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吳亦凡事件刷爆了微博熱榜,

吃瓜之餘,也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飯圈文化。

除了“偶像艹粉是粉絲福利”這種言論外,對受害者的攻擊,對偶像的盲從都讓人驚詫。

飯圈心理學:“狂熱”從何而來

飯圈心理學:“狂熱”從何而來

這些飯圈中衍生的“腦殘粉”,觀察其身份,其實很多都是心智正常,甚至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但是在一些公眾事件中,她們的表現堪稱狂熱,對偶像崇拜到喪失理智,甚至把對偶像的愛置於公序良俗之上。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這種狂熱從何如來。

1.自我延伸(extended self)

崇拜感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投射,在對方身上看到了想要的自己或期待的世界,便把對方當作自我世界的延申。

比如在很多吳亦凡粉絲眼裡,現實生活是汙濁的,現實男生是油膩的,只有愛豆能映射出自己對異性那些美好的期待,諸如“陽光積極”“善良單純”,所以即便猛料頻出,自己也要堅信吳亦凡,因為這個形象一旦倒了,內心構建的理想鄉也隨之崩塌。

比如在另一個塌房女星鄭爽粉絲眼裡,自己代入了那個“真性情”“受害者”“隨性所欲”的傻姑娘,所以她任性,罷演,乃至棄嬰,粉絲都不離不棄,她們不僅維護鄭爽,也是在維護“被世界欺負”的自己。

這是典型的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偶像是我個體的延申,攻擊我偶像等於試圖消解我的自我概念,所以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我只能用選擇性忽略的方法來避免這種失調感。即便偶像被錘的體無完膚,我也要反對攻擊者來維護個體尊嚴。

尤其是,追星族以十幾歲到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主,這個年齡段是自我意識蓬勃發展,但偏偏個體能量很弱,

這個年齡段的人,更希望透過一個偶像來找到更多意義依託和存在感。

宏桑自己也有中二少年的時候,不過好在我那時候的愛豆是熱血的櫻木花道,自命不凡的貝吉塔,

二次元偶像永遠不會塌房。

2.對現實越失望,對偶像越狂熱

如果你對大眾心理學感興趣,那麼有一本書是繞不開的:埃裡克·霍弗(Eric Hoffer)的《狂熱分子》,

在這本書中,霍弗毫不留情的表達出,

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

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地失敗,渴望逃離自我尋求重生,將生命託付給某項神聖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的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罪惡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救贖。

飯圈心理學:“狂熱”從何而來

可以品味一下這本書中的經典句子:

①對失意者來說,群眾運動是一種替代品:要不是可以替代他的整個“自我”,就是可以替代一些能讓他的生活可以勉強忍受的元素。

②一個人愈是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所參與的神聖事業。

③極端自私的人往往是無私精神最勇猛的捍衛者。

④有成就感的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則樂於看到世界急遽改變。

⑤愈做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腦海中浮現的,是目前中國這片土地上,最大的兩類集體狂熱:

飯圈,和極端女權。

平和的飯圈是喜歡一個人,喜歡他的作品,喜歡看他分享生活;

極端的飯圈是狂熱的排他性,是“愛我家哥哥就要全力付出”,是“愛我家哥哥就愛他全部,不能有一絲懷疑”;

平和的女權是追求平權,為處於弱勢的女性發出聲音;

極端女權天天在微博發“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狂熱不是愛,而是一種逃避。

3.資本逐利訴求

學者Andrews & Whorlow做過一次社會調查,調查顯示,

大部分的“粉絲文化”參與者是年齡在8-15歲之間的青少女。

兩位學者用了一個精準的詞兒來描述這個人群:

immature and undiscerning consumers。

在宏桑看來,這個詞兒的重點既不是

immature(不成熟的)

,也不是

undiscerning(無辨識力的)

,而是

consumers(消費者)。

現在的小孩子跟過去不同,因為移動支付的出現,她們有儲蓄,沒有日常生活開支,所以有相當強的付費能力,於是資本的黑手就伸了過來。

結合剛才所說的青少年對自我意識的需求,對反抗權威的需求,一個個偶像作為流水線上的產品就應運而生。

很多人吐槽看不上現在的偶像,因為沒有作品,這就是市場需求的不同,

成年人的需求是看文化作品,所以過去的演員是先入行,出作品,然後被觀眾接受、喜歡、關注繼而支援。即便這個人私生活有些問題,不影響人們繼續喜歡作品。

偶像不是,偶像的出現是經紀公司先調查了使用者人群,粉絲喜好,然後根據市場訴求,去選擇契合這個模板的外形去打造人設,然後投向市場。所以愛豆最關注的不是作品,是目睹偶像的“成長”,感受跟偶像的“連結”。

連結方式,就是可以變現的打榜,應援。

去看看吳亦凡微博主頁的樂迷榜,他的粉絲為了支援他,可以購買2000+同一張專輯。

飯圈心理學:“狂熱”從何而來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嘲諷飯圈,而是塌房後的心理重建。

比如吳亦凡這件事,我相信那些粉了他六七年的女孩子,看到偶像這樣的一面,的確難以接受,極端者甚至會大肆攻擊都美竹來維護內心秩序。

能理解這種現象,即便沒資本推手,年少時對於發現自我的訴求,依然蓬勃存在,我們每個人也都有過叛逆,對抗,張牙舞爪的少不經事時代,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

狂熱不是熱情,它不是一種能量,只是一種內在不安的宣洩,

盲從不是愛,它不是對真實世界的悅納,而是對真實自我的逃避。

當我們發現偶像脫離自身期待的時候,不要歇斯底里,更不要盲從偏信,

理性的去喜歡一個人,溫柔的去面對真實世界,才能一步步完整自我。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