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盧卡斯。

我整理了一些近些年的考生影評資料,來源自教材或者網路,大多屬於普通範文水平,僅供初學者參考。

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評文藝短片《黃河神韻》

電視片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集真實性與藝術性為一體,而二者的成功結合就決定了其果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文藝短片《黃河神韻》的編導將舞臺設定在黃河岸邊,將藝與奔的黃河水融為一體,成功地做到了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在這部文藝短片當中,詩歌朗誦是最具特色的一個地方。著名錶演藝術家李然朗的河頌》可看作為本片高潮前的一個情感醞釀的鋪墊,儘管從螢幕上可以看出,演員朗時真正置身於黃河岸邊,但編導仍以奔騰飛瀉的黃河浪濤為背景,喚起觀眾身臨其境的想像,在演員朗誦間隙,編導還配以奔騰的黃河浪濤聲。浪濤聲與演員飽含深情的朗聲你中有,我中有你,絲毫沒有牽強附會之感,使畫面中的影像更豐滿,也使螢幕傳出的聲音更真實了本片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這首配樂詩朗誦的音樂聲的跌宕也時刻伴隨著演員情感的起代、它們牽引著觀眾感情的波瀾也隨之心潮澎湃。當李默然朗誦至最後一句“我們民的精大、堅強”時,音樂聲隨之戛然而止,緊接著鏡頭拉向奔騰的黃河岸邊以及岸邊上深情歌的少年這兩個鏡頭的轉換,似乎沒給觀眾以任何過渡的餘地,但正是這樣,才使觀眾在朗時獲圖的激情完全地、沒有任何遺失地又隨著少年的歌唱伸延下去,停駐心底。到這裡,朗酒聲、樂聲、浪濤聲已化為一種感染力浸漬到每位觀眾心中,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一個扭秧歌的人》是這部文藝短片中的一個比較精彩的段落。它講述了一位喝河水長大的黃河邊上的藝人,在深情地扭倒在黃土地上後,魂魄仍不忘舞動的紅綢和扭起歌到的故事。編導沒有將舞蹈設置於舞臺上,而是將其放在黃河灘上,這樣處理使觀眾更能體會到者那陶醉的神情、深情的表演背後的對秧歌的留戀和對黃河的熱愛。在這一段落中員的寫與沙灘上的群舞形體動作疊放,使畫面的形象更豐滿。在隆重沉烈的音樂結束後,突然出的是一段幽遠的嗩吶獨奏聲,舞者的形體動作也由剛才的奔騰、豪放轉為細膩歡悅他行舞,越來越慢,舞到只有最後一人。這時,深沉的嗩吶聲又與漸強的黃河水的奔騰聲起同落者情感的起伏也達到了最高潮。這一段落,從起舞時的深沉陶醉,到群舞時的奔騰熱烈狂舞時的狂勇雄健,最後又至深沉陶醉,時刻牽引觀眾的心,這種舞蹈、音樂、聲畫的合藝術所產生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觀眾的心也彷彿隨之起舞。

合唱《我的祖國》屬於高潮部分,編導用這首人所共知的歌曲,意在喚起那種人有的愛國激情。在這一段落中,老一輩藝術家郭蘭英、新一代青年人和無數的少年幾童著中國成立以來的幾代人。看到這裡,觀眾也彷彿成為融入其中的一分子,也用自己的心金傳出的歌聲無聲地歌唱。是編導將中華民族前赴後繼奮鬥不息的精神融入進本片的創入進歌曲的演唱中,也自然喚起了每一位有著黃面板、黑眼睛的華義兒女的共鳴歐曲近擇束時,鏡頭由演員特寫推向呼嘯的黃河,又隨即推向遠方,給觀眾以想像、展望的空間當然,儘管本片編導在處理藝術性與真實性時,做到了成功的統一,也產生了藝術感染力但我個人認為,本片似乎除歌即舞,再多無非是詩,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未免過於單調。外本片藝術感染力固然有之,卻不能繼續將這份情感深挖下去,使本片回味性不強。片時情意蘊在胸,看片後激情蕩然無存。如果此片能在以上兩點上更作探究,那麼我認為,此片一定能用自己震撼人的藝術感染力喚起更多觀眾的喜愛。

花開花落兩無言

一淺析電視詩歌散文《畢業了》

《畢業了》這部電視詩歌散文成功地將散文與電視藝術相結合,達到了詩歌的意境與電視作品的美學特徵的完美結合,給人一種舒緩、淡雅、優美的感覺,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電視畫面所反映的文學意境中,從畫面到心靈的感知使人們能切身體會作品的製作意圖之所在。電視散文是把電視與文學的微妙處表現的交響化而使人興趣盎然,聲畫匯聚強化了情感的韻味。文學構思始終主宰著情感的流動,透過畫面散放開來,賦予聲畫以靈魂。《畢業了》所帶給大家的真是一種唯美的享受。

一、多角度立體展現

導演的鏡頭,在不同的角度對那些能夠勾起觀眾回憶的事物進行了細緻的描述,比如窗外的那隻足球,用了俯拍,仰拍,平拍的角度,極盡可能地將其描述的完整,每一個角度的變化都如一滴甘露,它一點點地在觀眾心裡最柔弱的地方滋生出一朵如青春般燦爛的花朵,花瓣一片一片地開啟,隨著鏡頭的推進及拉遠,它開到了最盛,轉而又一片一片地凋零。自習室裡的場景,先是以主觀的角度,讓觀眾感覺自己融入了曾經那些記憶裡,彷彿回到了自己坐在那裡苦讀奮戰的日子,鏡頭拉遠,一個全景,如即將離開時的回顧,鏡頭再拉遠,便是出門之後無比留戀的一瞥,象徵著真正告別了那段生活然後走向未知的未來。一系列的搖鏡頭把要表現的全景一步一步地推向近景,在一些人物描寫上給予了一些區域性的特寫。每個鏡頭的描寫都是十分細緻的,但是卻不給人一種乏味,枯燥的感覺。畫面始終圍繞著大學生活的一草一木,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不斷變換場景,讓我們在觀看時更多的是一種美的享受。在拍攝的間隙可以讓我們回想起來的也許是停放的腳踏車、放在窗臺上的鞋子、校園裡的公用電話、在照畢業的時每個人都帶著喜悅的笑臉給我們留下的全是一些很美好的景象。十足可以看出拍攝者的心思是多麼細膩。

二、文字生動優美

《畢業了》這部作品之所以會感動觀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散文內容強大的感染力,簡單的畫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能最能令人從平淡中得到啟示。解說詞按照時間順序,大量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將大學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一言一語彷彿一個個畫面,將原來沉積在記憶深處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細節挖掘出來,非但不讓人覺得繁瑣,反而更令人懷念,勾起回憶。所以,《畢業了》的成功之處首先就起源於散文的優美,才為拍攝提供了一個很有高度的平臺,從而進行創作就更加遊刃有餘了。

三、音樂運用恰切

電視是聲畫的結合,所以電視散文作為電視節目的一種,也需要音樂作為畫面的解說和搭配。《畢業了》這部作品的音樂部分主要由畫外音和音樂兩種形式對畫面進行完善。輕輕的音283-樂伴著富有情調的朗誦,使散文的意境透進電視作品中,讓觀眾感同身受。每段文字過後又有一首反映文字感情的歌曲,使得每一小段都能完整地呈現大學中每一階段的生活,以及這段年華在畢業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梔子花開》《愛的代價》《那些花兒》,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的內容與畫面和畫外音的散文都堪稱完美的搭配。畫面裡的花開花謝,就真的讓觀眾覺得那些花兒,那些記憶,那些走過我們生命的人,都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靜靜地為我們開著,不知道他們在哪裡,不知道他們還好不好。畫面裡記錄著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彷彿每一樣上面都塗抹著那段難忘的青春。但凡經歷過畢業的人,都會在眼裡蓄滿了淚水,彷彿聽到了這段青春的腳步聲一般。一個優秀的電視散文,就是要運用電視所具備的聲畫結合的方式,讓觀眾沉醉並感動,《畢業了》恰切的音畫結合,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四、色彩變換有深意

畫外音淡淡地訴說著“大一是橙色的,大二是綠色的,大三是藍色的,大四是薄薄的灰色。”伴隨著這樣的訴說,畫面展現了斑斕多彩,充滿激情的大一生活。生機盎然翠綠的樹林,一種生長的姿態。藍色冷靜的夜幕,書櫃上堆放的書本,象徵著一種漸至成熟的思考。忙碌奔走的同學,人去樓空的宿舍,留在空曠操場上的籃球,那是離別的色彩,成熟的,淡淡的悲傷的滋味。畫面將觀眾帶回到曾經到過的每一個地點,只是它帶上了舊照片一樣的黃色,舊電影一樣的斑駁,暖色調給人視覺上帶來溫暖的回憶與感傷,記憶的花瓣變成了一張一張的照片,它象徵的是一種融入整個生命的珍藏

全片看似只是對大學生活的凌亂記錄,實則是透過電視散文這種形散而神不散的表達方式。將觀眾心裡都存在,卻從未說出的情感做了一個全面的總結和提升,先是觸痛了觀眾心裡的那一片柔軟,調動了觀眾的情緒,而後一點點地安撫,讓觀眾在花開花落的意境中,拭去眼淚,留下一聲長嘆。

歡迎各位同學踴躍留言或者私信。