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勳的祖先是誰紳士披掛館 推薦於2016-12-02

漢高祖的同族血脈

說出來可能會出乎讀者們的意料,早在兩千多年前,劉墉的先祖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同族,劉墉的先祖原來也是世代居住在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今屬安徽省)。所以說,劉墉他們家是真正的名門之後,是很有社會背景的。

到元末明初的時候,因社會動亂,這個家族遷居到山東日照,到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遷居到山東諸城。所以,我們說劉墉是今天山東人是沒錯的,對於這一點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裡沒有說錯。

雖然劉墉的先祖投靠了滿洲貴族統治的清王朝,但是他們對於清朝是忠心耿耿的,用“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句話來形容這個家族,一點都不為過。

劉墉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爺爺的爺爺劉通,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便已經考中了秀才。但是,當清軍入關的時候,劉家率先歸順了清朝。在清朝急需用人之際,歸順了清朝之後的劉家逐漸受到重用。此後的劉家不但在歷次的科舉考試中接連得中,而且官運也逐漸亨通起來了。

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在1652年參加清朝順治年間的進士考試,結果一舉考中。從這一年算起,到1814年為止,前後162年間山東諸城的老劉家一共出了11個進士和35個舉人。

劉必顯考中進士後當上了戶部廣西員外郎,是劉氏在外任職的第一任高官,而到了劉墉的祖父劉棨,則已官至四川布政使,相當於四川省省長;劉棨的二哥劉果官至江南學政。員外郎是什麼呢,是朝廷的備選官員;江南學政,則是主管江南地區學生學習和參加科舉考試的官員,相當於一省的教育廳長。

上述的榮耀還僅僅是老劉家亨通官運的開端,從劉墉的父親劉統勳開始,劉氏一門相繼出了“文正公”劉統勳、“文清公”劉墉和“文恭公”劉鐶之,這一家祖孫三公二宰相,成為名至實歸的書香門第、名門望族。

其中,劉墉的父親劉統勳最受清朝重視,官至內閣大學士、漕運總督、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刑部尚書、《四庫全書》正總裁等要職,乾隆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太傅。他死後,乾隆皇帝賜其諡號為“文正”。

在中國古代,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死後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據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評判,並且根據這個評判給出相應的幾個字,一般的大臣都是兩個字。武將的第一個字是“武”,如岳飛死後的諡號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個字一般來說是“文”,而第二個字,就不盡相同了。其中,“文正”這個諡號是評價最高的諡號。

文正,按諡法的規定——道德博聞曰文(這裡有個前提,諡號曰“文”的人必須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須在翰林院做過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說,能夠被賜予“文正”諡號的官員,生前不僅德才兼備,而且要恪盡職守,忠君愛民。整個清朝一共有八位大臣獲得這個諡號。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說,劉統勳居第二位,排在湯斌後面。

看到劉統勳這個名字,看過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的讀者可能會回想起來:這個劉統勳歷史上還真有其人啊,而且他竟然還是“劉羅鍋”的父親!

劉墉的祖父劉棨曾官至四川布政使,他是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曾入選《國朝循吏傳》一書。《國朝循吏傳》,是八卷本的《歷代循吏傳》中的最後一卷。《歷代循吏傳》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的著名大臣朱軾和蔡世遠兩個人合寫的一本書,其中最後一卷就是《國朝循吏傳》。這裡的“國朝”,實際上指的就是清朝。本書寫作的時間是在康熙年間,正式出版於雍正七年(即1729年)。這兩個人被雍正皇帝指定為其接班人弘曆,也就是日後的乾隆皇帝的老師。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在當太子的時候透過他的老師的介紹,就已經很瞭解劉墉祖父的為人了。由此可見,劉棨的聲望很不錯。

劉統勳他們家的老祖宗,世代居住在哪兒呢?大概說來,他們居住在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那個時候叫做彭城郡,再後來叫徐州府。徐州府下面有個縣,叫碭山縣。但是,現在這個碭山縣不歸徐州了,已經劃歸安徽省了。碭山縣有個大劉村,劉統勳他們家的祖宗在漢朝的時候就居住在那兒。所以,江蘇人和安徽人往往會跟山東人爭論,說劉統勳和劉墉是我們那兒的人!不過,我還是認為劉統勳是山東人。為什麼呢?因為劉統勳的先祖早就搬家了,而且前後一共搬了三次家呢!

好好的怎麼會搬家呢?我們還要從明初的大規模移民談起。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初建的大明江山,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有效地組織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活動。這一移民活動,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自然原因。

上溯到明朝建立前的幾百年,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間的戰爭造成中國人口大量流亡。一方面,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另一方面,由於戰爭不斷及瘟疫流行,人口死亡甚多,加之遊牧民族政權採取了重牧輕農政策,使北方很多地區荒無人煙,民生凋敝。

蒙古貴族在中原統治了97年,雖然盛極一時,但不客氣地說,在整個元朝各個時期的統治者中,大多數人“只識彎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於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民不聊生,使河南、山東、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國的殘暴統治。僅1341年山東、河北、湖廣等地就發生了百餘次反元起義。此後,民眾的起義更加頻繁,力量也越來越大。從1351年劉福通率領紅巾軍在穎州起義開始,到1368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北伐,元帝出亡漠北為止,元末兵亂長達16年之久。

元朝末年除兵亂之外,水、旱、蝗災和瘟疫也接連不斷,黃、淮河又多次決口。這一切,都促使中原之地“漂沒田廬無算,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禾不入地、人相食”。

總之,以上種種原因使中原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

明朝建立後,各地官吏紛紛嚮明政府告具各地荒涼情形,中原地區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積骸成丘,居民鮮少”,“多是無人之地”,“累年租稅不入”。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

而在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廣大地區,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我們這裡僅僅以山西為例作出說明: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區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旱蟲災,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同鄰省相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元人鍾迪在《河中府修城記》中說,當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黃河)南北噍類無遺,而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仰有所事,俯有所育”。這雖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詞,但也說明山西一帶比較安定,再加鄰省難民流入山西,山西南部人口很稠密。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是189萬1千多人,河北人口是139萬3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卻達403萬零四百五十口,比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還多。

面對內憂外患,朱元璋深知:“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闢,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於是,他採納了鄭州知府蘇琦、戶部郎中劉九臬和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建議,採取了移民和軍民屯田的政策,以加強北部邊防,開墾荒地,保障軍民用糧,恢復農業生產。

從此,一場大規模的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歷時約50年的移民運動的序幕就拉開了。從明太祖朱元璋於1367年十月首次下令移民到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四年(1416年)一月最後一次大規模移民為止,明朝初年的大規模移民活動持續了50年,前後共計18次之多。

到了1370年的時候,按照政府的移民規定,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劉氏的一支,在劉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領下,就從大劉村裡搬了出來。

這裡我要說一句,根據山東日照劉氏族譜的記載,應政府號召進行移民的應該是劉思源本人。但是,這個記載是錯誤的。它屬於一百多年以後的追記,是非常不準確的。

他們搬到了哪裡呢?劉氏眾族人一行循道迤邐北去,來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即今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與莒縣交界處,打量了一下那裡的地形地貌,只見群山環繞,澗水涓流,花草茂密,樹木繁蔭。澗泉邊參天古樹上,住著一窩喜鵲;澗邊山嶺,兩翼寬闊,北高南低,像一隻傳說中的鳳凰。看上去是個好地方,於是便在那兒定居下來。後人為那裡取名“喜鵲窩”。

劉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領下的劉氏眾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當然,這在山東諸城劉氏族譜中並沒有記載。

其實,從江蘇徐州碭山縣大劉村搬到山東的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從路程上來說並不遙遠。按照今天的行政區域設定看,碭山縣大劉村北面就是山東,東面就是江蘇,它的西面就是河南,它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它這個地方是四省交界處,所以說老劉家搬到山東路程並不算遠。

劉統勳的祖先就這樣搬到了日照,其時是1370年。這就是日照西部劉姓的始祖。

作於大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劉氏家譜,記下了這麼一樁劉氏家族的大事:“我劉氏自漢隸籍於莒,由來久矣……委因元社將屋,我祖見機,遷居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紅巾亂起,我祖逃居東海當蘆村。至我朝洪武三年,下旨遷民,我祖復由東海遷居日照喜鵲窩”。

到了明天順年間(1457~1465年),劉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場意外的火災幾乎燒掉了家裡面的一切。那時劉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莊北嶺,留下劉氏兄弟五人:劉承源、劉思源、劉接源、劉續源、劉根源。

成化(1465~1488年)年間,劉氏兄弟五人面對興旺的家族和日漸變得狹小的生存空間之間的矛盾,作出了關於分家的決定:老大劉承源徙居安丘;老宅西移,改稱草澗,老二劉思源遷移到從喜鵲窩向北約一公里處的大槐樹北側,搭蓋草棚居住下來;老三劉接源遷居邱前;老四劉續源和老五劉根源遷居莒縣。

後來,劉思源娶了本村張氏為妻,生下了“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八個兒子,1924年劉氏後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證明了這一點。這幢石碑中記載,“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兄弟八人。”

面對日益興旺的家族,劉思源再一次作出了關於分家的決定:讓他的八個兒子分開居住,四處謀求生路,只留四子劉禧與劉思源留守故里。

劉福、劉祿二人同遷三莊劉家溝,劉壽遷到劉家莊,劉詩遷到大朱洲,劉書遷到莒縣,與他的叔叔劉續源、劉根源會合;劉忠遷臨沂,劉厚遷沂水劉家店(後來劉厚的一個後代又遷居沂水卜全莊)。

劉思源病逝後,葬於老槐樹底西北側七米處。古槐樹下有了人氣,長勢更加旺盛,枝繁葉茂。古槐高50餘米,粗四摟有餘。其中有一年,它竟沒生一新枝新葉,村人都以為它枯死了,不料第二年卻又生出新枝葉,很快又呈現出鬱鬱蔥蔥的繁茂景象。村人甚感神奇,尊為神樹。如果有人遇到不順的事,便攜老帶幼前來老槐樹下燒香磕頭,祈求老槐樹大顯神靈,消禍弭災,保佑平安。

到清咸豐年間,劉墉的後人選址於老槐樹東北側40米處,建起一座劉氏祠堂。遺憾的是,這棵千年古槐於1946年秋被砍掉了。

劉福後來因避匪率三子劉恆遷居諸城逢哥莊,將長子劉志幹、次子劉志貞託付於劉祿。經過幾百餘年的子孫繁衍到現在,故里劉禧後人已是人丁興旺,成為一個有3000多人的大家族了。清嘉慶十九年(1814),劉福九世孫劉墉逝世後10年其族重修家譜時,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譜者不計在內,劉氏家族已繁衍14代,其家族已有822人。日照劉氏家譜的發現,不僅重現了湮於史海的一段家族史、民族史,而且續上了劉統勳初立其諸城族譜時所無法上溯的一段歷史。

劉統勳於1751年,即其祖劉福遷移到諸城縣250餘年後始創家譜,並在凡例中說: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間始祖諱福公遷諸城後,至祖諱恆公,家譜因遭兵燼,中間世次莫考。故列祖諱恆公為第二世。

後來,山東日照劉氏中的一支在劉福的率領下又從日照搬了出來。我們為什麼把這一支單提出來說呢?因為,這一支正好是劉墉的祖先。

這次搬家開始的時間,根據日照劉氏族譜記載,是在明朝成化年間。也就是說,劉福是在1465年到1487年間率領日照劉氏中的一支搬離家鄉的。至於這次遷移完成的時間,根據山東諸城劉氏族譜中的記載,則是在明弘治年間,即1488年到1505年間。

有的讀者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搬個家還要如此費事,需要幾十年?其實不是這樣的。根據考證,劉福率領家人開始搬家的時間應該就是在1487年,而搬家完成的時間則應該就在1488年——因為1487年正好趕上明憲宗朱見深病死,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即位,1488年改元弘治。因此,山東日照劉氏族譜就出現了這樣的記載,即劉福率領劉氏中的一支於明成化年間搬離家鄉,而山東諸城劉氏族譜則記載說劉福於明弘治年間搬到山東諸城。

這樣,劉墉祖先的一支就在劉福的率領下搬到了山東諸城逄哥莊(現屬山東省高密市)並居住了下來,稱為諸城東武劉氏。劉福只有一個兒子,叫劉恆。後來,由於戰亂兵災,劉家族譜被燒燬。從此,劉氏族人對諸城以上劉氏家族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劉恆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劉玳,次子叫劉瑁,三子叫劉瑚,劉墉就是劉玳的後代。劉瑁和劉瑚的後代現在在哪裡,我們還沒有考證出來。劉玳也只有一個兒子,叫劉思智。劉思智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通,次子叫劉遠,劉墉就是劉通的後代。

劉統勳的祖先是誰清水瑪瑙 2009-08-23

徐州楚王陵劉氏宗祠裡有劉統勳。他應該是漢劉後人吧…

劉統勳的祖先是誰vinis 2009-08-23

劉統勳(1698-1773), 字爾鈍,號延清,清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山東諸城(今屬於山東高密)人。

劉統勳的祖先是誰kfbfyq 2009-08-23

山東諸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