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征討高句麗,關於這場戰爭的戰果,史書在殲敵人數、獲得人口、繳獲物資以及己方傷亡等方面均有很明確的記載,唯獨在佔領高句麗的土地方面,雖然也有所記載,但含混不清,給人的感覺,唐太宗在戰爭中佔領的高句麗的土地,在戰後都放棄了,唐朝寸土未獲。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本文進行詳細分析。

一、唐朝在戰爭中佔領的高句麗的土地

在貞觀十九年(645)的戰爭中,唐軍先後佔領了高句麗10座城池,累計獲得高句麗6萬戶、18萬口,“克其玄菟、橫山、

蓋牟

、磨米、

遼東

白巖

、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合一十城。凡獲戶六萬、口十有八萬”(《全唐文》卷7“班師詔”)。

在這10座城池中,唐太宗比較重視的有3座:蓋牟城、遼東城、白巖城。3座城池的具體位置如下: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

現對這3座城池具體介紹如下:

(一)遼東城

這3座城池中,以遼東城最為重要。

遼東城,就是當年漢朝管理遼東地區的遼東郡郡治襄平城。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漢遼東郡襄平城

在隋唐時期,遼東城是高句麗遼水防線上最重要的一個據點。當時,中原王朝與高句麗隔遼水對峙,中原王朝在進攻高句麗時,陸路發動的進攻,必須要渡過遼水、經過遼東城。

隋大業八年(612),隋煬帝第一次親征高句麗,重點進攻的就是遼東城,“

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

,即漢之襄平城也”(《資治通鑑》),最後未能攻克。

大業九年(613),隋煬帝第二次親征高句麗,再次重點進攻遼東城,“

帝命諸將攻遼東

,聽以便宜從事”(《資治通鑑》),最後還是未能攻克。

大業十年(614),隋煬帝第三次親征高句麗,雖然因高句麗主動求和而未發生大規模戰鬥,但是,當時隋煬帝駐紮在懷遠鎮,“

車駕次懷遠鎮

”(《資治通鑑》),看地圖可知,懷遠鎮與遼東城隔遼水相望,可見,按照隋煬帝的計劃,隋軍仍然要進攻遼東城。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遼東城與懷遠鎮

可見,當時的中原王朝,以遼水以西的營州(柳城郡)為依託,向東進攻高句麗,最主要的通道必須要經過遼東城,關於這一點,嚴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圖考》第5卷“河東河北區”中也做了類似的分析:

營州正東通遼東道,亦東北出塞交通之最主要幹道,故隋唐兩代伐高句麗,大軍主力多取渝關至營州柳城線。

而根據嚴耕望先生考證,該條路線的具體行程如下:

自柳城(營州)東行,約180裡或200裡至汝羅守捉,又約120裡至巫閭守捉,又約230-250裡渡過遼水,又約150裡至遼東城。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討伐高句麗主道(南道)

正因為如此,貞觀十九年(645)四月,李世勣在採取聲東擊西策略從北道渡過遼水後(關於這一點下文詳述),沒有就近進攻北面的新城,而是南下進攻遼東城。只有攻克了遼東城,唐軍進攻整個遼東地區的大門才算是開啟。

(二)蓋牟城

蓋牟城在遼東城東北、新城東南,是連線遼水防線兩大據點的關鍵城池。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蓋牟城

關於遼東城的戰略地位,上面已經詳細分析了,這裡說一說新城。

根據嚴耕望先生考證,隋唐時期,自營州東行,除了正東走遼東城這一主道之外,另有一條偏道:

由營州先向北至通定鎮,渡遼水至玄菟故城,再至新城。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討伐高句麗偏道(北道)

這條路,隋軍和唐軍也都走過。

隋大業八年(612),隋軍在北線攻克了高句麗設定在遼水以西的據點武歷邏,並在此設立了遼東郡和通定鎮。

大業九年(613),隋煬帝在以主力進攻遼東城的同時,派出左光祿大夫王仁恭出扶余道,從北道渡遼水,進攻新城,“

左光祿大夫王仁恭出扶餘道。仁恭進軍至新城

,高麗兵數萬拒戰,仁恭帥勁騎一千擊破之,高麗嬰城固守”(《資治通鑑》)。

唐貞觀十九年(645),李世勣也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虛張聲勢,造成自己要透過懷遠鎮從南線主道進攻的假象,實際上趁機從北道渡過了遼水,“李世勣軍發柳城,多張形勢,

若出懷遠鎮者

,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夏,四月,戊戌朔,

世勣自通定濟遼水

,至玄菟”(《資治通鑑》)

綜合以上分析,高句麗在遼水上,共有2個主要據點,一是南面的遼東城,扼守南線主道;一是北面的新城,扼守北線偏道。而蓋牟城,就位於遼東城和新城這2大據點之間,是聯絡2大據點的城池。正因為如此,貞觀十九年(645)四月李世勣渡過遼水後,在南下進攻遼東城的途中,先要攻克蓋牟城。

(三)白巖城(又作“白崖城”)

看地圖可知,白巖城位於遼東城東北,距離遼東城很近,且該城地勢險要,“

其城因山臨水,四面險絕

”(《舊唐書》東夷傳)。就像一根刺卡在遼東城旁邊,不拿下白巖城,遼東城就始終會受到威脅。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白巖城(白崖城)

由於上述三城的重要性,唐太宗在佔據三城後,設立都督府和州,並留兵駐守。

二、唐朝對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的管理

(一)貞觀十九年(645)都督府和州的設定

貞觀十九年(645)四月戊戌朔(初一日),李世勣從北道渡過遼水,四月壬寅(初五日)向新城虛晃一槍,此後,迅速揮軍南下,於四月壬子(十五日)開始進攻蓋牟城,經十多天戰鬥,四月癸亥(二十六日)攻克蓋牟城,“獲二萬餘口,糧十餘萬石”(《資治通鑑》),此後,唐太宗於六月己亥(初三日),在此設定蓋州。

攻克蓋牟城之後,李世勣繼續南下,與太宗會合,進攻遼東城,於五月甲申(十七日),攻克遼東城,“所殺萬餘人,得勝兵萬餘人,男女四萬口”(《資治通鑑》),另繳獲“糧五十萬石”(《新唐書》東夷傳),並在此設定遼州。

此後,五月乙未(二十八日),唐軍進攻白巖城,六月丁酉(初一日),白巖城主孫代音(又作“孫伐音”)率部投降,“獲士女一萬,勝兵二千四百”(《舊唐書》東夷傳),在此設定巖州,以孫代音為巖州刺史。

這樣,唐朝在遼水以東就有了3個州——遼州、蓋州、巖州。

為了有效管理這3個州,唐朝又設定了遼州都督府,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遼州都督府的設定情況和管轄範圍,但是,根據貞觀十九年(645)唐朝遼東地區的實際情況,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遼州都督府管轄的就是遼州、蓋州、巖州3州。

(二)遼州都督

對於遼州都督的人選,史書也沒有明確記載,我根據《冊府元龜》及兩唐書韋挺傳的記載,推測遼州都督可能是韋挺。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韋挺劇照

據《冊府元龜》卷453記載:

韋挺為太常卿,先運糧河北,既失支度,令除名從軍。會李(世)勣擊破蓋牟城,詔挺統兵鎮守。城去大軍百有餘裡,與高麗新城鄰接。高麗大兵,或鼓譟至其城下,挺素無威略,不堪其憂,乃貽書於道術人公孫常,置詞怨望。常以他罪自殺,於其囊中得挺所與常書。太宗詔挺問之,對多不以實。太宗尤責讓之,乃以宿經驅策,不忍加誅,授朝散大夫,守象州刺史,病卒。(兩唐書韋挺傳略同)

據此看,韋挺,在貞觀十九年(645)前原本擔任太常卿(正三品),頗受太宗重用,但因運糧出現重大失誤,被太宗處罰,免官除名,以白衣(平民)身份從軍效力,“

依議除名,仍令白衣散從

”(《舊唐書》韋挺傳)。李世勣攻克蓋牟城之後,太宗命令韋挺率軍鎮守。太宗此舉的目的是什麼呢?史書認為是太宗還是想要重新啟用韋挺,所以給了韋挺這個機會,“

示漸用之也

”(《舊唐書》韋挺傳)。

但是,韋挺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蓋牟城距離高句麗的新城很近,這一點上文已經做過分析了,但距離唐軍主力較遠,高句麗軍時常鼓譟殺到蓋牟城下,“

日夜戰鬥,鼓譟之聲不絕

”(《舊唐書》韋挺傳)。韋挺不是打仗的材料,不堪其憂,就在與術士公孫常的書信中發牢騷。結果,公孫常因其他的事情(結合兩唐書張亮傳來看,是貞觀二十年(646)張亮謀反案)自盡,韋挺給他寫的書信被揭發了出來,太宗召韋挺詢問,韋挺又遮遮掩掩,不說實話。太宗於是大怒,把韋挺貶為朝散大夫(從五品下的散官)、象州刺史(正四品下的職事官)。

那麼,如何透過這段記載判斷出韋挺是遼州都督呢?

透過上述記載可見,韋挺開始時是以白衣(平民)身份從軍,後來太宗命令韋挺率軍鎮守蓋牟城,再後來因事被貶為象州刺史。那麼,韋挺是以什麼身份率軍鎮守蓋牟城的呢?還是以白衣身份嗎?

我認為不是。如果還是平民身份,如何統率唐軍?更為關鍵的是,對於韋挺最後出任象州刺史,《舊唐書》韋挺傳用了“謫”,《新唐書》韋挺傳用了“貶”,可見都認為是貶官。這就說明,韋挺在被貶為象州刺史之前,必然是擔任官職的,而且官職還要比象州刺史(正四品下的職事官)要高。

再結合韋挺率軍駐守蓋牟城的情況來判斷,韋挺可能的官職無非兩個:一是蓋州刺史,守土有責;一是遼州都督,因蓋牟城比較重要, 且頻繁遭到高句麗軍進攻,因此以州都督身份駐守蓋牟城。

但蓋州人口只有2萬口,按照當時唐軍佔領的高句麗10城的戶口比例推算(6萬戶、18萬口),大約3口1戶,因此蓋州約有7000戶,而根據唐朝規定,不滿2萬戶的州均為下州,刺史為正四品下,可見蓋州是下州,蓋州刺史的品階是正四品下,與象州刺史一樣。既然都是下州,都地處邊遠地區(蓋州位於北方邊境地區,象州位於嶺南道、南方邊遠地區),那如果韋挺是由蓋州刺史轉為象州刺史,只能算是平調,談不上貶謫。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韋挺當時擔任的應該是遼州都督,根據唐朝規定,都督府分上中下三種,即便是下都督府,其都督也是從三品,韋挺由從三品的遼州都督轉為正四品下的象州刺史,是典型的貶謫。

三、貞觀二十年(646)唐朝對遼東地區行政機構的調整

行文至此,唐朝在遼東地區的行政機構的設立和管理情況都還算清晰,但是,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唐朝在遼東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調整,使得情況複雜了起來。

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戊戌(初六日),“

罷遼州都督府及巖州

”。

當時,遼州都督府是唐朝在遼東地區設立的最高級別的行政機構。乍一看來,這不就說明唐太宗撤銷了唐朝在遼東地區設定的行政機構了嗎?是不是同時意味著唐朝放棄了其在貞觀十九年(645)佔領的高句麗的土地了呢?

我認為不是。這只是唐朝對遼東地區行政機構的一次區域性調整,唐朝並未放棄原遼州都督府管轄的土地。

(一)細讀史料

《資治通鑑》的說法是“

罷遼州都督府及巖州

”,這是什麼意思呢?是隻撤銷遼州都督府,還是把遼州都督府下轄的3個州(遼州、蓋州、巖州)都撤銷了?

其實,後面“

及巖州

”三字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如果“罷遼州都督府”指的是將都督府下轄的3個州一併撤銷,那麼,史書只記載“

罷遼州都督府

”即可,何必畫蛇添足再加上“

及巖州

”呢?史書明確加上“

及巖州

”,本身就說明,前面的“

罷遼州都督府

”僅僅是指遼州都督府本身,不涉及其下轄的州。

也就是說,調整前,唐朝在遼東地區有遼州都督府和遼州、蓋州、巖州;調整後,唐朝撤銷了遼州都督府和巖州,只保留了遼州和蓋州。

那麼,唐朝為什麼要對遼東地區的行政單位進行調整呢?

(二)唐朝調整遼東地區行政單位的原因

太宗設定遼州都督府以及遼蓋巖三州發生在貞觀十九年(645)五六月間,當時正是太宗親率大軍進攻高句麗的時候,上述地區都有大量的人口,在這裡設定行政單位進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貞觀十九年(645)九月太宗班師,同時遷走了遼蓋巖三州人口7萬口,“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資治通鑑》),請大家注意,上面已經提到,根據唐軍佔據這三州後掌握的人口資料,當時,遼州有4萬口,蓋州有2萬口,巖州有1萬口,合計就是7萬口,也就是說,遼蓋巖三州人口基本被遷光了。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在遼東地區保留遼州都督府已毫無必要。從單純的軍事角度看,如果保留遼州都督府,那麼,遼州都督府就獨立於遼水以西的營州都督府,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自己對戰高句麗,營州都督府最多起到配合作用,但遼州都督府自己管轄的人口又基本被遷走了,遼州都督府基本成為了軍鎮,在沒有後勤保障和後方支援的情況下,單純的軍鎮很難持久。

但如果撤銷遼州都督府,那麼,其下轄的遼蓋巖三州就可以就近劃歸遼水以西的營州都督府管轄,而營州都督府有人口,有駐軍,有儲備(據《新唐書》東夷傳記載,當時“

北輸粟營州

”,可見營州是當時唐朝北方邊境地區的重要儲備基地),還有內附的奚、契丹、靺鞨等部助戰,可以持久作戰。

因此,單純從軍事角度看,貞觀十九年(645)九月太宗班師之時,就應該撤銷遼州都督府,將遼蓋巖三州劃歸營州都督府管轄。

但是,為什麼太宗一直拖到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才撤銷遼州都督府呢?

我認為,遼州都督府,應該是太宗專門給韋挺留的。上面已經分析過了,韋挺因為河北運糧出現重大失誤被免官除名,以白衣(平民)身份跟隨太宗征討高句麗。後來,太宗讓韋挺以遼州都督的身份率軍駐守蓋牟城,其用意就是“

示漸用之也

”(《舊唐書》韋挺傳),也就是說,太宗要明確向韋挺表達出他要重新啟用韋挺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太宗貞觀十九年(645)五六月間授予韋挺遼州都督,讓他率軍駐守蓋牟城,九月班師時就把遼州都督府給撤了,那太宗重新啟用韋挺的這層用意就表達不出來了,或者就大打折扣了。我認為,正因為有這層考慮,太宗仍然保留了遼州都督府。

但是,貞觀二十年(646)三月,發生了張亮謀反事件,牽出了術士公孫常:

又有

公孫常

者,頗擅文辭,自言有黃白之術,尤與(張)亮善。亮謂曰:“吾嘗聞圖讖‘有弓長之君當別都’,雖有此言,實不願聞之。”常又言亮名應圖錄,亮大悅。(《舊唐書》張亮傳)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張亮

而公孫常又與韋挺私交甚密,韋挺給公孫常寫信發牢騷被揭發了出來,因此,透過公孫常又牽出了韋挺:

挺不堪其憂,且不平於失職,素與術士

公孫常

善,乃與常書以敘所懷。會常以他事被拘,自縊而死,索其囊中,得挺書,

論城中危蹙,兼有嘆悵之辭

。(《舊唐書》韋挺傳)

而韋挺在回答太宗詢問的時候又遮遮掩掩,不說實話,“太宗詔(韋)挺問之,對多不以實”(《冊府元龜》卷453),最終太宗大怒,把韋挺貶官為象州刺史(位於嶺南道)。

張亮被處決發生在貞觀二十年(646)三月己丑(二十七日),因此,韋挺被牽連大致也就在這前後。

而就在不到十天後,閏三月戊戌(初六日),唐朝撤銷遼州都督府。

我認為,這兩件事情必然是有關聯的。韋挺被貶官為象州刺史,遼州都督府已失去繼續存在的任何意義,因此,在韋挺貶官後不久就被撤銷了。

至於巖州,很可能是被連帶一併調整的。從地圖上看,白巖城距離遼東城很近,同時,白巖城只有1萬人口(同期的遼東城有4萬人口),據此推測白巖城應該不大。太宗之所以在白巖城設定巖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白巖城城主孫代音(孫伐音)率部歸降而給予的褒獎。因此,當太宗班師、人口遷走以後,巖州實際上也已經沒有了單獨存在的必要。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在撤銷遼州都督府的同時,一併撤銷了巖州。

這樣,到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之後,唐朝在遼東地區的行政機構就精簡為遼州和蓋州2個州了,從地理位置上看,遼蓋二州應該是劃歸營州都督府管轄。

四、從此後唐朝歷次對高句麗戰爭看唐朝對遼東土地的佔領

上面對史料進行了細讀,可以看出貞觀十九年(645)後,唐朝在遼東地區是佔據著一部分土地的(遼州和蓋州)。

那麼,自貞觀十九年(645)之後,唐朝是否持續佔據著遼蓋二州的土地呢?

我透過對貞觀十九年(645)以後唐朝對高句麗的歷次戰爭進行分析,發現自貞觀十九年(645)之後,唐軍進攻高句麗時,再也沒有在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發生戰鬥,前面已經分析了,遼東城,位於唐軍陸路從營州進攻高句麗的主道上,在這裡再未發生戰鬥,明確說明,貞觀十九年(645)之後,唐軍對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等處的佔領是鞏固的、持久的。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一)貞觀二十一年(647)李世勣進攻高句麗

貞觀二十一年(647)五月,李世勣出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進攻高句麗,“以太子詹事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副之,將兵三千人,

因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

”,“李世勣軍既渡遼,歷

南蘇

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資治通鑑》)。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李世勣

可見,這一次李世勣率軍直接進攻新城一帶,攻擊了南蘇城等地,看地圖可知,李世勣攻擊的都是北面的城池,並未攻擊南面的遼東城等處。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佔領了多少土地?面積不大,但位置極為關鍵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勣征討高句麗

(二)永徽六年(655)程名振、蘇定方進攻高句麗

永徽六年(655)五月,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部進攻高句麗,“率兵破高麗於貴端水,焚其

新城

,殺獲甚眾”(《舊唐書》程名振傳)

可見,交戰地點還是北面的新城。

(三)乾封元年(666)契苾何力救援泉男生

乾封元年(666),高句麗國內發生分裂,泉蓋蘇文的幾個兒子發生內鬥,長子泉男生被他的弟弟泉男建、泉男產奪權,被迫逃往國內城,並向唐朝求救。唐高宗任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救援泉男生。

當時高句麗軍如何佈防的呢?“高麗有眾十五萬,屯於遼水,又引靺鞨數萬據

南蘇

城”(《舊唐書》契苾何力傳)。

又看到了南蘇城,看地圖可知,南蘇城位於高句麗北部地區,與新城鄰接,既然高句麗把數萬靺鞨兵佈置在北面的南蘇城,據此推斷,高句麗的主力也必然佈置在北面,大機率是以北面的新城為依託。

(四)乾封二年(667)李勣進攻高句麗

乾封元年(666)十二月,唐高宗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起,為避唐太宗諱,李世勣改名為李勣),李勣率軍首先進攻的就是高句麗的新城,並於乾封二年(667)九月攻克新城。

在攻打新城之前,李勣分析戰場形勢的時候指出:

新城是高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

。若不先圖,餘城未易可下。(《舊唐書》東夷傳)

請大家注意,我之前已經多次強調,新城只是位於唐軍進攻高句麗的偏道上,遼東城才位於主道上。可李勣卻只強調新城的重要性,很顯然,這說明當時遼東城已經掌握在唐軍手中。

透過對以上幾場戰爭的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自貞觀十九年(645)之後,唐軍從陸路進攻高句麗,再也沒有受阻於遼水,再也沒有激戰於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

再回想一下,大業八年(612)隋煬帝進攻高句麗時,雙方在遼水交戰異常激烈,“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資治通鑑》)。大業八年(612)和大業九年(613),隋軍兩次對遼東城發動大規模進攻。

同時也回想一下,貞觀十九年(645)唐軍進攻高句麗時,李世勣採用了聲東擊西的策略才渡過遼水,唐軍同樣對遼東城發動了猛攻。

前後對比,充分說明,自貞觀十九年(645)之後,高句麗的遼水防線已被唐軍撕裂,位於遼水以東的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一直掌握在唐軍手中。

五、透過解讀《三國史記》“李勣奏報”看唐朝對遼東土地的佔領

《三國史記》是高麗學者金富軾編寫的一部史書,該書收錄了一份被稱為“李勣奏報”的資料。該資料開篇寫到:

總章二年(669)二月,前司空兼太子大師(太師)英國公李勣等,奏稱“奉敕高麗(高句麗)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宜共(泉)男生商量準擬,奏聞件狀如前。”

敕:“依奏,其州郡應須隸屬,宜委遼東道安撫使兼右相劉仁軌。”

遂便穩分割,仍總隸安東都護府。

該資料的後面附上了高句麗在鴨綠水以北“堪置都督府及州郡”的城池,共分為4類32座,其中,“未降十一城”、“已降城十一”、“逃城七”、“打得城三”。

關於“李勣奏報”,已經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篇偽作,例如姜維公就曾專門寫文章,認為“李勣奏報”在格式上、行文上,都不符合當時唐朝的規範,並推測這是後來新羅將領寫給新羅王的,被錯安到了李勣頭上。

我個人認為,“李勣奏報”確有不合規範之處,文字上也有些生硬,但是,據此就將其徹底推翻,似乎缺乏充分的依據。在找到確切證據推翻它之前,我還是認為,“李勣奏報”可能未必是原件,而是金富軾根據殘存的相關資料整理而成,裡面可能有失真之處,但不至於完全是偽造的,還是可以拿來作為參考的。

從上面的開篇部分來看,該奏報大致作於總章二年(669)二月,也就是總章元年(668)九月唐軍攻滅高句麗後不久。奏報的目的是整理出可以設定都督府和州郡的高句麗城池,“堪置都督府及州郡”,在後面附的32座城池中,有一類“未降十一城”,具體包括以下城池:

鴨綠水以北,未降十一城:

北扶余城州,本<助利非西>;

節城,本<蕪子忽(燕子忽)>;

豐夫城,本<肖巴忽(肖巳忽)>;

新城州,本<仇次忽>[或雲<敦城>];

(禾兆)城(桃城?),本<波屍忽>;

大豆山城,本<非達忽>;

遼東城州

,本<烏列忽(鳥列忽)>;

屋城州;

白石城

多伐嶽州;

安市城,舊<安寸忽(安十忽)>[或雲<丸都城>]。

下面進行解讀:

(一)何為“未降”

很多人僅僅根據字面意思理解,認為“未降”,意思就是沒有向唐朝投降。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首先,“李勣奏報”開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奏報的目的就是整理出可以設定都督府和州郡的城池,因此,奏報列出的必然都是“

堪置都督府及州郡

”的城池,還沒投降的城池列出來幹嘛?

第二,在“未降”城之列的11座城池,有5座已經設定了州:北扶余城州、新城州、遼東城州、屋城州、多伐嶽州。要知道,當時唐朝並未完成在高句麗全境設定都督府和州郡的工作,整個4類32座城池中,已經設定州的一共才6座(顯然是在高句麗滅亡之前,唐朝在與高句麗的歷次戰爭過程中單獨設定的),其中5座歸入“未降”城(另外1座是歸入“已降”城的國內州)。

請注意,“州”是唐朝的行政單位,高句麗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州”,史書說高句麗有州縣六十餘城,那是當時人比照著唐朝的情況說的,因為這樣易於理解。實際上高句麗有自己的行政單位,想要細究的話,可以仔細研究上面引文裡面的本<助利非西>、本<蕪子忽(燕子忽)>等文字,這些就是高句麗自己對相關城池的稱呼,裡面必然含有高句麗自己的行政單位名稱。

因此,在這份名單中,凡是已經設定了“州”的,必然是已經被唐朝控制了的高句麗城池,怎麼可能還沒投降呢?

第三,歸在“未降”城之列的,有北扶余城和新城,這兩處城池是史有明載被唐軍拿下的城池:

新城:乾封二年(667)九月“辛未,李勣拔高麗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資治通鑑》)

北扶余城:總章元年(668)二月,“壬午,李勣等拔高麗扶余城”。(《資治通鑑》)

可見,所謂“未降”,必然不是“沒有投降”的意思。

那是何意呢?

我們還是來看新城和北扶余城。

新城: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資治通鑑》)

北扶余城:與高麗戰,大破之,殺獲萬餘人,遂拔扶余城。扶余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資治通鑑》)

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特點,這些城不是主動投降的,而是在與唐軍交戰戰敗後,被迫投降的。因此,所謂的“未降”,其準確含義是:

在唐軍進攻前,未主動投降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看“已降”城池,我不一一列舉,舉出其中的4座城池:木底城、南蘇城、甘勿主城(哥勿城)、國內州。

據《新唐書》泉男生傳記載:(泉男生)舉

哥勿

南蘇

、旨巖等城以降。

據《泉男生墓誌》記載:公率

國內

等六城十餘萬戶,書籍轅門;又有

術底

(木底)等三城,希風共歟。

可見,木底城、南蘇城、甘勿主城(哥勿城)、國內州4城,是在泉男生的帶領下,主動向唐朝投降。

據此看,所謂的“已降”,其準確含義是:

在唐軍進攻前,已主動投降

(二)遼東城州和白石城

搞清楚“未降”的確切含義之後,我們再看看歸入這一類的11座城池的名單。

在未降城之中,有遼東城州和白石城,遼東城州,很明顯就是在遼東城設定的遼州,白石城,則應該是唐朝史書記載的白巖城。

“李勣奏報”把遼東城州和白石城歸入與新城州、北扶余城州是一類的未主動投降的城池,是合理的。在貞觀十九年(645),這兩座城也是在唐軍進攻之後才投降的:

遼東城:焚其樓雉,併為煨燼,

合城男子,面縛軍門

。(《全唐文》卷7“克高麗遼東城詔”)。

白巖城(白石城):李世勣攻白巖城西南,上(唐太宗)臨其西北。

城主孫代音潛遣腹心請降

。(《資治通鑑》)

請大家注意,前面已經說了,自貞觀十九年(645)之後,唐軍進攻高句麗的歷次戰爭,都沒有打過遼東城和白巖城,但是,“李勣奏報”卻明確將遼東城州和白石城(白巖城)列入已被唐軍控制、可以設定都督府和州郡的城池,充分說明,自貞觀十九年(645)開始,唐軍就已經控制了遼東城和白巖城。

再請大家注意,根據我前面的分析,貞觀二十年(646)閏三月,唐朝撤銷了巖州,但保留了遼州,我們來看“李勣奏報”,提到遼東城時,表述為“遼東城

”(設定了州),提到白石城(白巖城)時,表述為“白石城”(未設定州),二者互相印證,可謂是嚴絲合縫。

(三)屋城州

“李勣奏報”的未主動投降的城池中,還提到了屋城州,我看到多位學者將屋城州比對為高句麗的烏骨城,理由是烏骨山又稱為屋山,因此,烏骨城可能又稱為屋城。

我本人也確實在《三國史記》中查到,烏骨,有時可以寫作“屋骨”。

因此,我無法反駁學者們的這一推論。

但是,我在這裡提出另一種可能,請注意,僅僅是可能。

那就是,屋城州,是否可能是蓋牟城州,即蓋州。理由如下:

從“李勣奏報”可以看出,李勣當時負責高句麗諸城的安置,因此,高句麗城池的重新命名權也在李勣手中。

請注意,李勣的父親名叫李蓋,對於李勣而言,出於避諱考慮,需要儘量避免使用“蓋”字。貞觀十九年(645)時,唐太宗親征,李勣做不了主,但總章二年(669)李勣是主帥,可以做主了。因此,我推測,李勣出於避諱的考慮,改掉了蓋牟城州的“蓋”字,將“蓋牟”換成了“屋”。

至於換成“屋”的原因,除與“蓋牟”音近之外,蓋屋在古代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危宿中的星,共有2顆,因此用“屋”替換“蓋”,含義也接近。

據此推測,當時李勣可能把蓋牟城州(蓋州)改名為屋城州。在李勣去世後,又重新恢復為“蓋牟州”。

再次強調,以上只是我的一種猜測,聊備一說。

綜上所述,透過對中外相關史料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之後,並未放棄已經佔領的高句麗土地,唐朝在遼水以東的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等地,設定州,駐軍鎮守,一直到高句麗滅亡,上述土地連同高句麗其他土地統一劃歸安東都護府管轄。

本文由詳侃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