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直江2021-08-16 13:04:05

心月狐一點吳史都不懂還能編這麼多話,這點我是服氣的。

兩宮之爭的前身是步徐後爭,以孫權為一方要立步夫人為後,步黨的規模就算再小,步騭、全公主、全琮這仨人跑不了。另一方是“群臣”,但我就問一句:天下可有人相信諸葛瑾能帶動眾臣暴打孫權步騭全琮?

結論非常明顯,吳書的“群臣”就是為顧陸諱(張昭死在步氏前面幾年,他死後步氏還是立不了後,即使張昭也在徐方,那也不是決定性的。當然,以老爺子的性格,這麼大的事他不說話就有鬼了。)

那麼群臣議在徐氏,使孫權依違十餘年的理由是什麼?

太子孫登是徐氏養大的,宗法意義上的母親。太子的母親封后,這很合禮。步氏是寵妃,生的都是女兒,但萬一前腳立後,後腳生子或者也和徐氏一樣養了個孩子呢?到時候誰是嫡長子?

最後步氏還是封后了,在她死後。眾所周知,死人是不會生孩子的。

太子孫登周圍也聚集起一個東宮班底,除了早死的陳表,核心人物還有諸葛恪、張休(張昭子)、顧譚。陸遜也受任輔佐孫登。

然後孫登死了,死前推薦孫和為太子,孫權同意的同時卻抬出了魯王孫霸與孫和分庭抗禮,以致舉國卿將中分,開始站隊。

對吳史稍有了解,哪怕只看過三國志的人--當然了,有些人是不讀三國志的,所以只能寫些換楊李都通用的東西--也應該意識到,所謂魯王黨,就是楊竺等新人加上步黨;所謂太子黨,就是徐黨。另加朱據朱公主伉儷。從血統上講,朱公主是天然的步黨,但朱據和她沒有跟著全公主一樣鬧,反而在中局給了孫霸致命一擊,由此先後引來殺身之禍。

孫登241年去世的時候,陸抗十五歲,是個微妙的年紀,他娶張昭的孫女成為孫和的連襟(孫和的太子妃張妃是張氏的姐姐),大概發生在孫登去世之後,張承去世(244)之前,總不好張承剛死,女兒就嫁了。

但是這門親事卻不一定是在孫登死後才定下,陸與張十四五歲定個親,很合適嘛。

太微妙了,如果當年陸抗是十歲或二十歲,我們都能猜到陸張聯姻與孫和立太子哪個先哪個後,但現在我們猜不了。

最無辜的可能是兩家早就定親了,而孫和立儲使陸抗也加入了太子黨,陸遜自然跑不了。

最黑的可能是孫登死而陸張婚,孫和以這種方式得到顧陸的支援,而孫權的反應是抬了孫霸一手。

至於孫登身邊的其他人,諸葛恪是孫和太子妃的舅舅,張休是太子妃的叔叔,天然站孫和。

無論是哪種可能,在陸張聯姻後陸遜對太子無保留的支援都不能用儒生支援正統解釋--實際上這個解釋用在步徐後爭時還可以--陸遜的姑父、獨子、外甥、親家都是太子黨,而且是以婚姻血緣為紐帶的,你說陸遜有可能支援其他人或者不說話?

太子黨裡要說有人本可以不說話卻以正喪身,那就是朱據。他的妻子是步皇后的女兒,他的女婿是孫休,朱氏與陸氏的聯絡也遠沒有顧氏那樣密切。孫權選他為相顯然不是讓他代表太子和自己玩命的。

但朱據還是站了出來,激得孫權暴怒,遭了孫弘黑手。

他才是兩宮之爭中最無辜,最執正,也是下場最慘的那位丞相。

至於陸遜,他的死也跟小氣無關。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顧雍陸遜在而孫權死,那麼無論如何太子都是廢不掉的。事實上,最後一個諸葛恪就很有可能讓太子翻盤。

要廢太子,顧陸乃至張承必須死,顧雍薨而顧譚流,張承死而張休誅,這個時候你問陸遜可不可以大度一些,不在乎一些?

眼瞅著下一個就是陸抗要下去陪他表哥顧譚了!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鵲之彊彊,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我們恐怕已經無法知道孫權對陸遜說了什麼,又對陸抗說了什麼,總之在那命運的一天,吳國的過去對吳國的未來認了錯,顧、朱、諸葛、張紛紛凋落,陸抗不僅活了下來,還在多年之後族滅步氏,徹底終結步徐後爭與兩宮之爭。

孫權做事確實太絕了,除了曹丕,他對所有人都絕。

陸遜小氣?這個人為中文貢獻了兩個詞語,忍辱負重和綏靖,他要是再小氣一點,就該對曹氏稱臣了。

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知乎使用者2021-08-16 22:27:45

先說下這句話。

“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通常君主責讓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責備。君主責備之後,意味著你得趕緊謝罪“求放過”,或者被貶,或去職,或被治罪,直至令你自裁。

後漢書:“詔

切責

蕃、秉,

免歸

田裡;茂、資

貶秩

二等。” ——這都是輕的。

”帝由是數下詔

切責

融,戒以竇嬰、田蚡禍敗之事。融

惶恐

乞骸骨,

詔令歸第

養病。“——竇融膽子小,一責備就害怕?

”天子遣使

責讓

單于,開以恩義,令相招降。單于本不豫謀,乃脫帽避帳,詣並

謝罪

。“

魏略:”其後群弟不遵禮度,楙數

切責

,弟懼

見治

“ ——這裡說的很明白。

三國志。閻溫傳:溫又不應。遂

切責

之,溫曰:“夫事君

有死無貳

,而卿乃欲令長者出不義之言,吾豈苟生者乎?”(馬超)超遂殺之。

三國志。楚王彪傳:使兼廷尉大鴻臚持節賜彪璽書

切責

之,使自圖焉。彪乃

自殺

對於陸遜,孫權”累遣“”責讓“,可見事情已經非常嚴重了。陸遜應該也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其實以情理論,一個沙場宿將且身居高位的丞相,怎會因為心胸太小給氣死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照字面理解。比如上疏裡出現“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並不是真的犯死罪。

再說說歷史上以愛慾易主的問題。

孫權不當操作,導致二宮之爭。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常見。即便有無數血淋淋的教訓,後人還是會不斷地犯錯。究其原因,人是感情的動物,無法完全做到理性。

君王照嫡長子繼承製立了太子,後來愛慾轉移,因為各種原因喜歡了其他姬妾(如戚姬)或兒子。於是給錢給地給待遇(如魯王霸),有時候還會帶在身邊(如胡亥)。這時往往還會伴隨著對太子的厭惡之情(如衛太子)。當這種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想要改換太子(如劉盈)但因為涉及傳統的繼承製度,且歷史上有很多教訓,所以會遭到反對(劉邦欲易太子遭到大臣反對,不單是因為呂后。),有時候尚未發展到那一步,大臣們就會諫言(陸遜、吾粲、顧譚等數陳適庶之義,理不可奪),當然這裡面可能涉及到結黨依附的問題,不過廢嫡立庶(幼),嫡庶不分終歸不是正理。

具體到二宮之爭

[1]

古人重禮,禮以別貴賤,身份不同待遇就不同。太子有太子的儀制,侯王有侯王的規程,不是想怎麼樣就怎樣。如果模糊了這些區別,規制待遇相同了,就會給其他人(大臣太子魯王及其黨羽等等)一個錯誤的訊號(魯王霸覬覦滋甚)。皇帝偏愛魯王,太子位子不穩。

“霸為魯王,寵愛崇特,

與和無殊

”“是時魯王霸有盛寵,

與太子和齊衡

如何解決呢?

很簡單,讓他們有區別,告訴其他人,我不換還太子,國本不會動搖。奸人止步,黨羽退散。

這點陸遜和顧譚說的很明白。

“必明

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

階級逾邈

,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

“魯王藩臣,當使

寵秩有差

,彼此得所,上下獲安。”

是儀傳:南、魯二宮初立,儀以本職領

魯王傅

。儀嫌二宮相近切,乃上疏曰。。。宜鎮四方,為國藩輔。。。愚以二宮

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

,明教化之本。

孫霸傳:督軍使者羊衜上疏曰:。。。皆先

顯別適(嫡)庶

,封建子弟,所以尊重祖宗,為國藩表也。。。。

所以陸遜進諫一點問題都沒有,反而他不諫才是失職。

趙武靈王、劉邦、孫權這些能人,他們能不明白這些道理嗎?未必,只是愛慾矇蔽,私心一起,疑心又動,所以一時之間做出了非理性的抉擇。

權涕泣與別(遜子陸抗),謂曰:“吾前聽用讒言,與

汝父大義不篤

,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

孫權意識到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離譜,不然也不至於特意強調銷燬記錄。

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知乎使用者2021-08-17 16:27:19

陸遜能夠晚死幾年,已經是很好的運氣了。

我們平時討論二宮之爭,指的是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之間的儲位之爭。

但是早在前太子孫登還活著的時候,太子孫登與孫和之間就已經隱約有了“二宮之爭”的苗頭。

孫登被立為太子的時間很早,孫權受封吳王的時候就被立為王太子,而且東宮陣容極為豪華。

《孫登傳》:是歲,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於是

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

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 孫登傳》: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立為皇太子,以恪為左輔,休右弼,譚為輔正,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而

謝景、範慎、刁玄、羊衟

等皆為賓客,於是東宮號為多士。

除了這些孫吳僑、舊士族第二代人物中的精英,孫權還找了大儒程秉、徵崇等人為師傅。

《程秉傳》: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也。

逮事鄭玄,

後避亂交州,與劉熙考論大義,遂

博通五經

。士燮命為長史。權聞其名儒,以禮徵,秉既到,

拜太子太傅。

《吳錄》:

崇字子和,治易、春秋左氏傳,兼善內術

。本姓李,遭亂更姓,遂隱於會稽,躬耕以求其志。好尚者從學,所教不過數人輒止,欲令其業必有成也。所交結如丞相步騭等,鹹親焉。

嚴畯薦崇行足以厲俗,學足以為師。初見太子登,以疾賜不拜。東宮官僚皆從諮詢。

孫權還以上大將軍陸遜“輔登鎮武昌,領宮府留事”。

透過這些操作可以看出,孫權完全是把孫登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甚至讓孫登在自己出徵的時候“使登居守,總知留事”,這幾乎等同於後世的太子監國。如果不出意外,孫權前腳嚥氣,孫登後腳馬上就能即位。

但是情況到後面出了一些變化。

《吳錄》:

弟和有寵於權

,登親敬,

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

《孫和傳》:

少以母王有寵見愛,年十四,為置宮衛

,使中書令闞澤教以書藝。

《吳書》:和少岐嶷有智意,

故權尤愛幸,常在左右

,衣服禮秩雕玩珍異之賜,

諸子莫得比焉

本來孫和是孫登的弟弟,卻要“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也不知道讓的是什麼,可能是太子之位?就算孫登是個好好先生,這未免也太過了一點。

我們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在已經有太子的情況下能讓孫權更偏向孫和,但是孫權對孫和的喜愛孫登是看在眼裡的,以至於死前上疏希望孫權改立孫和為太子“皇子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這操作和之後孫權明明立孫和為太子,卻硬是要再抬出一個魯王孫霸一模一樣,他並不在乎誰是太子。

要不然孫權的操作你怎麼解釋?老年痴呆?孫登在位的時候喜歡孫和,赤烏五年孫和如他所願成為太子,僅僅八個月後就把孫霸抬出來了“寵愛崇特,與和無殊”、“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孫權這新鮮勁兒過的未免也太快了一點。

其實如 @直江 所說,二宮之爭是步徐後爭的延續。

孫登被立為太子之初就向孫權提出過立徐氏為後的想法,這很可能就是孫權後面轉向孫和的原因之一。

《孫登傳》:登將拜太子,辭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後。”權曰:“卿母安在?”對曰:“在吳。”權默然。

孫權想立步氏為後,但是無論是太子黨或者儒學衛道士必然想立徐氏,這種割裂一直存在於東吳的內宮和前朝之間。

《 妃嬪傳》:權為王及帝,意欲以為後,而群臣議在徐氏,權依違者十餘年,然宮內皆稱皇后,親戚上疏稱中宮。

如果不是孫登死的早,孫登和孫和之間會不會也有一場“二宮之爭”?陸遜的下場會如何?這是很明顯的。即使不死在赤烏八年,圍繞步徐後爭前後所牽涉的黨派和矛盾,就註定了陸遜不可能善終。

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

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知乎使用者2021-09-29 10:46:44

陸遜之死與氣量無關,純粹是君讓臣死。

孫權多次遣使去責備陸遜,是因為一次並不能達到目的。

楊竺與陸遜本就有舊怨,政治陣營又針鋒相對,孫權用前者提供的材料反覆責問陸遜,陸遜能不反抗?且不說楊竺所白陸遜諸事是否屬實,便是屬實,陸遜難道就照單全收,把自己和家族以及利益集團的命運交出去?

就算委曲求全,也要分形勢,看伺候的是啥主子。皇位繼承人這種政治旋渦一旦失敗很難全身而退,況且孫權劣跡斑斑,廢殺大臣如家常便飯。呂壹控場時,顧雍、陸遜這種級別的人物還不是一樣被停職軟禁,不會以為至尊下詔罪己便真的改過自新吧。

不能認只能挺著,孫權抓著不放,屢屢派人上門,每次都是這套玩意,翻來覆去的搞你,什麼用心一目瞭然。

陸遜被活活罵死,氣的是孫權絕情的行為和生存環境的險惡,政治分歧這因素已佔比不多。這個時候就是孫權派人來問罪,你認不認的問題。

認則任人宰割,不認又沒完沒了,一生換來這個局面,陸遜能不恨麼。

再看看孫權前後都是什麼手筆,其它大臣們是啥下場,便是陸遜被氣死,其子陸抗面臨的又是啥處境?

遜卒時,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領遜眾五千人,送葬東還,詣都謝恩。孫權以楊竺所白遜二十事問抗,禁絕賓客,中使臨詰,抗無所顧問,事事條答,權意漸解。

解除兵權,斷絕內外,軟禁質問,不是陸抗心理素質過硬,準備充分,答得還可以,其結局是啥猶未可知。

不要以為陸抗是陸遜的子嗣就有護身符,看看吳四姓被孫權搞掉多少人即知陸抗也是命懸一線。

至尊與群臣毆打是江東政權的常態,南魯黨爭不過是又一戰場,孫權看著二宮陣營鮮明許久,時機成熟才找機會下手,任何一方都沒有回頭路可走。

若群臣擁戴孫權欲立的皇后,欲廢欲立的子嗣們,他們就能和平相處,免除災禍麼?顯然沒可能,孫權與群臣在統治路線以及各方面的分歧實在太大。

他能用人,不能服人,如此而已。

陸遜究竟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導致被孫權罵死死,還是應該怪孫權做事太絕?知乎使用者2021-09-29 17:45:10

首先,你題目的前半部分可能不成立

因為他就不是給氣死的。

參考其他史料,應該是被勒令自殺

《大事記續編》:春正月,吳太子和與魯王覇禮秩如一,陸遜上書諌,呉主切責之,二月

遜自殺

,子建武校尉抗代領其眾。

《晉春秋》、蕭方《三十國春秋》雲:遜

自縊死

。抗年二十,以父喪還,

遂絶賔客

權所賜一無所領

。及權意解,使抗屯柴桑,泣涕與別曰:“吾前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之事,一皆焚也。”

抗流涕不答

,時人髙之。

《大事記續編》系元末明初人王禕所修,所引《三十國春秋》及《晉春秋》為南梁及唐時著作,《三十國春秋》是唐修《晉書》的史料來源之一,《晉春秋》則是《三十國春秋》的刪節版,本質上史料來源仍然可以看作《三十國春秋》。該書儲存了南朝可見的孫吳史料,當具備一定可信度。

對比《三國志》,其的說法是“

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不言自縊、自殺。

對於陸抗的表現,《三國志》:“

遜卒時……送葬東還,詣都謝恩。孫權以楊竺所白遜二十事問抗,禁絕賓客,中使臨詰,抗無所顧問,事事條答,權意漸解。……權涕泣與別,謂曰:“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

《三十國春秋》相較《三國志》有很多溢位內容,遜自殺、權所賜一無所領、抗流涕不答。

結合《三國志》,孫權的一番後悔言論,“大義不篤”、“以此負汝”,而《三十國春秋》裡陸抗聽完又“流涕不答”,其中情狀,頗可玩味,反倒不像是僅僅把人氣死這麼簡單。

對比兩書,不難看出《三國志》對陸遜的死法寫的很委婉,似有為孫權掩飾的跡象。陳壽應當是沒有必要這樣做的。那麼如此寫法的可能只能是陳壽取材韋昭的《吳書》,吳人記吳事,自然要為君諱,故而對孫權的黑料加了一層薄紗,以示掩飾。

從上可知,既然不是陸遜自己氣死自己個兒,那我們只好朝做事太絕的孫權tui一口痰。

以上。

很有趣的是,我發現吳似乎有責成自盡的司法習慣(說白了也就是賜死)。對比魏蜀兩國,吳官吏因事自殺的情況較多,比如:

郝普:見責自殺

暨豔、徐彪:豔、彪皆坐自殺。

孫晞:有罪自殺

孫憲:迫令自殺

樓玄:賜死

朱據:偽詔令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