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Youtube在朋友圈裡慢慢開始流行,我覺得那些影片很無厘頭;2007年,第一次使用Twitter,我的評價是一群無聊的人在做一個無聊的產品;2009年,第一次下載了Foursquare,我用了荒謬和搞笑兩個詞來形容這個產品。事實證明,我當時完全沒有看到這些產品的潛在價值。

網際網路上大多數今天家喻戶曉的產品,剛出道時都幼稚的很。很多產品都被認為是一無是處的小玩意,活不了多久。大部分人在認識新事物的時候,第一個本能反應是希望理解這到底是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事情。這樣一個本能發應會帶來一個本能的思考方式:能不能從過去找到一個類似的參考物。如果可以找到一個參照物,大部分人就容易快速得出一個結論:"哦,原來這個和什麼什麼的差不多。只不過你多了這個,少了那個。" 如果找不到參照物,那你的東西往往會被歸結為酷但是不知所云之類的玩具。經歷越是多的人,越喜歡從歷史經驗中尋找參照物。

不是每一個新產品都能夠在第一天就可以給使用者看到它的前景。Twitter如果在2007年和我說,我以後每天早上醒來,會在上面讀新聞,我門牙一定會笑掉;Foursquare在2009年和我說,我以後可以憑著它去飯店打折扣,找到好的酒吧,我一定覺得他們在開國際玩笑。今天許許多多的產品都需要時間積累,才會達到他們理想中的境界。很可惜,大部分公司沒到達前就死了。我現在看產品,會先假想如果這個產品有一千萬使用者,到底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平臺,或者提供什麼樣的價值給使用者。如果前景是誘人的,然後我再倒過去思考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做到那麼大的使用者群。有些產品,剛上手一用會覺得一無是處;但是隔一個月再去用,感想就會不同。

世界上有三種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還有不知不覺。先知先覺的人往往善於忘記習慣,然後用嬰兒的思維去看待新生事物。後之後覺的人不願意主動改變思維方式,但是他們可以被先知先覺的人影響。至於不知不覺的人,他們沒有資格成為你產品的使用者,也沒有資格對你的產品說三道四。離他們越遠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