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化為何崛起,又將走向何處?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近日,肖戰粉絲大戰AO3事件登上各大媒體平臺的熱搜榜,關於“同人文化”和“飯圈文化”派系之爭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無論是“同人文化”“飯圈文化”,還是近年來爆火的“二次元文化”、“佛系文化”、“吐槽文化”都是一種亞文化形態,它們以一種非主流文化的姿態崛起並流行著,時而與主流文化激烈爭奪話語權,時而低姿態的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亞文化自興起之時就彷彿一朵迎著烈火而綻放的花朵,充滿魔力,令人著迷。

那麼這些亞文化形態究竟為何興起,其背後有什麼內在動因呢?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什麼是亞文化?

亞文化(subculture)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彌爾頓·戈登1947年提出,成為文化研究中是一個重要概念。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受到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而亞文化指的是基於種族、經濟、宗教和地區等不同社會要素而產生的差異文化。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所謂亞文化,就是相對於“主流文化”而言的“非主流文化”;相對於“中心文化”而言的“邊緣文化”,是與社會主導文化相對應而存在的文化形態。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亞文化是由處在從屬結構位置的群體中發展出的一套意義系統、表達方式或生活方式,以迴應占主導地位的意義系統;它表明處於從屬地位的群體試圖解決那些從廣泛的社會背景當中產生的各種結構性的矛盾。——加拿大社會學者布雷克

這裡,布雷克所指的“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階級、種族、性別和性取向等諸多方面。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亞文化雖然依附於主流文化,但又在某種程度上獨立存在,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隨著社會環境的開放,包容性越來越強,一元文化逐漸喪失霸主地位,亞文化群體逐漸走入公眾的視野,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從而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按照這一邏輯,昨日的亞文化或許將成為今日的主流文化。

歷史上曾紅極一時的亞文化

亞文化最早出現在16世紀的英國,“圈地運動”導致大批農民湧入城市,形成了與精英群體格格不入的“流浪者亞文化”。時間進入19世紀,全球出現了移民熱潮,隨之出現了多種移民亞文化形態,“越軌和犯罪”“幫派衝突”“街角閒逛”都是典型的移民亞文化。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摩登族(mods)無賴青年(teddy boys)、朋克(stiliagi)、垮掉的一代(beatniks)是當時特徵較為鮮明的亞文化。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嬉皮士(hippies)、華麗搖滾(glam rockers)、邋遢文化(grungers)等亞文化形態崛起。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此後重金屬音樂(metal lists)、飛車黨(bikers)、怪誕文化(the freak culture)等亞文化形態都維持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熱度。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儘管表現形式紛繁複雜,但傳統的亞文化型別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特徵,即受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影響,透過突出風格、政治抵抗等不同形式,表達著對主流文化的不滿與挑戰。因而,傳統的亞文化被賦予了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政治意義。

盤點我國近年來興起的亞文化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全球化浪潮裹挾著各類不同風格的文化思潮來到我國,並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綻放出別樣的花朵——從六、七十年代的“知情亞文化”到,八、九十年代的追星族、迪斯科,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的小資、憤青、街頭塗鴉、漫畫迷、“哈韓”“哈日”、“超女”“快男”,再到近年來聲勢浩大的“飯圈文化”“二次元文化”“ACG文化”“吐槽文化”……多樣的亞文化形態既如同文化地標般點綴在社會發展的大道上,又彷彿一波波浪潮不斷地拍打著社會生活的礁石,一次次地與主流文化和價值形態搶奪著話語空間。

下面我們就盤點下當前具有一定熱度和受眾群體的亞文化形態:

1、飯圈文化

近年來,以追星為核心特徵的“飯圈文化”大行其道,“飯圈”是粉絲對自己所屬的追星群體的統稱。雖然,20世紀80年代,隨著港臺劇在內地的播出曾掀起一股追星潮,但飯圈文化真正開始形成是在2005年《超級女聲》節目播出後,李宇春、周筆暢等人的粉絲自發形成一個個團體,對於明星已經不僅僅限於喜歡,而是積極地進行大規模應援活動,其調動的社會資源不容小覷。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各大網路影片平臺透過諸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網路選秀節目,吸粉無數。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網路社會的快速崛起,使粉絲不再是被動地“收編”,而是造星活動的參與者,在追星這條道路上,無論是集資應援,還是團隊分工,粉絲都展現出極高的“職業素養”,他們時而扮演理性的“安利天使”,在網路上抒發對自家idol的喜愛,時而化身憤怒的激進派,在微博話題下瘋狂拉踩……這也形成了這個時代獨特的飯圈文化。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飯圈文化”這種亞文化形態不僅僅侷限在影視、歌唱明星圈,還不斷擴充套件到體育圈、模特圈、相聲圈。就連在相聲劇場摸爬滾打多年的郭德綱,見到漫長熒光棒的場景也不免為之感嘆,“如今的相聲跟創作關係不大,它賣的是個人魅力”。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雖然,“飯圈文化”下粉絲也會做出一系列不理智的行為,但從總體上看,粉絲們的行為近年來已呈現出組織化、規則化和程式化,尤其是在粉絲將追星與公益事業漸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外界對“飯圈”的認知也慢慢出現了變化。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2、二次元文化

“二次元”(Nijigen)一詞來源於日語,是指以漫畫、二維動畫、電子遊戲等媒體形態展示的虛擬人物與世界,由於這些作品都是“平面化”的,並稱為“二次元”,與之相對的是“三次元”,也就是我們生活的三維立體的現實世界。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隨著網路化的深入推進,“二次元”文化在我國吸引了大批受眾,並得到了廣泛傳播,成為我國當代亞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與其他亞文化一樣,“二次元”文化的背後也反映出這一群體的心理和情感訴求,透過與現實世界區隔,“二次元”世界成為人類幻想出來的唯美世界,在這裡人們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從而找到心靈的慰藉。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例如,日本16歲的“二次元”少女初音未來和中國15歲“二次元”少女洛天依均是完全虛擬的偶像人物,但這些“二次元”偶像卻極具粉絲號召力。洛天依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即便票價被炒到千元,依舊座無虛席,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3、佛系文化

相對於“飯圈文化”和“二次元文化”,誕生於我國本土的“佛系文化”起源較晚,2017年底才悄然盛行。在此之前也有過相似的亞文化思想,例如“小確幸”“喪文化”“毒雞湯”等。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佛系青年”的自畫像是這樣的——他們身穿一縷僧衣,端坐於蓮花臺上,左右各有兩個大字“佛系”,青年表情祥和淡然,但眉宇間暗含幾分嘲諷與戲謔。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佛系文化以淡然處世、不爭不搶為標籤,將佛教理論中無慾無求的宗教主張進行加工和修飾並引用到自己身上,演變成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這種亞文化族群的形成與當今經濟飛速進步給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息息相關。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階層相對固化,社會底層通往上層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從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寄生蟲》就可以看到這種社會趨勢。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對於當代青年來說,已經不是越努力越幸運,他們對生活越來越感到無望,“當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的時候,順便也為你關上了一道窗”“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輕鬆”……所謂“佛系”實則是在生活重壓下的一種自嘲與調侃,以獲得精神層面的片刻寧靜。但由於“佛系”文化偏重負面情緒的宣洩,容易引發集體式沉淪,從而消解了社會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主流思想。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我國亞文化群體特徵與風格解讀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亞文化與消費主義不斷融合、相互相應,使得亞文化不再是對主流文化與支配階級的抵抗,而成為媒體、時尚等行業共同影響和建構的產物,同時也呈現出這個時代的鮮明特徵: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1、最時代的特徵鮮明,反應社會發展狀況

時代不同,存在與社會上的亞文化也會有所區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亞文化其實是隨著社會主流文化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因此亞文化帶有非常明顯的時代性特徵。它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會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客觀來看它也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革新的過程,但是在某一具體的時期都能夠突出其時代特徵。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每一種亞文化都是一段獨特“時期’的一種表徵是對特殊情境的一種具體迴應。

例如,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迅速,麥卡錫主義盛行,國內物慾橫流,但精神層面卻極度匱乏,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催生了“垮掉的一代”的青年群體。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在日本興起的“蟄居族”,則是由於在溫室中成長起來的一代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習慣於以逃避的方式面對問題。秉持著“逃避可恥但是有用”,拒絕工作、拒絕社交,過著深居簡出的“蟄居”生活。這些亞文化都是時代的產物,與當時的政治形態、社會背景以及經濟狀況等密不可分。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和社會發展的進步,國人的自我意識也隨之全面覺醒,他們對某種文化形態的選擇,充分建立在自我滿足、自我實現、自我愉悅的基礎之上,“二次元文化”“飯圈文化”因其滿足了部分人的情感需求而得到發展壯大。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2、風格界限模糊,多元格局初步形成

亞文化產生之初帶有明顯的階級、階層、年齡、種族標誌,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各種亞文化之間的這種明顯標誌性開始消融,呈現出空前的複雜性和多元性。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當今的亞文化不再像過去“朋克文化”“無賴青年”有非常鮮明的風格,各種亞文化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不同亞文化族群內部的成員不再只歸屬於某一種特定的亞文化群體中,而是同時歸屬於多種亞文化族群之中,且經常性地發生改變。一個人既可以是“二次元文化”中的“御宅男/女”,也可以是混跡在“飯圈文化”中的狂熱粉絲。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在這樣的亞文化背景之下,允許亞文化族群成員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另外一個或多個不同性質的亞文化族群。與過去相比,當今的亞文化族群之間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所增強,人們可以依據隨時變動的興趣愛好或消費方式進入某一種亞文化族群,以滿足他們當下的情感需求。

3、擺脫時空限制,活動隱蔽性強

過去曾大為盛行的亞文化,無論是朋克文化、雷鬼文化大多以成員同時在場為前提,例如雷鬼樂迷的活動場所通常在黑人俱樂部或一些特定的舞廳。但在當今網路普及的時代,亞文化群體完全可以“跨越時空”進行交流和溝通。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例如近年來流行的彈幕影片,觀看影片時,無論是幾年前或是一分鐘以前的彈幕都同時出現在影片上,這種觀看跨越了時間性,彷彿所有人都在同時觀看,並且在熱烈討論;空間的跨越主要體現在當下流行的直播文化上,直播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彷彿共處一室般與主播進行零距離的交流,主播可以隨時抓取觀者的問題進行實時的回答。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亞文化突破了時空界限的同時,也使得亞文化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特徵這主要表現為亞文化的文化活動內容難以被非亞文化群體成員感知和認識。在網際網路成為當今時代亞文化活動主要媒介的背景下,亞文化群體透過網路進行文化交流的方式及其所使用的語言與主流文化完全不同,這使得其具有極強的隱蔽性。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例如“二次元”亞文化傳播主要平臺Bilibili(B站)中,部分內容只對其網站會員開放,而若想成為會員,必須透過考試,題目正是部分人熱衷的二次元文化相關內容。對於這個群體之外的人,看懂考題恐怕都很困難,更不要說透過考試成為會員了。

4、抵抗性相對弱化,娛樂性與消費性特徵凸顯

亞文化產生指出,“抵抗”就成為其典型特徵。所謂抵抗就是與社會主流文化不斷偏離、衝突、對抗,甚至是顛覆的過程。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亞文化中的“抵抗”意味不斷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娛樂性的增強。尤其是在當前消費經濟時代,商業活動融入亞文化之中,消解了過去亞文化中的抵抗精神,它們不再積極對抗現有的政治體系,反抗意識不再如從前那樣明顯。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網際網路普及的當下,亞文化更多是一種“放逐意義的狂歡原有的強烈震驚力萎縮成花哨淺薄的時尚,它藉以譁眾取寵的實驗性和超脫感也日益瑣碎無聊”。現如今,娛樂已經變成了亞文化目的本身。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費文化隨著興起。而當今盛行的亞文化也與消費文化緊密相連,無論處於“飯圈文化”還是“同人文化”的群體中,幾乎都曾有過為自己喜愛的亞文化進行消費的行為,從購買明星演唱會門票,到為明星“應援”,都是一種消費行為,其中不乏超越理性的消費行為,例如花大價錢為明星購買禮物。事實上,這些亞文化群體的消費行為已經遠遠超出了用金錢換取等價商品的範疇,而是成為一種表達自我和渴求認同的途徑。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亞文化緣何興起?

不同的亞文化在形成與產生的原因上也有所不同,但縱觀一個時代萌生的亞文化族群,其產生機理都有一定相似性。那麼,當前在我國比較流行的“飯圈文化”“佛系文化”“彈幕文化”等亞文化形態,其形成、發展和壯大的動因又是什麼呢?

1、社會經濟結構內生性矛盾催生亞文化產生

近年來,隨著全球貿易爭端升級、地緣政治關係緊張、金融壓力和波動風險顯現,世界經濟進入了增長乏力的波動期,全球多數國家面臨著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失業率上升等問題。國家所承擔的壓力,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同樣也會承擔,畢業、就業、購房、育兒等問題一個個接踵而來,而大多數人對於來自生活的壓力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孤獨感和無力感,我們渺小得不過這宇宙萬物間的一粒塵埃,這些脆弱敏感的心理反應,讓人們在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現實生活的壓力不免讓人深感迷茫和無力,一味地努力也不一定能夠換來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正能量的傳統主流價值觀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顯得虛無且不真實,這時人們傾向於藉助亞文化找到情緒的突破口和情感的寄託,從而讓自身的這種無力和無望獲得共鳴和釋放。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亞文化可以看作是當代青年的一種情緒表達的“突破口”和“自我再創造”的方式。在亞文化的世界中,人們可以暫時丟掉現實世界中的包袱,承擔一個全新的角色,從而體驗現實生活中無法感受到的滿足感。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2、網際網路技術打破媒介壟斷促進亞文化傳播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化的資訊網路逐漸成型,技術的發展拓寬了傳播的渠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使個體間的交流方式更加快捷和多元,同時也打破了原本的媒介壟斷,為亞文化的發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傳播方式,為具有相同愛好的亞文化群體開闢了一個公共話語空間,讓原本分散在各處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構成了專屬於亞文化群體的場域,例如社交網站、微博、微信、部落格、論壇、專業網站(如B站)等,這些由亞文化群體創造的一個以共同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為核心的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裡,人們可以自由交流著各種話題,充分表達了個人的主體性和話語權。這種自由民主能發揮主體性的虛擬社群,促進亞文化傳播。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讓每個人都能發揮主體能動性,在虛擬網路的世界中,群體間的交流是相對平等的,不會受到現實社會中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3、渴望認同與歸屬心理,推動亞文化的壯大

渴望認同與歸屬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而參與到某種亞文化群體中恰恰可以滿足人們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心理需求。“二次元文化”“飯圈文化”等亞文化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追捧,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在這裡他們能夠尋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內人”。透過網際網路等多種現代媒介,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同道中人”聚集在了一個社群職中,在這裡人們可以自由的分享資訊、交流情感,透過這種形式人們很容易找到身份歸屬。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我國目前城市化不斷推進,社會流動性也不斷增強,在這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和陌生感也隨之增強,特別是那些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的青年,他們在大城市的無助和虛無感尤為強烈。為此,尋找個體和群體的身份認同,對於他們來說非常迫切。透過進入一個個的亞文化群體,人們可以獲得一種暫時性的身份認同感和歸屬感,填補了現實生活因身份迷失帶來的虛無感。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4、文化多元性與包容性增強滋養亞文化發展

我國傳統的社會價值體系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保守閉塞、循規蹈矩。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騰飛,國際間的各項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全球一體化程序加快的背景下,各國文化交流加深。隨著我國社會環境的開放,包容性越來越強,來自歐美、日韓的文化不斷湧入,衝擊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促使亞文化群體逐漸走入公眾的視野。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我國傳統的文化價值體系受到挑戰,而新的價值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導致了社會輿論和思想的多元,同時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也呈現出差異性,多元文化在這個時期不斷交融、碰撞,萌生了眾多亞文化族群,形成了當前亞文化蓬勃發展的新景觀。

結語

從“同人文化”到“飯圈文化”,亞文化緣何興起?

在新媒體技術與消費主義的滲透和裹挾下,各種亞文化形態“你方唱罷我登場”,形成了我國現階段文化領域的特有圖景

。亞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的關係並非一座山上的兩隻老虎,二者只能容下其一,而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關係。

在某些條件下,亞文化可以轉變為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在經過時間長河的洗禮後也可能變為亞文化。亞文化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為此,我們應當更加理性的認識和對待,既不能一味地推崇,也不能簡單地一筆抹煞,大可將其利弊得失充分展示出來,供人們去討論和評判。

作者 |

司嘉 薛從豪

圖片來源|

網路

公號|

啟呈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