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觀察員/歸宿

中印邊境對峙:中國的套路被看透?

中印邊境對峙:中國的套路被看透?

印度非法進入中國領土而引發的邊境對峙在持續71天后戛然而止。中印雙方都以“大局為重”,各退一步,回到了6月對峙前的狀態。印度總理莫迪也如期前往廈門參加金磚峰會,避免了BRICS印度變印尼的尷尬局面。

此次邊境對峙是1987年以來中印兩國最為嚴重的一次邊境衝突,產生的影響不可低估。一方面,中印邊境爭端難以徹底解決,類似的衝突和對峙仍然有可能發生,或許就是在明年開春之後。另一方面,中印兩國,特別是中國在此次對峙中的一舉一動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也成為觀察中國處理類似爭端的一個典型案例。

喬治城大學的Oriana Skylar Mastro和蘭德公司的Arzan Tarapore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以洞朗邊境對峙為例,分析了中國強制外交(coercive diplomacy)的典型特點。

什麼是“強制外交”

研究者認為,中國與周邊國家在主權聲索等問題上的矛盾日益上升,強制外交已經成為中國常見的政策選項。

中國的強制外交分為“四步走”——

首先,利用超強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搶先在爭議區修建永久性設施,增強實際控制。

其次,綜合使用外交軍事手段,迫使相關國家承認現狀。

第三,透過法律和歷史敘事,為行動尋求合法性。

第四,打輿論戰,強調中國已經保持克制,有關國家不要“玩火自焚”。

與俄羅斯直接出兵動武的強制外交不同,中國的強制外交更願意保持某種模糊性,希望對手在壓力之下承認現狀,或是內部生變。中國不願意直接發生軍事衝突,認為軍事衝突會導致危機驟然升級,局勢失控。

印度應對“強制外交”的做法

研究者指出,在洞朗對峙中,面對中國的強制外交,印度的做法是堅決“拒止” (denial),收到的效果明顯。

印度在中國最初試圖透過修路改變現狀、加強實際控制時,就直接派兵越境阻止,並不惜冒著衝突升級的風險,與中國形成對峙僵局。而這也最符合印度利益——印度在洞朗地區佔據優勢,中國實際控制能力不夠;中國應對危機的決心有限,雖然言辭激烈,但遠沒有到直接出兵開打的程度。

研究者認為,印度的做法,為有關國家特別是與中國有主權領土爭議的國家提供了思路。只要阻止中國擴大實際存在,中國強制外交的後續步驟就很難推進。中國在對峙僵局時往往“先眨眼睛”,因此如果敢於將對峙甚至衝突升級,在壓力下中國的立場容易鬆動。另外,要將第三方特別是大國引入衝突中,增加中國對抗的成本。

中國可以學到什麼?

對於中國而言,當前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島嶼主權等爭奪多發,朝核危機等關係到重大安全隱患也在不斷積聚,再加上內外各項政治議程亟待推進,更應警惕這次洞朗對峙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和示範作用——畢竟,如果自身常用的“套路”被對手看透,未來在國際博弈中可能將處於更為不利的位置。

那麼,中國應該從這次邊境對峙中學到什麼?

首先,還是要準確界定自身利益,全面瞭解對手的能力和意願,慎重出手,避免不必要的對峙和僵局出現,影響整體對外政策。

其次,要及時分析和排除化解周邊的風險。在南亞,如果中國想要有所作為,就應該從南亞整體戰略的高度整體看待印度和邊境問題,做好各項基礎工作,防止零敲碎打,小矛盾積聚大沖突。

第三,中國的外交政策工具箱還需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提升應對複雜問題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中國在展現自身決心的同時,還要學會使用決心。畢竟,危機時刻,更多是決心和意志的較量,沒有意志和決心,實力再強也等於零。

參考文獻

Oriana Skylar Mastro,Arzan Tarapore “Countering Chinese Coercion: The Case of Doklam”(2017)。 War on the Rocks,

https://

warontherocks。com/2017/

08/countering-chinese-coercion-the-case-of-doklam/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mam1ndURERS1tMkJyWFRiOTJ4cw== (二維碼自動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