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在《<三俠五義>序》中說,有一類“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說上說的諸葛亮借箭時用的草人一樣,本來只是一紮乾草,身上刺蝟也似的插著許多箭,不但不傷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

他說的就是包拯、包公、包青天、包龍圖。“一紮乾草”這個詞有些難聽,畢竟,包拯先是有了一些可歌頌的事蹟,然後老百姓才樂於將一些傳說加在他身上的。不過胡適這個比喻還是挺恰當的,透過對比包拯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歷史上真實的形象,我們會發現,近千年來加到包拯身上的傳說完全覆蓋住了他自己的真實面目。

包拯小史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在北宋仁宗朝做官。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朝廷授官後,他因為父母年老,不肯離開故土,於是辭官回家奉養雙親。等到十年後,雙親去世,包拯也服完喪了,在鄉親們的勸說下才重新做官。這時包拯已年近四十。

朝廷得知了他辭官孝敬雙親的事蹟,非常看重他,因此包拯升遷很快。他先擔任三年天長縣(今安徽)知縣,後擔任三年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隨後就被召入朝中任職。做端州知府時,因為當地出產供進貢之用的“端硯”,之前的知府都在進貢份額之外,另外多徵收幾倍數量的端硯,用來賄賂朝中權貴。包拯到任後,下令只按照進貢所需數量徵收。到他離任時,沒有帶走一方端硯。

包拯在朝中任職近二十年,擔任過御史、諫官,多次在三司擔任不同的管理財政的官員,還多次到各地擔任轉運使(也是經濟方面的)。御史、諫官是專門評論朝政得失和監察官員過錯的。包拯以魏徵為師,剛直敢言,不避權貴。他因此得了個外號——“包彈”,就是指不論王公大臣還是皇親國戚,只要包拯看到他有過錯,就必定彈劾。當時凡是說某個人辦事有錯,就稱之為“有包彈”;而如果某個人辦事完美無缺,就稱之為“沒包彈”。這成了北宋時的流行語。

包拯最為人們熟知的官職是開封府尹,正式官名是權知開封府(由於北宋太宗和真宗在即位前都出任過開封府知府一職,所以後來的大臣出知開封府都在前面加一個“權”字,以示尊重)。幾乎所有文學作品中關於包公的情節都發生在開封府,但其實包拯權知開封府只有一年多的時間。

開封府是首都所在地,人口多,事情非常繁雜;皇親國戚、權貴子弟也多,要做到秉公無私又能在朝中立足,很難。之前的開封府,人們想告狀只能透過門牌吏遞狀子,案子什麼時候審也由門牌吏說了算,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搪”。包拯到任後下令,以後告狀人直接將狀子遞到堂上。包拯剛正堅毅,不講人情,平時放縱慣了的貴戚和宦官都因畏懼他而收斂。當時京城流傳一句話:“請託不到,有閻羅包老”。人們還把包拯笑比作黃河清,都是千年難遇的。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副使任上突然得病,病逝,終年六十四歲。朝廷贈諡號為孝肅。

包拯性情嚴厲,痛恨惡行,但為人寬厚,懷有忠厚之心。生活簡樸,後來雖然顯貴,但家裡吃的、用的、穿的都和平民時一樣。他在朝中立身中正,不結朋黨。平生不寫私人信件,沒什麼朋友,與親戚也不往來。他治家嚴謹,留下家訓說“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

後人將唐代的魏徵、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況鍾、于謙五位名臣作為謎面出了一個謎語,謎底是——五官端正。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為官清正的肯定。

傳說與真實的對照

黑臉、月牙?

黑臉、額上一個月牙是文學作品中包公的固定形象,但據流傳下來的包拯畫像看,他的相貌與常人無異,額上更沒有月牙(要有也是橫著的,那是抬頭紋)。黑臉、月牙的形象完全是後來根據藝術需要加上去的,黑臉象徵著包拯的清廉正氣、鐵面無私;月牙大概代表他如黑夜中的明月高懸吧。

父母早亡、由長嫂養大?

前面提過,包拯為了奉養雙親,十年沒有做官,所以父母早亡是不對的。他前面的確有兩個哥哥,但都夭折了,沒有嫂子,更沒有侄子可鍘。

不過,“長嫂如母”這件事在包家是存在的,當事人是包拯的大兒媳崔氏和包拯的次子包綬(又名包誕)。

包拯的大兒子包繶,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幾年後,包繶唯一的兒子也夭折了。包拯打算讓守寡的崔氏改嫁,崔氏不願意,繼續留在包家侍候公婆。包拯老年時,曾經把一個侍妾孫氏趕回孃家。孫氏在孃家生了一個兒子包誕,崔氏暗中常去探望孫氏母子,後來又把包誕接回家中撫養,改名包綬。包拯去世時,包綬才五歲。之後包家由崔氏當家,她侍候婆婆,撫養教導小叔。包綬長大後做了官,對大嫂非常孝敬。大嫂死後,他千里奔喪,並像為父母服喪那樣為大嫂服喪。

所以,後世人是把包拯兒媳的事蹟嫁接到包公大嫂的頭上了。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三口鋼鍘?

一言以蔽之,上面的,全是浮雲。

文曲星下凡?

有包拯是文曲星下凡的傳說,既然是文曲星,那包拯的文才應該不錯。事實如何呢?

包拯中進士時是甲科,屬於高等,文才應該還不錯。但據說包拯不擅長詩賦。北宋科舉考試策、論和詩賦,他在詩賦方面應該只是及格的水平。現在流傳下來的包拯的文字,只有他早期的一篇詩作。歐陽修在一篇上奏中說,包拯“一向缺少學識”。我想可以這樣理解,包拯擅長處理政事,而對於文學和經學方面,他或許是不擅長,或許無意於此,又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總之,包拯是良吏,但如果說是文曲星下凡,太勉強了。

關於包公的斷案故事

仔細想想,現在流傳下來的包公故事幾乎沒一個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全是民間創造的。

《狸貓換太子》有點兒歷史的影子。仁宗趙禎的生母李氏原來是個地位低下的宮女,生下趙禎後,劉皇后就把趙禎奪過來當做自己的兒子。趙禎十幾歲即位,一直由劉太后掌管朝政。在劉太后活著時,仁宗一直以為劉太后就是自己的生母;而李氏一直默默無聞地和其他宮女待在一起。李氏先於劉太后一年去世,臨死才被封為李宸妃。第二年(1033)劉太后去世,才有人告訴仁宗他的生母是誰。包拯進入仕途是1037年,這時劉太后和李宸妃都已去世多年;陳州放糧確有其事,不過是慶曆六年(1046)的事了,距離劉太后和李宸妃的去世更遠了。

《秦香蓮》的背景原本是清代,原本只是陳世美中狀元后翻臉不認親的故事,本身也是虛構。原來和包公沒關係,但陰差陽錯攪到了一起,有了現在成熟的《鍘美案》。

包公最為人熟知的是他斷案如神的形象,這得益於明代小說《包公案》(又稱《包龍圖案》)的流傳。直到如今,包公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一個專門負責斷案的官員。

另外,《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甚至《楊家將》,也都把包公牽扯了進去。包公好忙!

這麼看下來,現在的包公已完全不是原來的包拯了,就算他活過來,看到螢幕上、戲臺上的自己也肯定不認識了。傳說讓包拯的名聲流傳至今,也是傳說讓包拯面目全非。人類有一種很奇怪的心理:喜歡創造出來的故事,而不喜歡既成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