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這個詞是怎樣得來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7-04-04 回答

黃河上游水流很急,住在兩岸的人們渡河時,常用牛皮或羊皮做成皮筏,再往裡吹足氣,用它來渡河。因羊皮袋小而薄,吹起來不是很費力氣,但牛皮袋做的皮筏又大又厚,吹起來需要很大力氣。當地的人們常會對那些愛說大話的人說:“你還是留著力氣去吹牛皮筏吧!”

後來人們就以“吹牛皮”來比喻那些說大話,誇誇其談的行為。

“吹牛”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民間還有兩種傳說。

古時候有對夫妻常吵架。丈夫體弱個小,妻子身高力大,每次打架丈夫總吃虧。他越想越生氣,就不辭而別,到少林寺去拜師學藝去了。師傅讓他每天挑一百擔水,挑水前向井底猛吹兩口氣。就這樣天天練,一直練了三年,練得力大無比。他向五丈深的井底吹口氣,井底的水便翻起白浪。他出師回家後,妻子又驚又喜。第二天,兩口子一起去放牛,當走到小橋時,牛不走了,妻子二話沒說,把大牛抱過了橋,丈夫驚呆了。

原來,丈夫三年前外出時,這牛還小,妻子怕小牛跌下橋,常抱著牛過橋。日復一日,牛漸漸長大,她的力氣也越來越大。不等妻子說完,丈夫想起自己練的功夫,要在妻子面前露一手兒。馬上向牛吹了口氣,一下把牛吹得掉進河裡。

這事很快在村裡傳開了,人們聽後不相信能吹動牛。後來,人們就用 “吹牛”來開竅那些說大話的人

另一傳說,宰死豬後要放在開水大鍋裡把豬毛煺掉。為了煺乾淨和省勁兒,下鍋前要把豬的一條後腿下內側劃開個小口子,屠夫用嘴把死豬吹脹。這年臘月,有家請宰豬的屠夫吃飯,邊喝邊誇屠夫手藝好。屠夫情不自禁地說:“別小瞧這吹豬,沒有真功夫還真幹不了!”宰牛的屠夫聽了不樂意,“吹豬有啥了不起,我還能吹牛呢!”大話說出去了,殺豬的一定要讓他露一手。

村裡人都沒看過吹牛,好多人都來看熱鬧。牛屠夫宰死牛後,蹲到那裡,嘴對著牛腿吹了半天也沒吹起來。只見他累得滿臉通紅,渾身冒汗,呼呼大喘,最後只好認輸。逗得圍觀者大笑不止。這事很快在三里五村傳開來了。

從此,人們常用“吹牛皮”來比喻那些不自量力或信口開河說大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