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這幾天,B站上一個關於《家有兒女》的影片默默地火了,彈幕上全是回憶。

今年春節,這一家人一起上了北京衛視,圍坐在一起包了頓餃子,我看著他們其樂融融的樣子,也特高興。

2004年的4月,這部劇開拍,一年後正式開播。

90後這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小時候看覺得一個家庭能有這麼多人生活在一起,真熱鬧。

但15年後再看才發現,原來這部劇不僅是拍給孩子看的,也是拍給家長看的。

看懂了《家有兒女》,才明白一個家的樣子到底是什麼。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如果用普世價值衡量,我們會發現這個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圓滿的。

最令人頭疼的是大兒子劉星,政治課上睡覺,歷史課上畫猴,自習課上亂扔粉筆頭。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弟弟小雨,在美國長大,剛回國就和樓上的小妹妹說:「 love you」,還老想跟在劉星後頭逃課。

成績最好的小雪,也是最可憐的:

爸媽帶著弟弟去美國生活,把她一個人丟在國內。

再見到時,爸爸已經「結婚離婚再結婚」,都沒通知過她,她哭著說:「這對我幼小的心靈是多麼大的傷害啊」。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他們是不完整的家庭下長大的不完美小孩。

就連夏東海和劉梅這對父母,也各有各的不順心。

爸爸夏東海表面上是從美國回來的大導演,但他自己承認,

「我就是在美國混不下去了,又和瑪麗離了婚,才回國的」。

而劉梅呢,中年女性離婚,還帶著劉星這個拖油瓶,這種條件別說是十年前,就是現在也充滿了困境。也難怪她掛在嘴邊的話是「嘿,我容易麼我」。

可就是這樣「問題重重」的家人,15年前卻在這部劇裡完成了一個奇蹟:

一群不圓滿的人聚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最讓人羨慕、最想來感受溫暖的家。

滑鼠被父母打了、明明被爸爸忽視了、胡一統和新女朋友遇到難題了第一時間都想來這個家。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每一個遇到問題的外人,都想來這個家取經。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但其實,這個家庭最開始的時候,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那些會出現在每個家庭的複雜情緒在重組家庭上尤為突出。

他們是沒有安全感的——

小雨被蚊子咬了,會問劉梅為什麼蚊子只咬我不咬劉星,是不是因為這不是我的家啊。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夏東海要去接小雪一起來住,問劉梅做好心理準備沒?

劉梅說,心理準備沒做好,我做好戰鬥準備了。她挺擔心的。

彼此也不夠信任——

家長會後,劉梅火冒三丈,夏東海假裝在打劉星,不知情的姥姥在外邊罵劉梅:“這不是親生的就不是親生的,打壞了你可後悔去吧。”

原本還嚷嚷著要打劉星的劉梅立刻害怕了,強撐在門口喊:「你把他弄出來,我收拾他」。

三個小孩也處不來,賭氣一樣把和親爸親媽的合影擺滿了新家,還在劉梅和夏東海的合照旁邊掛上了瑪麗和胡一統的寫真。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他們需要安全感,又找不到滿足自己的辦法,只好用這樣的方法來尋找安全感。

甚至對這個新家保有十足的敵意——

為了迎接小雪,劉梅做足了準備,又是準備大餐,又是整理房間,而小雪卻處處作對:在餐桌上念自己的守則、稱呼劉梅用「哎」,還把男朋友帶回了家。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這本質是小雪沒辦法接受「父親離婚並組建了新的家庭」的事情,繼而產生了另自己難以消化的情緒,最後把這段情緒帶到了與劉梅的關係中。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為了拉近和小雪的關係,一開始劉梅不斷委屈自己。

小雪喜歡上了F4,劉梅連切菜的時候都在偷偷背周渝民的身高。

小雪養了只老鼠,劉梅怕到不行還要佯裝開心,夏東海只好抱來了只貓給劉梅。

結果,劉梅假裝有同樣的愛好本來是為了拉近和小雪的關係,小雪卻覺得劉梅是故意在和自己作對。

刻意的關注往往適得其反,本來就有隔閡的兩個人關係更緊張了。

鬆動的裂痕是從劉梅開始暴露自己的無力時出現的。

一次,小雪又喜歡上了大猩猩。

劉梅趁小雪去野外觀察,把她的屋子擺滿了大猩猩、弄了微縮景觀,還跑去周口店偷偷挖化石,夏東海說她灰頭土臉的樣子像剛打完地道戰。

但劉梅剛把臥室佈置好,小雪就推門進來說自己現在又喜歡天上的星星了。

那一刻,劉梅終於撐不住了,

百般努力後的無能為力在一瞬間都爆發了出來。

她揹著小雪在外邊說:「這孩子非恨死我不可」,急得要哭了。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她沒想到,小雪就站在她身後。

這個原本一直管劉梅叫「哎」的女孩,第一次開口喊「媽」了。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盡力後依然無能為力的劉梅擊中了這個女兒內心的柔軟,也讓其他家人感到了心疼。

那一刻,五個人真正站在了一起,身段開始變得柔軟和放鬆,緊張的濃霧被溫柔的陽光滿滿驅散。

劉梅暴露無力的結果是——父母開始卸下了「權威」的盔甲,心態更加輕鬆了。

後來,劉梅和夏東海為了瞭解孩子們,就派小雨去當臥底,用哥哥姐姐的秘密,換取獎勵。

小雨成為了最讓人不恥的「告密者」。

他們發現後這個現象後,趕緊中止了這個行為,還把孩子叫在一起,兩人主動向孩子們道歉。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後來,不再緊繃著的的劉梅還在小雪的親媽瑪麗回國後,主動當起了母女二人的和事佬。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需要,才會真正去體諒父母。

一次,姐弟三個都想買個大件,但夏東海的稿費只夠買一件。

夫妻兩報名了舞會想用獎金把剩下的錢湊夠,半夜在外邊偷偷練舞蹈 ,回了家也在客廳裡摸黑練。

知道真相的姐弟三人表示,覺得也沒那麼需要買,自己的就不要了,給其他人買吧。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更令人的驚喜的是,到後來這對父母也在孩子的幫助下成長。

爸爸夏東海更有勇氣了——

有牙疼老毛病的夏東海,因為害怕牙科的電鑽聲不敢去醫院,每次疼起來臉就皺得和包子一樣。

三個孩子主動先讓劉梅檢查了牙齒。

第二天,夏東海就去醫院拔了牙。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媽媽劉梅對自己的能力也更堅定了——

劉梅上一次考試沒及格,信心備受打擊。

學霸女兒小雪主動來給劉梅講科學安排時間學習,一家人還在劉梅考試的那天在門口一起為她加油打氣。

不敢去考場的劉梅在眾人的鼓勵下出了門。

他們還推翻了一些固有的看法——

夏東海總是教育孩子們做人要大方,但沒有原則的大方會讓自己遭受損失。

後來,小區搬來了一家煩人的鄰居,從鍋碗瓢盆到家用工具,新鄰居借了東西,不僅不還,還要再借別的東西。

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劉梅和夏東海又不好意思張口拒絕,那種感覺挺難受的。

但當鄰居要問小雪借雜誌的時候,小雪明確表示:

「不」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等鄰居一走,小雪就很嚴肅地告訴父母:

不敢說不是自控力差的表現。

「她給我們上了一課啊」

,一直教育孩子的父母被孩子教育和改變了。

我覺得這部劇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

在所有人都覺得孩子就要聽話,父母就要為孩子犧牲、給孩子做榜樣的時候,用喜劇的形式打破了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模式。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父母可以說出他們的困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不是征服,不用緊張地誰一定要強過誰,而是去相處。

他們共同去營造了一個溫情的家,被孩子改變,向孩子學習,然後所有人共同身段柔軟的完成一場成長。

這些小時候看的熱鬧,漸漸變成了教育的觀點,溫潤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15年後,

我們也和他們一起成長了,有了自己的事業、家庭和孩子。

今年春晚,他們被北京衛視邀請聚在一起包了頓餃子。

劉梅說她60了,要退休了,三個孩子要在圈裡好好演戲、好好做人。

15年後再看《家有兒女》,我才看懂了這部「教育啟蒙片」

而我們一直會記得下面這個畫面:

他們相遇的第一天,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變成了一個,劉梅特別高興地宣佈:

「幸福生活開始啦!」

- END -

作者 | 未央

插圖 | 《家有兒女》

話題

關於《家有兒女》你有哪些記憶?如今的你,怎麼樣了?

到留言區告訴我們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