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津中,到底是誰來指點誰的迷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05-15 回答

子路問津中,到底是誰來指點誰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亂,整個世界都 像滔滔洪水氾濫一樣,誰能擋得住呢?誰 又能治理好這種氾濫,像傳說之中的大禹 一樣,使天下重歸太平呢?沒有!所以, 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走救世是徒勞無益的。 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是,既然不 能救世,那我們怎麼辦呢?要麼就隨波逐 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過且過——這是長 沮、桀溺們反對的,其實也是孔子反對的; 要麼就避開那些壞人而尋求治理天下、拯 救世道的好人——這是孔子的觀點,所以他 帶領學生離開魯國而奔走天下,即便是 “累累如喪家之犬”也絕不後悔,甚至是 “知其不可而為之”。 ? 但這也是長沮、桀溺們所反對的。因為, 在他們看來,舉世皆濁,你到哪裡去尋找 淨土呢?世人皆醉,你到哪裡去尋求清醒 的人呢?所以,與其避人,不如避世。連 整個濁世都避開了,隱居於山林之中,與 鳥獸同群,管它世道變成什麼樣子。這就 是長沮、桀溺們的觀點,說到底是隱士的 哲學。從理論上說,長沮、桀溺們的觀點 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說他們在指點孔子、 子路的迷津也無不可。 ? 但從實踐中說,我們就不能不認為孔子的話也有 道理了。事實上,避開整個世道而與鳥獸同群辦 得到嗎?人畢竟不可以都去做“狼人”啊!正如 孔子所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 而誰與?”作為一個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隱 居是不可能的。就是長沮、桀溺,不也並沒有到 山林之中去與飛禽走獸同群,而還在耕田種地, 食人間煙火嗎?何況,他們不僅耕田種地,而且 還“耦而耕”,二人並肩勞作,進行改變世界的 努力。反過來說,正因為天下不太平,我們才於 心不忍,汲汲於救世之道。說到底,是一種社會 責任感和知識分子的良心在作驅動器,也是不得 已而為之啊。 ? 在選文2中,孔子提到“鳥獸不可與同 群”,那麼“鳥獸”是否就是指長沮、桀 溺?如何理解孔子的這番感嘆? ? 孔子提到的“鳥獸”,並不是指長沮和桀 溺,文中說到的“鳥獸不可與同群”一語 是一種客觀的敘述,是為下文作鋪墊,即 我們既然不可以同鳥獸同群,就得同人相 處,避世是不可以的。 ? 孔子的這番話表明了他力圖改變社會現實、 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社會理想和可貴的精 神品質。

子路問津中,到底是誰來指點誰的迷津 永遠不懂 1級 2015-05-15 回答

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時,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前往楚國負函(今平橋區長臺關鄉城陽城一帶)途中產生的歷史典故“子路問津”、“指點迷津”。

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五十五歲的孔子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到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致力於教育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歷時十四載,先後到過衛、曹、宋、鄭、陳、蔡、楚、齊、周等諸侯國。期間,孔子及其弟子經歷了很多耐人尋味的事情,影響深遠的便是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歲時,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前往楚國負函(今平橋區長臺關鄉城陽城一帶)途中產生的歷史典故“子路問津”、“指點迷津”。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和情理推斷,羅山縣的子路問津處比較可信。據清朝乾隆年間《羅山縣誌》。。。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時,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前往楚國負函(今平橋區長臺關鄉城陽城一帶)途中產生的歷史典故“子路問津”、“指點迷津”。

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五十五歲的孔子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到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致力於教育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歷時十四載,先後到過衛、曹、宋、鄭、陳、蔡、楚、齊、周等諸侯國。期間,孔子及其弟子經歷了很多耐人尋味的事情,影響深遠的便是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歲時,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前往楚國負函(今平橋區長臺關鄉城陽城一帶)途中產生的歷史典故“子路問津”、“指點迷津”。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和情理推斷,羅山縣的子路問津處比較可信。據清朝乾隆年間《羅山縣誌》記載:“桀溺畈,在問津處北,相傳桀溺舊居於此。”孔子及其弟子在“絕糧”事件之後,從新蔡,經息縣,來到羅山縣子路問津處,向南透過九里關可到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吳伐陳,楚救陳,駐軍城父(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當時楚昭王因為救陳正在城父,而不在郢。楚國大夫葉公沈諸梁等駐守在負函,孔子及其弟子於是自東向北拐個直角彎,經今平橋區五里店鎮來到負函,拜見葉公沈諸梁。正是因為這個直角拐彎,子路問津處在今羅山縣子路鎮才成了必然。

春秋晚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積極傳播儒家學說,爭取當權者的支援,以實踐自己“仁愛”和“德政”的治國思想,誰知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重用他。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一行在赴楚國負函途中,眼看目的地就要到了,可是前面有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那條河不是太寬,遠遠望去,河道蜿蜒曲折,水如銀帶,近看河水清澈見底,與另一條河流在此匯合。這天傍晚,孔子師徒走到這裡,就是找不到渡口。沒有渡口怎麼過河呢?

正當孔子和他的弟子為過河犯愁之際,他們看到不遠處田野裡有兩位老人正在低頭鋤地。這兩位老人正是當時隱居在這裡的高士長沮和桀溺。於是,孔子派大弟子子路前去向兩位隱士請教渡口的位置。

兩位隱士看到子路走過來,又看到不遠處坐在車上的孔子。還沒等子路說明來意,長沮手也不停地問子路:“那位坐在車上的人是誰?”“他是我的老師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