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是五言絕句還是五言律詩天蠍有你的日子 2020-10-28

五言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全篇由五字句構成。

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據《漢書.五行志》和《尹賞傳》索引西漢成帝時歌謠,已為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五言歌謠繼續產生,並被採入樂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採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

文人五言詩始於何時,前人的看法頗不一致。舊傳西漢枚乘、李陵、蘇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作品,實際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詩當為東漢班固的《詠史》∶

詠史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太蒼令有罪。就遞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鍾嶸《詩品》說他「質木無文」,這說明文人初學五言詩體,技巧還很不熟練。

繼作者有張衡《同聲歌》、秦嘉《贈婦詩》和趙壹《疾邪歌》等,表現技巧日趨成熟。東漢末年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的出現,標誌著五言古詩已經達到成熟階段。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已「居文辭之要」,成為最盛行的詩體,出現了大批名作。

山居秋暝是五言絕句還是五言律詩CAOHANJVA 2020-10-28

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詩

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卻下筆說是“空山”。這是因為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於這裡人跡罕至,“峽裡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2]​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生動表現了幽清明淨的自然美。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讚歎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確非一般人所能學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裡傳來了一陣陣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汙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淨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緻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山居秋暝是五言絕句還是五言律詩老劉說金融 2020-10-28

中唐詩畫家: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從該詩內容上看應該是一首描繪雨後傍晚山居風景題圖的詩畫。在畫面中秋山、松林、明月清風、清泉、岩石是一片近景。秋風吹動翠竹,漁舟破嶂霧,浣女若春美,王孫任流連,是一片遠景。遠近有序,動靜結合,聲色綺麗,令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該首詩畫讓人無限遐想,流連忘返的美好畫面。中唐王維是一名當時著名的描寫繪畫田園、山水的詩畫大家。可以稱的上他的詩都是詩畫一體,是中唐時期的頂尖佳作!該詩畫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王維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他的確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這首詩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含蓄,一幅美麗迷人的圖畫背後,其實就是隱藏著他一顆不平,但又是無奈的心。但是,作者在最後依然有一種厭世之感,對當時權勢貴胄憎恨。而對人民生活之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