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運動和智慧手環的三重“騙局”

微信運動和智慧手環的三重“騙局”

勇氣每日通訊20160923

智慧手機上的微博、微信,以及智慧手錶、手環,這些裝置都能計量使用者行走步數,將其統稱為計步器。

人們因為有記錄運動資料的需要,才催生各類計步器的出現,而記錄運動資料的真正目的是給自己設立每天的目標,例如每天完成20000步,以此來督促自己堅持鍛鍊。

就在最近,一項研究結果的釋出,卻讓許多人大吃一驚。這份釋出在JAMA的研究結果表明,透過跟蹤記錄兩組實驗物件,最終發現那些始終佩戴計步器的人,相對不佩戴計步器的,體重降低的更少。也就是說,計步器的使用可能不會督促你更加積極的運動。

“The fascinating finding comes from a study published today in JAMA that found dieting adults who wore activity monitors for 18 months lost significantly fewer pounds over that time than those who did not.”

這與計步軟體和硬體生產商一直鼓吹的,用科技產品督促人們運動的初衷背道而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其中存在三個層次的“騙局”。

首先是軟體或者硬體生產商的營銷需求。透過故意製造高於實際運動量的資料,增強消費者購買動力,特別是在於同類產品競爭中,這招屢見不鮮。

例如,同一個人在同一距離內,用計步器A得到的步數稍微大於計步器B,計步器A的銷量必定會大於計步器B。之所以會出現銷量差異,原因在於計步器A給人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高於計步器B,如果消費者基數足夠大,對銷量的影響將足夠明顯。

正是基於這一原理,加上計步器感應元器件存在一定誤差容忍度,可以讓某些計步器產品,在看似既不違反職業道德,也不違反產業規範的前提下,悄然地讓讀數比實際步數高。

所以,實際運動量要比你以為的運動量要低,在18個月的實驗週期內,積累的差異將非常明顯。

這是生產商利用消費者心理制定的營銷策略,而使用者也會因為計步器的存在,將自己匯入心理誤區。

“One possibility is that people who wear the trackers are seeing quantification of their baseline levels of activity.”

當你給自己設定每天必須達到的運動目標後,假如以計步器的讀數為參考標準,極有可能在訓練量剛剛達到規定數量時,便停下來。但對於那些沒有計步器的人,他們心中始終擔憂,懷疑自己是否已經完成規定數量的訓練。這種心理狀態可以轉化為繼續訓練的動力。

雖然單次訓練的差異很小,但長時間積累造成的差異可能會很明顯。

最後,其實計步器作為計算運動量的工具,本身就存在缺陷,其資料維度太過單一。

例如微信運動計步器,只能單純記錄行走步數,且不分時段,無法衡量運動強度。即便是同樣的步數,在不同完成時間和強度下,最終的卡路里消耗量天差地別。

正是基於計步器存在諸多缺陷,才導致“佩戴計步器並不能督促使用者堅持訓練”的結果。

當人們知道計步器可能存在的騙局後,最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的就是裝置生產商。

如果上述實驗結果得到普遍認可,“騙局”被揭穿,運動者將不再以計步器顯示的讀數作為督促自己訓練的工具,計步器裝置的銷量將銳減,但事實卻與此相反。

實際上,計步器裝置的“騙局”依然盛行,以智慧手環最大生產商FITBIT為例。

“Fitbit's stock closed up about 12 percent, after two firms raised outlooks based on stronger-than-expected sales of new products.”

因為新產品的釋出,FITBIT的銷量大增,股票價格也水漲船高。

在2015年初,FITBIT還處在銷量下降的泥沼中,這其中大部分原因在於蘋果手錶的出現,直接導致其在美國市場的潰敗,但今年竟強勢迴歸,這要歸功於其戰略的調整,FITBIT開始注重運動社交。

以微信運動為例。雖然微信運動只有單純的記錄步數的簡單功能,但卻擁有以億為單位的使用人群,雖然微信龐大的使用者基礎給其帶來便利,但微信運動特有的排行功能,恰好切中使用者最基本的社交需求,這才是微信運動之所以粘性巨大的原因。

現在,各類計步器裝置都已經脫離最基本的簡單計步功能,開始建立專屬的社交平臺,這成了眾多計步器裝置發展的集體方向。

隨著計步器裝置的持續紅火,計步器的三重“騙局”將長久存在!

本期編輯:New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