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碰到了很多新入行的朋友,透過接觸,難免讓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多新手,甚至已經做了多年資料的朋友,完全不去理解資料,而是把資料表格的填寫申報當做任務完成。一旦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直接在QQ群或者微信群問一下,只要有人答覆他們就好,既不管對不對,也沒打算自己花時間去理解。時間久了之後,造成的問題也是相當的多,甚至不少人散播出來的觀點是做資料員是浪費時間,做了幾年,啥都不懂。但是,這個問題真的是資料員這個崗位的鍋嗎?

舉個我曾經碰到過的例子。大概在十年前所做的一個專案,當時在總包單位,樁基部分甲方外包的,這個是專案的基本背景。樁基單位資料員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兼職做這塊的資料,平時並不在現場。等到樁基部分施工完成了,才到現場來補資料。小夥子人熟諳社會為人之道,把監理哄的很不錯。但是最後報過來的資料卻是錯漏百出。跟他說做的不行,都搞錯了,要他改正之後再拿過來蓋章。結果是給我買了一條煙和一盒茶葉過來。拒收之後,告訴他資料錯誤太離譜,要他改正後再報。結果呢?他直接先把監理章蓋了,跑到甲方那裡打了我的黑槍,說不配合蓋章,導致他們資料無法報送,影響驗收。這帽子一扣還得了,甲方代表直接就到我辦公室裡來了,問是怎麼回事?這個節骨眼了,怎麼要卡別人?當時大腦就短暫的懵了一下,反應過來之後就回復甲方,樁基單位的資料全部都做錯了,沒有辦法蓋章。我們現場施工是人工挖孔灌注樁,可是這個資料員報過來的資料是模板加工、模板安裝、鋼筋加工、鋼筋安裝和混凝土施工的檢驗批和對應的分項分部資料,這個怎麼給他蓋章?幸好甲方代表是個明白人,一聽問題就知道了,回去開會,立馬責令樁基單位整改了。

我們說回來,為什麼這個資料員會犯這樣的錯誤?

1、他過去犯這樣的錯誤,無人指正,從施工單位到監理一路綠燈,導致他以為就是這樣。甚至很多人一旦接觸資料員的工作後,就覺得簡單,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得來;

2、個人的工作態度問題 很多人做資料,就是把資料當做填表工作來做的,把一張表格填滿就好了,至於其他的都不管。這也是目前的現狀,以最近這幾年新入行的朋友居多。不願多花時間去完善自己的工作,一旦遇到沒有填過的表,直接網上問一下就好了。至於表裡的內容壓根就不去理解也不去管;

3、從監理、甲方乃至到監管單位,很多地方實際對資料沒有足夠的重視,真正懂資料的人不多,所以在整個檢查環節,基本沒有太多專業的意見,基本就是蓋章完事;

以上總總,最後造成的局面就是資料員這個崗位門檻過低,幾乎沒有專業性的要求。 以填表這個事情來說,我做過的第一個專案,當時看到師傅留在現場的以前的樣本,就發現很多檢驗批表格中,需要填報的檢查資料有些並沒有填滿,有些不光填滿了,甚至還寫不下添加了檢驗批表格。當時在工地上問其他人,也都說不明白。後來自己嘗試對照著查詢相關規範,才發現是規範內對抽查的要求和我們實際工程對照,只需要抽查這麼多就好了。但是在我十幾年的工作生涯中,發現2002及2009版老表格的填報中,我也僅僅只碰到過一位女資料員是這樣做的。因為大多數資料員對這塊並沒有過深入探索瞭解,所以在2013版新規範出來之後,很多資料員被原始記錄和新的檢驗批表格弄的無所適從,但是實際上新舊規範並沒有本質區別。新規範更多的也只是讓驗評分離,沒有了過去的十個框框,你得自己根據工程量和規範要求來填報表格。

新規範實行之後,為了工作方便,在14年的時候,我利用一個專案的兼職收入,購買了一臺新電腦,用於學習BIM技術。酷睿I7的處理器,32G記憶體,AMD的旗艦顯示卡,大容量固態硬碟,即使放在現在,這臺機器也還不差。加上後來在外面報的BIM培訓,總共花了2萬多塊錢。再掌握了revit的基本建模翻模等技術後,在16年的一個專案上運用revit對涉及到資料檢驗批劃分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自動化處理,效率比之前對著藍圖上一點點的數構件、算工程量來的快的多也準的多,人也從這些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了,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自己工作的認真負責,會驅動你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的技能。

對於資料員這個崗位,如果你要學習,我個人的想法是這個和學作詩一樣,功夫都在詩外。作詩而言,你要懂對仗、韻腳還有很多的典故,只有這些基本功打牢了,你才有可能寫出詩來。如果要寫出好詩,還得有對生活、對自然和對這個世界的感悟。做資料也一樣,如果你僅僅只是把這當成一個填表的工作,自然是學不好的。只有你深入瞭解,懂得基本的建築構造、施工等知識,才能做出合格的資料。如果要做好,就需要對這個行業、崗位有所感悟了。

囉囉嗦嗦,到此結束,也希望新入行的朋友,切莫把資料員的工作等同於填表工作。否則一旦自我限定於此,後面就很難有所成就和突破了。即使很多時候,這個崗位並沒有讓人足夠重視,但是也不要做了資料員之後,感嘆自己什麼都不懂,這個,真不是資料員這個崗位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