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聲臨其境》期間的媒體的約稿,專欄同步一下。無利益相關。~

《聲臨其境》真算是個寶藏節目。

每位參加這個節目的老師,都讓我得到了很多學習和思考,有討論的衝動。

我非常清楚,表演這件事,是“看不見的刀工”,所以很多人在理解它的時候心裡很模糊。

這種心靈工作就是這樣,它需要你真正地在心靈上千辛萬苦、跋山涉水,才可能到達一個你想去的地方。

要做到戲假情真,的確可謂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上一期我寫了朱亞文、尹正,這次我聊聊

趙立新

王勁松

兩位老師。

我覺得他倆是

看起來非常接近,但實際上卻特別不同的兩位大師

很有意思,就從我自己的淺見出發來跟大家討論一下。

趙、王這兩位老師,最為相似的地方是

“穩”

所謂穩,就是經過時光淬鍊的真功夫。

我的觀點一直是,並非一定要科班出身、經過專業訓練的演員才是好演員,因為影視劇,導演編劇攝影美術,在創作上有更多的可能性,有些演員,天生就有影視的質感,他們的出色不是“練習”就能達到的,比如周迅。

但是缺乏專業訓練的後果是水平可能會不穩定

——

角色貼合

成為對這類演員來說最重要的事。

趙立新與王勁松兩位老師他們好,而且好在不同方向,這個不同方向,也就是我們常所謂的“戲路”。

先說趙立新老師。

決賽中,趙立新老師的單人片段是阿爾·帕西諾在《聞香識女人》中的經典表演片段。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這個片段,我們所有人都認同的一點是,

“還原度非常高”

陳凱歌說,有一瞬間,我真覺得是阿爾·帕西諾本人在那配。這話本身就是極高的讚譽。

但既然是高手對決,那觀眾看的,就是“挑刺兒”,誰先有破綻,誰更多破綻。

從聲音的角度來說,趙立新老師幾近完美地還原了阿爾·帕西諾飾演的史法蘭中校;但從表演的角度來說,他的表現並不完美。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阿爾·帕西諾扮演的是一個盲人。

要去找到一個盲人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抓住他的眼睛。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哪怕是在趙立新配音片段過程中的對比片段,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爾·帕西諾幾乎不眨眼。

眨眼是眼瞼肌肉的功能,失明的原因有很多種,它事實上並不一定會影響盲人做出“眨眼”這樣的動作。

它一定不會眼神奕奕,更加難以在表達情緒的時候“閉眼”表達。

因為對於盲人來說,眼睛不再是他心靈的視窗,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趙立新老師也許把精力全部都放在了“聲音”的力量上,他想要一個最完美的聲音呈現,對此反而有所忽視,他閉眼,他的眼神,是不屬於盲人的,也不屬於這個角色。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某種意義上,這反而減分。

因為在我的觀念裡,我認為你對一個角色理解到哪一層,你才能做到哪一層。

優秀演員的優秀是達標,但偉大演員的偉大,必須超標。

我知道我這麼說,評論區一定會有人反駁我,這個節目叫“聲臨其境”,最重要的是聲音而不是表演,我乾脆就直接先回答了這種質疑。

對於演員來說,

個人習慣和精神觀念,是根。

個人成長、生活經歷則是你習慣與觀念的塑造者,這個東西會時時刻刻貼在你的神經上。

趙立新會多國語言,極具表現力,是瑞典皇家戲劇院的話劇演員,也是國內著名話劇《父親》的導演、演員,但他身上有一個東西,是對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有所阻礙的——

“痕跡”。

這一點在《暗戀桃花源》更為明顯。

《暗戀桃花源》趙立新與劉敏濤配的是一段感情戲,這段戲講的是上海戰亂時期,金士傑飾演的江濱柳與林青霞飾演的雲之凡,這一對戀人分隔四十年之後,在臺北再度重逢的故事。

這段對話的核心是,兩人相愛,兩人分離,兩人彼此思念,都在臺北生活卻對對方的訊息一無所知。

是可謂“咫尺天涯”。

劉敏濤說,“去年我都做了外婆了。”

趙立新接,“我還記得,你留那兩條長辮子。”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金士傑老師在這段表演中,做了幾個小動作。

一, 他演的江濱柳這個時候已經身體孱弱,每況愈下,所以聽林青霞說話的時候,嘴一直是微張的,年紀大了,身體鬆弛著,不再會像年輕時那樣繃得緊。同時見到朝思暮想的戀人,他心裡情緒很濃,嘴巴微張,既符合一個老人的狀態,又符合一個內心情緒飽滿男人的狀態;

二, “我還記得,你留那兩條長辮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金士傑是笑著說的。

這兩個點在角色塑造上,都很亮眼。

趙立新的優雅和嚴謹,讓這種老邁的、遲緩的、濃烈的內心,欠了火候。

劉敏濤說完,“他(自己的丈夫)真的很好”之後,趙立新抬手。

原本,江濱柳這個抬手的動作,是想把過去那四十年的陰差陽錯、日夜思念握在手心裡,但又不可能,所以他的心理動機是“奢望”的。

這個抬手,是試圖抓住一種“可望而不可及”。

而趙立新一抬手,則更像預備著一支舞。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那種煎熬與情深,也許在配音上已經能夠叫人滿意了,但我覺得還可以更好。

只要他少一點“驕傲”就行。

再說王勁松老師。

王勁松 PK 趙立新的時候,他們一同坐在演播室裡,與王源三位男性都是西裝革履,說王勁松不優雅,恐怕我自己都不能同意。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但不一樣。

在我心裡,

王勁松是這個節目的無冕之王。

我喜歡這個節目裡每一位的表演,我也從不吝嗇我對總冠軍朱亞文的讚美,但是王勁松讓我的感性變得很深刻。

你去看王勁松老師的表演,他從選片段就跟趙立新老師不一樣——

他選的都是

那種內心情緒特別濃烈,但是表現出來很淡很輕的戲

王第一次在《聲臨其境》中配的是《教父》柯里昂和《掃毒》古天樂扮演的角色,決賽中個人秀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他鐘愛那樣的

“舉重若輕”

,我覺得這是一種境界。

具體從《大明王朝1566》中王老師配的這段海瑞與嘉靖的對話來說。

嘉靖皇帝沉迷煉丹,不顧天下蒼生,海瑞草民出身,從小由母親帶大,深知民間疾苦,無奈舉步維艱。

嘉靖說:“獨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賢臣?”(語氣裡是不滿與質疑)

王勁松接: “我只是直臣。”(反駁嘉靖,並且表明自己的態度,是強硬)

嘉靖吼了起來,“無父無君的直臣?”(表達憤怒,不滿與質疑升級)

於是有了海瑞的這段獨白:

大人!我四歲便沒了父親,家母守節一人將我帶大。出而為官,家母便諄諄誨之,爾雖無父,既食君祿,君即爾父。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這段話,王勁松主要停頓了兩次。

一次是在“帶大”這句之後,表達自己出身清貧悲苦,自己前半生的疾苦也是普通百姓的疾苦,心懷蒼生;第二次停頓是在“諄諄誨之”之後,這後半句的意思是,母親告訴自己雖然自己沒有父親,但是皇帝就是自己的父親,他前一頓是對母親的“孝”,後一頓是對皇帝的“孝”,心如明鏡,坦然如斯。

接著:

其實,豈止我海瑞一人視皇上若父?天下蒼生,無不視皇上若父。

(對皇帝說明他在蒼生心中的地位)

無奈當今皇上不將百姓視為子民,重用嚴黨以來,從宮裡二十四衙門派往各級的宦官,從朝廷到省府州縣,所設官員,無不將百姓視為魚肉,皇上身居西苑,一意玄修,幾時察民間之疾苦,幾時想過,幾千萬百姓,雖有君而無父,雖有官而如盜,兩京一十三省,皆是飢寒待斃之嬰兒,刀俎待割之魚肉。

君父,知否?

最後,海瑞說“待斃之嬰兒”後,嘉靖的手有一個反應。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配音其實就是說話、就是表演。

演員無論是說話還是表演,都有一個“物件”,所以反過來,海瑞在說前面這句話的時候,

情緒一定要累積到,能夠讓剛剛還在厲聲斥責他的嘉靖皇帝發自內心的動容才行。

王勁松做到了。

這段影片我看過很多次,甚至反覆朗讀和揣摩了這段話,覺得王老師真的是深不可測。

在演員塑造角色時,我們最初一定是要看“形”,這個演員,他像不像那麼回事兒。王勁松老師這一點上反而不佔便宜,海瑞的那個頹靡失意,那個目光鈍鈍,他反而不太一樣。

王老師的感覺是

“藏”

住的,所以也不出戲。

但他接下來邁過了自己的弱勢,直接一把抓住了海瑞的“魂”。他最後那段話,對嘉靖皇帝可以說真正是百感交集。

他孝悌,他忠良。

他忍耐,他爭取。

他見民間疾苦,他見鈿車寶馬。

他對站在自己跟前的這位君父,誠懇,而又責怪;怨恨,而又悲涼。

歷史劇難演啊。

因為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王勁松老師在非常平靜的語氣口吻之下,把語言的節奏和情感,處理得那麼完美。

看著他在那個地方說話,我的理性幾乎不太運轉,我沒有在思考“對不對”“像不像”“好不好”,我會很自然地被代入到他對面嘉靖的角色,好像那種感覺是能夠穿越時間的。

他從始至終也沒有失去他的“優雅”,但他並不強調這一點。

很多角色都能裝進他的身體和精神裡,比如說後面的《獅子王》,他陰陽兼具,能柔能剛,這對演員來說,是無以複製的可貴。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趙立新 PK 王勁松,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表演回顧)

所以說如果要我去評價王勁松老師的表演,我認為我沒有資格。

我只能是歎服,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知否,知否。

——————————————————

其他文章集合,

搜公眾平臺:宋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