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筆記 人物形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8-31 回答

《獵人筆記》是一部形式獨特的特寫集,作品控訴了腐朽的農奴制度,表現了作者的民主主義思想。作品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體現了對農奴制度的無言控訴。作品也生動地描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獵人筆記》是目前所讀過的屠格涅夫作品中我最為喜歡的一部。一則因為其每一篇的篇幅都很短小,讀起來感覺很輕鬆。二則是因為這部作品中不僅有極其美麗的風景描寫,刻畫人物也相當成功。寥寥幾筆,或勾勒出自然景物的神韻,或描慕出一個人物的靈魂。讓人不由得不喜歡。

《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獵人筆記》是一部形式獨特的短篇特寫集。當此書的第一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剛發表時,別林斯基便立即給予了作者極大的鼓勵。別林斯基親自寫信給作家稱讚他“找到了一種適合於自己的創作形式。”在這樣的鼓舞下,屠格涅夫才思泉湧,佳作迭出。直至一八五二年,作者將先後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寫彙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至一八八零年,作者又加進了後來創作的三篇:《切爾託普哈諾夫的末路》、《車軲轆響》、《枯萎了的女人》,共計二十五篇。《獵人筆記》透過一個獵人的足跡和眼光,揭露了俄羅斯中部農村貴族地主壓迫和剝削農民的罪行,描繪了廣大農奴備受折磨和摧殘的真實圖景。因此,這部作品被稱為是對地方階級的“連續射擊”。屠格涅夫也因此而聞名全國。以致於在街頭或車站,當人們知道他就是《獵人筆記》的作者時,都要脫帽向他致敬。也正因為如此,屠格涅夫很快就遭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遣返故里監管一年。

《獵人筆記》的中心思想內容便是反對農奴制。這種思想傾向不僅表現在對地主階級的揭露和批判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農民的才能和精神世界的讚美上。在揭露和批判地主階級方面,俄國“自然派”文學奠基人、傑出作家果戈裡已經作出了出色的貢獻,他在《死魂靈》中已成功地刻畫了從瑪尼洛夫到潑留希金等系列的地主形象。屠格涅夫繼承並發展了果戈裡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在《獵人筆記》中不僅描寫了一系列新舊地主的形象,還前所未有地描寫了一些富有才幹,創造力和優良品質的農民形象。

佩諾奇金是書中刻畫得最出色的地主形象。此人受過“良好”教育,頗有“文明”風度。他家裡乾淨整潔卻無人願意登門,原因是他家裡瀰漫著可怕的氣氛。他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奴僕們稍有不周,便會受到嚴厲懲罰。其他的地主有的蠻橫地搶佔他人的土地,如“獵人的祖父”;有的精神空虛,變著法折磨農民和家僕,如科莫夫;還有的專門設立“辦事處”,透過一批爪牙管理農民,如女地主洛斯尼亞科娃。農民們在這些乖僻的地主管治下,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除了這些地主形象外,作家筆下出現的一系列富於才幹的農民形象,使人們似乎看到了農奴制下的俄羅斯的希望。《霍里和卡利內奇》中和霍里和卡利內奇,一個勤勞自信,一個熱情浪漫。《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的卡西揚純真善良,頭腦聰明,善於思考。《歌手》中的雅可夫具有非凡的藝術天賦。這些優良的品質出現在農民身上,既是作家一次大膽的嘗試,也體現了作家追求“真實”的創作態度。

最後,《獵人筆記》中的風景描寫也是極其出色的。屠格涅夫極擅長於描寫自然風景。日月星辰、天空白雲、晨光暮靄、雨露風霜等等自然現象以及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樹林原野、香花野草、禽獸蟲魚,在他的筆下無不顯得詩趣盎然,情味無窮。風景描寫在書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有時是標示故事發生時環境氣氛和時間地點,有時烘托或反襯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時對情節的發展或結局起著象徵作用。比如《幽會》中那位純真少女阿庫麗娜在樹林中等待情郎前來幽會時,那樹林中的景色也顯得很歡快,“到處灑滿陽光,透過那些歡騰嬉鬧的樹葉,看見淺藍色的天空,它彷彿在閃閃發亮……”等到那個薄情郎冷淡地拋下她離去時,林中的景色亦隨之大變,那陽光“似乎也變淡了,變冷了”一切都標誌著“冬天的淒涼可怕的景象似乎已在悄然逼近了”。這很顯然是少女傷心失望的心情的投影。情與景的交融,讓景物也具有了生命力,成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篇《“黃鼠狼”霍爾與卡里內奇》:小說譯文約一萬一千字。情節很簡單。“我以獵人的身份訪問瑞茲德林縣,在曠野裡結識了小地主鮑盧臺金”。他邀請“我”到他那裡過夜,因為路遠,“我們”先步行到了 “黃鼠狼”霍爾的家,但霍爾進城去了。於是由他十五歲的小兒子瓦夏駕車送“我們”回鮑盧臺金家過夜。第二天,鮑盧臺金被迫進城跟鄰居皮丘可夫打官司去了。於是“我”一個人出外打獵,傍晚前“我”返回途中,有意順便來到霍爾的家。“我”在霍爾的柴草房裡住了三天,與他多次長談,瞭解了許多情況,學到了許多東西,恰好有一次卡里內奇也來看朋友霍爾。第四天傍晚,鮑盧臺金派卡里內奇來接“我”,於是“我”跟霍爾依依告別。“次日,我離開了鮑盧臺金先生好客的家”。故事就這樣結束。

像標題指明的那樣,小說的主人公當然是這兩個農奴——黃鼠狼“霍爾”與卡里內奇,尤其是“黃鼠狼”霍爾。作家對“黃鼠狼”霍爾濃墨重彩,對卡里內奇則輕描淡寫。無疑“我”也是當然的主人公。小說不僅記錄了“我”跟他們兩人、特別是霍爾的長篇對話,而且寫出了“我”對霍爾的觀察、感受與理解。“我”本人的思想觀點、文化素養、性格特徵、音容笑貌、言談舉止以至身份經歷,也都全盤托出了。“我”也是地主,而且不是小地主,是奧廖爾人,確切說,出生並居住在奧廖爾省的首府奧廖爾市(不是波爾霍夫縣),“我”是個有高文化、出過國的知識分子,關心農民,同情婦女;“我”平易近人,沒有架子,虛心向農民學習,四天的工夫,就跟“黃鼠狼”霍爾這樣的農民交了朋友。

第二篇《獵人葉爾摩萊與磨房主妻子》:譯文約一萬二千字。簡單的情節如下:“我”帶著僱傭的獵人葉爾摩萊,傍晚日落前在樹林裡“守獵”。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獵”,他們想在附近一個磨房裡過夜。磨房主怕引起火災,所以拒絕了他們的請求,但最後還是安排他們住在距離磨房一百步遠的一個四面敞開的小棚裡。後來,磨房主叫他妻子阿麗娜出來招待這兩位不速之客。原來阿麗娜是一個地主太太的貼身丫頭,由於要求與地主老爺的貼身男僕結婚而被攆到鄉下。是她現在的丈夫花錢為她贖的身。看來葉爾摩萊與她有舊情。這兩個主人公的身世完全是透過“我”、即作家的述說介紹出來。有些情況則是透過“我”與他(她)兩人的對話獲得。這都是“我”的第二手材料。但“我”侃侃道來,故事娓娓動聽,語言樸實精練,人物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作家高超的語言技巧與寫作才能。

第三篇《從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譯文約一萬字。標題或直譯《草莓泉水》,但該泉水不是小說的主題,也不是主要的描寫物件,而只是一個“引子”,引出兩個被“解放了”、即贖身後的“自由”農民——他們才是小說的主人公。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在初秋八月、天朗氣清、陽光燦爛的一個炎熱的日子,“我”帶著獵犬來到伊斯塔河畔打獵。泉水從河岸的一條裂縫裡噴出,經過峽谷,流入伊斯塔,形成一個泛起漣漪的河灣。由於炎熱難熬,所以來到這個附近聞名的“草莓甘泉”,痛飲了清涼的泉水,自然也就見到了“我”早就認識的那兩個農民。一個叫斯交布什卡,是一個祖宗四代就不知道有姓、來歷不明、無家可歸、流落在外、吃了上頓、不知下頓的、“既不能認為是人,也不能認為是家僕” 的“二溜子”,他現在“寄住”在給主人管菜園的米託洛方的菜園,不知他到底靠什麼活著的;另一個叫米哈伊洛??薩魏裡甫??“塗蠻”(名??父名??姓),但“塗蠻”這個姓,像第一篇小說裡的“黃鼠狼”霍爾一樣,也來源於綽號;其字面意義是“霧”,似有“糊塗”之義。此人曾經是已故伯爵彼得??伊里奇家的管家,在伯爵生前就“已放歸為自由人”,他現在七十左右,如今寄住在縣城裡一個得癆病的旅店老闆那裡。這兩個人就是本篇小說的主人公。但核心人物是這位老人。從他口裡,讀者知道那個伯爵的故事。伯爵生前風光了一陣子,但他因此傾家蕩產,死於旅館的客房裡。老人對自己的主人至今有好感,懷念多於埋怨。看來他是一個相當聰明、頗有見解、比較良善的老人。

第四篇《縣醫奇緣》:譯文約八千字。原文標題直譯成《縣城的大夫》,該大夫就是小說的主人公。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這位“縣醫”的自述:他對“我”講述他本人在給一個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過程中親身經歷的一段終生難忘的戀愛故事。

這個愛情故事的情節很簡單。縣城的醫生應邀下鄉,去離城四十多里遠的“一個女地主、一個寡婦”家,為她的一個女兒治病。在治病過程中,兩人產生了感情。姑娘很感激醫生,醫生為姑娘的美貌所吸引。雙方的文化修養相配,看來也起了不小作用。但不幸的是,天公不作美,有情人未成眷屬,由於農村醫療條件差,離城雖只有四十多里,但道路泥濘,進城買藥,來回一次需要幾天,姑娘一病不起,折騰幾天幾夜後一命嗚呼。臨死前姑娘勇敢地向醫生表白愛情,而醫生似乎接受,但仍然保持一定距離。愛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在醫生心裡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和永久的記憶。

第五篇《我鄰村的地主拉其洛夫》:譯文約八千字。唯一的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其人其事,小說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這也是一個正在變窮的小地主。他至多五十來歲,小說寫:“論年齡,拉其洛甫可以做她(即奧麗佳)的父親”;他年富力強,步履輕快,為人慷慨,待人和善,包括自己的僕人。“拉其洛夫曾在陸軍步兵團服役了十來年,還到過土耳其”。他不僅當過兵,打過仗,參加過俄、土戰爭;而且負過傷,住過院,幾乎送了命。他見多識廣,談吐自由,但性情內向。他結過婚,但三年後妻子因難產病故。現在他和妻子的妹妹奧麗佳雙方有意,最後他帶著姑娘離家出走,拋下了他的母親和家。這事件在省裡引起了轟動。

第六篇《富農奧夫謝尼科夫》:本篇譯文近兩萬字。小說第一主人公是富農奧夫謝尼科夫。但從他口裡,讀者知道一批地主貴族,大的和小的,好的壞的,老式的和新式的,開明的和吝嗇的,俄國土生土長的,外國後來的,各種型別都有,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說還寫到富農奧夫謝尼科夫的親侄子米加。可以說,如果把小說其他內容去掉,只留下富農奧夫謝尼科夫和親侄子米加的有關部分,實在也是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或散文。標題就可以改成《奧夫謝尼科夫和他的親侄子》。叔侄二人都是小說從正面肯定的主要人物。特別是富農奧夫謝尼科夫,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七篇《李郭甫村外蘆葦蕩遇險》:全篇譯文約六千字。寫的是“我”和獵人葉爾摩萊到距離李郭甫村十里的蘆葦蕩裡撐船打野鴨遇險的故事。中間,他們先遇到華而不實的獵人符拉基米爾,“他是地主家一個解除了奴隸身分的僕人”;然後又找到看管一個破木船的漁夫、綽號“幹樹枝”的老人舒喬克。“蓬頭垢面、破衣爛裳、光著雙腳的舒喬克,一看就是辭退了的地主家僕,年紀六十歲左右。”他先後為地主貴族老爺當過僕從、廚子、車伕,現在是漁夫。“我們”四人就是坐著他那隻破舊不堪的平底木板船在蘆葦蕩打獵的。第二篇《獵人葉爾摩萊與磨房主妻子》詳細介紹過獵人葉爾摩萊:他是一個槍法高明的好獵手,他能巧妙地用同一個布袋(分成兩半)裝火藥和子彈而不讓二者攪混在一起,他能用最次的獵槍打中飛鳥。本篇則更加突出他的勇敢和聰明,能幹和良善。在本篇,他可以說是“智、仁、勇”三者兼備的“英雄”!本篇可以看成《獵人葉爾摩萊續篇》。其中還可以節錄出一篇精彩的散文:《蘆葦蕩打獵遇險》。

第八篇《河灣草地上的五個小孩兒》:譯文近五萬字,是《獵人日記》中最長的一篇。但情節很簡單。“我”因為貪戀打獵晚歸,回家途中迷了路,後來只好跟五個小孩兒在河灣大草地的篝火旁邊過夜,“我”假裝睡著了,聽到了孩子們的談話。“我”如實地記錄了他們談話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家神、美人魚的迷信和神話,以及當地發生過的一些傳說。

這篇小說在寫作上的突出的特點就是寫景佔了很大篇幅,對於日出和日落,朝霞和晚霞,有非常精彩的描寫,充分展現了作家屠格涅夫這位語言大師高超的寫作才能。

小說對與五個小孩兒的介紹和描寫,語言非常樸實自然。故事真實可信,生動感人。特別是勇敢、聰明、正直、善良、可愛、可惜的巴夫魯沙!《獵人日記》把篇幅最長的篇章獻給《河灣草地上的五個小孩兒》,由此也可見作者對兒童的這份愛心!

第九篇《來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楊》:本篇的譯文近兩萬字,故事情節也很簡單。“我”打獵(從第二篇可知他是黎明時候打獵)歸來,坐在馬車上,一路顛簸。上午(中午前)的天氣悶熱,車輪乾裂得吱吱響。在路上碰到出殯的隊伍,為了避開這“不祥之兆”,車伕趕馬向前,結果車軸壞了。為了買新的車軸,“我們”來到了只有六戶窮苦農民的“移民新村”,“我”見到了“來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楊”,由他陪同到了伐木場買車軸和打鳥,從“我”和他的交談中瞭解到卡西楊的身世和為人。在伐木場度過了後半天,返回新村前見到了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小安娜——可能就是老人的私生女。最後回到家裡,天已大黑。小說語言樸實自然。但也有展現作家高超才能的精彩片段。

卡西楊是該主人公的名,小說沒有提到他的姓。“這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侏儒…他的整個身體異常虛弱和瘦小,而他的眼神奇特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是 “我”對他的第一感的印象,後來“我”問車伕關於他的為人,車伕說他“是個怪人,簡直是個瘋子,傻子,不會幹活兒…他是這樣一個不安心的人,真像是一隻跳蚤。不過他歌唱得好”。車伕雖然說他不會治病,但又說“治好了我的瘰癧症????????????”?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能的“怪人”,帶著一個小姑娘住在這個貧窮的移民村。他的家一貧如洗,四壁空空,只有小姑娘剛從樹林裡拾來的一筐蘑菇。

第十篇《田莊管家》:譯文約一萬四千字。這不是一般的地主家裡的管家,他的兒子當村長,他自己被主人委派掌管莊園,“天高皇帝遠”,他成了田莊真正的“主人”或老爺,在莊園當家做主、發號施令。此人聰明能幹,地主老爺喜歡他和賞識他,但當地農民怕他、恨他,罵他是吃人的惡狗。

本篇寫的第一主人公是年輕的地主阿爾卡奇??巴夫萊契??別諾契金。此人是個表面和善、開明,內心冷酷、守舊的人物。他跟第五篇描寫的那位寬厚良善的地主拉其洛夫形成鮮明的對照。這兩篇都是寫在一八四七年。

在寫作技巧上,本篇和第五篇也可以互相對比。雖然兩個主人公都是“我的鄰居”,但一個原先不認識,所以“我”在與他初次見面的過程中逐步地觀察、瞭解和評介他的言行和為人;一個本來就認識,有較多的瞭解,所以開頭就對他作詳細介紹,然後再寫“我”和他的這次交往和陪同他去田莊“巡視”或“參觀”。

第十一篇《田莊管理處》:譯文約兩萬字。小說的情節非常簡單。一個綿綿細雨的秋天,“我”打獵歸來,為了找一個避雨的地方,經一個看守窩棚的老人指點,來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莊管理處,被管理處的主要負責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間裡睡覺、休息。“我”後來透過間壁的空隙看見和聽見管理處發生的一切,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所說、所為。該管理處就是代表女主人洛司涅科娃夫人管理安尼耶沃村田莊。管理處雖然由六人組成,但大事小情幾乎是一人獨斷,他就是小說的主人公尼古拉??葉列梅奇??赫伏司托夫(名??父名??姓)。他實際上就是管理處的主要負責人。雖然小夥子說這裡沒有“總管”,但尼古拉??葉列梅奇??赫伏司托夫就是總管。事實上,小說裡有幾處就這樣寫稱呼他。小說裡寫了他在一天裡接待的三個人和三件事(買秧苗的商人、林場來求他的木工西多爾、找他吵架的醫生保羅),從中可見他的忙碌和精明,也可見他的卑鄙和險惡。

第十二篇《護神林》:本篇譯文約八千字。故事情節很簡單。“傍晚我一人駕著輕便馬車打獵歸來,離家還有十六里”,天氣突變,烏雲蓋天,接著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拉車的母馬陷在泥濘中拔不出腿。就在這艱難的時刻,看林人皮留克“彷彿從大地鑽出來”,幫“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雨過天清後,皮留克準備送“我”回家,但此時聽見有人偷砍樹木,於是皮留克到樹林(“我” 也跟了去)一舉擒獲了那個農民,帶回家中,經我的幫助,皮留克終於放了這個貧困可憐的農民。然後他送“我”出了樹林,分手告別。故事娓娓動聽,真實可信,發人深思,令人感嘆。主人公一家(特別是那個小女孩兒)的貧困和不幸,那個農民一家以及全村(甚至是當時整個俄國)的落後和貧窮,具體而深刻地反映在這篇短短的的小說之中。小說只寫了四個人物。除了“我”,就是主人公皮留克和他十二歲左右的女兒,以及偷砍樹木的那個貧窮農民。

這位主人公是“我”心目中的一個“英雄”。“我”在描寫他的肖像時,帶著由衷的喜愛和羨慕;“我”述說他的言行時充滿著好奇和敬佩;最後,當看林人放走了那個可憐的農民後,“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誇他“實在是個棒小夥兒!”

第十三篇《兩個地主》:本篇譯文約五千字。標題是《兩個地主》。”《獵人筆記》幾乎每一篇都要寫到、至少提到地主,但此前專門寫地主的篇章,除了第五篇《我鄰村的地主拉其洛夫》,就是本篇了。這兩個地主出身和經歷不同。一個是退伍的將軍(從當勤務官升到少將,但從未打過戰),所以當地主後,始終不減昔日的派頭:一個是土生土長、從未在外面任職的、閉目塞聽、孤陋寡聞的地主。這是他們兩人的共性,雖然各有自己的特點。小說完全用敘述文的筆法描寫了將軍的其人其事;而對這個土老爺,則主要用“我”的一次訪問記實以揭露他的外表熱情溫和、內心冷酷殘忍的偽君子言行。可見小說開場白說“他們是好幾個縣裡十分有禮貌、有善心、並受到普遍尊敬的人”,——原來這是徹底的“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