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故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3-21 回答

公孫九娘》 忽啟鏤金箱裡看,血腥猶染舊羅裙

公孫九娘出現時是個美麗而富於青春氣息的大家閨秀。萊陽生第一眼看到她,“笑彎秋月,羞暈朝霞”,一雙因為有禮貌的微笑,變得秋水盈盈的明亮眼睛和因為羞澀變得朝霞一樣嬌豔的面頰。公孫九娘談吐高雅,才貌無雙,萊陽生一見鍾情,兩人結為夫妻。但是愛情沒有給公孫九娘帶來歡樂,她在新婚之夜就向萊陽生敘述自己是怎麼樣成了冤鬼,在朝廷鎮壓於七之亂中,公孫九娘和母親被抓起來要押解京城,走到濟南,母親被折磨死了,九娘自殺。公孫九娘用詩描述不堪回首的經歷,“十年露冷楓林月,此夜初逢畫閣春”“忽啟鏤金箱裡看,血腥猶染舊羅裙。”九娘做了十年冤鬼,雖然享受到愛情幸福,但總忘不了自己的冤情,新婚之夜都忍不住開啟箱子看當年血染的羅裙。公孫九娘懇求丈夫把自己的屍骨移葬家鄉,還說:人鬼有別,主動跟丈夫分手。跟很多聊齋愛情故事不同,公孫九娘不僅沒有起死復生,連她送給萊陽生的愛情信物羅襪,都著風寸斷,腐如灰燼。為什麼總是喜歡給有人鬼之別的青年男女做“撮合山”的蒲松齡,讓伍秋月、聶小倩等女鬼一個一個重返人間的蒲松齡,偏偏到公孫九娘強調人鬼有別?最重要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民族大災難中,個人怎麼可能枯木再生?公孫九孃的悲劇命運不可逆轉,正如改朝換代中千萬受害者冤沉海底。所以我們看到,《公孫九娘》這個小說開頭跟許多愛情故事不一樣。那些故事開頭總是說:某某,某地方的人,性情如何,《公孫九娘》開頭就寫陰森恐怖、慘不忍睹的大屠殺:“於七之案,連坐被株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在於七之案中,許多人沒有參加起義的良民被連坐被殺,一天俘虜幾百人,不問青紅皂白,全殺了,血流成河,白骨撐天。小說接著寫:“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為之一空”。多麼慈悲呀,殺了人給棺木,殺人之多,全濟南的棺材都脫銷了!公孫九娘,一個花朵一樣美麗的生命,正是千萬冤鬼中的一員。蒲松齡描繪公孫九孃的青春美,這可愛的“紅顏”偏偏是萬千枯骨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公孫九娘》裡,聊齋故事屢見不鮮的愛情起死回生的力量蕩然無存。男女主角在“碧血滿地,白骨撐天”背景下相遇,在“墳兆萬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鳴,駭人心目”的場景下分手。《公孫九娘》表面上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刺貪刺虐名篇。

聊齋志異故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3-21 回答

聊齋志異故事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燾,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門的公差,手裡拿著一張通知單,牽著一匹頭上有白毛的馬走來。對他說:“請你去參加考試!”宋先生說:“主考的學臺老爺沒有到,怎麼能突然進行考試呢?”差人也不回答,只是不斷地催促他。宋先生只好勉強騎上馬,跟隨他去。走的路都是非常陌生的,不久,他們便來到一座城市,如同帝王所居住的京城一樣。不多時,他們進入一座衙門。宮殿建築宏偉華麗,堂上坐著十多位官員,都不知道是些什麼人,其中只有關帝是認識的。衙門的殿廊下襬著桌、凳各兩個。已經有一位秀才坐在那裡的下位上。宋先生便與他肩並肩坐下。每張桌子上都有筆和紙。一會,便送下有題目的捲紙來,一看上面寫著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他們倆把文章做成後便呈送上去。宋先生的文章中有句話,說:“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雖然是做了好事,但不應給他獎勵;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壞事,雖然做了壞事,也可以不處罰他。”各位官員在傳閱中不住地稱讚。他們便把宋先生召喚到殿堂上去,對他說:“河南那個地方,缺一位城隍,你去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宋先生一聽,這時才開始明白過來,連忙跪下去,一邊叩頭一邊哭著說:“我能得到這樣榮耀的任命,怎麼敢再三推辭呢?但我的70多歲的老母,身邊無人奉養。請你們允許在她去世之後,我再聽從你們的任用。”堂上一位好象是帝王樣的人,立即命令檢視他母親的壽祿。有一位留著鬍子的官吏,捧著記載人壽祿的冊子看了一遍,說道:“她還有陽壽九年。”他們聽後正在猶豫不決,想不出辦法時,關帝說:“沒有什麼關係,讓姓張的先代理九年,到了期限,他再去。”於是,堂上人對宋先生說:“本應該讓你立即到任的,今從仁愛孝敬之心考慮,給你九年的假,到了期限還得叫你去。”說完,又對那位秀才勉勵了幾句。二位先生叩頭後走下殿來,秀才拉著宋先生的手,一直送到郊外,並自我介紹說:“我是長山地方人,姓張。”還將自己做的詩贈給宋先生留作紀念。可是,宋先生把整首詩忘記了,只記得中間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蠟無燈夜自明”兩句。宋先生騎上馬就告辭而去,當他回到村裡時,就好象是從夢中醒過來一樣。可是到這時,他已經是死去三天啦。宋先生的母親聽到棺材裡有吟呻聲,便趕快把他從裡面扶出來。過了好半天,宋先生才能說出話來。他打聽長山那個地方,果然有姓張的這個人,已經在那天死去了。

自此以後的第9年,宋先生的母親果然到時候便死去了。喪事發送完畢之後,宋先生洗完了澡,走進屋子裡也死了。宋先生的丈人家住在城中西門裡,忽然,看到宋先生一身新官服,身後跟隨著許多車馬人員。丈人家裡人都非常驚奇,不知宋先生已經成了神,做了城隍。他們急忙跑到宋先生家裡去打聽訊息,原來,宋先生已經死去了。

我姑夫自己記有小傳,可惜戰亂後沒有儲存下來,這只不過是個大概吧。

考城隍》是《聊齋志異》的第一篇。是一篇宣揚仁孝之德的寓言故事。

文章記敘了宋燾考取城隍一職的事情。宋燾臥病在床,被官差叫去參加考試。接下來作者用虛幻之筆,重點寫了陰間眾神面試宋燾的場面。考試場面怪誕而莊嚴:宮殿雄偉華麗,考官有十幾位官員,考生只有宋燾及長山張秀才。考試題目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八個字。宋燾很有才學,對社會問題有獨道見解。他對考題精闢地解釋為:“有心做善事,雖善不獎賞;無心作壞事,雖惡不懲罰。”,受到了諸神的傳贊不已。宋燾認為,對善惡要從人的動機上判定,而不以效果作為判定的惟一標準。從實際出發,對善惡的後果作具體分析,然後賞罰分明,論-功行賞。這是做官的基本條件。這兩句,既表明了宋燾具備了當官的必要條件,有賞罰分明的才幹,又包含有對封建社會善惡不分,黑白不明的抨擊,同時也暗含著宋燾因久試不第而鬱結在胸中的積怨。

接下來作者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突出寫宋燾的孝行。當眾神十分賞識宋燾的才能,決定委派他任河南城隍時,作為一個老廩生,在困頓寒窗的痛苦折磨中突然考中了,對於一般人來說,此時此地應非常高興才是。而作者偏偏用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的手法,寫宋燾不但沒有高興,而是頓首哭泣,乞求眾神,“我母親七十歲了,無人奉養,請允許我伺候她到壽終,我再唯命是聽,任你們錄用派遣。”於是感動了眾神,盛讚宋燾有仁孝之心,破例准假九年,讓張秀才代理城隍之職。這個場景的描寫,細緻、詳實、感人,有力地了說明宋燾是個品行端正,為人高潔的秀才。後面宋燾寫給張秀才的贈詩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兩句,這兩句對仗工整。這一工對句揭示了宋燾是個才學之士,具有豁達、豪放的個性,淡泊名利,胸襟坦蕩,追求自由,沒有其他迂腐文人的窮酸相。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筆下的宋燾是個德才兼備的讀書人。在為官與盡孝之間,他能以盡孝為先。這對那些官迷心竅,不要仁孝的人,無疑是個有力地批判。他有德有才,卻一直只是個老廩生。這對於埋沒人才的黑暗社會,無疑是具有諷刺性與批判性。

這篇小說的情節成功的運用了“出於幻域,頓入人間(魯迅語)”的故事結構法。作者讓人物以病臥進入夢境,然後展開神奇的故事情節,由實入虛,由虛返實,再由實歸虛。這樣就在虛幻的故事上塗抹上了一層真實性與現實性的色彩,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2,屍變

翻譯

陽信縣有個老翁,是縣郊蔡店人。村子離城五六里,父子二人臨路開設客店,方便過往商人投宿。有車伕數人,販運貨物,常寄宿他家。

一日黃昏,車伕四人同來投宿。但住客已滿,四人無奈,只得央求收容。老翁沉思片刻,想到一個地方,但只怕客人不願意。客人說:“只求安身,不敢挑剔”。原來老翁兒媳死去不久,停屍在室,兒子正外出購買棺材。老翁因想靈所冷寂,於是帶領客人穿過一道巷子前往。進了屋,只見桌上燈光昏暗,桌後懸掛靈帳,用紙衾覆蓋著死者。再看臥處,是僅隔著一個門的房間,設有連鋪。四個客人因勞苦奔波,倒在枕上便鼾聲大作。其中一人朦朦朧朧,忽聽得床上嚓嚓聲響,急忙睜眼瞧去,靈前燈光照得清清楚楚,女屍已揭開紙衾起來,並下床步入臥處,面色金黃,生絹裹額。女屍走近臥榻,俯身向睡著的客人一一吹氣。客人頓時大驚,深怕她向自己吹氣,偷偷地扯被子蓋著頭部,不敢出一絲氣。一會兒,那女屍果不走近他,照樣吹氣。憑感覺知道她已出房去,又聽到紙衾嚓嚓響,才略略探出頭來窺看,見女屍僵臥如初。客人非常害怕,但又不敢發出聲響,便暗暗用腳踢同伴。同夥都一動不動。想來無計可施,不如穿衣逃出。剛把衣披上,嚓嚓聲又起,只好再次把頭埋入被中。感覺到女屍真的又來,連續向他吹了多次方才離去。一下,聽到靈床上有響聲,知道女屍又躺下了。於是客人慢慢從被底伸出手去拿褲,匆匆穿上,赤著腳便往外沒命地跑。這時,女屍也起來追逐,等她離開靈賬,客人已開門逃出。誰知那女屍緊追不捨。客人邊跑邊叫,村裡卻無人驚醒。想去敲主人的門,又怕來不及。只好朝縣城方向竭力逃跑。到達東郊,看見一座寺廟,還聽到木魚聲,於是急忙敲門。廟中和尚非常驚訝,又不肯立即放他入內。轉瞬間女屍便到,相距只有一尺多。客人窘急無路,見庵前有一白楊,樹幹粗約四五尺,只得借樹遮身。屍從左來,就側身向右;屍從右來,就側身向左。相持很久,女屍越發大怒。然而彼此精疲力竭,女屍一動不動地站立著。客人氣喘吁吁,汗流不止地靠著樹幹護身。突然間女屍暴起,伸著兩隻胳膊隔著樹幹向他撲來。客人嚇倒在地,女屍沒有抓住他,僵硬地抱著樹幹。

和尚偷聽許久,直到沒有聲息,方才開門出來。見客人躺在地上,用燭一照,已死,但胸口仍有一絲氣息,背進庵中,夜盡才甦醒,讓他喝了茶水,然後問他是怎麼一回事?客人把經過一一進述。這時,晨鐘響過,天已濛濛發亮。和尚見樹上果有女屍,立即報告縣官。縣官親自驗看,令人撥下女屍手,牢不可開。仔細觀察,左右手四個指頭並卷如鉤,插入樹幹,不見指甲。後又增幾人,合力撥開。看看指穴,好象鑿了八個孔。縣官派遣差役到店家打聽,店裡正因女屍不見、客人死去,紛紛喧嚷。差役告訴其中緣故,老翁跟差役去將女屍抬回。倖存的客人流淚對縣官說:“我們四人同出,今只剩我一人獨歸,這事如何能使鄉人信同呢?” 縣官替他出縣證明並送給衣食等物而去。

3。嶗山道士

城裡有一個姓王的後生,排行老七,是財主家的兒子,年輕時就羨慕道人。他聽說嶗山仙人很多,就揹著書籍等去周遊。

這天,登上一座山頂,看見有座廟宇,十分幽靜。一個道士坐在蒲團上,白髮漂拂在脖子上,神氣爽朗豪邁。便上前叩拜,與道士交談。聽道士講的道理十分玄妙,他就要拜道士做師傅。道士說:“恐怕你嬌弱懶惰,不能受苦。”王生回答:“沒問題,能吃苦!”於是就收了他做徒弟。

道士的徒弟很多,傍晚時都聚集來了,王生與他們都施禮相見,於是就留在廟中。

第二天凌晨,道士招呼他去,把一把斧子授給他,叫他隨眾人上山砍柴。王生謹慎的接受訓育。

過了一月有餘,手和腳上都起了厚厚的老繭,有點忍受不了了,私下裡有想回家的意思。

一天晚上回來,見有兩個人和師傅在喝酒。天已經黑了,還沒有燈燭。就見師傅用紙剪了個鏡子的形狀,粘在牆壁上。一會兒,月光明亮的照在屋子裡,光下能分辨毫芒,各位徒弟圍著他聽後使喚。聽有一個客人說:“美好的夜晚,應盡情歡樂,不可不一同享受。”於是師傅從案上取了一壺酒,分賞給眾人,並囑咐都要一醉方休。王生私下想,七八個人一壺酒,怎能盡興?眾徒弟都各自找盆和缽盂,來到酒。王生怕酒沒有了,就先幹了一杯。可連續到了數杯,壺內的酒竟一點也不見少。心下奇怪。一會兒,一客人說:“承蒙賞賜月光照明,可這樣飲酒太寂寞,何不把嫦娥呼來?”於是又見師傅把一根筷子擲到月亮上,旋見一個美人,從光中出來,開始還不到一尺高,等到了地下,竟與人的身材相同。纖細的腰肢,秀麗的脖頸,風流飄麗,竟跳起霓裳羽衣舞來。跳了一會兒,又唱道:“做神仙啊,不情願啊,想回來呀,為什麼把我囚困在啊,這廣寒宮啊!”聲音清脆悅耳,響亮如簫管。喝完,盤旋升起,躍到桌上。眾人正驚顧間,已經又變為筷子了。三人大笑起來。有一客人說:“今晚最歡樂,然而不勝酒力了,你們把我送到月宮中去怎麼樣?”三人移了席子,漸漸進入月中,眾人看到三人在月中飲酒,鬍鬚眉毛都看得見,好像人的影子照在鏡子中。又過了一陣,月光漸漸黯淡了,侍從的人點起燈來,卻見道人一人坐著,客人都沒有了。桌上吃剩的東西都在,粘在壁上的月亮,只是圓圓的象鏡子一樣罷了。

道士問眾徒弟:“喝足了嗎?”眾人回答:“足了。”道士說:“喝足了,應早睡,不要耽誤了砍柴割草。”眾人應聲退走了。王生私下羨慕,回去的念頭打消了。又過了一個月,是在不堪忍受其苦,可道士又不傳一術,心裡實在不能等待,便向道士辭行說:“弟-子數百里來向仙師學習,即使不能得長生術,有小小的教給弟-子,也可以安慰弟-子求教之心;心在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不過是早晨出去砍柴,晚上回來。弟-子在家時,沒受過這樣的苦。”道士笑著說:“我原說你不能受苦,現在果然如此,明早一定送你回去。”王生又說:“弟-子勞動了這麼多天,師傅略微教給點小技法,這次來也算不白袍。”道士問:“你求什麼法術呢?”王生說:“每次見師傅行走,牆壁都不能阻擋,只學會了這法術就滿足了。”道士笑著答應了他。於是傳給他一個口訣,令他自己唸咒,唸完招呼道:“入之!”王生面對著牆數步,不敢進入,道士說:“你試著入一下。”王生果然從從容容的走,可到了牆跟前,卻被阻住了。道士又說:“你低著頭猛然跑入,不要猶豫。”他果然離開牆數步,猛然跑著進入,到了牆根,像沒有牆一樣,回頭一看,果然到牆外邊了。他大為高興,進去感謝師傅。道士說:“回去應該用恭敬的態度來對待,否則不靈驗。”於是給他路費,叫他回去了。

到了家,自誇自己遇到了仙人,堅硬的牆壁也不能阻擋他。他妻子不信,他便模仿著原來的動作,離開牆數尺,跑著向牆而去,可頭撞在了硬壁上,砰然有響聲。他妻子上前一看,見額頭上腫起來像雞蛋那麼大一塊。妻子做手勢嘲笑他,他慚愧、氣憤,罵老道士無良心。

作者說:聽到此事,沒有不大笑的。可是象王生這樣的人,世上正經不少。現在有一個卑鄙無聊的傢伙,喜歡嗜慾,得了病,卻怕用藥。接著又有吮癰舔痔的人,進來告訴他有治病的法術,來迎合他的意思,騙他說:“拿了這個法術去,可以百病治癒。”當初試驗了一下,不能沒有小的效果,於是認為天下的事都可以這樣行了。看來,他們不到撞牆壁而疼痛時,是不能停止的。

聊齋志異故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3-21 回答

村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

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斗室,閉置其中。眾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

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

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一婢答雲:“來矣。”三人絮語間

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鉤復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

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

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

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

簾又響,滿室俱譁,曰:“四姑來何遲也?”有一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里

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遂各各道溫涼聲,並移坐聲,喚添

坐聲,參差並作,喧繁滿室,食頃始定。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

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術。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摺紙戢戢然,

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

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並方。反身入室,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

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並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

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

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聊齋志異故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3-21 回答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生了大地震。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麼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樑柱子發出斷裂聲。大家相互看著,臉色大變。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是地震了,紛紛狂奔出門。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牆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僕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河水潑起一丈多高,雞鳴狗叫之聲遍佈全城。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稍微安定下來。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聚在一起,說不出話來,都忘了自己沒穿衣服。後來聽說某個地方的井被震得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樓臺整個變了個方向;棲霞山裂開了;沂水陷了個大洞,有好幾畝大。這真是非同尋常的奇災異變啊

聊齋志異故事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3-22 回答

聊齋志異·畫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幞獨奔,甚艱於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心相愛樂,問:“何夙夜踽踽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生曰:“卿何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女黯然曰:“父母貪賂,鬻妾朱門。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將遠遁耳。”問:“何之?”曰:“在亡之人,烏有定所。”生言:“敝廬不遠,即煩枉顧。”女喜從之。生代攜幞物,導與同歸。女顧室無人,問:“君何無家口?”答雲:“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憐妾而活之,須秘密勿洩。”生諾之。乃與寢合。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陳,疑為大家媵妾,勸遣之,生不聽。偶適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問:“何所遇?”答言:“無之。”道士曰:“君身邪氣縈繞,何言無?”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將臨而不悟者!”生以其言異,頗疑女。轉思明明麗人,何至為妖,意道士借魘禳以獵食者。無何,至齋門,門內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則室門已閉。躡足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跡之,遇於野,長跪求救,請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乃以蠅拂授生,令掛寢門。臨別約會於青帝廟。生歸,不敢入齋,乃寢內室,懸拂焉。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自不敢窺,使妻窺之。但見女子來,望拂子不敢進,立而切齒,良久乃去。少時復來,罵曰:“道士嚇我,終不然,寧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壞寢門而入,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號。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陳駭涕不敢聲。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即從生弟來。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遠。”問:“南院誰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現在君所。”二郎愕然,以為未有。道士問曰:“曾否有不識者一人來?”答曰:“僕早赴青帝廟,良不知,當歸問之。”去少頃而返,曰:“果有之,晨間一嫗來,欲傭為僕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與俱往。仗木劍立庭心,呼曰:“孽鬼!償我拂子來!”嫗在室,惶遽無色,出門欲遁,道士逐擊之。嫗僕,人皮劃然而脫,化為厲鬼,臥嗥如豬。道士以木劍梟其首。身變作濃煙,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飀飀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道士塞口入囊。共視人皮,眉目手足,無不備具。道士卷之,如卷畫軸聲,亦囊之,乃別欲去。

陳氏拜迎於門,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謝不能。陳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術淺,誠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問:“何人?”曰:“市上有瘋者,時臥糞土中,試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習知之,乃別道士,與嫂俱往。見乞人顛歌道上,鼻涕三尺,穢不可近。陳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愛我乎?”陳告以故。又大笑曰:“人盡夫也,活之何為!”陳固哀之。乃曰:“異哉!人死而乞活於我,我閻羅耶?”怒以杖擊陳,陳忍痛受之。市人漸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舉向陳吻曰:“食之!”陳紅漲於面,有難色;既思道士之囑,遂強啖焉。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乞人大笑曰:“佳人愛我哉!”遂起,行已不顧。尾之,入於廟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後冥搜,殊無端兆,慚恨而歸。既悼夫亡之慘,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願即死。方欲展血斂屍,家人佇望,無敢近者。陳抱屍收腸,且理且哭。哭極聲嘶,頓欲嘔,覺鬲中結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驚而視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猶躍,熱氣騰蒸如煙然。大異之。急以兩手合腔,極力抱擠。少懈,則氣氤氳自縫中出,乃裂綹帛急束之。以手撫屍,漸溫,覆以衾裯。中夜啟視,有鼻息矣。天明竟活。為言:“恍惚若夢,但覺腹隱痛耳。”視破處,痂結如錢,尋愈。異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