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奧斯曼不存在,東羅馬在幾百年後還會成為歐洲病夫嗎?Sebastian2017-05-15 11:28:09

我認為真正擊垮拜占庭的不是土耳其,而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推翻了拜占庭皇室。而最可怕的是,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建立的拉丁帝國實行的是傳統的西歐封建制。這從政治層面瓦解了拜占庭帝國的基礎,即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以至於到巴列奧略王朝時期,皇室成員也參與分封。政治上的分裂註定了拜占庭滅亡的命運。而今天我們所說的“巴爾幹火藥桶”的始作俑者,我認為,可以追溯到這次東征。

南開大學陳志強教授近年來提出一種新的觀點:如果沒有發生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也許東南歐有可能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因為拜占庭自8世紀以來,就在以各種方式試圖在帝國境內建立一個文化上的整體,而且還取得了不少成就。西里爾文字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這個過程被十字軍東征打斷。如果沒有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那麼巴爾幹半島上的主要民族,如保加利亞人,斯拉夫人,希臘人等。有可能發生民族大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所以回到問題。如果沒有土耳其,拜占庭會不會變成歐洲病夫?我個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個結局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就已經註定了。

如果奧斯曼不存在,東羅馬在幾百年後還會成為歐洲病夫嗎?約克公爵2017-05-15 11:37:23

拜占庭早已病入膏肓,沒有奧斯曼,也有奧特曼把它滅了啊

如果奧斯曼不存在,東羅馬在幾百年後還會成為歐洲病夫嗎?玄楓2017-05-16 11:25:53

拜占庭會不會成為歐洲病夫咱們先不說,我從“如果沒有奧斯曼,拜占庭是否能夠避免滅亡”這一點來說說。

首先我認為即使沒有奧斯曼,拜占庭也是會滅亡的。

我們從兩方面來闡述:

一、經濟方面。亞歷克賽一世時期,拜占庭與威尼斯簽訂了一系列極有利於威尼斯的貿易協定(1082年開始簽訂)以期讓威尼斯人阻止諾曼人的入侵。這一貿易協定使得威尼斯人基本在全國範圍內關稅全面,而且可以長期逗留。進而使得拜占庭本國商人在於威尼斯商人的競爭中全面敗北,帝國也喪失了大部分的財政收入。富裕的威尼斯人和貧窮的拜占庭人財富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在1183年,帝國境內爆發了多起針對拉丁人的暴動,這也進而導致了被成為“商人的遠征”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而十字軍東征對於帝國的影響,我想就不必多說了。

二、制度方面。拜占庭有兩個被各國所垂涎的東西:一,君士坦丁堡的財富與土地。二、羅馬皇帝的稱號。這兩樣東西吸引著周邊的勢力對拜占庭一直是垂涎欲滴。北邊的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東邊的阿拉伯人,突厥人,西邊的日耳曼人,南邊的威尼斯人,熱那亞人等等。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這種強敵環伺的局面下,拜占庭又在曼齊克特戰役(1071年)以後,喪失了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覆滅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正是基於強敵環伺,拜占庭實施了“軍區制”這一軍事政治制度。這一制度使得拜占庭保持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但隨著制度的推行,各地軍區趁機做大,土地兼併嚴重,軍區制下的農民軍戰力也急劇下降,最終迫使帝國逐步取消了軍區制,逐漸集中財力,轉變為了僱傭軍制。但僱傭軍能保護一個國家嗎?明顯不能,馬基雅維利在其著作《君主論》中就大肆抨擊僱傭軍。而拜占庭在於威尼斯簽訂貿易協定後,國家的財政無法保障,進而也就更難保障僱傭軍的戰力與忠誠。這種情況下,僱傭軍更是一把雙刃劍。這也是為什麼拜占庭多次想透過戰爭方式取消與威尼斯的貿易協定,但都失敗的原因。

最後我們來理一下這個線路。 曼齊克特戰役使得帝國到了崩潰的邊緣,為了穩固東線。帝國與威尼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貿易協定。該貿易協定的簽訂,使得帝國的財政收入陷入困境,更加無法維護整個國家的穩定。而在帝國打算透過各種途徑收回貿易權後,引來了被威尼斯所誘導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國家更是陷入了深淵。巴列奧略王朝在1261年收復君士坦丁堡後,帝國財力已經枯竭(皇帝們被迫將自己的皇冠寶珠抵押給威尼斯人),已經徹底喪失了自保能力。

而帝國與奧斯曼的初次正式交鋒是在1331年,奧斯曼奪取尼西亞的時候。所以,可以說從曼齊克特戰役之後,帝國的覆滅已經是不可逆的了,而這是帝國與奧斯曼還沒有開始接觸,奧斯曼只是最後一把推手而已。也就不存在“沒有奧斯曼,幾百年後拜占庭成為歐洲病夫”,因為他已經沒有再存在幾百年的機會了。

PS:寫的可能有點亂,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如果奧斯曼不存在,東羅馬在幾百年後還會成為歐洲病夫嗎?DrLecter2017-05-16 23:40:39

毫無疑問會。

在7世紀,貝利撒留和查士丁尼奪回的義大利領土就已經不斷地遭受蠶食,只剩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撒丁島了,原因何在?很簡單,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本就是兩個獨立的區域,並不能有機的融為一個整體,帝國真正的核心早已位於東方,短暫的重奪義大利也只是迴光返照。

至於這和帝國最終的衰落有什麼關聯?

簡單來說,帝國最終的衰落,是從重奪義大利開始的,一個緩慢卻不可逆的過程。重奪義大利,看上去是光復了帝國的起源,但是經歷戰亂和蠻族南下的義大利,對於帝國的戰略意義非常有限。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亞在當時確實仍然富庶,但是對於掌控著西西里卻不能掌控阿非利加的帝國來說,這塊肥肉只能算是加重帝國總督腐敗程度的一塊料罷了。帝國在名義上控制著西西里,卻根本無暇顧及,到了9世紀時為了不受海盜困擾還要支付一筆可觀的貢金,名義上控制著亞得里亞海兩岸的帝國甚至還要依靠已經實際獨立的威尼斯人船隊保持東西方航路的通暢。可以說,為了維持在義大利的原有國土,帝國完全是吃力不討好,一點一點損耗著自己的國力和在西方的威信。

而在東方,帝國的軍隊主力又長年先和波斯後和穆斯林不斷糾纏,穆斯林的侵擾一波接著一波從未停息,在帝國丟失埃及之後,基本上註定了敘利亞的失守。從埃及進入敘利亞是一片開闊地帶,基本上埃及和敘利亞,都是捆綁銷售。而一旦丟掉敘利亞,帝國便不得不退縮回安納托利亞,而一旦退縮回安納托利亞,失去埃及的海路快速聯絡系統,哪怕有著古代帝國留下的道路,帝國的較高集權度的政府也還是顯示出了巨大弊端,無法及時應對邊境的大小戰亂,保全領土,最典型的便是東方往西西里交流貿易的重要港口古城敘拉古的陷落,帝國軍隊此時無暇顧及西西里防務,而其實進攻西西里的穆斯林軍隊多為海盜組成,在面對正規軍(哪怕是教皇后來組織的一隻鬆散的十字軍)時恐怕也是難以招架。雖然敘拉古擁有高牆深港,堅持了將近一年之久,也還是沒能等到帝國的正規軍。然而這次因為穆斯林的襲擊聲勢浩大,甚至在敘拉古還未被圍困的時候,帝國便已經開始準備出兵救援了,但是仍然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足見此時帝國防務從決策到執行上的巨大延遲。

而為了消弭這種巨大延遲帶來的弊端,保衛帝國廣袤的領土,能做的便是下放權力,要求帝國野戰軍隨時組織待命相對應的便是紮根地方,脫離中央。而脫離中央的後果便是各大派系各自為政,中央的地位日漸式微,不僅加重了內部政治鬥爭的隱患,更使得在權力鬥爭中國力的不斷虧空,進一步加快了帝國的分解。而十字軍東征只不過是對這各個軍區貌合神離的帝國推了一把。而此時全國上下仍然是不能合力抵禦外敵,中央想的是如何削弱各大軍區,軍區想的是如何借外敵之手做大做強。於是,在中央和地方不斷地爭奪之中,國力不斷地消耗而不能抵禦外敵,喪失領土,往復迴圈,而這樣的戲碼,並不是從帝國移都君堡才上演的,而是從帝國開始雄霸地中海這塊四周均是群山峻嶺的廣袤土地之時,便已經開始了。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不管查士丁尼和貝利撒留有沒有光復義大利,不管先知是否建立了穆斯林不斷侵擾帝國南境,不管有沒有十字軍東征和奧特曼崛起,可以說,帝國從馬略軍改開始,便奔著衰亡這個最終結果一去不復返了。這是歷史的大趨勢,哪怕出現幾個逆天改命的強人,也不能不考慮歷史的程序啊。

如果奧斯曼不存在,東羅馬在幾百年後還會成為歐洲病夫嗎?妖眼之相劍師2017-07-19 07:57:49

會衰弱,但是不會像奧斯曼帝國一樣大規模解體。在馬其頓王朝時期,保加利亞,亞美尼亞地區的希臘化程度很高,奧斯曼帝國解體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歐洲部分解體,一個是亞洲部分。馬其頓王朝時期的安納托利亞,主體民族是希臘人。如果沒有突厥人入侵,保持總體和平到19世紀會由多民族希臘軍事帝國發展為羅馬(希臘)民族國家。另外東羅馬帝國很可能會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代受益,文化和科技上發展不會落後,但是經濟上由於新大陸的開發以及東方貿易航路的改變任然會導致東羅馬帝國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不過東羅馬帝國人口規模和教育程度,或許工業時代能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