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9 回答

牧童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裡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象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當然,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由上可見 這只是詩人一種浪漫的想法 而不是真實

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北極星的淚 1級 2007-03-19 回答

你好,明代母錢幣參考價3000元左右,具體價格看實物決定,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9 回答

我估計只有一部分比較高階的牧童才會的吧,不然怎麼會有這麼有名的鋼琴曲叫《牧童短笛》呢?

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9 回答

沒事幹!找事玩!

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19 回答

天知,地知,牧童知!呵呵。

以前的牧童放牛時真的在牛背上吹笛子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3-20 回答

有這種可能,放牛娃在牛背上大半是不會吹笛的,這點我體會很深,當年我坐在牛身上時,它走起路來一搖一晃,人在上面還得抓穩了,不然一不留神就被它給弄一來了。 不過也有的娃子挺牛逼,還能在上面翻跟頭,那就不排除吹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