲臉部,做出的醜陋表情)鬼臉;怪相;臉部扭曲”。

臺版譯作“並露出一個勇敢的

苦笑

”。

山石君意譯為“做了個

勇敢忍痛的表情

”。

微信表情就是這個——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鬼臉/苦笑

他們今天要做一種新的魔藥:

縮身藥水

。馬爾福把他的坩堝架在哈利和羅恩的坩堝旁邊,

於是

他們三個在同一張桌子上準備配料。

評論:原文為“They were making a new potion today, a

Shrinking Solution

。 Malfoy set up his cauldron

right

next to Harry and Ron,

so that

they were preparing their ingredients on the same table。”

第二處,這裡原文的邏輯更強一些。鄭版譯作“馬爾福

恰好

把……,

這樣

他們

在……了”,臺版是“馬份把……,

因此

他們……”。

第一處,縮身藥水在第一章就已經出現過了,是斯內普佈置的暑假論文題目。

shrink的意思是“變小、減少、(使)收縮;(衣服或布料)縮水;(尤指人的臉部或其他身體部位因衰老或疾病而)萎縮、起皺紋、皺縮”。

人文版選擇了儘可能直譯,鄭版譯作“縮身溶液”,米赫普更傾向於意譯成“

退育

溶液”,畢竟納威的蟾蜍最後變成了一隻蝌蚪。臺版譯文很逗,為“

還童

水”。

貌似應該就是這種東西——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細胞程式性死亡魔藥

馬版:斯內普走到他們桌前,

眼睛低垂著

從鷹鉤鼻上看了看那些根,他的臉在烏黑油膩的長頭髮下朝羅恩不懷好意地笑了笑。

新版:斯內普走到他們桌前,

低垂眼睛從

鷹鉤鼻

上看了看

那些根,

他的臉在

烏黑油膩的長頭髮

下朝

羅恩不懷好意地

笑了笑

臺版:石內卜走到他們桌前,

垂下

鷹鉤鼻

望著

那些雛菊根,

然後透過

他那頭油膩膩的長黑髮

榮恩

露出

不懷好意的

微笑

評論:原文為“Snape approached their table,

stared down

his hooked nose

at

the roots,

then

gave Ron an unpleasant smile

from beneath

his

long, greasy black

hair。”

首版:羅恩剛花了一刻鐘把

自己的根仔仔細細

切成

均勻相等的小塊兒。

新版:羅恩剛花了一刻鐘把自己的根仔仔細細切成均勻相等的小塊兒。

評論:這三個字貌似是因為排版才刪去的,不過這樣讀起來倒少了點感覺。

“還有,先生,我的這顆無花果需要剝皮。”

馬爾福

說,聲音裡充滿

惡毒的

笑意。

評論:原文為“’And, sir, I‘ll need this Shrivelfig skinned,’ said

Malfoy

, his voice full of

malicious

laughter。”

我們總會看到“馬爾福”跟“惡毒的”“惡意的”這樣的形容詞聯絡在一起,那是因為羅琳在玩文字遊戲。

羅琳在《囚徒》裡七次使用

mal

開頭的詞(

mal

icious(ly)和

mal

evolent(ly))來噁心馬爾福。另外serious(ly)出現的頻率也變多了,累計出現27次,因為Sirius(小天狼星)登場了。

可以說,羅琳的這些雙關語是seriously malicious(惡意滿滿)了。

首版:

沒錯,

說對了一部分,波特。但是還有別的好處呢。

對照:

這個嘛,

說對了一部分,波特。但是還有別的好處呢。

評論:原文為“

Well,

partly, Potter。 But there are other benefits, too。”

對照版譯文更形象了。

在隔著幾隻坩堝的那邊,納威遇到了麻煩。納威在魔藥課上經常弄得一團糟。這是他學得最差的一門課,而且他對斯內普教授怕得要命,這就使事情更糟糕了十倍。他的藥劑應該是一種

鮮亮耀眼的綠色

,結果卻變成了……

評論:原文為“His potion, which was supposed to be a

bright, acid green

, had turned -”

這一句鄭老師譯成了“亮綠色的

酸性物質

”,因為她不知道魔藥的調製標準是觀察顏色,而且acid在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酸”。

在這裡,acid指的是“(顏色)刺目的,非常強烈、鮮亮的,

耀眼的

”,出自《新牛津英漢雙解詞典》。臺版譯作“

鮮豔的

綠色”。

筆者查找了全系列的“acid green”關鍵字,發現上一次出現這個短語是在《魔法石》的第八章,有一句誤譯作“地下教室裡突然冒出一股

酸性的綠色

濃煙”。筆者認為,這裡指代的,同樣是“

豔綠色的

濃煙”,同時我驚訝地發現:

這兩次都是類似的場景,主角都是納威。

不能不說,這有點太

巧合

了。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Acid Green的維基百科

斯內普走開了,納威嚇得喘不過氣來。

“幫幫我!”他嗚咽著

【漏譯】

說。

評論:原文為“‘Help me!’ he moaned

to Hermione

。”

納威不是隨便沖人說的,就是對學霸赫敏講的,只有赫敏能幫他。此處可以補譯為“他嗚咽著

對赫敏

說”;鄭版譯作“他

對赫敏呻吟道

”。

首版:你聽說了嗎?今天

早上

的《預言家日報》——他們認為有人看見了小天狼星布萊克。

新版:你聽說了嗎?今天

早晨

的《預言家日報》

上說

——他們認為有人看見了小天狼星布萊克。

“離這兒不太遠,”西莫似乎很興奮,說,“是一個麻瓜看見的。當然啦,

那麻瓜

並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麻瓜們都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罪犯,不是嗎?所以那麻瓜就打了熱線電話。等魔法部的人趕到那兒,他已經不見了。”

評論:原文為“It was a Muggle who saw him。 ‘Course,

she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那是一個

麻瓜。這種地方當然算不上誤譯,只是漏掉了一個幾乎不會有人關心的資訊。

首版:“你在

胡說些

什麼呀,馬爾福?”羅恩沒好氣地說。

新版:“你在

胡扯

什麼呀,馬爾福?”羅恩沒好氣地說。

評論:原文為“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 Malfoy?”

首版:赫敏壓著嗓子悄悄告訴他怎麼做,

免得讓

斯內普看見。

新版:赫敏壓著嗓子悄悄告訴他怎麼做,

不讓

斯內普看見。

評論:原文為“Hermione was

muttering

instructions to him

out of the corner of her mouth

, so that Snape wouldn‘t see。”

首版:“馬爾福是什麼意思?”哈利低聲問羅恩,一邊把雙手放在怪獸狀滴水嘴裡噴出的冰冷水柱下

,“我為什麼要去找布萊克報仇?他

沒有對我做過什麼啊。”

對照:“馬爾福是什麼意思?”哈利低聲問羅恩,一邊把雙手放在怪獸狀滴水嘴裡噴出的冰冷水柱下

沖洗

,“我為什麼要去找布萊克報仇?他

沒有對我做過什麼啊

——目前為止

。”

評論:原文為“……he stuck his hands under the icy jet that poured from a

gargoyle's mouth

。 ’Why would I want revenge on Black? He hasn‘t done anything to me

- yet

。’”

最後一處是對照版改的,臺版譯為“他又沒有對我怎樣——

至少目前還沒有

。”

gargoyle已經在《密室》第11章提過了,這是教堂頂上用石頭製成的“

怪獸狀滴水嘴

”,也是校長門前的石頭怪獸。它的用途是排空教堂屋頂的雨水,所以也有譯作“

雨漏

”的。

在最新的《火焰杯(對照版)》中,該詞已被改譯成了“

滴水嘴石獸

”,Pottermore在《魔法世界的物品》這張圖裡給出了它的形象。在電影《火焰杯》裡也多次利用滴水嘴獸轉場。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圖片取自Pottermore(節選圖)

請讀者注意,“嘴”這個字被譯者雙關了,實際上是“怪獸狀滴水嘴

的嘴

裡”。臺版譯作“石像鬼

口中

”。大概就像這樣——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電影《火焰杯》

“大家都圍過來,”斯內普說,一雙黑眼睛閃閃發亮,“看看隆巴頓的癩蛤蟆會變成什麼樣。如果他的縮身藥水熬成了,癩蛤蟆就會縮成一隻蝌蚪。如果熬得不對——對此我毫不懷疑,他的

癩蛤蟆

就很可能

被毒死

。”

評論:原文為“If, as I don‘t doubt, he has done it wrong, his

toad

is likely to be

poisoned

。”

第一處,僅在本章斯內普的口中,toad被譯成了“癩蛤蟆”,而就在下一段,譯者卻換成了更加中性的詞彙,寫的是“納威的

蟾蜍

萊福”。

筆者越看越像是故意的,埋汰的不是萊福,是斯內普。幹得漂亮~

第二處,poison指的是“(故意或偶然)施毒、放毒;對(食物,飲料)下毒;(危險物質)毒死、毒害”,臺版譯作“他的蟾蜍很可能就會

中毒

囉”。

斯內普會不會毒死萊福,筆者不清楚。從邏輯上說,這兩種譯法都很準確。(吐槽:臺版文末的擬聲字常常讓我很崩潰,最崩潰的就是“囉”和“哩”。還有時不時就出現的“曉得”,這到底是臺灣版還是四川版?)

哈利也轉過身。他們已經到了樓梯頂上,

【漏譯】

其他同學紛紛從他們身邊走過,去禮堂吃午飯。

評論:原文為“They were at the top of the steps now,

watching

the rest of the class pass them, heading for the Great Hall and lunch。”

漏譯了一個詞,鄭版譯為“眼看著”,臺版譯為“望著”。這個詞的重要性在於,它表示了哈利二人正在環顧四周,尋找赫敏。

鄭版:“你

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羅恩問。

馬版:“你

這是怎麼弄的

?”羅恩說。

臺版:“你

在變魔術啊

?”榮恩說。

評論:原文為“

How did you do that?

這是羅恩重新見到赫敏時問出來的,他很奇怪赫敏為何會突然不見,重新出現在更遠的地方。

筆者更喜歡鄭版的譯法,馬版有點偏,臺版在其他作品裡還好,在這裡則顯得很奇怪。(他們本來就是巫師啊~)

首版:他臉上淡淡地笑著,把那隻破破爛爛的舊

箱子

放在講臺上。

對照:他臉上淡淡地笑著,把那隻破破爛爛的舊

公文包

放在講臺上。

評論:原文為“Lupin smiled vaguely and placed his tatty old

briefcase

on the teacher’s desk。”

盧平教授領著他們穿過空蕩蕩的走廊,繞過一個拐角,他們一眼看見那個

最喜歡搞惡作劇的

皮皮鬼頭朝下懸在半空,正把口香糖往離他最近的那個鑰匙孔裡塞呢。

評論:原文為“He led them along the deserted corridor and around a corner, where the first thing they saw was Peeves the

poltergeist

,……”

poltergeist,人文社作形容詞翻譯。維基譯作“調皮搗蛋鬼”,Pottermore譯作“惡作劇幽靈”,臺版譯作“吵鬧鬼/愛吵鬧的鬼魂”。

盧平瘋子大傻蛋

,”皮皮鬼唱道,“盧平瘋子大傻蛋,盧平瘋子大傻蛋——”

評論:原文為“

Loo

n

y

loo

p

y

Lu

p

i

n,”

這句話馬版選擇了直譯。loony是“瘋子”的意思,上一次出現是去年羅恩薩拉查·斯萊特林的時候。其實moony(月影君)在英國俚語裡也是同樣的意思,當然,我不會告訴你們moony還有“愚蠢的”的意思。(吐槽:多像寫這個系列的我哈~)

loopy是“瘋瘋癲癲、呆頭呆腦”的意思。

在罵人的時候押韻是皮皮鬼的特點,這句話也是壓了頭韻/lu:/和尾韻/i/的,讀起來朗朗上口。鄭版譯為“又笨又糊

平”,只壓了兩個詞。

臺版譯作“

肉、

平”,韻倒是都壓了,不過開玩笑調侃感覺更重,反倒沒有馬版直譯地精彩;還有一點,臺版只重複了兩遍。

雪月花幫我查了一下日語版,發現他們的譯法是“

ルーニ、ルーピ、

ルーピン。

バーカ、マヌケ、

ルーピン。

ルーニ、ルーピ、

ルーピン~”第一、三遍是大家都看不太懂的片假名音譯;第二遍則意譯為“笨——蛋、呆子”,無關韻律。(這招夠絕的~)

費爾奇是霍格沃茨的管理員,一個壞脾氣的、

不成器的

巫師,總是在找學生的碴兒,也跟皮皮鬼過不去。然而,皮皮鬼對盧平教授的話根本不在意,只是

噴著唾沫狠狠地呸了一聲

評論:原文為“Filch was …… a bad-tempered,

failed

wizard…… 。 However, Peeves paid no attention to Professor Lupin‘s words, except to

blow a loud wet raspberry

。”

第一處,鄭版和臺版分別譯作“

沒學成的

不合格(的)

”。

第二處,鄭版誤譯作“響亮地吹出了一個溼

木莓

”。這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新版改了也就是了。不過米赫普在提出這處的時候,他的建議竟然是把“溼木莓”改譯作“

覆盆子

”,因為覆盆子是大家現在廣泛接受的譯法,也是校長喜歡的果醬。

Are you kidding me?

blow a raspberry是非正式用法,指的是“(為表示嘲弄、侮辱、譏笑或輕蔑而)將舌頭挾在上下唇之間振動,發出的粗魯的怪叫聲”,詞典譯作“呸聲、噓聲、咂舌聲”。

(吐槽:童年啊~書裡不提,我肯定忘了這種“略略~”或“嘞嘞~”的聲兒了。友情提示,這種聲音很沒禮貌,

請勿對陌生人使用

,否則可能會被打死。)

臺版譯作“而且還

咂著舌頭髮出響亮的嘲笑聲

”,《鳳凰社》第12章類似的地方譯作“

大聲咂了一下舌頭

”。

所以要不然就是米赫普也沒看出來,要不然就是他在釣魚,故意寫下一個錯誤的譯文,坑的就是不認真分析的哈迷。【默哀零點零五秒~】

胡謅也謅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容易做到呢。是不是有意的?

他把魔杖舉到肩膀那麼高,直指皮皮鬼,說了句“

瓦迪瓦西

”。

評論:原文為“He raised the wand to shoulder height, said ’

Waddiwasi

!‘ and pointed it at Peeves。”

Waddiwasi(讀作“wah-deh-WAH-see”)是“wadding”(填充物)和法文“vas-y”的合成詞,後者的意思是“go ahead;Come on”。所以這個咒語的實際意思是“軟塊,去填充吧!”

臺版同樣是音譯,就不介紹了。

這就引發了第二個問題,鄭版、臺版的譯文與原文順序相同,都是盧平先念咒語,然後指向皮皮鬼。這個順序很可能是不可更改的,因為盧平是在指引口香糖的方向。

而馬版應該是為了把咒語挪到最後才修改了順序,但這就不夠嚴謹了。

首版:教工休息室是一間長長的屋子,四面牆上鑲著木板,

屋裡

堆滿了不配套的舊椅子。

屋裡

只有一位教師。

新版:教工休息室是一間長長的屋子,堆滿了不配套的舊椅子,四面牆上鑲著木板。屋裡只有一位教師。

評論:原文為“The staff room, a long, panelled room full of old, mismatched chairs, was empty except for one teacher。”

乍一看只是修改了順序,實際上是為了把兩個“屋裡”刪掉一個,使句子更加精煉。

鄭版:別關上,盧平。

我還是別看的好。

馬版:別關門,盧平。

我還是不要目睹這一幕吧。

臺版:別關門,路平。

我可沒興趣看你們上課。

評論:原文為“Leave it open, Lupin。

I'd rather not witness this.

witness作動詞的意思是“

目擊

、見證(犯罪、

事故

等)”。筆者更喜歡馬版,鄭版也挺有意思,臺版似乎有點偏了。

鄭版:它是變形的

東西

,它可以呈現為它認為最能嚇唬我們的任何形象。

馬版:是一種會變形的

生物

,它認為什麼最能嚇住我們,就會變成什麼。

臺版:它是一種會變形的生物,它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形貌,變成任何它認為我們心裡最害怕的東西。

評論:原文為“It’s a

shape-shifter

, It can take the shape of whatever it thinks will frighten us most。”

shift是“變化、轉移、轉換”的意思,“shape-shifter”的直接理解就是“形象轉換者”,這裡只能意譯了。

首版: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回答問題是很彆扭的,但是哈利

只能冒險試一下

對照: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回答問題是很彆扭的,但是哈利

還是試了一下

評論:原文為“Trying to answer a question …… was very off-putting, but Harry

had a go

。”

have a go的意思是“嘗試、試圖(做某事)”。

跟博格特打交道時,最好結伴而行。這樣就把它弄糊塗了:是變成一個沒有腦袋的

骷髏

呢,還是變成一條吃肉的鼻涕蟲?

評論:原文為“Which should he become, a headless

corpse

or a flesh-eating slug?”

corpse的意思是“(尤指人的)

屍體

;死屍”,臺版譯為“一具無頭屍體”,鄭版譯作“沒有腦袋的屍體”。

“我們先不拿魔杖練習一下咒語。請跟我念……滑稽滑稽!”

評論:原文為“After me, please 。。。

riddikulus

!”

博格特驅逐咒(Boggart-Banishing Spell),咒語為“Riddikulus”,讀作“ri-di-KULL-lis”。臺版譯作“叱叱,荒唐!”

這個咒語是對英文單詞“ridiculous”的改編,意思是“可笑的、引人嘲笑的、愚蠢的、荒謬的、荒唐的”;它同時還源於拉丁單詞ridiculum(joke)和ridere(to laugh)。維基給出的似乎是拉丁讀音,而電影裡則是英文讀音。

納威似乎吃了一驚,但他說道:“好的……她總是戴著那頂帽子。一頂高帽子,上面有一隻禿鷲的標本。身上是一件長裙……一般是綠色的……有時還戴一條

狐狸毛

的圍巾。”

評論:原文為“And a long dress 。。。 green, normally 。。。 and sometimes a fox-

fur

scarf。”

fur的意思是“(動物的)毛、軟毛;毛皮;裘皮、皮草”。鄭版和臺版均譯作“狐狸皮”。根據物品性質來看,這裡指的應該是帶毛髮的狐狸皮。

在電影和Pottermore的章節插圖中,均還原了博格特-斯內普的形象,狐狸皮圍巾還都是“原生態”的。請注意下圖斯內普-艾倫的禿鷲帽子,綠色長裙,狐狸皮圍巾和紅色手袋,當然,必須包括演員一臉懵逼的神態。(哈哈哈哈~)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圖片取自Pottermore

首版:“能。”納威不敢肯定地說,顯然

在擔心接下來會

什麼。

新版:“能。”納威不敢肯定地說,顯然在擔心接下來會

發生

什麼。

馬版:他首先想到了伏地魔——

重新強大起來的

伏地魔。

臺版:他第一個想到的是佛地魔——

法力完全恢復,意圖東山再起的

佛地魔。

評論:原文為“His first thought was Lord Voldemort - a Voldemort

returned to full strength

。”

strength指代的“力量”,是“個人、組織或國家的

影響

實力

”。

兩個版本都非常不錯。

一隻腐爛的、陰森森閃著冷光的手,飛快地縮回黑

袍子

下……從看不見的嘴裡

發出長長的呼嚕呼嚕的呼吸聲

……然後是一種滲透骨髓的寒意,如同被水淹沒的感覺……

評論:原文為“A rotting, glistening hand, slithering back beneath a black

cloak

。。。

a long, rattling breath

from an unseen mouth 。。。 then a cold so penetrating it felt like drowning 。。。”

第一處,應為“斗篷”。

第二處,這半句源於第五章,譯文為“(吸了)一口長氣,(喉嚨裡)發出咯咯的聲音”。但這一句省略了動詞drew(吸),所以breath才譯成了“呼吸”。臺版分別譯作“做了一次……深呼吸;發出一陣……吸氣聲”。

首版:納威,我們都往後退,給你留出一塊空地來,好嗎?

到時候,

我會把下一個同學叫上前

……

新版:納威,我們都往後退,給你留出一塊空地來,好嗎?我會把下一個同學叫上前……

評論:原文為“I‘ll call the next person forward 。。。”

“到時候”這三個字在原文中並不存在,只不過是will將來時引申出來的。不過刪了這三個字有點可惜,連同前文一起看,刪掉“到時候”,轉折反而有點突兀了。

臺版同樣譯出了這一轉折,譯文更長,為“

輪到下一位的時候,

我會點名請他走到前面……”

納威連連後退,手裡舉著魔杖,嘴裡卻發不出聲音。斯內普一步步朝他逼來,一邊伸手到袍子裡

掏魔杖

評論:原文為“Snape was bearing down upon him, reaching inside his robes。”

原文並沒有“掏魔杖”。鄭版譯為“把手伸進了他的長袍”,臺版譯為“並伸手探進長袍”。

“掏魔杖”是巫師最有可能的動作,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同樣不容忽視:掏魔藥。斯內普是絕對不會跟納威決鬥的,聯想到他在課上從長袍裡掏出縮身藥水解藥的一幕,納威該不會是害怕斯內普喂他魔藥吧?

猛的一聲脆響,像是抽了一記響鞭,斯內普腳步開始踉蹌,只見他身穿一件帶花邊的長裙,頭戴一頂高帽子,帽子上有一隻被蟲蛀過的禿鷲,手裡還

提著

一個紅色的大手袋。

評論:原文為“he was wearing a long, lace-trimmed dress and a towering hat topped with a moth-eaten vulture, and

swinging

a huge crimson handbag from his hand。”

swing一詞弱了一點,誤譯倒是談不上。這個詞本身是“搖動、擺動”的意思,鄭版譯作“

晃盪著

”。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教工休息室櫃子前的博格特-斯內普教授(圖片取自Pottermore)

帕瓦蒂神情果斷地走上前去。斯內普轉身

撲去

。又是啪的一記脆響,斯內普不見了,

原地

站著一個血跡斑斑、裹著繃帶的木乃伊,它那

沒有目光的臉

轉向了帕瓦蒂,拖著雙腳、一步步地慢慢朝她走去,僵硬的胳膊也舉了起來——

評論:原文為“Snape

rounded on

her。 There was another crack, and where he had stood was a bloodstained, bandaged mummy; its

sightless face

was turned to Parvati and it began to walk towards her,……”

第二處,“原地”二字在《典藏版》就已經改了,原為“那兒”。

第一處,round on someone的意思是“突然轉身並攻擊某人”,這個attack一般僅限於口頭上(責罵、批評),但也可能是體現在行動上。

只是博格特的攻擊方式比較特別,是透過變形成被攻擊者害怕的樣子達成攻擊的,魯皓指出,這裡表示的是博格特轉移了攻擊目標。通過後文我們可以看出,博格特仍舊站在原地,並沒有做出“撲”的動作。

此處可改譯作“斯內普

轉向了

她。”

第三處,sightless的意思是“(眼睛)看不見的;無視力的、失明的、盲的;(詩文)看不見的、invisible”。

鄭版譯作“那雙

沒有視力的

眼睛”,臺版譯作“

被遮住的

面龐”。

這一個短語只能意譯,因為這既表示人死之後沒有視力,也可以表示眼睛被遮住或兩眼空洞無神。

我們以為的木乃伊可能是這樣的——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筆者拍攝自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古埃及的科普都爛大街了,筆者就不解釋木乃伊是啥了。下圖這個木乃伊名叫娜弗爾-穆特(即美麗的穆特),是底比斯某個穆特神廟裡的吟唱者,生前遭受牙疼的困擾。

注:古埃及有四個創世神話中心,分別是大家最熟悉的赫留坡裡九神系,孟菲斯的三神系,赫摩坡裡的八神系和底比斯的三神系。穆特(Mut)是底比斯三位創世神之一,女性的保護神。她是太陽神阿蒙的妻子,月神孔蘇(Khonsu)的母親。

還有可能是這樣的——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圖片取自Pottermore

所以鄭老師肯定是故意的,但並非亂譯,將face譯成“眼睛”是對原文的妥協,畢竟這個短語強調的是“

sightless

face”,這類因表述嚴謹而妥協的例子,前文也已經說過多次了。

馬版“

沒有目光的

臉”更加準確,也譯出了sightless的精髓;臺版的刻畫也很準確,“

被遮住的

面龐”是另一種理解。

不過米赫普譯成“

看不到的

臉”是什麼鬼?sightless指的是木乃伊自身的狀態,學生當然能看到木乃伊的臉,最多就是臉“被遮住了”。雖說都是“看不見”,但如何看不見的,是需要譯者明確的。

這條倒不像是故意的,但改得的確很有條理,不過異化過度了吧!吐槽也得有個限度是不是~

啪!木乃伊不見了,出現了一個女人,黑黑的頭髮拖到地上,臉像個骷髏,泛著綠光——是個

女鬼

。她把嘴張得大大的,頓時,怪異可怕的聲音在教室裡迴盪,是一種尖厲的長叫,哈利聽得頭髮都豎了起來——

評論:原文為“Where the mummy had been was a woman with floorlength black hair and a skeletal, green-tinged face - a

banshee

。”

還記得梅森夫人的“尖聲怪叫”和洛哈特吹噓的“班登”的女鬼嗎?就是這個!臺版譯作“報喪女妖”。

這個場景表示的正是女鬼在“報喪”呢~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愛爾蘭女鬼/報喪女妖(圖片取自Pottermore)

從西莫的博格特-報喪女妖開始,電影版就和原著不一樣了。

電影限於時長,只還原了納威的博格特-斯內普,羅恩的博格特-八眼巨蛛,哈利的攝魂怪還有盧平的“月亮”。帕瓦蒂的博格特-木乃伊沒有出現,而是變成了“眼鏡蛇”,和“小丑玩偶”。木乃伊、報喪女妖、老鼠、眼球、斷手通通消失了。

But,你有沒有發現博格特在變成八眼巨蛛之前轉了好幾個圈?

下圖是我從B站節選出來的幾張圖,大家可以隱約辨認出報喪女妖、某種鳥、骷髏、張著嘴的眼球、被夾住的血呼啦的斷手的形象。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電影《阿茲卡班的囚徒》節選組圖

“它已經糊塗了!”盧平大聲說,“我們

成功了

!迪安!”

評論:原文為“It’s confused! We

're getting

there! Dean!”

這裡是進行時表將來,應為“我們

就要

成功了!”

“太棒了!羅恩,輪到你了!”

羅恩

上前去。

評論:原文為“Ron

leapt

forward。”

leap是“跳、跳躍”的意思,但同時還有“突然行動、急不可待地行動、猛衝、突然做(某事)”的意思。

鄭版和臺版都譯作“跳”,不過“跑”絕對不能算誤譯。

首版:一隻足有六英尺

那麼

高、

全身是毛的

大蜘蛛朝羅恩逼了

過去

,氣勢洶洶地張開了它的鉗子。

新版:一隻足有六英尺高、

渾身長滿毛的

大蜘蛛朝羅恩逼了

過來

,氣勢洶洶地張開了它的鉗子。

評論:原文為“A giant spider, six feet tall and

covered in hair

, was advancing on Ron, clicking its pincers menacingly。”

“滑稽滑稽!”羅恩吼道,蜘蛛的腿頓時消失了。它在地上滾來滾去,拉文德·布朗尖叫著躲開

。最後蜘蛛停在了哈利

腳下,哈利舉起魔杖,做好準備,可是——

看這兒!

”盧平教授突然喊道,搶先一步上前。

評論:第二段,原文為“‘

Here!

’ shouted Professor Lupin suddenly, hurrying forward。”

鄭版譯作“

停!

”臺版譯作“

讓我來!

三個版本都對。這是在讀者情緒最激烈的時候突然收尾的詞。筆者私認為鄭版的情緒最到位,馬版的表述最準確。臺版的譯詞卻始終讓筆者感覺有些氣息不暢,就像是滑雪到了一半沒有瞬間剎車停下,而是半道摔了一跤。

第一段,加粗的兩個字在新版中刪掉了。“了”是收尾的詞,刪掉這個字相當於把讀者原本稍微放鬆的地方給掐斷了,把整個自然段連成了整體;“的”也是類似的道理。這就使讀者必須從頭順到尾,直到該停的地方。

這些很有些過度解讀的意味,不過人文社譯地挺漂亮的。

無腿的蜘蛛消失了。同學們都慌亂地東張西望,看它跑到哪兒去了。他們看見一個銀白色的

懸在盧平教授面前,盧平教授幾乎是懶洋洋地說了句:“滑稽滑稽!”

評論:原文為“Then they saw a silvery white

orb

hanging in the air in front of Lupin,……”

orb的意思不只是“球”,還指“天上的球”,它還有“(詩文)天體、星球;球體(尤指日、月)、globe”的意思。

這是赤果果的暗示,就差說出“月球”二字了。

鄭版和臺版都譯作“球體”,不過這兩版最多也只能譯到這一步了,再多一個字就超綱了。

多說一句,這個“天上的”還有一重含義,所以orb還有“王權寶球”的意思,指的是“國王或女王在重要儀式上攜帶的頂部飾有十字架的金球”,

是權力的象徵

鄭版:於是這個博格特炸開了,炸成

千縷輕煙

,消失了。

馬版:博格特

頓時爆炸

,變成無數股細小的煙霧,消失不見了。

臺版:幻形怪

應聲

爆裂,粉碎成數千縷細微的煙塵,然後就完全消失了。

評論:原文為“and the Boggart exploded, burst into a thousand tiny wisps of smoke, and was gone。”

三個版本都有非常出彩的字詞。

“太棒了!”盧平教授大聲說,全班同學熱烈鼓掌,“太棒了,納威!同學們都做得不錯。讓我看看……給格蘭芬多加五分,

因為每個人都制服了博格特

——給納威加十分,因為他制服了兩次——再給赫敏和哈利各加五分。”

評論:原文為“five points to Gryffindor

for

every person

to tackle the Boggart

- ten for Neville because he did it twice - and five each to Hermione and Harry。”

這句話鄭版和馬版都誤譯了。

因為for的意思不是“因為(某事)”,而是“為(某人)”,而to tackle the Boggart作person的定語,表示“每個制服博格特的人”。

所以這句話應譯為“

每個制服了博格特的人,都要

給格蘭芬多加五分”。臺版譯為“每位對付過幻形怪的同學,都可以替葛萊芬多贏得五分”。

其一,並非每個人都制服了博格特,哈利和赫敏等人都沒有來得及實踐;其二、除納威以外的全體同學綁在一起才有五分,而納威一個人單算十分,這二十五分顯然不夠公平。

所以自然是每個實踐的人(帕瓦蒂、迪安、西莫、羅恩)各五分,納威因實踐兩遍加十分,哈利和赫敏答題每人五分才是合理的操作。格蘭芬多總計加四十分。

Pottermore在《霍格沃茨學院分數賞罰詳情》(中譯版戳這裡)中列舉了全部的分數細節,圖中明確畫出盧平為七個人加了四十分。

果然是格蘭芬多前級長,真夠護犢子的~

首版:家庭作業,請

讀一讀

關於博格特的那一章,再用簡單的話概括一下……

新版:家庭作業,請

閱讀

關於博格特的那一章,再用簡單的話概括一下……

同學們興奮地交談著,離開了教工休息室。但哈利卻感到悶悶不樂,盧平教授故意不讓他去對付博格特,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他看見哈利在火車上暈倒,就以為哈利

沒有什麼本事

?難道他以為哈利還會再暈過去嗎?

評論:原文為“Was it because he‘d seen Harry collapse on the train, and thought he

wasn't up to

much?”

be up to有“達到、及得上;勝任、適於”的意思,not be up to much是英式英語,指的是“質量差、不很好、馬馬虎虎、不怎麼樣、沒多大價值”。

鄭版譯作“就此認為哈利

不能承受太多的恐慌

嗎?”臺版則譯為“所以就認定他

根本應付不來

嗎?”

第七章整理完了,速度還是蠻快的。書裡有太多很小的修訂,筆者也就依照常例不再發了,都沒啥意思。

馬版有些問題,但問題很小,幾乎不會影響閱讀,而且很難會被一般讀者注意到。除了盧平的打分規則外,倒也沒什麼值得爭議的地方。

倒是日文版的歌詞譯得很有性格。在一些臺版的參考都不夠的時候,筆者也回去看看日文版,即便看不懂,也能看出一些門道來。

臺版也不是都對,畢竟受文章主題限制,還是要以通行的馬版為主。筆者不可能把臺版每一句的譯文都找出來梳理探究,而且臺版的風格也比較另類,很多詞在原文裡沒有,這可能會把我累死。

米赫普的文章水平下降了,“

sightless

face”那處讓我再次感受到了他的偏執。有些時候,譯文並不是一定要逐詞句對應的,往往要繞一下,畢竟翻譯的基本目的是要讓人讀懂,再深層的目的是要傳遞原著的語氣、情緒和氛圍。

有些地方我很較真,對細節也很敏感,這當然有賴於浮萍的幫助,除去對比米赫普糙心的文章之外,每一章她都要給我額外提出幾十條建議,而我真正寫在文章裡的可能也就只有一半。

因為還有一些地方,我就不能像米赫普一樣偏執了。直譯的原文會讓讀者感覺很痛苦,而譯者常常需要透過成語潤色一遍,或者為了避免翻譯腔而繞一下,這一動就可能會丟詞,某些譯文就會偏一點。這樣的妥協實在不可避免,畢竟他們是在戴著鐐銬跳舞。

第三冊對照版的修訂相較前兩部來說,不是那麼明顯。畢竟經過了一輪重譯,又經過了一版潤色。但對照版每次一旦改動,新的譯文都比上一輪更加精彩。

真是喜歡馬老師的譯文,對比閱讀的過程中,是能感受到一種韻律的。

【花了將近十天的時間把《鳳凰社草稿大綱》整理出來了,同時整理出來的還有《火焰杯》中刪減的人物概況。收穫不少,而且都是乾貨,不摻水分的純乾貨。

第七章又和鄭版對比了一遍,加了點東西。已恢復更新~

無數次地想棄坑,最終還是捨不得。挑剔的眼光已經養成,若不認真對比一遍,就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輕鬆地閱讀《哈利·波特》這套書了。】

第八章 胖夫人逃跑

“看看他的袍子

成了什麼樣兒

。”盧平教授經過時,馬爾福

故意說得讓別人都聽見,

“他穿得就像我們家

以前的

小精靈。”

評論:原文為“’Look at

the state of

his robes,‘ Malfoy would say

in a loud whisper

as Professor Lupin passed。 ’He dresses like our

old

house-elf。‘”

第一處,鄭版沒有這幾個字,臺版譯為“看看

他穿長袍的那副德行

”。馬版和臺版都很巧妙地詮釋了state這個詞,詞義為“狀態、情形;

(非正式)骯髒、凌亂、不整齊

”。

第二處,第六章已經提過了,臺版還是“清晰的耳語”。

第三處,鄭版漏譯了。old指的不是“年老的”,而是“以前的”,暗指的就是多比。

這句話意味著,馬爾福家只有多比。

在多比自由之後,馬爾福家就一個家養小精靈也沒有了。

學完博格特,他們又學習了

紅帽子

,這是一種類似

小妖精

的醜陋的

小東西

,潛伏在曾經流過血的地方,如城堡的

地牢

裡、廢棄的戰場的坑道里,等著用大棒襲擊迷路的人。

評論:原文為“After Boggarts, they studied

Red Caps

, nasty little

goblin

-like

creatures

that lurked wherever there had been bloodshed, in the

dungeons

of castles and the potholes of deserted battlefields, waiting to bludgeon those who had got lost。”

Red Cap,臺版譯作“紅軟帽”。

這一句和原文有些細微的差異,但是都屬於靈活翻譯的範疇。鬱悶的是,這裡的dungeon被譯成了“地牢”。(呵呵~)

在《神奇動物在哪裡》中,紐特寫的是“

dwarf

-like”(類似小矮人的)(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紐特提到,用魔咒或毒咒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們驅趕走。

在邊境民間傳說中,紅帽子(Redcap)是一種兇殘歹毒的妖精。據說它居住在英格蘭-蘇格蘭邊境的廢棄城堡裡,特別是那些出現過暴政或惡行場景的城堡。他們以把帽子浸在受害者的鮮血中而聞名。

人們將紅帽子描繪成一個矮胖的老者,長著突出的長牙,乾瘦的手指像鷹爪一般,大眼睛是血紅色的,可憎的頭髮在肩膀下飄揚。他腳蹬鐵靴,左手持一柄帶鐵尖的柺杖,頭上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

每當旅行者人靠近紅帽子的巢穴,紅帽子就向他們扔大石頭;若是紅帽子殺了他們,就把帽子浸在他們的血裡,使帽子變成深紅色。紅帽子不受人類力量的影響,只會被朗誦《聖經》的聲音趕跑。如果有人用帶有耶穌受難像的十字架朝紅帽子揮舞,它就會伴隨著淒厲的吼叫消失在火焰中,並留下一顆犬齒。

筆者譯自維基百科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三)

紅帽子

第八章未完,後續詳見:《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新舊版修訂對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