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揭面歌手: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一、東方不敗

《Bulletproof》,降 e 小調,音域 bE4 - bG5

《默》f 小調,音域 F3 - F5

《如果你也聽說》bB 大調,音域 F3 - F5

驚豔的亮相。

撇開造型和颱風,這首《Bulletproof》選歌新潮超前、編曲動感流暢、演唱瀟灑率性,堪稱真人秀範例式的 Performance。

整曲的精華在於改編。La Roux 的原版《Bulletproof》更接近於 Synth-pop,新潮、科技味有餘,律動、感染力不足。尤其是節奏聲部,完全由電鼓和載入了自動琶音器的 Lead 音色擔綱,不論從頻段豐滿程度和切分層次上,多少還是有些單薄。東方不敗的版本解決了這些問題。一來把節奏聲部改回了搖滾底子(鼓、貝斯、節奏吉他、rock organ),同時隨著段落進行對律動有所調整;二來在織體、或者在段落間的介面處用了電子味很重的音色作為填充,雖然絕對量不大但都佔據了關鍵位置,從而保證了歌曲整體的「電音」感;三是對歌曲的段落進行了調整,棄用了原曲的簡略橋段,轉而擴寫成一段 rap(還疊加了變音過的人聲,系此曲一大亮點),保持了副歌段的情緒,處理得很漂亮。如果單從表演的角度審視,東方不敗這的編曲是優於原版《Bulletproof》的。於是我搜索了一下編曲者 @孔瀟一 ,這也是微博名字,帳號的背景是 Prince,還有好多 Daftpunk 的內容(這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 Artist),果斷關注歐液。

有必要再對電子音樂略作展開。電子合成器自六十年代發明起就迅速應用在音樂製作當中,並且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世界性的「電子樂浪潮」。現在很多音樂人和媒體所說的「復古」(Vintage)復的其實是三十多年以前的音樂風格。而且這些年隨著樂器製造技術和音樂製作理念的提升,電子樂又開始逐漸風靡全球——不單作為獨立的音樂門類出現,而且也更大程度地滲透進了其他風格如搖滾、爵士、拉丁中。電子樂器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人類「創造聲音」的能力,而這又必然激發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電子音樂一定是音樂發展的重要方向,無論是在流行音樂還是嚴肅領域內。探討這個問題,有個很好的類比案例就是電聲樂器——人類可以透過改變電路訊號來製造出新的聲音,從而創作出新的音樂,這也是流行音樂賴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而電子樂器可以直接在波形的層面上對聲音進行編輯,從「拓展聲音製作能力」的角度看,程度是遠大於電聲樂器對原聲樂器的超越的。那擁有了電子樂器的音樂人們能創作出怎樣的新的音樂?我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遠遠不止我們目前所見到的。

東方不敗這些年一直堅定地走電子路線,定位很成功。當然巫啟賢老師批評的「沒有膾炙人口的歌」的現象,確實也存在。原因很多,這也不是東方不敗一個人的錯,不過她唱起口水歌確實沒有唱電子有範兒。《默》和《如果你也聽說》這種抒情歌,她是唱不過大路歌手的,雖然音色飽滿有特點,但從頭到尾都有拖拍出現(如果是自行處理的 freestyle 那出現頻率也過於高了),聽感一般。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她發聲技巧有明顯進步,幾首歌裡 D5 以上的高音區質量都很好,身體不適時的 F5 也很漂亮,是下了苦功夫的。這些抒情歌參加節目時劃劃水就行了,關鍵時刻還是堅持做自己吧。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二、普羅米修斯

《但是又何奈》,a 小調,音域 A2 - E4

節目中普羅米修斯因為選曲和節目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我特意搜尋了一下此曲的背景,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分享給大家。此曲原版為日本八十年代的著名樂隊 Monta & Brothers 組建之初首張專輯《Act I》中的作品《ダンシング・オールナイト (Dancing All Night)》 ,在日本銷量超過 160 萬張,也斬獲了「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在內的多個重要獎項。

在翻唱之風盛行的七八十年代,這首大熱單曲自然被迅速引入華語樂壇。據不完全統計,此曲被重新填詞翻唱發行的版本包括《舞在今宵》(劉文正)、《今晚想念你》(費翔)、《Dancing All Night》(甄妮、藍心湄)、《明日各東西》(陳美玲)、《舞在旋律中》(白麗華)等,而其中最著名的版本當屬曾被崔苔菁、葉倩文、謝玲玲、巫啟賢、文章等人翻唱過的《但是又何奈》,完美切合了原曲英文標題及 Hook 句「Dancing All Night」的發音,實在是精彩且巧妙的空耳譯法。

普羅米修斯的《但是又何奈》翻唱自臺灣原住民歌手巴奈(柯美黛)的版本,曾作為臺灣文藝片《幫幫我愛神》的插曲出現。披著情慾外衣的電影壓抑而絕望,而巴奈那木然且蒼涼的演唱,和影片氣氛格外搭配。普羅米修斯沿用了巴奈的單琴彈唱的編曲,含蓄內斂的音樂中,又包含著語感氣息帶來的豐富細節,加上淺吟婉轉圓潤綿長的聲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從整體上看,這個欲言又止、積鬱心間的版本,要比直接 copy 自 club 範兒原曲的眾大佬翻唱版,更貼切「但是又何奈」的中文歌詞意境呢。

但普羅米修斯也有處理失誤之處。一來,在編曲上只增加了絃樂織體,歌曲主體還是沿襲了巴奈原版的木琴彈唱,烈度略有不足。可以使用一些準聲效的器樂(水琴什麼的)或者直接貼音訊取樣,用以增加聲音層次;二來,自由節奏太多。這種極抒情的歌曲可以多用一些漸慢,尤其是段間介面之前的尾句。但普羅米修斯漸慢得太多,一直沒有一個速度恆定的完整段落來構建內在速度,沒有做到「形散神不散」;三來,如此有來頭的作品,其實本可以透過節目組稍微介紹一下歌曲背景,至少會讓觀看成片的觀眾們多瞭解些背景,也更容易產生共鳴。幾個失誤的綜合作用之下,場面被搞得非常冷,成績也不甚理想,頗為遺憾。

而遺憾的又豈只有普羅米修斯。原唱者 Monta & Brothers 在 1980 年火速竄紅後,又於 1984 年迅速解散。樂隊靈魂人物、主場兼吉他手門田頼命此後的發展也一直不順,再也沒有推出像《Dancing All Night》這樣膾炙人口的大熱單曲。翻唱者巴奈從小長在破碎家庭,青年時流浪各地,此後也一直作為半地下歌手和主流娛樂圈保持距離。或許是歷經太多遺憾,所以才能唱得如此奈何。

貼一下 Monta & Brothers 的原版《Dancing All Night》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Monta & Brothers - Dancing All Night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jcdAb3OqEY/?resourceId=0_06_02_99

巴奈《但是又何奈》MV

《蒙面歌王》S01 Part.3

《但是又何奈》 演唱:巴奈—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wMTYyMDcy。html?from=s1。8-1-1。2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三、千面嬌娃

《I Will Always Love You》,bA 大調轉 A 大調,音域 bA3 - #C5

《我要你的愛》,bE 大調,音域 bB3 - bB4

《被遺忘的時光》,G 大調轉 bA,音域 D3 - C5

千面嬌娃的選歌策略還是有些問題。她本身是中音歌手,並不以音色和音質見長(至少需要走滄桑老炮範兒)。所以選 DIVA 的招牌大歌是不太明智的(觀眾已經不是沒聽過歐美金曲的土包子了),更何況在沒有改編、音域下移、簡化裝飾轉音的情況下,雖然算不上「人老珠黃」,但至少也落了個「飽經滄桑」,吃虧。

而《我要你的愛》就選得很好。本是一首老上海時期的爵士歌(p。s 那是唯一一箇中國流行音樂走在世界前列的時代),往 Blues 和搖滾上靠了一些,簡而言之就是貓王那風格。要是千面嬌娃在銅管 Solo 時再甩甩膝蓋,直接就是貓王模仿秀了。這樣的音樂,節奏感強、色彩豐富(Blues 音階、銅管 Fill)、氣氛熱烈,實在不需要再用音域來推情緒了(實際上音域只有一個八度),但效果仍然非常的好,想起我常說的那個詞了麼?「風格碾壓」。

至於《被遺忘的時光》,效果好真的是因為千面嬌娃和蔡琴的定位太貼切。女中音歌手少,聽眾耳熟能詳的女中音的代表作就更少了。除了蔡琴以外,估計就該唱《打起手鼓唱起歌》了吧。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四、最後的武士

《存在》,E 大調,音域 B2 - C5

《Still Loving You》,g 小調,音域 A3 - bE5

哎,我實在沒法假裝不知道他是誰,因為在他首次亮相的第八期播出之前,我已經去常州參加了《蒙面歌王》第十期的錄影,看到了他的揭面。這名歌手的顫音和外形都非常有特點,知道他的人肯定一眼就認出來,不知道的就沒辦法了,當然還是能透過發音聽出他的外籍身份的。

作品方面,這兩首歌雖然都沒有改編,但本身都是格局比較大的作品,加上最後的武士瀟灑的颱風(三臺電風扇吹頭髮,能不帥嗎),整體效果還是很棒的。演唱方面,武士應該已經面臨了發聲技能的衰退,bB4 - C5 掩飾得還好,《Still Loving You》裡的兩個 bE5 徹底破掉。好在經驗豐富,沒有出現連環撞車,破完了回到中音區還能繼續,也算是老同志經驗豐富之處。

最後說說顫音。大顫音可以明顯提升歌曲的華麗感,每個人的口味輕重不同,不深入探討。但武士這種顫動頻率較慢的大顫音很容易讓人感覺音不準(因為顫音顫的本來就是音高,如果顫得慢了就能聽出音高的波動)。與此同時有些歌手確實也會拿大顫音來掩飾音高問題,尤其是差一點點唱不上去的地方,可以顫上去(經驗之談)。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五、漂亮男孩不說謊

《我是一顆秋天的樹》,F 大調,音域 D3 - G4

恩,繼羅拉之後,又一個符合原版節目本意、用心取了藝名的歌手。

其實漂亮男孩假如不那麼早地用「從小有個音樂夢」來亮明自己非歌手身份的話,還是且能迷惑眾人一陣的。他的《我是一顆秋天的樹》比張雨生的原調降了 4 Key,已經位於常規音區了。 中音區的音質不錯,在 F3 的低位還能發出相對豐滿的顫音,應該也是經歷過系統演唱訓練的。F4 站得很穩,有幾個 G4 稍微有乾癟,但很快就順了過去,影響不算太大。

假如漂亮男孩如果在選歌上多些反差,還是能給猜評團和觀眾們增加點小麻煩的,要義就是「難度低筆格高」。漂亮男孩的節奏感和音準還 OK,來個神經質的後海大鯊魚,要麼就走個郝雲的衚衕範兒,再不成唱大張偉的《倍兒爽》也行。既然不是歌手,那就根本不唱主流歌手的抒情歌,找個偏門讓你們連對比樣本都沒有,這樣節目才好看嘛。

————————

已揭面歌手: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一、追著光影奔跑的羅拉(梁詠琪)

《悶》,#C 大調 / bE 大調互切,音域 #G3 - bB4

《追》,#F 大調,音域 #F3 - B4

《自由》,B 大調,音域 #G3 - D5

其實 Gigi 這些年在音樂上的投入也不小,專輯一直在發。刨去單曲 EP 碟,出道以來梁詠琪的錄音室專輯也有二十多張了,平均下來一年一張多,是很可觀的量(比很多一線流行歌手都多)。但問題在於:1、國粵雙語兩線作戰很牽扯精力;2、音樂形象沒有進一步提煉,專輯大多以抒情俏皮情歌打底偶爾點綴一兩首快歌,典型的流水線產品;3、有力度的作品太少,而且是越來越少。其實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公司、團隊(可能也包括梁本人)太急於把剛出道後急速積累的人氣變現,工作安排得實在太多,多到無法保證質量——從2000年1月到2002年的三年間,梁詠琪發了9張錄音室專輯,還有1張單曲、2張現場唱片、3張精選集。別忘了這三年她拍電影電視劇演舞臺劇談戀愛一點沒閒著,梁能頂得住這樣喪心病狂的工作強度,也真是令人佩服。

具體到在《蒙面歌王》上的演唱,比起前兩期的影視情歌,《悶》的另類英式、《自由》的流行搖滾,還有一首粵語的《追》,梁詠琪這兩輪的選曲還是增加了些變化的。但梁詠琪自己的演唱還是有問題。她的聲音衝擊力有限(音域偏低、沒有高音,且音色又不如黃小琥那樣富於細節和變化),同時在演唱《悶》和《自由》這種偏搖滾的歌時,沒有在發聲上作出相應的調整,對於歌曲意境而言,聲音太柔和太圓潤,沒有酷勁,不像王菲那樣想白就白、想顫就顫。梁詠琪可能在骨子裡還是沒那股瘋勁兒吧。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二 、絕代歌姬(李玉剛)

《獨上西樓》bB 大調轉 B 大調再轉 C,音域 C4 - E5

《別亦難》,c 小調,音域 C4 - G5

《紅顏》,#f 小調,音域 C3 - #F5

李玉剛老師很適合《蒙面歌王》。假如只唱一首《獨上西樓》的話,李老師的演唱還是有些辨認難度的。因為這歌旋律線條長、沒有密集節奏,而且在力度上也沒有太大的動態變化,可以迴避掉假聲演唱的一些短板。而到了《別亦難》,「假聲難咬字」這個缺點就一下顯露出來了,唱得很吃力(其實《別亦難》還算是比較緩的歌了所以李老師還能勉強順下來,要是換成《悶》估計就該摔頭盔了)。所以到了第三首就直接在歌裡亮明身份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

據我所知李玉剛老師的藝術家情結很重,總希望能把自己的這一套唱法,或者說舞臺表演藝術,昇華到傳承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這我是很欽佩的,人總要有點高尚的精神追求,理想不應當被嘲笑。但我想探討的是實現途徑,這種男性化真聲、女聲化假聲的唱法先天就帶有強烈舞臺反差感,是項很有難度也很有觀賞性的技巧。但沉迷與技巧展示,就容易帶出綜藝獵奇味。不想變成炫技小王子,就要讓內容與形式相匹配,要讓歌曲有深度、有內涵,才能經得住這種誇張的技法。

打個比方,這類「反串」唱法中,最著名的當屬《One Night in 北京》,信樂團的版本中,蘇見信就用了這種真假聲切換的唱法(而陳昇的原版是女歌手唱女段)。歌曲本就是男女對唱、男歌女戲,所以一名歌手在演唱中使用這種嗓音切換法是有邏輯支撐的,既烘托了歌曲意境還展現了高難的技巧,這樣的技炫得合情合理。而李玉剛老師在《紅顏》這首獨唱歌曲裡時男時女,就有點於理不合、為了炫技而炫技了。一定要剋制住炫耀技法的衝動,只有在作品有需要的時候才亮絕活,否則永遠都擺脫不了星光大道範兒。

此外,第八期的兩首歌李老師的拍子拖得有些明顯了。既然想在流行音樂裡玩跨界,就要遵守音樂最基本的規矩。聽戲聽的是韻味(伴奏都跟著角兒走),但唱歌要卡拍子(所有人跟著律動走)。正所謂「走音猶可恕,拖拍毀所有」,音樂中節奏永遠是第一性的,而旋律是第二性的。供李老師參考。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三、摘星怪(張瑋)

《吻得太逼真》,#c 小調,音域 #G2 - #C5

《沒離開過》,降 e 小調升 e 小調,音域 bB2 - bB4

張瑋這兩首抒情歌唱得四平八穩,聲音一如既往地乾淨、有彈性。沒有飆超高音,但在 C3 以下的低音部分處理得不錯,總體上算是收斂規矩。

可壞就壞在這個規矩上了。俗話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張瑋見到前輩們倒是挺低調謙遜,問題是這事兒做得可有點不夠犀利。要知道你可是唱著常石磊的《High 歌》在全國人民面前出道的張瑋啊,超高音區炫技、電聲底子+民族五聲華彩、毫無鋪墊直接宣洩的意識流歌詞……頂著一頭小辮,外形不算帥但至少精幹朝氣,看起來至少是個有點個性的音樂青年吧。可這兩場唱得什麼歌?《吻得太逼真》的原曲擱現在顯不顯土另說,起碼算是風靡一時的「華語 R&B」,可張瑋這版把電鼓小打一去,真的就是首路人芭樂。而老氣橫秋的《沒離開過》,你唱得再好,想起前面還有一個人人皆知的林志炫的版本橫在面前,氣勢都不免弱了三分。歌選得太有問題了。

其實張瑋在那屆好聲音學員裡算人氣非常高的。前一兩年動作沒有吳莫愁、吉克雋逸、金志文等人大,但在出道第三年就登上了《蒙面歌王》這類頂級演唱競技真人秀(好聲音系第一人),說明他不僅有實力,而且也得到了燦星高層的認可,這不容易。但注意,上這種音樂節目,除了常規的曝光圈粉,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自我音樂形象的塑造。換言之,你選的每一首歌、做的每一版編曲,都會和你今後的事業連線起來。大家會揣摩你的選歌意圖,更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歌曲影響了對你的看法,對資歷尚淺的年輕歌手而言尤其明顯。從這個角度上看,張瑋並沒有充分利用這次機會。那他該唱什麼歌?要唱討好 90 後、00 後的歌,唱潮歌怪歌給力歌,要用音樂告訴年輕人「我跟你們是一撥兒的」。口水抒情歌唱那麼一兩首亮明「我有按套路唱情歌的能力」就足夠了,唱得再好你也不可能兩代人通吃。

簡而言之,(大家印象裡的)你就不是個規矩人,所以也就別唱那些規規矩矩的歌啦。Alternative、Dance-pop、Indie Rock 都可以試試,裝什麼老實?起來嗨。

《蒙面歌王》S01 Part.3

《蒙面歌王》S01 Part.3

四、野草(譚維維)

《映山紅》,d 小調,音域 A3 - D5

《站臺》,b 小調 / #f 小調,音域 #F3 - D6

譚維維終於揭面了,排隊也排到了嘛。演唱沒得挑,但這兩首歌譚維維的改編還是有些問題的。

《映山紅》,很多人以為這是民歌,其實這是傅庚辰先生的作品。很多作曲家創作出來的「民歌」,要比真正的民歌更復雜。像《映山紅》,雖然在五聲的大框架內,但從小調(羽調)進入後迅速轉到了大調(宮調),中間還出現了 IV 級,而後經過一個大調終止式後重新在小調上再進行一個終止式收尾。這樣的調式變化對於民歌而言略複雜,但如果放在「民樂交響化」的大環境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這就給改編者製造了難度。其中難點之一就是民樂五聲調式和七聲調式間的平衡,純五聲空洞、純七聲味道沒了,那伴奏怎麼寫?用管絃樂的最多(拿規模製造結構),或者是用豎琴、吉他、絃樂組撥絃之類的音色走和絃內琶音,絕對不會像譚維維這版那樣拿鋼琴彈柱式和絃的(還是掛了 II 級的九和絃,直接變 Quiet Storm 了)。另一個難點就是段落,此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 AB 段結構,而是單部曲式,所以無法使用慣常的抽出副歌多反覆一遍的推高潮方法。譚維維的做法是另外串了個段落(沒聽出來是哪首,是不是自己寫的?),但感覺和原曲關聯不大,而且推進感也不明顯,僅僅起了個過渡的作用,效果不理想。其實照我的建議,如果非選這歌就老老實實地唱原版,作曲家留下的改編空間太小了,改不好不如不改。

《站臺》的改編好了不少。主歌段用重搖滾打底,但隨時與民謠化的抒情段落互切,又提情緒又起範兒。轉調後先用抒情段落做呈示,然後樂隊各聲部逐漸加入(李延亮也上來了),滿負荷進入高潮時把律動又從 4/4 擴充套件成 12/8(還伴隨著律動錯位),呈現一遍副歌后進入吉他 Solo 加人聲炫技的尾奏,整體的遞進思路很清晰。但問題在於,編曲材料足夠多了,但一直都在展開,缺乏前後呼應和整體的結構感。就像很多網路作品,筆法優美情節曲折人物生動,可一本書裡只埋伏筆從不填坑,最後用個華麗的包袱強行收尾,留下一幫讀者在螢幕前又感動又凌亂,百爪撓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