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紫杏2015-05-17 11:12:49

語無倫次,想到什麼說什麼,以後陸續補充。

一、原著改編角度來說,雖然張紀中的臺詞加了些讓人不舒服的現代語言,但忠於原著的程度遠高於86版。

二、86版是兒童向的,張紀中是半成人半兒童向的,主要面向青少年觀眾。原著中,滅法國國王發誓要殺一萬個和尚;張紀中保留了這一點;86版中改成玉華王(滅法國與玉華州劇情合併)把和尚趕出城外,唐僧一行人還在路上遇見了被趕出來的和尚。這大概就是為了照顧兒童心理改的。改了也就算了,問題是唐僧師徒進了城是被抓起來,而沒有被趕走,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三、主角的造型。歷來讀過原著的人少,從各種民間藝術作品瞭解西遊故事的人多,因此拍影視時很多地方要照顧人們心目中對《西遊記》的印象。86版的師徒造型,主要參考的就是早已深入人心的戲曲造型;張紀中忠於原著,讓孫悟空真的長一張猴臉雷公嘴,就被人噴成篩子。(從老君煉丹爐出來時渾身沒毛,像伏地魔,被噴得更慘,但火爐把毛燒光了,也屬於合理想象。)他本來還想按原著讓豬八戒長成野豬樣,但戲曲、繪畫已讓家豬的形象深入人心,就搞了個折衷:為妖時是野豬,孫悟空收伏他時讓他“變得好看點兒”,就成了家豬——可是要變得好看,幹嘛不直接變成人形?;不過張紀中沒讓唐僧戴毗盧帽子,就不符合原著的描述了。

四、特技。說實話張紀中有點讓人失望,至少那不是21世紀初國產電視劇的最高水平。新《紅樓夢》的特技明顯比張紀中《西遊記》好很多;86版的,據說是80年代國產電視劇的最高水平。也許當時的電視技術真的很不成熟吧(全劇的藍幕合成全是用一部從美國買來的“特技機”製成,一開始製作人員還花了一段時間來搞清楚使用方法),不能跟同時代的電影技術比。60年代六齡童(六小齡童之父)主演的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特技就比那摳紙片似的效果好得多。

五、車遲國鬥法。這是小說原著最著名的情節之一,甚至是小說出現之前,元末明初平話《唐三藏西遊記》中最著名的情節。86版展現得很完整,也很嚴謹。“隔板猜物”時出現了一件物品叫“破爛流丟一口鐘”,86版最初播出時,畫面上見到的真的是一口銅鐘。後來有人寫信給劇組,說“一口鐘”其實是一種衣服,劇組就特地把這個鏡頭重拍了。現在播出的版本,大多都是重拍版;張紀中版居然把原故事砍掉了一半,只有雲梯顯聖和隔板猜物,沒有最精彩的下油鍋和砍頭,不能忍。你說這是因為廣電不讓拍?那為什麼前兩年拍的浙版《西遊記》裡也有這個情節……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知乎使用者2015-05-17 11:39:40

拍攝手法我不知道,但就原著改程式設計度來說,我可以這樣告訴你:張紀中版對原著的尊重程度,不要說被奉為經典的86六小齡童版,現在任何一部西遊記影視劇都無法與之相比

新西遊記,張紀中是製片人,導演是張建亞,後者對名著,歷史有一份尊重,你看看他的《貞觀之治》就能看出來,這片幾乎可以當歷史書看。86版的優點,以前我說過,主要是這幾點

1,六小齡童的猴子。世家出身、不計生死、幾乎傾其一生、形神兼備——這樣的角色,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為過

2,劇組高度認真的工作態度。從楊潔導演到每個小工,大家為的不是賺錢,確實是弘揚文學名著,所以才能精益求精。這種認真的態度,是現在浮躁娛樂圈最缺乏,最值得人們敬佩的

3,和唐僧取經一般地跋山涉水,實地拍攝,可以說這是最真最美的一部西遊記

4,優美動聽的音樂

5,一大批演技精湛,高度敬業的好演員。大家小時候看熱鬧,現在可以看看門道,劇中哪怕再小的人物,都不是糊弄過去,而是盡力演出自己的特色和風采,幾乎是千人千面——須知這是拍存在雷同之弊的西遊記 ,能做到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86西遊記和98水滸傳有點類似,作為一部精彩,認真的電視劇,他們當之無愧。但作為一部還原原著的名著劇來說,做的還很不夠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知乎使用者2015-05-17 12:48:58

浙江衛視拍的腦殘版從中攪屎外加86版被太多人吹成神再加大多數人並沒有看過原著註定張紀中要成為悲劇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qy1914956072015-05-17 21:53:11

剛用手機碼了幾百字的回答因為沒電掛了,不過也讓我緩和了下情緒重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86版,我認為這部劇是建立在民間西遊故事基礎上的影視創作,和吳承恩寫作《西遊記》屬於同一類工種。也就是說,這部《西遊記》是楊潔的,而不是吳承恩的。

談起86版,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它的創作過程,條件有多麼艱苦,主創有多麼努力,耗時有多久,這些都是一部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而86版《西遊記》也正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對於它的討論前人所述備已。

我特別想談談張紀中版《西遊記》,準確的來說,是張紀中監製,張建亞導演的《西遊記》。不同於86版,這是一部改編自吳承恩小說的改編劇。

先說張紀中,央視三國的製片人之一,主要負責《南征北戰》部分的拍攝,曾帶領劇組深入不毛,克服當時雲南的惡劣環境,完成了任務。他也因此聲名鵲起,後來又做了央視《水滸傳》的製片人。這是他擔任製片人為數不多不被黑的三部之二,還有一部是金庸劇《天龍八部》。而他其餘的作品之所以被黑,大體原因無非是選角不當,風格出挑。但他的劇有兩點好,投資大,尊重原著。

再說張建亞,據說是中國特效第一人。這個第一人不是說他特效做的好,而是說做的早。他在微縮模型這一塊應該是搞的不錯的,以前看他的《緊急迫降》、《東方巨港》(是這個名吧?)覺的很逼真。而從他導的《貞觀之治》來看,他也是個很嚴謹的人。他曾經籌拍過一部《大鬧天宮》,據說章金萊(六小齡童)因為覺得特技限制了表演而拒演。而這部電影最終因為資金問題流產,導致中國內地當時唯一一家特效公司破產。

《大鬧天宮》的立項製作和《侏羅紀公園》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後者正式開啟了好萊塢的特效大片時代,而前者的流產卻是當時的中國影人談特效色變,直到02年的《英雄》,中國電影才迎來了她的大片時代。我常常想,如果當時這部電影成功了,中國電影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當這兩個人湊一塊拍《西遊記》時,我想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一個能拉投資,一個懂特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都尊重原著,都有一個西遊夢,這點很重要!

我第一次看到他們的設計圖出來時,是非常震驚的。但隨著我一張張的看下去,讚歎的聲音變弱了,發熱的腦袋降溫了,因為我越看越情楚,這些設計圖終究只能是設計圖,它們不可能被還原成角色,被拍攝成功。不要說是在09年,不要說是在電視界,就算是在當今中國的電影圈,以中國電影的工業水準,也無法勝任。

我之所以一開始對該版抱有希望,就是因為張建亞懂特效,他應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用電腦做,什麼要用特效化妝,古法特技來做。但從公佈的設計圖來看。這些大多需要電腦特效來做,而這恰恰是中國影視界的死穴。 而解決的方法也簡單,就是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不求有多炫,只求在能力範圍內儘量還原,大不了武戲文拍,能靜態就別動態,以張建亞的能力,我想應該是能做到的。 然而卻並沒有,為什麼?因為那些技術難點還有另一個名字,噱頭。想想那長到肉上的鎧甲,是不是很酷! 所以後來我看到劇組某設計因為技術難度擱淺的新聞就見怪不怪了。

該片的成片是在10年放出的,而一年前,它的第一版片花放出時,驚豔了一大片人,包括我。 雖然在之前我就有了不好的預感,但看到第一版片花時,我不得不想,可能其實還不錯哦!然後是第二版,第三版,每一版預告片我都看了無數遍,這他媽才是我要看的西遊記!

可我當時不知道,在影視界,預告片和正片是他媽的兩回事! 當二張版《西遊記》正式播出時,我看到了幾百萬從好萊塢進口的面具頭套,可惜資金不夠導致效果參差不齊,有時表情豐富,而更多的時候面癱。我看到了張建亞擅長的實體特技,但更看到了道具的粗糙。我看到了幾百萬租用機器做出的分身,也看到了本可以避免的特技濫用。我一直搞不明白,明明大家以前拍了幾十年實景,為什麼這幾年都跟綠幕耗上了。都是專業的,那末假你們難道看不出來?不,你們看的出來。

其實我很想對該版進行一些肯定,它的確有亮點,但我不能,因為別的作品是美好裡面有瑕疵,而這部劇是糟粕裡面有亮點。它的優點離不開它的創作者,它的缺點卻不僅是因為創作者。

這部劇最初是要分成兩部拍的,我想如果當初這樣做了,一億的投資拍半部,質量應該會好很多。但是由於一些因素,創作者妥協了,這是他們第二次妥協,第一次是推倒不能實現的設計。我前面說過《西遊記》是他們二人的夢想,而夢想是不能妥協的。我不由的想起了楊潔她們那些人,如果張建亞和張紀中能像楊潔一樣堅持,結局也會不一樣。但事實是張紀中和張建亞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在他們年輕時,也曾這樣堅持過。為什麼不名一文的時候能做到的事,功成名就後卻做不到了?

二張版《西遊記》是一個糾結的產物,它既能看出努力,又能看出浮誇,能看出夢想,也能看出現實。它反應的可能正是張建亞和張紀中這一代影視人所遭遇的困境,面對目前的影視圈現狀,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個社會如今太浮躁了,噱頭比努力更重要,以前的人一步步爬上的高度,現在只需要炒炒就能達到。但這二者真的一樣嗎?大家心裡都清楚,只不過大家都墮落了。

手機碼字,見諒。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蘇沉船2015-05-17 23:13:49

張紀中版的《西遊記》在製作水平上已經很有水準,不過依舊跑不出爛的範圍,近年國內神話劇受《指環王》的影響,在畫面色調、人物造型、劇情模式上都有向西方魔幻電影看齊的跡象,因此看上起相當不倫不類。甄子丹主演的大鬧天宮更是企圖拍出宏大的世界,偏生劇情表達非常狹隘,人物臉譜化同時都沒什麼特別的追求,白浪費這麼多特技效果。正是求突破不成,尊傳統又不像的失敗典型。

張紀中版也給了我一段快樂時光,最有印象的是徐錦江在微博關注了吳樾,吳樾沒關注徐錦江,我對徐錦江說大師兄沒關注你,當時徐錦江取消了吳樾關注,搞得後來吳樾去道歉。那時聶遠還說自己吃素,我好不容易在他以前的微博找到他的吃肉的證據。但我沒被拉黑,請諸位放心。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

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

張紀中的《新西遊記》我每集是看了兩次,因為當時在B站追,每天都守著更新,我發第一批彈幕,第二天看到有人跟我一起數蠟燭,還是非常開心。那時我的吐槽水平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我認為沙悟淨和我比起來差遠了。話說白鼠精那一集我真是崩潰了,滿螢幕都是蠟燭,數不過來。

自吹自擂的話到此打住,正題是我認為下老版《西遊記》和《續西遊記》也都沒忠實於原著,六小齡童塑造了一個美化的孫悟空,但又絕不是小說中的孫悟空,也許從我們這個時代來講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的價值還在原作小說孫悟空之上。因為《西遊記》這部小說本身就是根據戲劇和傳說再創作,對中國的神話體系也有著很大的顛覆,打著原著黑電視劇的人都只是莫名其妙的優越者。我們討論電視劇只論其好看與不好看,價值觀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即可。

老版《西遊記》因為當年條件所限,實則有著許多缺陷。老版《西遊記》和《新西遊記》的區別在於一部是戲劇,一部是電視劇,這從當時對比現代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老版《西遊記》的模式還沒擺脫單元舞臺劇,我們看的時候很容易進入他們戲的催眠,對一切做的不好不合理的地方都默許了這只是戲劇。老版《西遊記》的特點就是演員很專業,全都依照劇本來演,有些角色呆萌的很不合理,但很有味道。

但是現代人對新電視劇的追求在於視覺衝擊,劇情還要符合人們的思維和邏輯,甚至一些角色加了演員自己的想法,想把角色演出彩來,反破壞了整個劇本的協調感。比如現在許多觀眾在電視劇看到孫悟空像唱大戲一樣和妖怪互念臺詞,一定會覺得太假了,有病啊。儘管最近《諸葛亮罵死王朗》這齣戲很火。但是國產電視劇發展至今,我們已經很難返回當初純粹看戲和純粹演戲的心態,夾雜的只是大量的特技效果。老版《西遊記》大家根本不用全集追著看,就算一段一段看都感覺趣味非常,劇中營造的氣氛很好。

張紀中在角色造型裡下了大量功夫,但是配音聽上去像腹語是最大的弊病。有的人黑張紀中已經黑得沒有邏輯,比如豬剛鬣出場時的兇樣嚇壞小朋友,然而不得不說這個形象才是原著中豬剛鬣的形象。還有青牛怪正名是獨角兕大王,老版西遊記中有兩個牛角,張紀中版中有一個牛角,你說誰更符合原著?整個《新西遊記》劇組對角色造型的嚴謹度確實是比老版要好,只是道具組的水平還是不行不夠寫實,也可能是怕嚇壞小朋友,裡面最有印象的是黃袍怪有一個小兵長著很萌的狗頭,看得我非常擔憂小狗被孫悟空打死。可是孫悟空和六耳獼猴鬥法的時候,原著中確實描述到他們棒子能夠千變萬化為任何物體,但是變成機器人已經超出了我的接受能力範圍。過分依賴電腦特技,孫悟空一出場就是伏地魔和弗利沙的結合體。靈感大王是一條魚,你就真的給我做一條不會走路的魚出來逗我?沙僧的浮游炮令,牛魔王是金牛座聖鬥士,還會卍解自己的劍,有時候我確實搞不明白自己在看什麼。

總的來說《新西遊》對角色造型以及一些細節的考究比老版要做得好,可惜製作組存在一群腦洞太大的人,他們的新追求超出了我的接受範圍,對傳統形象過於顛覆。特技和道具也沒達到西方魔幻電影的水準,永不休止的配樂令人煩不勝煩,還有疑似於英雄無敵3的配樂……。。。爛歸爛,我認為張紀中的《新西遊》值得沒看過的人看一遍,對於西遊記的故事來說有的看就沒必要太講究,不然《西遊降魔》、《大鬧天宮3D》什麼的電影面子都沒地方擺了。

對了,當時我看張紀中的《新西遊》是電視播的閹割版,劇情不完整,有很多看得莫名其妙的地方,現今國內電視劇排檔搞成這樣,想必導演們也很無奈。張紀中的優勢是能夠找到如此多的演技,有如此多的資源來拍這部電視劇,但還拍成這樣確實只能說拍得爛。老版也顯然因為年代和條件的限制各種不過關,只不過覺得好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