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時期,其實從18世紀中葉已經開始了,羅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萊克,開了個先河,到19世紀,華茲華斯拉開序幕,再到司各特去世,浪漫主義時代結束,其中鼎盛時期不過30多年,這一時期要講的主要是六個詩人湖畔派詩人那三個較為消極的還有拜倫雪萊那一夥積極的,再加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簡·奧斯丁,還有一個司各特。多的可能會補充。這塊先看看背景,再說一下,浪漫主義為什麼會在英國興起。

一、歷史背景

政治上來講,當時英國的情況,應該是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文化上面,當時法國大革命,啟蒙思想已經到了高潮,人民追求自由、平等之思想已經到了極致,可是呢,法國大革命一結束,啟蒙思想家所謂革命之後的理想社會,並沒有出現,這個時候,整個社會,都瀰漫著一股失望的情緒,對於原來古典主義所謂追求理性的觀點,產生了排斥,不少作家開始,追求自我精神世界,強調自由、自然、自我,注重主觀精神世界的表現。這個時候,經過感傷主義和前浪漫主義時期的鋪墊,浪漫主義時期來臨,詩歌上面得到極大發展,當然流行的都是抒情詩(lyrics),最先開始就是以華茲華斯為代表的湖畔派詩人(Lake poets),這一派因為隱居於英國西北部的湖區得名,又應詩歌題材大多寫田園生活,遠離塵世,顯得十分消極,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合編的《抒情歌謠集》(The lyrical ballads)下面先來講一下,華茲華斯。

二、代表人物

詩歌:

1、摯愛自然的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華茲華斯出生於一個律師家庭,讀書的時候,除了學習拉丁語和古典文學就是流連於山水之間,培養對自然的愛好,後來他去了劍橋大學讀書,期間,研究斯賓塞,喬叟等人的文學,隨後,徒步旅行到法國,被法國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號所吸引,在那裡住了一年多,隨後“九月大屠殺”和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大大地澆滅了他對於革命地熱情,在朋友的幫助下,在湖區的鄉舍中住了兩年,這個時期基本熱心於創作,期間還認識了柯勒律治,兩個人經常相互切磋詩藝,1798年,就聯手出版了《抒情歌謠集》,開一代詩風,詩集沒出版的時候,華茲華斯就在致力於寫作他自己的《序曲》(The Prelude ),後面就是在他離世之前,分別遷過兩次,都在湖區住了七八年。華茲華斯在詩歌上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好的詩歌都是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詩歌的創作都要依據於個人的情感。在語言上,他反對古典主義那種詩意辭藻,支援日常語言的使用,尤其在對自然的描寫十分精湛,詩歌的主題大多都是平常人、平常事。他的具體代表作,《露西組詩》(Lucy)寫鄉村姑娘的樸素生活,《丁登寺旁》(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寫作者故地重遊,寫青年時對於自然的感受,又幻想未來的回味,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終生崇拜。《我好似一朵遊雲獨自漫遊》(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寫詩人傷心疲倦失意之時,看到水仙花給予了他力量與喜悅,這個詩用的抑揚格四步韻,韻腳為ababcc,還有就是表達對勞動人民同情的《孤獨的割麥人》(The Solitary Reaper),華茲華斯寫詩,一向以純淨的自然來對比塵世之汙濁,詩歌極有想象力,主題通常都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詩歌韻律優美,意境清新。

2、獨樹一幟的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柯勒律治,從小就天資聰穎,是湖畔派三位詩人當中,天資最高的,他的父親是文法學校校長兼教區牧師,父親病逝之後,他去倫敦學校上學,大量閱讀古典作品,研究古希臘哲學思辨。17歲的時候就寫了《巴士底監獄的陷落》歌頌法國革命,隨後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古典文學,並且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他曾友人結伴遊威爾士,結識了騷塞,一起商量到美洲大陸建立“理想國”,但是這個計劃失敗了,柯勒律治和騷塞也因為政見不合,而分道揚鑣。1796年底,他受友人邀請移居湖區,在該期間他完成了《古舟子詠》(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忽必烈汗》(Kubla Khan)的第一部分,和華茲華斯共同出版《抒情歌謠集》,後來他與華茲華斯兄妹一起去了德國學習古典主義唯心主義哲學,1800年他再次移居湖區,卻因為和華茲華斯友誼破裂而離開,1876年,他出版了文學評論著作《文學傳記》,晚年的柯勒律治思想趨於保守,轉向唯心主義哲學。柯勒律治最優秀的作品就是《古舟子詠》,與華茲華斯不同,柯勒律治對於奇異事件尤為感興趣,因而《古舟子詠》寫的是一位老水手故意殺死一隻信天翁(這種鳥是吉利的代名詞),結果隨後的七天他們的航海旅程充滿艱險,除了這位老水手,隨行船員全都死去,老水手在夥伴詛咒的目光當中,煎熬了七天七夜,最終明白人與鳥獸之間充滿了超自然聯絡。其主題不僅僅是博愛得救,還有就是體現柯勒律治奇特瑰麗的想像。《忽必烈汗》是詩人年輕時候,吸食鴉片產生幻覺,夢中得詩,描繪的是遙遠的東方古國,其中沒有奇異事件,但是也凸顯出詩人豐富的想象能力。

3、桂冠詩人羅伯特·騷塞(Eobert Southey)

騷塞是湖畔派詩人當中詩才最低的那一個,他出生於一個布商的家庭,小的時候對文學感興趣,14歲進入威斯敏斯特學校,開始寫詩,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醉心於革命思潮,開始辦報紙,宣揚民主思想。臨近畢業的時候因為發文譴責校方體罰的事情,被開除。後來進入牛津大學,寫《聖女貞德》歌頌法國革命,隨著革命的發展以及他和柯勒律治“平等邦”計劃的泡湯,他去了葡萄牙,思想逐漸轉向保守,後經司各特等人的推薦,有了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這一稱號,但是卻遭到拜倫、雪萊的攻擊。騷塞的作品並非特別出名,他的代表作《審判的幻影》、《毀滅者薩拉巴》,不過在《審判的幻影》這首詩裡面,騷塞以桂冠詩人這個身份寫詩,對拜倫等進步詩人進行抨擊,並稱他們為“惡魔派”,這裡解釋一下桂冠詩人,桂冠詩人其實就是指那些為政府當局服務的文學家,桂冠是封號,第一位桂冠詩人是德萊頓,這個稱號是一代一代承襲下去的。

總結一下,湖畔派三位詩人有個共同點,就是起初他們都是受到法國大革命思潮影響,隨後再轉為保守,這就和浪漫主義興起的原因對上了,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社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詩人們才轉向追求主觀世界,個人情感,雖說湖畔派詩人隱居湖區,不問世事,算作田園詩人一派,但是這種基本的浪漫主義者的特點還是有的,下面講講積極的三位。

4、叛逆的“惡魔”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拜倫是沒落貴族,童年時期,因為父母不和和自身缺陷,有過心理陰影,早年在劍橋和貴族的哈羅公學接受教育,後來遊歷過地中海各國,他寫的詩多是反抗暴政的題材,他還參加過希臘反抗奧斯曼帝國的起義,最後由於換上熱病而去世。究其一生,起初,他的寫的詩主要是記遊詩和諷刺詩,記遊詩主要集中在《恰羅德·哈爾羅德遊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哈爾羅德其實就是所謂拜倫式英雄(Byronic hero)的原型,拜倫式英雄的特點就是高傲神秘、充滿才華、反抗精神,這種拜倫式英雄在同期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體現。諷刺詩主要作品有《英國詩人與蘇格蘭評論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這部作品主要是拜倫諷刺湖畔派詩人的作品,尤其是騷塞,後期轉投政府,在《審判的幻影》中對亨利三世極盡諂諛之事,這一點遭到拜倫痛批。同時,拜倫的另一名作《唐·璜》(Don Juan)也屬這類,被稱為諷刺史詩,唐璜是一位西班牙青年,全詩寫的時這位青年的見證他人人生起伏和在許多國家冒險的故事,透過唐璜的厭惡之感,諷刺英國統治階級的虛榮與虛偽。《唐璜》與過去《恰羅德·哈爾羅德遊記》不同,它使用的是義大利八行體,腳韻為ababcc,五步抑揚格,《哈羅德》用的是斯賓塞的九行詩體。除了上述兩部最有名的,他還寫有《海盜》(The Giaour)《她走在美的光彩裡》(She Walks in Beauty),拜倫是新一代三位詩人當中影響最廣的,他的詩雖然在當時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但是到了20世紀卻為人民所喜愛,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詩中的反叛精神,拜倫式英雄使他身上帶有一種其他詩人不具備英雄氣質。

5、高唱“雲雀”的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

雪萊出生在一個議員之家,早期在牛津和伊頓貴族學院學習,閱讀激進作家的作品,盧梭的民主思想對他有很大的影響,後來由於出版一篇關於無神論的小冊子,被趕出學校,後來和一位十六歲的女子私奔,到蘇格蘭,育有兩個孩子,因此產生的醜聞使得他與家人決裂。不久又喜歡上了另一位姑娘,原配投河自盡後,他們兩結了婚,也由於這個婚變,雪萊在社會上遭到了攻擊,不得不去往義大利,在義大利他和拜倫交流頻繁。後來因為坐船看望朋友,覆舟死在了海上。生活經歷上倒是看不出什麼,但是雪萊的詩歌大多都是哲學、政治題材,他早期的第一部作品

《麥布女王》(Queen Mab )

包含了他所有的政治觀點。麥布女王是英國民間傳說中的女王,這部作品,透過麥布女王帶著小女孩縱論古今,詩人透過這位女王之口闡述了他本人對宗教、哲學、政治、社會的看法。在義大利的時候,他還創作了著名詩劇(Lyrical drama)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這部作品主要基於普羅米修斯偷天火給人類的神話故事,在雪萊的劇中,普羅米修斯是革命者的代表,而宙斯則是反革命的代表,體現的就是一種對於統治者的反抗精神,對於自由的期盼。除了這些,雪萊始終是個熱情的政治詩人,前面沒有提到的是1819年,有一場曼切斯特大屠殺,就是因為群眾集會抗議《穀物法》,政府派騎兵鎮壓,死傷400餘人。1819-1820之間,雪萊寫的都是有關政治批判的詩歌,比如

《給英國人的歌》(A Song: “Men of England)

和《暴政的假面遊行》,都是呼籲英國人民面對暴政,必須奮起反抗。當然還有兩首最著名的,分別是

《西風頌》(The Ode to the West wind)和《致雲雀》(To a skylark)

,《西風頌》以死亡和重生為主題,前三節讚美西風摧枯拉朽的力量,掃蕩落葉,促進新生,後兩節詩人表達自己情感,表述他希望歐洲政治就此可以迎來一個新生,也希望這首詩能夠傳播的更遠,這首用的三行聯韻,腳韻為aba bcb cdc這種,連綿不絕氣勢磅礴,名句冬天來臨了,春天還會遠嗎?就是出自這首。《致雲雀》則是透過雲雀的形象及歌聲展示了他的藝術抱負。除了詩歌,在理論上,他還寫有《詩辯》(A Defence of Poetry)闡述他的美學觀點和詩歌理論。

6、詠美的夜鶯濟慈(John Keats)

濟慈並非貴族,父親經營一家車馬行,後來不幸墜馬而死,母親改嫁後,又婚姻破裂,損失了許多財產,濟慈15歲時,就不得不輟學,去給一個外科醫生當學徒,這幾年間,他依舊保持著對文學的熱情,後來他結識了著名的政論家李·亨特,受到了其極大影響,後來在其主編的雜誌上釋出了他第一首十四行詩《孤獨》,進入文學圈,與雪萊等詩人交往,棄醫從文。1817年的時候他釋出了自己第一部詩集,大多數詩歌都具有模仿痕跡(他初期模仿的是斯賓塞),但是也有好作品比如《初讀查普曼譯荷馬史詩》、《蟋蟀與蚱蜢》、《睡眠與詩》。後來他又著手寫長詩《恩底彌翁》(Endymion),不過長詩遭到保守刊物的攻擊。後一段時期是濟慈生活中最不幸的一段日子,先是弟弟患上肺癆(濟慈後來因為照顧他,自己也染上了),後是因為經濟原因,他無法和相愛之人結婚,這一時期的濟慈唯有拼命寫作,這也是他創作的一個黃金時期,他詩歌裡最著名的比如

《憂鬱頌》(Ode on Melancholy)、《夜鶯頌》(Ode to a Nightingale)、《秋日頌》(Ode to Autumn)、《希臘古甕頌》(Ode on a Grecian Urn)

都是這個時期完成的。《夜鶯頌》表達的是詩人聽到夜鶯的叫聲,想陶醉於其中忘懷苦悶的現實,詩中,詩人的思想隨鳥兒飛,最終以鳥兒的死去作為詩人意識的迴歸。《秋日頌》描述的則是秋天的形態,景色,這首沒寫完,因為詩人健康和經濟問題,本詩象徵著從秋日到初冬,即是從出生到死亡。《希臘古甕頌》則是詩人看到希臘古甕上的雕飾,思索人生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憂鬱頌則是詩人努力嘗試去擺脫憂鬱的糾纏,感傷但不憂鬱。濟慈的風格,就是美即是真理,真理即是美,主要是透過想像來締造一個美麗新世界。

總結一下,三位積極詩人,各有特點,拜倫的英雄主義和懷筆如刀、雪萊的反抗精神和敢問不平之事,以及濟慈對於美的追求,構成了浪漫主義時期詩歌的一個巔峰。當然除了詩歌,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也還不錯。下面說小說吧。

小說:

7、歷史小說宗師司各特(Walter Scott)

從19世紀30年代起,小說在英國就開始火熱起來了,這第一位就是司各特,司各特出身於蘇格蘭的一個律師家庭,小時候聽過許多蘇格蘭地區的古老傳說,對他後來的創作有一定影響。15歲進律所給父親當見習生,愛丁堡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律師,工作期間常常去邊區蒐集民間歷史故事和歌瑤。實際上,剛開始司各特的文學創作體裁也是詩歌,代表作品有:《蘇格蘭邊區歌謠集》(The Minstrelsy of the Scottish Border)、《湖上夫人》(The Lady of the Lake)和《瑪米恩》(Marmion),不過後來因為拜倫《恰羅德》的問世,他自覺趕不上後輩,加上偶然發表的故事殘篇獲得好評,他就轉向了小說寫作,有二十多部作品,主要題材就是歷史小說,司各特和以前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小說基本尊重歷史,並且追求人物生動鮮活,對歷史發展也有較為真實的反應。所以被稱為歷史小說創始人。他的歷史小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取自蘇格蘭歷史,創作於初期,代表作

《威弗利》(Waverley)、《羅伯·羅伊》(Rob Roy)、《米德洛西恩的監獄》(The Heart of Midlothian)、《蓋·曼鈉令》(Guy Mannering)

2、以英格蘭歷史為主的小說,代表作:

《艾凡赫》(Ivanhoe)、《修道院》、《皇家獵宮》(Woodstock)等等.3、以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歷史為題材的小說,代表作:《昆廷·達沃德》(Quentin Durward)、《聖・羅南之泉》(St. Ronan’s Wells)。

8、精雕細琢的藝術家簡·奧斯丁(Jane Austen)

簡奧斯丁是教區牧師的孩子,她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寫作,但是一直沒有受到重視,知道司各特發文讚揚了她寫的《愛瑪》,她終生未婚,由於生活在一個較為動盪的時期,她幽居在鄉村了,並且隨著時局動盪,與家人不斷遷居。她的作品反映出來的確實是個相當平靜,較為窄小的世界。她有意地限定了自己的藝術表現範圍,把自己的創作比喻為在一塊兩寸寬的象牙上用細細的畫筆輕描慢繪,把描繪在一個村鎮上的三四家人,看作自己的樂趣。她寫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鄉村生活題材,以18世紀後半葉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為故事中心,表現她對生活帶哲學意味的思考和對人的社會行為的道德評判。她的文風自然流暢,表現出一股未受世俗所侵染的純淨。主要代表作品有:《

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愛瑪》(Emma)、《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勸導》(Persuasion)

其中最著名的是《傲慢與偏見》,這本小說的故事主線寫的伊麗莎白和達西愛情故事,伊麗莎白是小鄉紳班納特先生 5 個待嫁的女兒之一,她聰明、活潑、幽默,觀察敏銳,言語伶俐,有很強的人格尊嚴感。她頂住母親的壓力,果斷地拒絕了自己不愛的柯林斯的求婚,又堅決拒絕了來自富有的青年達西那屈尊於貴的求婚,當盛氣凌人的貴婦人德・包爾夫人企圖干涉她的婚姻選擇自由時,她毫不妥協、示弱。達西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傲慢,真誠地愛伊麗莎白並暗中幫助她的家庭。伊麗莎白則逐漸消除了對達西的偏見,接受了平等真摯的愛。在這條中心線索之外,小說還寫了伊麗莎白的姐姐吉英與彬格萊的愛情周折,而柯林斯(Collins)與夏洛特(Charlotte)、韋翰(Wickham)與麗迪雅(Lydia)注重實利或輕浮草率的婚姻,與男女主人公的美滿婚姻形成以對照。

浪漫主義時期主要的成就是詩歌和現實主義小說,現實主義小說是延續過去英國文學寫實的傳統,同時又是維多利亞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開端。這個時期的散文,主要代表人物是查爾斯·蘭姆(Charles lamb)代表作有《伊利亞隨筆集》(Essays of Elia)和《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 ),這個記一下就好,總結一下,浪漫主義時期詩歌主要是掌握那六個詩人,小說就是司各特和簡奧斯丁,尤其是傲慢與偏見,至於散文好像每本書對蘭姆都不是很強調,所以記一記作品就好。

微信搜尋:大佬的犯二時光公眾號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