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怪誰? silence 9級 2008-10-05 回答

關羽失荊州,這是難逃其咎的。首先關羽不夠審時度勢。劉備集團僅數年時間,連得荊益二州,又得漢中全部,守衛力量尚不充足,何來突然發起襄樊戰役?就荊州而言,乃三虎相爭之地,北有曹魏一流大將曹仁駐守,背倚中原強大的後方;東有孫吳少壯主戰派呂蒙任都督。吳魏均派駐最有實力的戰將與之對抗,在劉備集團主力經營西蜀,漢中兩地初定的時候,關羽如能確保荊州安然無事,便是大功一件。為什麼還要進攻?太自恃了,太急功近利了。再者,若取攻勢,則必先穩住東吳,可是他一面進攻曹魏,一面不斷地惹怒東吳,先是拒和親斥罵孫權父子;然後罵孫吳不早出兵相援,大嚷要消滅東吳;再後,又擅自取了人家的軍糧,不死而何為?孫權就是個泥娃娃,也要跳腳了,更何況孫權豈是甘心受辱於人者?而且孫吳陣營中歷來對劉備集團便有主戰和主和兩派,而次時主和派首領魯肅已去世,主戰派的青年將領呂蒙替而代之,而關羽幾乎把這一系列變化都沒看在眼裡,不敗和當?其所作所為都足以授東吳主戰派以口實,起到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作用,從客觀上把吳魏推到了一起,而把自己孤立了起來。由此而觀之,關羽缺少的是最起碼的政治頭腦,敗也是自然了。

荊州之失,除了關羽的因素外,劉備與諸葛亮也負有戰略決策錯誤的責任。儘管史書上很難找到有蜀中傳來命令的記載,但是,以劉備之數十年實戰經驗,以諸葛亮之智謀先機之明,如果此役屬於劉備集團的一個戰略組成部分,那麼從戰爭開始到結束的四個月時間,並未見蜀中與荊州有任何聯絡,更未有救兵來到,這實在是一個謎。如果確是蜀中批註的戰役計劃,那麼劉備,孔明就是指揮的事物。如果說諸葛亮如蜀中取成都,留下關羽守荊州是出於無奈,那麼略定蜀中或漢中後,應當迅速派出得力人手來鞏固荊州防務,或在漢中與荊州接壤的部分部署重兵,一旦有變,便可迅速聲援。對於荊州的形勢和處境,諸葛亮與劉備都是相當清楚的。諸葛亮就曾對人講,就連和劉備一起在荊州時,尚畏懼曹孫的聯合進攻。現在只劉下關羽一個人守荊州不是更危險嗎?直到東吳提出索要荊州,這已是先禮後兵的徵兆,劉備雖然此時曾親率大軍來坐鎮,但又因漢中戰事,匆匆撤回,而諸葛亮仍舊未採取措施來加強荊州的防務。固然此時益州尚不鞏固,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這裡,否則新政權極易被顛覆。但是,抽調一部分力量來補充後來總還是做得到的。也許他太過分相信關羽了,或者太看重了曹吳相互牽制的力量,也許劉備和諸葛亮都錯誤地認為吳蜀兩家剛分完荊州,簽定了盟約,怎麼也想不到這麼快,吳魏會聯手來攻打荊州。歷史的隧道往往就在許多沒想到的地方出現了塌方。因而,後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不如說“孔明大意失荊州”。諸葛亮雖非荊州“法人代表”,不負有“法律責任”,此時,他尚不擁有最終決策權,但是作為首席軍師,應該充分考慮到上述各種因素。而駐守在荊蜀交接低界的蜀軍各守將幾乎全是所用非其人,再加之關於處置失當,使眾叛親離,這歷史的悲劇形成也不足為奇了。

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用人不當同樣會把正確的決策搞錯了。諸葛亮早已即定千古不變的“和吳拒曹”戰略方針,被關羽破壞了,那麼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關羽失荊州怪誰? ❥゛淺陌離﹎"✿ 6級 2008-10-05 回答

是劉備``要不是他打西川和漢中打的動靜這麼大的話``還給關羽發個假節的話```心高氣傲,不服輸的關羽怎麼會這麼急著立功,急著表現```

關羽失荊州怪誰? 林冬 5級 2008-10-05 回答

一件事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關羽失荊州怪誰? 〃緣忿迗紸啶 11級 2008-10-05 回答

是劉備``要不是他打西川和漢中打的動靜這麼大的話``還給關羽發個假節的話```心高氣傲,不服輸的關羽怎麼會這麼急著立功,急著表現```

關羽失荊州怪誰? 〃緣忿迗紸啶 11級 2008-10-05 回答

其實表面上荊州是被關羽丟掉的,其本事還是諸葛亮的失算造成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諸葛亮大意失荊州

關羽失荊州怪誰? 秋石 9級 2008-10-05 回答

失荊州是個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怪劉備用人不當,二怪諸葛補救不利,三怪關羽剛愎自用,四怪友軍見死不救,另外孫權用人得當,呂蒙籌劃仔細也是促成荊州最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