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you, guys!” “Hey, guys” “I met a guy…” ——-Guy,可以說是歐美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來做稱呼、指代的詞了,它如此簡單隨意,也登不上什麼大雅之堂,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但是提到它literally“火爆”的起源,故事可以說曲折而精彩,以後感覺完全無法再以隨意的姿態說出這個單詞了……

在說到起源前,必須先介紹一下今天英國舉國在慶祝的Bonfire Night(篝火節),這也是我心目中感覺最英國的節日,而這個節日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Guy Fawkes Day。每年的十一月五日這一天,英國人會點起篝火、燃放煙花、走上街頭慶祝。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Guy Fawkes Day起源於1605年,在這一年,Guy Fawkes和他的同夥們在國會大廈地下室藏了

36桶

炸藥,計劃在11月5日當天點燃,謀殺當時的國王詹姆斯一世。這就是著名的“

Gunpowder Plot

”。Guy Fawkes是一個激進的Catholic(天主教),而當時英國國王是protestant(新教徒),相應的政策對於天主教都是打壓型的,因此Guy Fawkes和他的同夥們希望透過謀殺國王來改變這一狀態,建立一個天主教的王國。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但是,他們要炸的是國會大廈,如果爆炸成功,顯然死亡的不僅僅是國王,還有無數當天出現在大廈以及周邊的群眾們。這時候,一封重要的匿名信被髮出了,寄給了當天會出現在大廈中的一個人——-Sir Monteagle,寫信的人主要是擔心他的個人安全,因此提醒他十一月五日不要去國會,並且要求他把信閱後即焚。雖然Sir Monteage是一個天主教徒,但他還是將信呈了上去。國王下令徹查國會大廈,Guy Fawkes作為負責點燃炸藥的人,被當場抓捕並最終以叛國罪被殺死。值得一提的是,Guy Fawkes並非是此次刺殺行動的核心人物,但因為他的被捕、經歷嚴刑拷打、供出同夥以及認罪、到最後被行刑,他的名字一直在事件的最前沿,因此他成了同事件最相關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第二天,為了慶祝國王包括英國躲過了這一大劫,英國政府決定設立這一節日每年慶祝、感恩。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正因為這個歷史源頭,所以傳統的篝火節上,大家會製作各種各樣的Guy Fawkes面具或假人,然後扔到篝火中燃燒。而這些面具和假人,即被稱作

“guys

”!(goose bumps起來了沒有……)過去很多小孩子們會在大街上跟路人喊“

a penny for guy

”(《神探夏洛克》第三季裡專門有這個鏡頭),就是在要零線去買菸花。

還有一首英國傳統歌謠:

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I see no reason why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ever be forgot。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看哪個政治家不太順眼,也一起在這天給燒了,比如首相布萊爾。雖然炸國會的陰謀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一直到今天,英國皇室和政府一直都遵循一個做法,那就是在國會每年的開幕典禮前,安排衛士巡查國會大廈地下室,防止再次有人安放炸藥(哈哈哈)。當然,這是儀式感更強的一個操作。

這麼看來,這個節日似乎專門為了表達對Guy Fawkes的鄙棄和憎恨嘛。但,也不好說……比如Guy Fawkes這個符號的象徵意義,經歷了幾百年之後,也有了一些變化。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他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慢慢同抗爭集權、力爭權利和民主等相關聯。歐美很多反政府、反壟斷的集會活動中,Guy Fawkes的面具都成為了示威者的一個重要符號。被眾多影迷膜拜為經典的電影《V字仇殺隊》中,Guy Fawkes的面具深入人心,而在電影中,它就象徵著抗爭集權的革命思想和人民的力量。網上很多網友也會說,篝火節重溫《V字仇殺隊》,等同於聖誕節重溫《真愛至上》。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所以,從試圖炸掉國會的兇徒、到被燃燒的面具,一直到現在這麼隨意、通用、中性的表達,guy這個詞的發展真的是曲折啊!

…………………。。…………………。。…………………。。…………………。。…………………。。

那麼,現代英國人到底怎麼慶祝篝火節呢,那就看看來自英國Bristol現場的感受吧!

首先:節日前城市裡已經開始陸續、零星地放起了煙花。社交平臺上篝火節的各類活動也陸續釋出,活動一般選在偏市郊或者市內大型的公園空地上,並號召市民們捐贈家裡閒置的木頭。到了現場發現,這真的是一個閤家歡的節日,孩子超級多。四周不斷有煙花升空(但都太弱了……跟我大帝國動輒絢爛的豪華煙花差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小孩子們手裡點著小煙花,開心得不得了,大人們排隊買熱狗、咖啡,然後所有人就圍著一堆木頭等著點火。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2018/11/5攝於Bristol

是的!就這麼簡單!大家圍著這一大堆木頭,看著它一點點燒起來,越燒越旺,火光沖天。所有人都默默關注著火的燃燒態勢,當火燒到最大的時候,的確還是比較讓人興奮的。木頭堆一看就是各種捐贈的,有門板、床板、窗戶架子…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原來Guy這個詞的來源如此“火爆”(literally) -在英國感受Guy Fawkes Day

2018/11/5攝於Bristol

不知道英國其他地方的篝火節如何,Bristol這邊沒有看到Guy Fawkes的面具或假人,也沒有看到燃燒頭像之類的操作。不過因為只有一堆超級大的火,基於安全考慮,這個火堆是由專業人士點燃和監督的,旁邊也有保護線,的確也沒法往裡燒頭像了。

參考資料:

http://www。

bonfirenight。net/gunpow

der。php

https://www。

washingtonpost。com/news

/volokh-conspiracy/wp/2015/05/14/the-origin-of-the-word-guy/?utm_term=。6722d7e62e08

http://

uk。businessinsider。com/

the-weird-history-of-the-word-guys-2016-11

https://www。

britannica。com/topic/Gu

y-Fawkes-Day

http://www。

bbc。co。uk/guides/zp9v34

j#z8n2mp3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soe8Z_Ej4Ck

How Did Guy Fawkes Become a Symbol of Occupy Wall Street?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kcPcwCYUHDY&t=519s

Who was Guy Fawkes, the man behind the m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