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天我已經儘量避免使用 MacOS ,基本用 iOS 解決一切(魅族沒有 Android 平板否則我也願意試試),但是看到關於 Macbook 的討論,其中的偏見仍然讓我驚訝。

首先,今天的 Mac / Macbook 全部是 Intel 架構的硬體。和其他的筆記本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Macbook Pro 在我看來無非是效能不錯,製作精良,審美水準更高的另一個 Thinkpad 而已。

Windows

Intel 架構意味著你可以跑 Windows 。兩個方式,一個是開機引導進入 Windows 系統,另外一個方式是裝虛擬機器。

當然, MBP 如果把 Windows 作為主力 OS ,挺浪費的,驅動也未必全。更多的時候我是用一個記憶體加上去的次頂配的 MBP(發熱小點,效能也不差) 使用 Mac OS ,Windows 如果需要用虛擬機器。

所以,因為 Windows 下面有什麼軟體所以我必須買個 Thinkpad 或者 Dell 是邏輯上不成立但是流傳非常廣的理由。

Unix

同樣, MBP 也可以使用 Unix 命令列。因為他的核心本來就是 BSD Unix 分支。如果你的工作經常用到 Telnet ,vim,Shell 等操作, Mac 系統提供原生支援。

因為我以前做網路服務的 Troubleshooting ,至少 5 年前,在日本就已經全面使用 MBP 工作了。編譯和執行有 HP Unix 主機。極端暴力的效能, PC 啥的當然就不需要了。額,貌似有個 PC 改改設計,都忘掉了。

至於改改程式碼配置檔案什麼的,其實哪個系統上的啥編輯器都不錯了, IDE 真的不是生產力的源泉(真要找 IDE Mac 上的也不差)。所以同事也有不少用 Mac 的,

沒人覺得技術工作,用 Mac 有什麼不妥。

所以看到 Facebook 的辦公室 Mac 也很多,也不會覺得不正常。

什麼人可以買 Macbook

什麼人可以買 Macbook

當然你給普通人一個網路主機,第一他用不上那麼高的效能,第二他也未必連得上。

IDE 穩定性

但是後來轉手遊的開發, iOS 不用說當然是 Mac ,但是 Android 早期 IDE(端的開發 IDE 幾乎是必須的了),在 Windows 下也極不穩定。

我們一度懷疑 Google 怎麼可能在這麼差的穩定性下把 Android 寫出來。直到後來有人和我們說了一個八卦,不知真假: Android 團隊內部也不用 Windows 下的 IDE 。

但是這件事啟發了我們,於是專門組織了團隊實驗了 Windows / Linux / Mac OS 下面的 Android App 開發的 IDE ,穩定性竟然是 Linux 和 Mac OS 最好。

Linux

最後,如果有人想在 Mac 上跑 Linux ,也不是不可能。看看這張 Linux 祖宗 Linus 的照片:

什麼人可以買 Macbook

什麼人可以買 Macbook

最後的話

Windows 的軟硬體架構最輝煌的時代,應該是 XP + intel + Thinkpad X( T )的年代。

之後,兩者的能力和體驗,保守說,也在很多領域處於伯仲之間了。

所以, Mac OS 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

真的不要有簡單的偏見。

個人的經歷可以看出,

從雲到端的技術工作,並非一定要 Windows 不可。

(前者穩定支援了一個 500 強公司數年的全球運作,後者也在日本拿過豐田出資的 App 開發獎項)。

所以我不太認同

根據需求選擇 Mac 與否的思路。( Windows 下面是有一堆專用軟體但是 MBP 可以裝 Windows ,PC 不能裝 Mac OS 啊)

但是,一個實用的答案還是需要的。我個人的建議是看

你到底對計算機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態度。

1

如果你還年輕,有時間,對 0101 的世界充滿好奇。上面相關的內容,在你看來都是有趣的探索,那麼 MBP 是個好選擇。

需要重量級純 Windows 軟體,提前看看 MBP 的效能(虛擬機器)和硬體對 Windows 的相容程度(用 Windows 啟動)就可以。

2

如果你對計算機其實沒什麼興趣。架構,設計審美之類的對你而言都是多餘的負擔。

你的目標就是用現有最熟悉的方案,解決已知問題。一旦有什麼問題,渴望最方便和直接的幫助。還有遊戲玩的爽。

那麼 Windows 的硬體是最優選擇。畢竟用的人多。

3

還有一種人更大眾一點。

他們對計算機甚至有恐懼感。聽到新聞聯播說手機不安全就朋友圈求轉發通知親友。

每天要完成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上網,影片,遊戲之類的娛樂。

其實他們最合適系統,是 iOS /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