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外賣市場熱鬧非凡,外賣O2O/網紅經濟/網際網路思維/大資料/情懷/冗餘度等,一些新鮮詞語層出不窮,亮瞎了人的眼,擾亂了人的心。

彷彿一瞬間,這個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外行開始登上主流舞臺,用一些你我聽不懂的新鮮詞彙指揮著內行,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趨勢。於是,一些新面孔來了,老面孔開始沉寂,還有一些被我們遺忘的。曾經的曾經,有的成了這個行業的故事,有的則成了這個行業的事故。

依稀記得六年前,我在餐飲企業出來自己創業做外賣,之前一直在學習都城外賣,連菜品都模仿它;第一年,生意慘淡;廚師團隊談股權分成不攏團隊出走,創業資金一下枯竭;

曾經我所自豪的網際網路營銷顯得那麼幼稚,充滿了理想主義甚至是超現實魔幻系列;

痛定思痛,在準備關門結業的時候心有不甘的再去看都城,它依然是電話訂餐,依然是人海戰術,依然是賓客滿棚;但這一次,卻突然讓我很清晰的認識到,這就是外賣的本質,手勤腳勤!

他們的服務員每天早上7點開始就在地鐵口派單,沒有多餘的話:“您好,都城快餐新選單”沒有過多花銷的營銷手段,滿頁的菜品價格還有最近門店的訂餐電話;

這像一個巴掌一個巴掌的在抽打我的臉,我決定回去重整旗鼓,再次開門營業;

借錢,重新聘用廚師團隊,重新培訓店內員工,一切從頭再來。

這次我不再堅持網頁訂餐(在那時候支付手段及移動網際網路都不成熟),DM單簡單粗暴的QQ訂餐/電話訂餐,效果卻出奇的好;

後來進入平臺時代,我以為都城快餐會免不了潮流趨勢終究還得下這趟渾水,但事實告訴我,那只是我以為;時至今日,都城還是僅僅提供唯一一個訂餐渠道——門店電話。

無數的平臺大小BD都吃了閉門羹後不折手段的採用代購等方式變相上線都城快餐;

最終換來的是一紙律師函及門口、官網、傳單上異常堅決的提示:

只是外賣

只是外賣

各個門店更收到檔案通知:不許向穿制服的平臺配送員出售打包食品。

在我們被平臺各種抽成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在我們努力去平臺化的時候;都城,依舊在原地微笑著。

他們做了官網選單頁,但只展示圖片選單,最終客人還是要電話訂餐;

他們做了微信公眾號,但只展示圖片選單,最終客人還是要電話訂餐;

這或許就是都城快餐的外賣管理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