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5mm這個焦段可以說是各家全畫幅套機鏡頭的標配(尼康是24-120mm),群眾基礎相當夯實,所以當佳能釋出EOS R的時候,套機鏡頭也不免俗地沿用了這個焦段,作為平民紅圈代表作之一,在EOS R上的表現會是如何?這個套頭有什麼設計特點?今天就來簡單回答這些問題吧。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從MTF到鏡頭結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RF版和EF版似乎沒什麼差別,幾乎就是一個小改版的移植,但其實設計區別還是挺多的,外觀上最大區別在後端,RF版的最後一片鏡片明顯增大,當然開孔也自然會更大: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這個設計的目的在此前EOS R的測試中也提到過了:因為法蘭距大幅縮短,出瞳孔設計更靠後(從鏡頭後面看光圈開孔相對更小),就需要結合大直徑鏡片來實現出瞳光線與感測器之間的夾角不會過大,避免感測器微透鏡設計和機內處理演算法過於繁瑣,用一張圖來演示區別吧: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為凸顯區別,光線走向、感測器、鏡片相對尺寸沒有畫特別準確,理解其意即可。圖1就是採用大直徑最末鏡片設計的無反鏡頭,因為法蘭距短+出瞳靠後,最後使用大尺寸鏡片可以讓光線走勢更趨近平和,如果最後用小尺寸鏡片就成了圖2,可以看到為了照顧邊緣,光線就需要較大幅度的轉折,增加複雜度。圖3則是單反鏡頭的設計,法蘭距長,鏡後距也長,邊緣光線夾角先天比較小。

法蘭距短相對會更有利於做短,RF版比EF版短了差不多1cm,重量輕了接近100克,但鏡頭直徑是一樣的,前鏡組直徑是一樣的,濾鏡都是77mm,最近對焦距離和放大倍率也是一樣的。不同點是驅動馬達從環形USM換成了NANO USM,光圈從10片變成了9片。

NANO USM應用在RF24-105上體現出的是無反時代將機械部件電子化的大方向,RF版在鏡身縮短的同時還要塞入特有的鏡頭控制環,也自然就沒有空間去擺放環形USM,當然本身它並沒有特別健身級別的大尺寸鏡片,NANO USM扭矩足夠了,但帶來的操作差異就是鏡身上沒有對焦標尺,而是改到EOS R機身顯示上去了: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除此之外因為NANO USM與對焦環不是機械連線,斷電後擰對焦環對焦鏡片是不會旋轉移動的,而環形USM則天生就可以,表象上來看這對拍攝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深遠來看這算是一個未來大趨勢,也有利於輕巧化設計。

而改用9片光圈葉可以換來18星芒,但代價是光圈不那麼圓,哪怕是F4全開拍攝點光源也能看到明顯的星芒: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F8也並不會比F4明顯太多: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直到F13才變得稜角分明: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但好在我們拍攝人像一般會使用長焦端,在105mm F4下以較近距離拍攝時,虛化效果也還過得去,但光斑素質比較一般,內部有很明顯的洋蔥圈,雖然減了一片非球面加了一片UD,從光斑上也能看到比較邊緣軸向色差。除此之外像場邊緣的光斑有很明顯的口徑蝕,極限邊緣會有一點遮擋: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結合機身校正後的色差抑制相當強悍,高反差物體的焦內基本不會出現倍率色差,軸向也並不算特別明顯,這種恆定小光圈變焦鏡頭在這方面也是先天就比較容易做補償,並不算意外: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類似的還有畸變和暗角補償,效果都相當出色,使用佳能DPP軟體檢視RAW檔案(這軟體也真是不太好用……),畸變補償拉伸影象時會切掉一部分邊緣,在拍攝飽滿構圖時切記留好餘量: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上圖為校正後,下圖為校正前,紅框內是校正後的保留區域,區域外就被拉伸裁剪掉了。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眩光哪怕鍍膜再玄乎也沒辦法完全消除,拍攝時還是得注意強光源的影響,不過這不算啥大毛病: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沿襲了光學防抖技術,CIPA技術達到了5檔,但看過我此前CIPA標準解析的朋友應該會意識到這也僅僅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很多時候抖動的幅度和力度都會超過標準,光學防抖的實用性在EF卡口上已是久經考驗,而EOS R因缺乏機身防抖技術而被廣泛吐槽,這裡可以簡單說一說兩者在各自的時代特點。

光學防抖與機身防抖雖然目的一致,但在設計上有著顯著的區別,光學防抖是鏡頭內建的壓電角速度感測器捕捉拍攝動態後,驅動補償鏡片位移來實現,在單反時代這個設計是很有用的,既有利於降低畫面模糊的機率,同時也有利於進行穩定的光學取景,對長焦鏡頭來說格外適用,除此之外也比較容易設計不同的防抖模式。而且在弱光環境下光學防抖也能提供穩定的入射光線以分配給獨立測光與對焦單元,因此即便是成本較高,也有一些副作用,但在單反時代,光學防抖一直是各家的必爭之地。

機身防抖則是反向思維,當物的位置發生移動時,直接移動成像面去匹配它不就完了?甚至還能實現光學防抖不能做到的旋轉、傾斜等等,但這種類似反向移軸的形式同時也就要求鏡頭像場更大,才能透過移動感測器位置的方式來實現補償。很顯然,光學防抖的很多機制是服務於單反結構特性的,無反時代取景、對焦、測光全都在感測器上,光學防抖的附加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但它防抖的基本實用性是依然存在的,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更希望能看到混合型,當然這個型別對整體設計和演算法有一定的要求。

之前有看到部分文章以卡口直徑為論據,批駁索尼機身防抖存在限制,這個說法實在有點太Naïve了,因為鏡頭把光線傳遞到感測器的方式與我們肉眼直接觀察有著明顯的區別,擰下鏡頭以正常觀看距離直接觀察感測器就類似於一個法蘭距和出瞳都超遠的鏡頭,在這個距離下感測器想要不被遮擋,位移幅度自然更小,但無反鏡頭都是短法蘭距設計,最末鏡片甚至可以插到卡口內去,畫張圖好了……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直接觀察的視線走勢就是紅色虛線,感測器往上補償時會形成邊緣遮擋,但對鏡頭光線來說並非如此,黑色虛線就是鏡頭出射光線,很明顯,它能夠正確抵達感測器邊緣。如果你有帶機身防抖的機器不妨自己撥動一下感測器,對比一下不同觀看距離就一目瞭然了。所以卡口大小對機身防抖上限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內部空間、鏡頭設計、防抖方式、散熱設計、卡口內佈局等等其實更關鍵(大直徑卡口的單反也出現過內遮擋的問題),尼康Z卡口做到了足足56mm,但機身防抖也是5級,而且可以斷定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這個增速都會很慢。現在驅動防抖進化的一大核心動力是影片,在總有效畫素越來越大的時代,非全畫素超採+電子防抖應該也會佔據一席之地,所以未來的可能性是很開放的。

其實從結果來看,真正的強力防抖是全景,本質上來說防抖技術主要針對的是固定機位時的搖擺動作,而全景是全視野覆蓋,怎麼搖也搖不出三維空間吧,原理就類似於你眼睛盯著手機然後上下左右搖晃腦袋,也依然能清晰螢幕上的文字一樣(人眼視角存在很大的冗餘),所以全景相機上唯一能看到的是位移產生的透視變化,而且因為全視野的關係,透視變化的幅度敏感度也比較低,先天就更容易做防抖,比如Insta360 One X這種直接把相機丟出去,後期再選擇對焦物體重新取景的: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你用普通相機不上穩定器跑著拍個給我看看抖不抖?

好像扯遠了點,回到RF 24-105mm吧,最後做一個隨意的解析度檢測,因為這顆萬金油鏡頭可以兼顧小廣角風光、人文、人像等等主題,自然容不得有大瑕疵,但也別抱特別大的希望就是了,24mm端F4全開: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中心部分100%如下: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邊緣部分100%如下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差別還是挺明顯,喜歡邊緣數毛的話就得收縮一下光圈,但實際上收縮了也改善不了特別多就是了。尷尬的是105mm端沒找到啥適用的樣張(因為沒有特意去拍),下篇文章補一個,長焦端主要是拍小品或人像,邊緣相對就沒那麼重要了,從結論來說是符合預期的。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作為一個套機鏡頭,也是一個入門級的紅圈,RF 24-105mm F4 IS的職責就是結合EOS R一起實現平級遞推,單單看拍攝結果,它與5D4+EF 24-105mm F4 IS II基本沒有區別,這個參考系大多數用家都比較熟悉,可以第一時間給潛在客戶形成直觀的印象,營銷思路是很清晰的,真正展現鏡頭設計技術的還是在RF50mm F1。2和RF28-70mm F2上,哪怕RF 35mm F1。8 Macro IS也很有意思,RF 24-105mm F4 IS作為RF首發鏡頭裡最平庸的存在,最大作用就是被當做參考系,當然,效能上滿足旅行定位是很輕鬆的。如果你看好佳能RF鏡頭未來趨勢,現在只是買回來滿足日常拍攝的話,EOS R+RF24-105就是目前最佳(其實也是唯一)的選擇,所以說好也罷說不好也罷,有得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