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Linda2018-01-23 15:57:57

楊絳先生是我最敬佩的女性,她不算漂亮但卻知性、善良、堅強、豁達、博愛……她值得所有的讚美之詞。毫不誇張的說,是她成就了錢鍾書,假如錢夫人另有其人,真的不知道錢鍾書會不會有如此的成就。且不說她在生活事業上的支援,在女兒和錢老紛紛辭世後,她沒有被打倒,仍然那樣頑強的生活著,並且繼續進行創作,試問世間幾人能做到?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WSGChance2019-10-03 21:20:35

我讀第三遍這本書的時候,哭的一塌糊塗。最感動我的竟然是書後附的圓圓生病後和媽媽通的書信。錢媛那時候已經是五十多歲,腰病已經嚴重到不能動,寫的書信字也是歪歪扭扭,但是她給媽媽的每一封信落款都是oxhead,就是牛頭,這是爸爸戲說她頭大,叫她oxhead,已經50多歲的錢媛在爸媽面前依然是個孩子,雖然走散了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會在一個快樂的地方相聚。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Grace2020-09-01 17:00:08

2016年,楊絳先生離開了我們,經過漫長歲月的等待,他們一家三口終於團圓了。那一年,我還在老家,做著最清閒的工作,一個月要相親2次。那一年,我讀了《我們仨》的第二部第一章,沒有看懂。

今年,我早已離開了老家,回到了我曾經奮鬥的城市。我重新把《我們仨》翻了出來,再讀一遍,才領會到了其中的深意。

《我們仨》的第二部運用“古驛道”這個意象,形象的描寫了在錢鍾書生命的盡頭,楊絳是如何一站一站的把他送走了。錢鍾書住著的那艘船就是病房,客棧就是他們在三里河南沙溝寓所的住處。文中用大量的文字對從客棧到船隻的那條路進行了描寫,從側面也顯示出了錢鍾書在醫院呆的時間並不短。

楊絳的夢總是飄到女兒錢瑗身邊,看著她慢慢的走到生命的盡頭。或許在錢瑗剛住院的時候對父母是隱瞞了病情的,所以楊絳雖然心裡一直擔心著女兒,但因為錢鍾書也在醫院需要照顧,所以她才沒有去到女兒身邊。直至女兒的病情越來越重,她內心焦灼,身體沉重,但也無能為力。

第二部文字描寫比較虛無,多從側面烘托,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沉重的氛圍,讀的人心也跟著沉了下去。

第三部講述了他們的一生,用樸素的語言詳細的描寫著他們的故事,字裡行間中透漏出濃濃的相思之情。

本書作者楊絳,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戲劇家和翻譯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隨筆《我們仨》、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楊絳文集》、小說《洗澡之後》及翻譯作品《唐。吉訶德》。

錢鍾書評論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錢鍾書和楊絳都是會讀書、愛讀書的人,不管他們的人生如何波動都沒有改變他們閱讀的好習慣。都說所有的智慧都藏在書裡了,那麼我們從這兩位愛讀書的人身上是不是也能讀到他們曾經讀過的那些書呢?

一、朋友貴在精不在多。

錢鍾書和楊絳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許多中國人也在同一所大學留學,大家常常會聚在一起喝下午茶。錢鍾書和楊絳兩夫妻卻是不合群的,除了有時候兩三好友一起聚聚,大部分的時間是兩個人外出探險,看看路上的人、路邊的房子和自然風景,再相互探討。

回國之後,大多數時間兩人都是在教書育人中度過,閱讀、寫作也沒有停下。動盪的年代,生活艱難,但每次遇到困境,他們都會得到朋友、鄰居以及學生的幫助。

兒時的我們總是一群小夥伴一起玩,上學時代也是和同桌、和室友、和朋友一起去操場上操、去食堂打飯、去小賣部買水。小的時候,我們總希望自己能像動畫片裡的主角一樣,有許多朋友,一起探險一起長大。長大之後才明白,擁有一兩個真心的朋友就很難得了,因為你會發現,當你遇上事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的往往也只有這一兩個真心朋友。

二、三個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

1935年,錢鍾書和楊絳一起出國留學,度過了他們這一輩子最輕鬆愉快的日子。兩人一起讀書、一起“探險”、一起研究做飯,就算偶有失敗,也頗有情趣。等到回國的時候,夫妻二人已變為三口之家。就算分離是常態,但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在貧瘠的地方也是家。

現代社會有個常態,兩夫妻在兩個城市工作,只有週末的時候才能一起度過;或者大人在外地工作,孩子就交給老家的父母;或者母親獨自帶孩子,父親忙於工作,甚少在家。這些都是不完整的家,真正完整的家是三個人在一起,是玩在一起、是說在一起、是心在一起。

三、婚姻的相處之道

錢鍾書曾評論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說明在錢鍾書心裡是非常認可楊絳的,他們兩的思想是高度契合的。書中楊絳說錢鍾書自嘲是“拙手笨腳”,錢鍾書不擅長做家務,楊絳就攬過來自己做,剛開始做的時候也沒做多好,但錢鍾書從不埋怨。楊絳習慣早上晚起,錢鍾書就早起做早餐。兩個人相互體諒,相互照顧,不會的就一起琢磨,一起成長。

我聽過一些關於婚姻的相處之道的講座,但都沒有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大。從錢鍾書和楊絳的日常相處中,可以學到很多。兩個人有同樣的學識和相同的愛好,讓他們一輩子有話聊。兩個人一開始都不是很會做家務,就一起摸索,一起做,後來兩人忙起來了會請阿姨來幫忙完成。兩人一起照顧孩子,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所以,他們仨才想一直在一起,相互照顧,相互陪伴。好的家庭會讓人捨不得離開家,會讓人性格開朗、心地善良,所以錢瑗才會成長的那麼好。

《我們仨》這本書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看的書,年輕人可以從裡面看到錢鍾書和楊絳一輩子專注幹一件事情,並幹到了極致;中年人可以從裡面看到錢鍾書和楊絳在面對社會動盪、時局不穩的時候,堅強生活,多艱苦的環境都能苦中作樂;老年人可以從看錢鍾書楊絳的一生聯想到自己的一生,產生共鳴。

其實人的一輩子真的很短暫,能夠組成一個家庭一定是成千上百的機遇造就的,要珍惜、要感恩。一家人在一起,再艱苦的時刻,都會過去的。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阿拉白YA2021-06-30 17:28:47

如果赴了一場明知會分離的相聚,相擁是否還要用力?

讀完這本書,彷彿走完了錢鍾書和楊絳的一輩子。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楊絳先生將自己與錢鍾書的一生比作一場萬里長夢。

少時求學異國,四處漂泊,日子寡淡,苦中作樂;

學成輾轉回國,貧病交加,兩處分離,受盡寒苦;

中年經歷動盪,遭受排擠,飲食成難,躲藏度日;

暮年修得一方安穩住處,這才在浮世之中落穩腳跟。

不料老病相催,愛女丈夫先後離去,徒留自己孤身一人行走在古驛道上。

楊絳先生的一生,說甜也甜,說苦也苦。

無依無靠的人在茫茫人海中抓住了愛人,奔忙一生為小家築了個巢,自以為找到了歸處。

直到送別了生命裡最重要的人,人走茶涼,大夢方醒,睜開眼睛才發現自己依舊在漂泊。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小時候知道楊絳和錢鍾書是一對,看到別人的文章稱楊絳為“先生”,這倆人應該是我心目中最早的一對“同性戀人”吧。

這無厘頭的“讀書事故”直到我上了高中才化解,原來“先生”是對德行好、品格高、有知識的長輩的統稱,沒有性別限制。

當時恍然,也對,斷臂的神鵰大俠楊過也稱小龍女為“師父”,大概是同樣的道理吧。

後來,因為一句“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知道了《我們仨》,到了20多歲才真的好好讀完一遍,從楊絳口中認識了淡泊名利的錢鍾書和善良剛正的錢媛,也認識了親近文學、疏離政治的楊絳。

讀完整本書,被楊絳的文人氣質折服,也感嘆於一家三口的處事態度和人生哲學,不爭不搶,卻堅守屬於的自己的東西;安於平淡,卻在平淡中默默盛放,這樣的氣節常人難以做到,只想到用“真名士自風流”六字來評價。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血親之間的生離死別原本是人世間至哀至痛的事,但楊絳在《我們仨》中卻呈現出抒情表意的收放自如和字裡行間的內斂剋制。

回顧書中記事種種,在國外舉目無親、初為人母時,慌張;回國內與丈夫兩地分居、獨自持家時,辛勞;得知“大鳴大放”實際是“引蛇出洞”時,恐懼;愛女病體不愈時,焦灼;親人離去已成事實時,哀痛。

種種情緒,隨便一個都能戳人的心窩,但是經楊絳之手,卻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慌而不亂、苦而不痛,程度拿捏恰到好處,纏綿悱惻蘊藏其中,真情實感字字流露,卻不至於絞傷讀者的心。

這場文字遊戲背後實際上是楊絳的過人心智、強大心性的支撐。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楊絳的文人氣質和政治正確全然體現在這本書裡,她筆下的一家三口頗有幾分帝國式的矜持和高貴、清高和冷淡。

泰國冥想大師阿姜·查曾經說:如果說感到不愉快是被蛇咬的話,那麼感到愉快就是一把抓住了這條蛇的尾巴,或早或晚,這條蛇總會咬你的。

厭惡痛苦是人之常情,人們對痛苦、失去這樣的負面情緒更為感知敏感和反應過激,因此久經痛苦後的消極避世可以被原諒,但是在《我們仨》中,這樣一份“人之常情”似乎不見了。

人到暮年,兩位老小孩仍舊將“散步”為“探險”,一如青年時期一樣地興致高昂,對任何事物都有興趣,保持著和年輕時相當的熱忱;

楊絳將“隱身哲學”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凡與政治有關的事情,她的態度一概是不予置評,不做出頭鳥;

錢鍾書先生因筆下作品被拍成影視劇而小有名氣,卻始終保持低調,兩人認為“有名氣就是多幾個不相知的人”,錢鍾書唯一的改變就是花了很多時間給熱愛他的作品的讀者寫回信,謂之為“還債”。

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默默無聞時,還是名聲大噪時,兩人都在極力維持生活的平淡底色。

於學貫中西的“大家”而言,伏案讀書和潛心學問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但在楊絳筆下,

這一頭等重要的事情似乎也只能“淪為”生活的點綴,互相珍視、平淡相守才是生活的本質。

回到開頭的問題,即使明知分離,相擁也當用力。

顛簸一生、數度分離的切膚之痛是真的,但歸於平淡、相偎相依的溫情也是真的。對於生活中的幸福和痛苦,楊絳透過《我們仨》給出的答案是:再多的孤獨寒苦抵不上相聚時那一點短暫的美好和幸福。

用朴樹的歌詞來說: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偶爾看到一些負面評價,有人說楊絳端著文人的清高架子,骨子裡有點作,有人說她恰逢文革時局動盪,卻不敢在一地雞毛中“起舞”,只知明哲保身。

首先,對政治的態度是楊絳生來養成的,而不全然是被時局壓迫所致。

楊絳的父親是個激進的革命派,在政治鬥爭中表現得剛毅正直,卻終生鬱郁不得志。作為目睹父親“立憲夢”破碎、迫不得已告別政治、辭別官場、於顛沛流離和遭人排擠之中終了此生的女兒,楊絳打小就飽受“親政治、共人事”帶來的“苦”,所以她對政治上的尖銳問題持逃避態度。

她對政治的疏遠並非出於“恐懼”,而更像是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這種心態人人都有吧,就像我們難以想象馬雲玩搖滾是一個道理,何必因為玩不來搞不定的身外之物引火燒身呢?

楊絳是學者文人,而不是神人,為母為妻,說話做事自然有了更多顧慮,遠離危險是動物的本能,人也無法逃過這個定律,敬而遠之是為上策。

年輕時,楊絳在接受採訪時說:“我若不是反滿清“革命激烈派”的女兒,很可能棄學革命。但是我卻成了一個不問政治且遠離政治的政治系畢業生!”

到了中年,及至老年,她始終保持對政治的疏離、對人際交往人事的淡漠,這些在《幹校六記》、《洗澡》中皆有體現,是她一以貫之的立場。

真是因為她在這世間還有許多未竟的事業要完成,她才更加懂得“

韜光逐藪,含章未曜

”的道理。

其次,楊絳並非只知道明哲保身,她始終在“帶著鐐銬起舞”。

楊絳的文章時而活潑俏皮,時而尖酸刻薄,在我讀來,她沒有刻意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架勢,也沒有刻意顯露自己讀過許多書的“聰明勁兒”,只是將故人舊事娓娓道來,內裡自有暗潮洶湧。

就像錢媛所說的:“媽媽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還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濃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以《洗澡》為例,講述的是知識分子“清洗”思想上的“骯髒汙垢”的故事,背景是建國初的“三反運動”。文學研究社成員被迫自我檢討、自我重建的背後是政治運動對於人性的扭曲,對於心理防線的重擊。

還有《我們仨》裡面,她將虛假的“大鳴大放”比作別有心機的“引蛇出洞”,文字看似平平無奇,政治運動之悚然卻瞬時躍然紙上。

文字,就是楊絳手中的“武器”,她從未停止鬥爭,她只是在用她的方式鬥爭而已。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囿於時局所困的不僅是政治,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帶著時代的標籤,

楊絳和錢鍾書的青年和中年過得並不順利,從“洗澡”到“文革”,他們經歷了建國以來知識分子的集體遭遇,卻在痛苦外殼之下始終珍藏著一顆熱愛和堅實的心。

外界繁雜多變,這對伉儷卻始終故我,安於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小日子,得一人如此相守一生,餘願已足啊。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最後說幾句題外話,與創作的散文小說相比,楊絳先生最為出名是她“誰也不爭”“不鳴不放”的處世哲學,其次是她“錢鍾書之妻”的身份。

現代人身陷焦慮和迷茫之中,又被快餐式愛情圍繞,因而對理想化的、浪漫主義的知識分子生活無比嚮往,媒體添油加醋將楊絳先生捧上神壇,將她打造成了任他八面來風,我自巋然不動的“文化偶像”。

要知道楊絳晚年深居簡出,曾表達過,如果去世,則不想成為新聞,不想被打擾,而且生前有遺言,希望可以火化後再發訃告。

但是楊絳前腳剛離開,媒體後腳就開始鋪天蓋地地報道,朋友圈的蠟燭點了一根又一根。

媒體和群眾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什麼用娛樂化方式包裝學者的路子走得這麼成功?

這究竟是先人的緬懷還是自我的狂歡?

這些值得思考。

先把《幹校六記》、《洗澡》等作品讀完了,再談喜歡吧。

以上文字為原創內容,圖品源自網路,感謝閱讀。

大家來說說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聞思悟道2021-08-26 11:02:57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

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有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