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西出陽關楊時明2019-11-12 12:46:36

清照中年丈夫亡,

曾經一度很神傷。

如膠似漆近卅載,

陰陽相隔兩茫茫。

歷經流離顛沛苦,

無奈再次做嫁娘。

汝舟不及趙明成,

這段婚姻難久長。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路遙lgy2019-11-12 11:32:09

關於李清照的再婚,爭論了幾百年。

根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裡的記載,“紹興二(1132年)年九月子朔,右承奉郎,監諸軍審計司張汝舟屬吏,以汝舟妻李氏訟其妄增舉數入官也。其後有司當汝舟私罪徒,詔除名,柳州編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李格非是李清照的父親)女,能為歌詞,號易安居士”。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這是簡單記錄了李清照訴訟過程,李清照後夫的名字,職務,罪名,結果,都有清楚的記載。而李清照也曾有寫信答謝解救她出監獄的綦崇禮。

李清照的再嫁,在南宋時已經有很多記載,甚至在李清照在世的時候,都有文人記錄她再嫁的事了,只不過多是譏諷語氣而已,可以想象,李清照再嫁在當時的社會,基本上可以說是街頭巷議了。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紹興18年(1148年),李清照六十五歲時,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裡說:“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有啟示與綦處厚雲:猥俞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傳者無不笑之”。

這裡說李清照再嫁是不容置疑的,說訟後夫就是挖苦嘲弄的口氣了。並且還提到了李清照給綦崇禮的信,而寫封信正是李清照再嫁最有力的證據。

紹興19年(1149年),李清照六十六歲。王灼在《碧雞漫志》裡說:“易安居士……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依”。

紹興21年(1151年),李清照六十八歲。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說:“格非之女……然無檢操,晚節流落江湖間”。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按宋朝當時的風氣,年齡稍大些的官宦女子再嫁,人們會嘲笑其晚節不好。如果李清照不曾再嫁,也不會有人在婚姻大事上造謠。這些人嘲笑李清照的,不光是她的再嫁,而且還有她選錯了物件,又打起了離婚官司,鬧出了不小的醜聞。這些諷刺,也恰好證明了李清照的再嫁是真實的。

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說明了李清照的再嫁:右僕射(右丞相)洪适在《金石錄》跋中說:“趙君無嗣,李又嫁”。洪适說《金石錄》是趙明誠去身故後,經李清照整理呈進皇帝,順便說了李清照再嫁。以洪适的身份,以及寫文章的目的,是不可能造謠的。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李清照再嫁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之所以爭論不休,主要那些衛道者說再嫁即失節,李清照不該失節。按這些人的理論,假如李清照是個男人,或許就成了美談了。確實是有點可笑了。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妙史2017-12-07 22:50:23

李清照,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父親是北宋著名學者李格非,她在21歲的時候嫁給了當時的名士趙明誠。李清照婚後,與趙明誠吟詩作畫,夫妻相敬如賓。有人說,在趙明誠亡故後,李清照該嫁給了張汝舟,這是真是假呢?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張汝舟早年只是一名小吏,在北宋徽宗崇寧二年中了進士,官任右承務郎。有人說,49歲的李清照就是嫁給了這個張汝舟。但是,妙緣覺得李清照改嫁之事不可能存在。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原因如下:

1。在趙明誠死後,推算李清照與張汝舟的行蹤來看,不足以存在改嫁之事。

2。趙明誠的外甥謝伋在著作《四六談麈》中並沒有提及李清照改嫁的事情,反而引用了李清照對趙明誠表示堅貞的祭文,“堅城自墜,憐杞婦悲深”。

3。李清照曾經寫過自傳性文章《後序》,如果李清照改嫁,那麼他應該在自己的自傳文章中提到,但從《後序》的內容來看,顯然是沒有的。

4。李清照夫婦曾經合著《金石錄》,其半部分由趙明誠撰寫,在趙明誠死後,其餘部分由李清照完成,且李清照講過“雖處憂患而志不屈”。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這些情況,都極好的證明了李清照並沒有改嫁。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流芒流2019-11-12 10:24:48

再嫁就沒有了從一而終,媜女烈婦的封建教條?凡有知識的女性就要抗爭封建對婦女的束縛!何況李清照年紀大了,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對趙明誠道義上綽綽有餘!這興趣是不是不那麼高明高尚?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晉唐風骨2021-01-29 09:43:52

好心人竭力捍衛著千古第一才女的清譽,偏偏有好事者要還原本來面目,嫁與不嫁,皆無損女詞人在文學史上的不朽聲名。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就像女詞人自己所說的一樣,李清照晚年流蕩無歸,屢遭打擊,謝世以後,還留下一個千古之謎——晚年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這個謎起源於宋代,在宋代人趙彥衛的著作《雲麓漫鈔》中錄有李清照的一封信——《上內翰綦公(崇禮)啟》(下簡稱《謝啟》),這封《謝啟》記錄了李清照晚年改嫁張汝舟的經過。按照《謝啟》的說法,清照是在重病其間被騙結婚的,婚後,張汝舟暴露出市儈面目,她不堪虐待,寧願坐牢揭發張汝舟的罪行。按照宋代法律書籍《刑統》的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仍須徒刑二年。當時有個叫綦崇禮的官吏幫了李清照的忙,使李清照免受牢獄之苦,於是,清照寫信對綦崇禮表示“感戴鴻恩”。關於清照改嫁一事,除了《謝啟》比較詳細記載以外,宋代歷史性的著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下簡稱《要錄》)及不少其他宋代學部著作均有記載。

但是在明代有一位叫徐勃的學者卻提出李清照改嫁之說不可信,他的觀點主要是說清照年老和官宦出身不可能改嫁。到了清代,許多學者都為清照改嫁“辨誣”。在此以後,也有不少人擺出證據來證明李清照確實改嫁過。爭論的雙方各執其詞,莫衷一是。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清代人盧見曾從清照對丈夫的眷戀和對金石卷軸愛護的角度否定清照改嫁。繼盧見曾之後,俞正燮又較全面,較有代表性地論述了清照改嫁不可信,其主要是否定了宋代著作記載改嫁一事的可靠性。首先,對於《謝啟》,他認為,如果按照《謝啟》的說法,李清照改嫁張汝舟,不久與其反目,清照便告發汝舟行賄得官的罪行,最後涉訟而與之離異,那麼,《謝啟》為什麼稱此事為“無根之謗”?另外,《謝啟》中有“持官書文字來輒信”的話,俞正燮認為,男女婚嫁,世間常事,朝廷不須過問,官吏豈有文書:再加上《謝啟》文筆劣下,前後矛盾,中間雜有佳語,定是篡改本。

針對《謝啟》提供的內容,俞正燮推斷,只有把《謝啟》看作是清照感謝綦崇禮解救“頒金通敵”(李清照另一冤案)一案,才說得通,至於改嫁之類的內容是別人硬加上去的。其次,對於《要錄》,俞正燮認為,《要錄》的作者李心傳與李清照遠隔萬里,他的記錄很可能是誤聽誤載。俞正燮還引了別人的材料說,《要錄》中所載辛棄疾為韓惋胄作壽詞,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要錄》的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到了近代,也有不少人提出李清照改嫁一事不存在。況周頤考證了張汝舟,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後的行蹤,證明兩人蹤跡判然,不可能有改嫁之事。不久以前,黃墨谷幾次著文為清照“辨誣”,除了附和俞正燮等人的觀點外,也擺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

這些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對於《謝啟》,他認為,從李清照的自傳性文章《後序》中可以看出,“頒金通敵”一案發生在建炎三年,但是,延續到紹興元年仍未解決。何況,《謝啟》是事後的感謝信,當然有可能作於紹興三年以後。這樣,《謝啟》中提到的背景和綦崇禮的官銜等與事實就不矛盾。另外,綦崇禮與趙明誠是親戚,清照如果真有改嫁之事,而且又涉訟,她會腆顏去求他幫助嗎?所以說《謝啟》是為了感謝解救“頒金通敵”冤案才作的。第二,黃墨谷對其他宋代著作記載清照改嫁情況提出異議。照他看來,宋代這麼多人記載清照改嫁一事,可是,趙明誠的表甥,又是綦祟禮的兒女親家謝及在他的著作《四六談鏖》中不但不提清照改嫁一事,還稱清照為趙令人李,並且引了清照對明誠表示堅貞的祭文,“堅城自墜,憐杞婦悲深”。第三,黃墨谷對李清照自傳性文章《後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按照曆法和宋代著作《容齋四筆》、《瑞桂堂暇錄》的記載,《後序》應當作於紹興五年,這時張汝舟已經除名三年了。換句話說,即使清照有改嫁一事,《後序》也應該提到。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除了上面這些說法外,黃墨谷還提出,如果摒棄清照《後序》所反映的內容,摒棄清照詩、詞、文章和她的生平事蹟來談論清照改嫁一事是不全面的。李清照曾經講過,“雖處憂患而志不屈”等述志的話,在明誠死後,她又為頒行《金石錄》耿耿於懷;在68歲時還上表於朝。這些情況,也是否定清照改嫁的極好佐證。

與俞正燮、黃墨谷等人觀點相反,另一些學者認為,在記載清照改嫁的材料中,“就時間而論,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适都是清照同時代人。就地域論,胡仔、洪适之書,一成於湖州、一成於越州,並不是去天萬里,而胡仔、王灼成書時清照仍然健在。要說在清照生前他們就敢明目張膽地造她的謠言,偽造《謝啟》這是很不近情理的。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南渡後明誠的哥哥存誠、思誠都曾做到不小的官,趙家那時並不是沒有權勢”。(黃盛璋《李清照事蹟考辨》)針對《謝啟》的真偽問題,黃盛璋提出,清照“頒金通敵”冤案發生在建炎三年,從《謝啟》中提到的“克復”、“底平””和稱綦崇禮為“內翰承旨”等情況看,《謝啟》當作於紹興三年以後,因為建炎三年,朝廷正在倉皇避亂,不可能有“克復”、“底平”等事。再說,當時綦崇禮只擔任中書舍人的官職,此職不能冠以“內翰承旨”的頭銜。由此可見,發生在建炎之年的“頒金冤案”與《謝啟》風馬牛不相及。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對有人提出張李二人在明誠卒後到汝舟編管前蹤跡判然時,黃盛璋提出,從宣城、廣德經吳興有一條“獨松嶺道”,故不能否定張汝舟未去過杭州。最後,黃盛璋從宋代社會習俗中分析改嫁一事,他認為,婦女守節直到明、清兩代才趨嚴格。《宋史·禮樂志》中記有治平,熙寧年間詔許宗女、宗婦再嫁之事。可見,改嫁在宋代是極為尋常的事,當然宋人對清照改嫁一事不會大驚小怪。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順順順順大順2019-11-12 13:05:17

我看的資料,沒有。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歷史鑑春秋2019-11-12 12:08:40

李清照,宋代傑出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北宋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21歲嫁名士趙明誠,夫妻相得,皆好學能文。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亡故以後,是否改嫁張汝舟,成了後代學者深究而不得其解的歷史之謎。到了近代,有不少人提出李清照改嫁一事不存在。況周頤對張汝舟、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後的行蹤進行了考證,證明兩人蹤跡判然,當然不足信改嫁之事。 黃墨谷幾次著文為李清照“辯誣”,對俞正燮等人的觀點表示贊同,也將自己的不少看法提了出來。這些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黃墨谷對其他宋代李清照改嫁情況的記載提出異議。照他看來,宋代這麼多人記載李清照改嫁一事,可是,趙明誠的表甥,又是綦崇禮的兒女親家謝伋在他的著作《四六談麈中不但不提李清照改嫁一事,還稱李清照為趙令人李,並且引了李清照對趙明誠表示堅貞的祭文,“堅城自墜,憐杞婦悲深”。 第二,黃墨谷對李清照自傳性文章《後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按照曆法和宋代著作《容齋四筆》、《瑞桂堂瑕錄》的記載,《後序》應當作於紹興五年,這時張汝舟已經除名三年了。換句話說,即使清照有改嫁一事,《後序》中也應該提到。除了上面這些說法外,黃墨谷認為談論李清照改嫁一事,不應該摒棄她的自傳性文章《後序》所反映的內容,也不應該摒棄她的詩、詞、文章和生平事蹟。 李清照曾經講過類似“雖處憂患而志不屈”等述志的話,她在趙明誠死後又為頒行《金石錄》耿耿於懷,在68歲時還上表於朝。這些情況,也極好地證明了李清照並沒有改嫁。另一些學者不贊同俞正燮、黃墨谷等人觀點。他們認為,在記載李清照改嫁的材料中,“就時間而論,胡仔、王灼、晁公武、洪适都是李清照同時代人。 就地域論,胡 仔、洪适之書,一成於湖州,一成於越州,並不是去天萬里,而胡仔、王灼成書時李清 照仍然健在。要說在李清照生前他們就敢明目張膽地造她的遙言,偽造《謝啟》,這是 不近情理的。南渡後明誠的哥哥存誠、思誠都曾做到不小的官,趙家那時並不是沒有權 勢”(黃盛璋《李清照事蹟考辨》)。 針對《謝啟》的真偽問題,黃盛璋提出,李清照 “頒金通敵”冤案發生在建炎三年(1129),從《謝啟》中提到的“克復”、“底平” 和稱綦崇禮為“內翰承旨”等情況看,《謝啟》當作於紹興三年以後(1133),因為建 炎三年(1129),朝廷正在倉皇避亂,不可能看“克復”、“底平”等事。 再說,當時 綦崇禮只擔任中書舍人的官職,此職不能冠以“內翰承旨”的頭銜。由此可見,發生在 建炎之年的“頒金冤案”與《謝啟》風馬牛不相及。有人提出張李二人在趙明誠卒後到汝舟蹤跡判然,黃盛璋對此提出,從宣城、廣德經吳興有一條“獨松嶺道”,故不能肯定張汝舟是否去過杭州。 黃盛璋還根據宋代社 會習俗分析改嫁一事,他認為,明清兩代婦女守節才趨嚴格。《宋史•禮樂志》中對治 平、熙寧年間詔許宗女、宗婦兩嫁之事有所記載。可見,宋代視改嫁為平常之事,宋人 自然就不會驚詫於李清照改嫁一事了。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苗家常2019-11-12 11:26:40

知道就好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木山文2019-11-13 11:02:46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詞人生話中發生過一次很大的波折,那就是改嫁張汝舟。

喪夫,離亂,再加上疾病,使她的境況陷於無限淒涼。這時,張汝舟頻頻致意,殷勤通問,處幹病中的李清照十分感激。後來張汝舟又一再遣媒說合,李清照也就勉強答應了這樁婚事。

但張汝舟是個勢利之徒。根據已知的史料,他又字飛卿,可能就是在建康期間趙明誠病歿前攜一“玉壺”來訪的那位張飛卿學士。當他娶李清照時,正以右承奉郎的銜頭,在池州為監諸軍審計司,職務是管理軍隊的財務。任職期間,他“妄增舉數入官”,貪汙枉法,中飽私囊。他娶李清照這個年近半百的寡婦,不是愛她的才貌,而是愛她的財產。但一旦錢財到手,便露出猙獰面目,對李清照肆意凌辱。李清照不堪虐待,到處申訴,請求外援,終於驚動了皇帝,將這個案件“付之廷尉”。這時李清照只求解除夫妻關係,並不指望退回被侵吞的財產。一場官司打下來,有司判了張汝舟的罪,遣至“柳州編管”。但按照宋朝法律,妻子告丈夫,縱然情節屬實,也得判刑兩年。因而李清照也被繫於囹圄。幸虧她有個親戚綦崇禮,這時正在朝中做翰林學士,在他的營救下,李清照的兩年徒刑才政為九天。獲釋以後,她懷著無比感激的心情,特地給綦崇禮寫了一道“謝啟”。

李清照自紹興二年改嫁,至同年九月離異,歷時約一百天。

關於李清照是否改嫁的問題,前人曾有不同意見的爭論。在宋人記載中有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等七家,對此確認無疑。明清以來,不斷有人提出異議,其中以清代的俞正變的考證文章“易安居士事輯”最有分量,竭力為李清照辮護,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直至近代,李清照的改嫁問題似乎已被否定。

新中國成立以來,黃盛璋先生的“李清照事蹟考辨”特闢專節,廣泛佔有資料,進行了深入的考查,分析,辨別真偽,弄清是非,得出了李清照確曾改嫁的結論。目前看來,這個結論基本上是合理的,可靠的。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狼過峰2019-11-12 10:09:23

橫亙在北宋和南宋之間的“靖康之變”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也改變了無數個人的命運。“靖康之變”發生後,難以計數的北方人背井離鄉,輾轉逃難到東南丘陵地帶。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後被推崇為宋朝第一女詞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錦衣玉食、吟詩頌詞的安逸人生。她的許多閨房詩詞以感情細膩、辭藻清麗而聞名一時。這一方面得自家傳。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注: 李格非[古人],李格非[教師]]就是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注: 隋開皇六年(568),於尚書省二十四司置員外郎1人,為各司之次官。

李清照自幼聰慧,在父親的培養薰陶之下,工詩詞,能文章,善畫墨竹,字也寫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滿的愛情和家庭為李清照的創作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婚後,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一起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和整理,共同見證了東京汴梁的繁華歲月。金兵入據中原,繁華頃刻破碎。李清照與趙明誠美好而寧靜的家庭生活也隨之破滅,開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後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歲的趙明誠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給46歲的李清照留下15車古籍文物和半部沒有完成的《金石錄》。之後李清照孤獨一身,顛沛流離於江浙皖贛一帶。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現在了當時的作品中。比如《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忽寒忽暖的不適氣候,淡薄寡味的清酒,窗外呼嘯的秋風,似曾相識的北方過雁,滿地的黃花,庭院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向我們描述了李清照清靜的日常生活。詞中透露的愁情遠遠超過了她前半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絕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以相比。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整日被孀居之苦、淪落之痛和經濟的窘迫所圍繞,掙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理想與現實的殘酷對比之間。

家中沒有了當家的男人,麻煩事接連而來。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是著名的金石學家,家境殷實,生前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他死後,李清照立志要儲存丈夫遺物,並完成《金石錄》作為對丈夫最好的懷念。但很快就有人盯上了這些財富。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

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沒有改嫁張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